一群大臣听了也是沉默。
这确实是摆在众人面前的事实。
倭国北面遭遇了地震和海啸,南方又是大风海水倒灌,粮食几乎全被淹了,就算是有北方的粮食,光是救灾也是不够的。
甚至不用坚持到年底,甚至不出三个月别说打仗了,很多人都要饿肚子。
称心低声说道:“眼下也不是没有办法,在下与大唐的长安令交情不错,我们可以向长安令买粮食,甚至可以买兵器。”
听到这话众人面面相觑,有人说道:“只要我们和高句丽休战,想必应该就可以没事了。”
称心冷笑道:“休战?
你觉得高句丽会和我们善罢甘休吗?”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
称心说道:“高句丽接壤中原,高句丽想要中原的支持比我们简单的多,高句丽难道不会趁机南下攻打我们高句丽吗?”
苏我信听着称心的话语,这些话确实说的没错。
称心接着说道:“难道诸位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有人说道:“但我们府库也没有太多的银钱向中原购买粮食。”
倭国很穷,确实很穷。
府库的银钱也很少。
称心坐下来说道:“在下翻阅了倭国往年的典籍,在倭国还有五处银矿是不是?”
一个大臣站起身说道:“确实有五处银矿,但先王有命那都是家底,不能轻易拿出来用。”
看着这个大臣对方也是倭国颇有名望的人,称心很清楚这个家伙看到国师之位旁落,他心里一直不服气。
对倭国和高句丽的战事也是颇有意见。
称心说道:“那你有何高见。”
对方开口说道:“派出使者向高句丽谈和并且撤军,然后向大唐承认错误。”
称心再看众人,朝政这场游戏要是在大唐就没有这么简单。
但在倭国朝堂上就这么一两个领头人只要铲除了他们,一切就简单多了。
称心长叹一口气说道:“那就先试试吧。”
倭国很快指派使者渡海前往倭国。
这段时间称心一直在研究倭国的朝政派系之间的关系。
并且开始在倭国朝中培植自己的亲信。
表面还是和以往一样处理各项朝政并且安排救灾的事情。
闲暇之余还陪着苏我信喝酒谈话,不断争取苏我信的信任。
之所有听从那个大臣的话语,是因为称心很清楚高句丽和倭国的战事早就不是两国自己可以说了算。
在高句丽的王武同样也很清楚。
与其在倭国咄咄逼人,不如自己退后一步。
中原有句话叫做将计就计。
也有请君入瓮的故事。
对付这些没什么头脑的倭国人,称心觉得自己可以玩死他们。
过了一个月之后,从高句丽传来的消息倭国派去高句丽的使者被杀了。
而且因为撤军的事情,高句丽开始收复失地,并且还一路追杀已经后撤的倭国兵马,因为撤军的关系失去阵地数千倭国将士被杀。
秋收之前好不容易拿下来的优势眼看就要消失殆尽。
甚至高句丽还放下话,要南下拿下整个倭国。
听到这些消息苏我信怒火中烧,“当初就该听国师。”
称心连忙说道:“陛下息怒,大臣们不知道人心险恶被人算计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苏我信站起身说道:“不用给他们说好话了。”
一群大臣跪在地上面对着眼前的结果也是无话可说。
称心拦住提刀而起的苏我信说道:“若是杀了他们只会让高句丽开心,谁都有犯错的事情,倭国还需要大家一起来治理,切勿内讧,还请三思。”
再次拦住苏我信,众人看着称心也是心头一热,没想到这个外人会帮着自己说话。
苏我信扔了手中的刀,“一切听凭国师处置。”
称心笑着点头。
有了前车之鉴,称心看着众人说道:“眼下正是倭国生死存亡之秋,我等一定要齐心。”
一群大臣躬身齐声说道:“听凭国师处置。”
称心衣袖一挥说道:“首先我会向长安的长安去信,告诉长安令准备粮食,其次我们开始挖掘金矿,虽说这是留下来的家底,但若是高句丽人打来,这些家底反而给了他人,再者招收兵力,南方居民北迁,整顿兵马继续攻打高句丽。”
众人躬身称是。
称心接着说道:“这一仗若是不打亡的就是我们倭国,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我们还有一线生机!”
苏我信也亲自下令挖掘银矿。
事情变得很顺利,称心再次写了一份封封让人渡海送往中原,等长安令收到信,三个月后应该就可以在中原的东海沿岸收到粮食了。
信送到了倭国的海边,借着东南季风杨帆启航被送往了中原。
两个月后的泾阳。
李正一脸悲伤地看着地里的西瓜苗,好不容易培育出来的西瓜苗又死了。
看来在西瓜自由这条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想要再培育也只能等到明年的秋天。
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地质活动
李大熊看着自己的儿子坐在田地里说道:“都说你现在也是一个大人物,瞧瞧你的模样,大人物的脸都给你丢尽了。”
从田地里站起身李正说道:“从小就这样,哪里改得过来。”
李达熊皱着眉头说道:“你说最近咱们家的钱怎么一车车的往外送。”
李正说道:“那是修路呢,修路当然要花钱的。”
李大熊看了看四下小声说道:“他们说道这钱花出去挣不回来,真有这么一回事?”
李正摇头说道:“当然不是了,回本是要时间。”
李大雄又皱眉说道:“咱们家现在有钱的,做爹的没什么好帮你的,就怕你被人骗了,你看你也还年轻。”
无奈地笑了笑,李正如今看起来只有二十岁出头,不过灵魂已经活了两辈子。
说来唐朝的农民都是朴素人家。
要说人心险恶,后世的各种忽悠技术让人应接不暇。
对古人来说根本就是降维打击。
李大熊又说道:“修路要花多少银钱。”
李正思量了一会儿说道:“这一次大概要花几十万贯。”
“几十……”李大熊使劲眨了眨眼,“几十万贯是多少银钱?”
李正说道:“还行吧,我应该应付得过来。”
李大熊又说道:“你要是银钱不够,做爹的也给你攒了一些,就在家里的院子里埋着,你自己银钱要不够去爹那里拿。”
李正扯了扯嘴角,李大熊能有多少银钱,家中老院子里埋着的都是一开始攒下得家底。
也就一两万贯的银钱。
那时候刚刚挣了大钱,每到夜里李大熊就提着铲子深夜在院子挖矿,半夜三更还怪渗人的。
李正对他说道:“那点钱您自己拿着养老吧,要不孩儿给你安排一个姑娘?”
李大熊摆手说道:“我不用人伺候。”
李正又说道:“我看隔壁村子的寡妇挺不错的。”
李大熊瞪眼说道:“说甚呼话,再瞎咧咧撕了你的嘴。”
一边说着李大熊骂骂咧咧离开了。
李大熊刚走,李义府便来了,“长安令,陛下来了,就在马圈。”
跟着李义府离开田地,李正说道:“修路的事情怎么样了。”
李义府说道:“阎立本他们已经开始动工了,银钱也已经到位了,这一次可以一直做到明年开春。”
李正稍稍点头,李义府和阎立本办事还是让人放心的。
阎立本负责带队,李义府负责居中调度。
大唐的第一支工程队就开始做起来了。
在古时候没有具体的工程队概念。
大多数的土木工事都是临时征召人手,从来没有系统性可以调度的工程队。
要说有也只是军中抽调人手,这点始皇帝倒是挺有远见的。
跟着李义府来到马圈,就看到已经在马圈烤着羊肉串的李世民。
李世民见到了李正来了说道:“不知道怎么了,朕总觉得现在吃东西没点辣味嘴里难受。”
说着话,李世民往羊肉串上撒了一些辣椒粉。
家里的辣椒粉存货本来就不多。
大多数田地都是种着粮食。
只有少量的旱地种着一些辣椒。
李正说道:“陛下,这个辣味多吃也不好。”
李世民瞧着李正说道:“太医署的御医说过这个辣味吃多了可以帮助人通气,而且还能驱寒,好处也不少。”
李正又说道:“这个东西吃多了上火,上火就容易引起各种疾病。”
李世民笑着点头,“这话说得也没错,卢照邻他们也和朕说过,不过只要适当喝点祛火的药茶,也可以中和。”
行吧,你李世民有专门的医生的看护。
上火这种小事倒也对他没什么影响。
李世民吃了一口烤好的羊肉串说道:“闲暇来你的泾阳散散心透透气也不错。”
李正说道:“陛下想来就来,我还能拦着不成?”
李世民叹息道:“你似乎对朕有很多的偏见。”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说道:“不敢不敢。”
君臣对话,李义府站在一旁也是无所适从,只好说道:“在下就先告辞了。”
李世民看着李义府离开,对李正说道:“说来你和丽质什么时候可以有个孩子。”
相似小说推荐
-
从亮剑开始崛起 (我的头像是猫) 起点VIP2022-11-12完结 10W收藏281.08万字 19.24万总推荐狗作者幼儿园未毕业,被毒死概不负责…&hellip...
-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起点VIP2022-10-15完结2.17万总推荐崇祯二年,东江总兵毛文龙被斩于双岛,后金自喜峰口入塞,大明皇朝内忧外患,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