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张围)


等到那些探子靠近的时候,程咬金和李绩立刻动手,就拿下了五个眼线。
又是到了后半夜,安静的村子里响起了几声犬吠。
当天亮的时候,五十多个人被五花大绑地扔在马圈前。
程咬金冷笑着说道:“你们这些家伙和老夫斗还是嫩了一些。”
这些细作低着头没应声。
穿着普通村民的衣服,李正也不知道自己的村子里什么时候混进了这么多人。
“说!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见对方依旧不吭声,程咬金上前就要动手被李绩拦住了。
程咬金颔首对身边的裨将说道:“把这些人丢到大理寺。”
将这些面如死灰的细作用一条粗绳串起来绑着,一起带走。
“细作已经抓出来,你小子可以帮我们完成作业了吧。”
李正笑着说道:“没有这么快,再过两天。”
“为什么还要两天?”
“画长安的地形图哪有这么快,需要多方位观察,然后才能确认地形,还要确认尺寸与比例,哪有这么快。”
人各有所长,让程咬金这些人学习画等高线的技术,显然是不现实的。
要一个个的教会需要很长的时间。
李正耐心地对程咬金说道:“程大将军,等高线地图虽说不难学,可掌握起来费力,但是学会看懂还是很简单。”
“可是陛下要让我们画出来呀。”程咬金皱眉说道。
“照抄,照葫芦画瓢还不会吗?”
“哈哈哈!”程咬金一个巨灵神掌拍在李正的后背,“就知道你小子有办法。”
这一掌让自己差点背过气去,李正抚顺自己的呼吸,看在他们帮自己抓细作的份上忍了。
眼下有了办法,程咬金心情大好,“你小子以后还要抓细作尽管来找老夫。”
“一定找程大将军。”
程咬金突然发现李正的笑容有些奇怪。
也没太在意,朗声说道:“老夫去看看你的部曲和处默。”
长安
李世民知道了事情,摔了手里的奏章对李君羡质问道:“几十个眼线全部都被拔了?”
“是……是的。”李君羡神情慌乱。
“他李正有这么大的本事,把朕的眼线全部拿下了?”
李君羡低头说道:“其实我们这一次的人手,都是精锐,没想到还是……”
上一次出过这样的事情,现在又出了这种事情。
李世民气急败坏地说道:“你说说你!看个李正也看不住。”
“陛下其实这一次的事情和李正真没什么关系。”李君羡犯难地说道:“一个小小的李正,自然挖不出我们的眼线。”
“那你说!”李世民大声喝道:“到底是哪路神仙干的。”
李君羡低着头回答:“其实是程大将军和李绩大将军一起干的。”
“程……”李世民诧异的语调都高了几分,“程咬金和李绩?”
“是……是的。”
李君羡一脸的委屈。
“陛下,我们的人都是用了十多年的老手了,再年轻也是从小到大培养出来的,一般人就算是有察觉,也找不到痕迹,可程大将军和李绩大将军与三十多个将领一起联手,老将军们身经百战,实在是……”
“这帮杀才!”李世民拍案而起,气急败坏。
本想着让自己的细作盯着李正。
没想到被这群将军掘了自己家的细作。
“他们这群吃了饭没事干,闲着跑到泾阳抓细作了是不是?”
李君羡解释道:“因为陛下布置了作业,他们才又回到泾阳去找李正讨教……”
“你的意思是朕自找的了?”
“末将不敢!”
李君羡再次低头,想哭的心都有了,莫大的委屈在心头。
人是陛下要安排的,干活的人是我布置的,出事了我倒霉,明明坏事的是那些将军,偏偏只有自己在这里听陛下的数落。
可是这种事情又不能让将军们知道,更不能让李正知道。
当今陛下监视自己的臣民,必须要保密。
再委屈也只能自己背着。
一群老将军哪个不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
而且是三十多个将领一起行动,这么大的阵仗谁扛得住。
哑巴吃黄莲。
李君羡心里苦,我也不容易啊,又不能说是陛下自找的。
不想干了!
想辞职……


第二百四十八章 这味道带劲
宫里的一个侍卫送来了一份奏章,“陛下,程大将军的奏章。”
李世民接过奏章对这个士兵说道:“退下吧。”
“喏。”
打开奏章,李世民细细看着,气得把奏章摔在地上,“程咬金这个老匹夫,竟然还有心思找朕邀功请赏。”
李君羡单膝跪在地上,低着头不敢吱声,程大将军也不知道那些人都是陛下的眼线。
再说了程咬金以为是关外的细作抓了之后禀报应该也是正常的流程。
李世民三尸神暴跳,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
朕苦心经营,盯着李正的一举一动,好不容易有了成效。
为了安插这些眼线,废了多少工夫。
好了!现在一晚上过去,全部被程咬金抓了一干净。
“这群不晓事老匹夫!”
李君羡低声问道:“陛下,那些细作如今就在大理寺去,要如何安排。”
李世民黑着老脸,“全部送到吐蕃和突厥,给朕刺探军情去。”
“那李正那里要不要再加一些眼线?”
“再加,再加等着又被李正挖出来吗?一次又一次,你真以为李正有多傻。”
李君羡沉默了。
虽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被李正看出来了,可就算是李正再傻,也能想出一个大概。
失算了!
感觉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到底还是小看了李正。
李世民倒吸一口凉气。
李君羡看了一眼陛下的表情,接下来陛下的动作让李君羡打了一个冷战。
李世民面无表情,似乎还带着一些充满杀意微笑,慢条斯理地把程咬金的奏章撕了个粉粹。
好重的杀气。
此地不宜久留,李君羡连忙行礼告退。
人在泾阳的程咬金打了一个喷嚏。
李正小声对程咬金说道:“程大将军,天气这才刚刚转暖,也不能大意,一定要注意保暖呀。”
程咬金下意识的收紧衣衫,“这鬼天气也不是这么冷。”
“李正。”程咬金苦口婆心说道:“你是一个有本事的孩子,就是傻了点。”
“傻一点挺好的。”
看李正神情,这小子竟然还一脸的认真。
程咬金又说道:“虽说你小子没出息,人也有点傻,不过老夫也把你当子侄看待,你爹是行伍出身,你也算是个武将子弟。”
“程大将军过奖了。”
“你爹打过仗,又有军功在身,陛下也让你入军倒是也说得过去。”话说到这里,程咬金又是唉声叹气,“可惜了,怎么就是一个养马的。”
李正思量一会儿说道:“养马是个技术活,若是哪天家道中落了,我还可以靠着养马这门技术混口饭吃。”
程咬金又说道:“年纪轻轻倒是会为自己的以后打算,不过你眼前的打算就没做好。”
“此话怎讲?”
程咬金指着正在修路的工地说道:“你说说你,挣这么多钱,用来修路不是白瞎了吗?”
李正摇着手里蒲扇,“这怎么能说是白瞎了呢?”
“你说你有这钱,多娶几房婆娘,再不济买几个丫鬟下人来伺候你们家爷俩,也比修路来的好,就算是把钱攒下来存着,不美滴狠?”
“程大将军此言差矣,修路的好处不能如此片面的理解。”
古人的价值观有些不一样。
不知道基建的重要性。
李正心里感叹,当年秦始皇修建的驰道影响了以后千年。
还是当年的始皇帝有远见啊。
驰道除了用来行军,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运输。
长安虽然有官道,可各个村子之间道路。
却是非常的坎坷。
俗话说得好,想致富先修路。
只有把路修好了,畅通无阻了,才有更多的生意可以出去。
就像是以前的泾阳很穷,村子里的人不方便走出去,村子里的货物运出去不方便。
那时候有出息的人走出一个穷苦的地方,可能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每一次运出去的货物数量少,生意也就少了。
基建到了一定程度到量变引起质变的时候,对经济的效益可不是一星半点。
长安是一个有着百万人口的大城,是如今整个中原的中心。
可以说全天下的有钱人几乎都在长安。
在这个在刀耕火种刚刚走远的时代,李正有把握可以挣到更多的钱。
也不知道到时候,收过路费李世民会不会答应。
毕竟路是自己修的,实在不行和李世民三七分账。
想了想又觉得不对,要不是还是八二吧,我拿八,李世民拿二。
程咬金依旧对李正修路的事情指指点点。
有这钱多买一些吃食也比修路来得好。
真是白瞎了。
以前觉得程处默瓜,现在看来李正更瓜。
谁会花个几万贯钱乃至十万贯去修一条路。
真是匪夷所思。
程咬金嫌弃地说道:“真是个败家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