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张围)


李世民面无表情地站起身,走出了立政殿。
工部,阎立本这些日子一直在专研魔方和华容道。
华容道已经解开了,他手里还在不停地转动魔方,直到最后一次拧动,魔方的六面终于平凑到了一起。
“原来是这样。”阎立本拿着手里的魔方神情激动。
花了大半个月总算是解开了魔方和华容道,阎立本感动得想哭。
打开房门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门了。
阎立本大快朵颐吃了一顿饭,重新坐下开始专研这个鲁班锁。
二十四根木条相扣而出的鲁班锁很结实。
看着眼前的鲁班锁阎立本的神情又焦灼了起来。
一旁的小吏对阎立本说道:“阎大匠,休息一晚吧。”
“不用。”阎立本专心地看着鲁班锁,“老夫若是破不开李正的鲁班锁,谈何立足工部,谈何做这朝中大匠。”
“可是您都好几晚没有好好休息了。”小吏一脸担心地说道:“你这样会把身子给熬坏的。”
阎立本灌下一口浓茶提神,盯着眼前这个鲁班锁,“魔方和华容道都已经解开了,老夫就不信解不开这鲁班锁。”
泾阳
挂在墙上的复合弓还是没有逃过李承乾的法眼。
拿着这把弓,李承乾好奇说道:“孤还是第一次见到模样如此奇怪的弓弩。”
“这其实不是弓弩,这是一种衣服架子。”李正试图狡辩。
“是吗?”李承乾说道:“那为何地上还放着一个箭筒。”
“这其实就是一个装饰物,没什么用。”李正再次狡辩。
李承乾拿出一根箭矢,“早就知道你李正通晓百工,就连阎立本对你的匠作技艺都赞不绝口。”
说完李承乾已经搭箭而起,一边说道:“孤从小就和军中的那些将军一起长大,和青雀不同,青雀更喜欢和文官为伍。”
李承乾对准了远处的一个陶罐,一箭射出,陶罐应声而碎。
“嗯?好奇怪的感觉。”李承乾回味着拉弓时的感受,再次搭箭而起。
这一次对准了更远处的一个陶罐,那个陶罐距离李承乾大概三百步。
又是一箭射出,弓弦的声音很清脆。
非常精准地命中了目标。
“太子殿下的箭法实在是精准,在下佩服。”
李承乾意犹未尽地再次拿出一根箭矢,疑惑说道:“李正,你这个弓有古怪。”
“长得就古怪。”李正摇着手中的蒲扇说道:“其实古怪的原因是力学导致的,这也是科学的一部分。”
“科学?”
“没错。”李正看着远处的风景说道:“这种弓使用的就是科学中的一种力学与物理学,太子殿下别看这张弓奇怪,其实这里面的学问很多。”
李承乾再次拉弓而起,这一次铆足了劲一箭射出。
箭矢径直掠过马圈的上方在七百步外落下。
李承乾拿着手中的复合弓说道:“好弓!”
“那是自然,科学一道贵在探索和求证,利用力学可以让弓弦与弓身发挥最大的效力,用最小的力道射出最远的箭,减少震动加大稳定性也大大提高了命中率。”
李正接着解释道:“其实寻常的长弓射出的箭矢,大多都是带着都抖动,与弓弦弓身的震动连带到箭矢上,需要射中目标往往需要付出更大的力量。”
“孤知道你敛财有道,通晓百工。”李承乾感慨道:“果然一个人如果太闲,他什么都会干。”
“其实在下挺忙的,嗯。”李正一本正经地点头。
“你就差忙着挣钱和数钱了。”
李正惺惺地摸着鼻子,“咱们刚刚说到了岭南。”
李承乾重新收回眼神,“你说让冯盎来长安,这个请君入瓮要如何做?”
“其实岭南一带他们自己也不太平,土家客寨林立,边境又有南诏和真腊,其实冯盎的日子也不好过。”
李承乾好奇问道:“你好像对岭南很了解。”


第二百八十五章 解开魔方
“我也是听别人说起过,要说岭南一地的事情他冯盎自己都过得不安生,何谈造反?”
“当真?”李承乾诧异地说道。
李承乾狐疑地看着李正
“如何才能劝说冯盎入朝?”
李正清了清嗓子说道:“首先安抚冯盎的子嗣,承诺冯盎只要入朝,他的儿子冯智戴就可以回到岭南,成为他冯盎的最大继承人,并且派遣官吏与官兵,安抚岭南。”
“首先要保证冯氏的地位,如今岭南内乱不断,先让冯盎入长安,再派出部分官吏和官兵帮助冯氏平定岭南,当然了还要巩固冯氏在岭南的地位,这才冯盎最想要的。”
听完李正说的,李承乾心中疑惑,“你的这个方法能行吗?你怎么能够肯定,冯盎一定会听从父皇的召见入长安。”
李正淡然对李承乾说道:“因为冯盎根本就不想造反,他也没力气造反,早就被李靖大将军打怕了。”
“你好像很了解冯盎。”
李正咧嘴一笑,“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
这番话李承乾记在心里,关系朝中大事还是要几番问询查证之后才能确认。
看着手中的这把复合弓,李承乾打心里很喜欢这把弓。
可君子不夺人所好,李承乾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带着东宫的属官离开了泾阳。
送别了李承乾,李正把剩下的几块臭豆腐给了大虎。
回到马圈旁的小屋,拿出系统图书馆的世界地图。
在岭南的地域画出一个圈,岭南是个好地方,岭南也是需要平定的。
岭南挨着南海,又与南诏和真腊相邻。
那里的气候很适合用来种植农作物,尤其是适合种辣椒。
平定了岭南,整个岭南就是中原的粮仓。
挨着南海,气候宜人。
水果多,而且作物也多。
更是一块出海的最好踏板。
当然这些都是长久之计。
就算是付出一些代价,在减少冲突的前途下平定岭南对中原来说益处很大。
李正当即写下一封书信,交给大虎说道:“把这封信送到魏王李泰手中。”
“喏。”
想来李泰如今正在编撰括地志,岭南的一地的重要性,朝中必须要重视起来。
回到肥皂坊,李正看着如今的肥皂,桃花已经用完了,现如今正在用牡丹花。
至于那些没有花瓣的肥皂,至于要卖给突厥人的肥皂只是用一些非常的边角料做的。
品质没有长安这么好,没有掺杂花浆,物尽其用而已。
李承乾回到长安,还没回到东宫就来到中书省。
把李正的看法对房玄龄说了一遍。
房玄龄听完之后思量许久,“太子殿下的方略或许可行,如今朝中对冯盎的猜忌不断,可以用这个办法先试探一下冯盎的态度,先看看他的态度,若是他答应来长安便可行,若是他不来长安,再行他法。”
李承乾中肯的点头,“软硬皆施。”
“甚善。”
为自己的父皇排忧解难,李承乾丝毫不会落后。
最近李泰忙着做括地志的事情,分不开身。
正是自己在父皇面前表现的好时机。
心满意足地走向东宫,李承乾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匆匆而过,想去是甘露殿的方向。
“刚刚过去的是李泰吗?”李承乾问向身边的东宫的属官。
“想来应该是的。”
李承乾心中猜疑,李泰这个时候去找父皇做什么?
李泰拿着一份奏章来到甘露殿,对李世民说道:“父皇,儿臣在编撰括地志的时候发现岭南有一大好处。”
手里还在把玩着魔方,李世民说道:“说吧。”
李泰站起身说道:“父皇,儿臣与岑文本在编撰括地志之时,发现岭南一地的粮食可以一年两熟,并且真腊与南诏的粮食一年所出颇丰,即便是大灾之年,也不会饿死人。”
“岭南粮食?”
李泰把奏章放到李世民的面前说道:“南诏与真腊有一种稻种,稻颗硕大,一年两收是常事。”
看着李泰的奏章,李世民的神情也凝重起来。
“父皇岭南或许有冯盎拥兵自重,可与岭南接壤的南诏与真腊是一个大粮仓。”
“陛下,中书令房玄龄求见。”
“让他进来。”李世民点头。
房玄龄来到甘露殿中,将太子的说法与李世民说了一遍。
身在东宫的李承乾等待着东宫属官传来消息。
“太子殿下,有消息了。”东宫属官前来禀报道:“魏王殿下说真腊与南诏有一种稻种,一年两收,产量颇丰,还说……”
“还说什么!”李承乾脸色黑了下来。
东宫属官接着说道:“陛下还说若是冯盎能够来长安,让魏王殿下负责接待。”
说完东宫属官小心翼翼看了一眼李承乾的眼神。
“好你个李泰!”李承乾咬得牙根痒痒,好不容易就要到手的功劳全被李泰给抢了去。
东宫属官又说道:“陛下还说,太子的策略可以采纳,说是派出安抚岭南的官吏由太子殿下安排。”
李承乾的脸色这才好了不少。
甘露殿,等到房玄龄和李泰都离开之后,李世民一个人接着把玩着手中的魔方。
王鼎把太子和魏王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