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张围)


“延年益寿的拳法?”李恪好奇问道:“还有这种拳法?”
“那必须有。”李正一边练拳又说道:“你别看这个拳法慢,慢有慢的道理。”
李恪一边跟着李正的动作练着。
李正接着说道:“太极拳的讲究以静制动,能够锻炼人的心性,也能让人平心静气。”
一边练着李恪打了一个哈欠,练困了。
又跟着李正舞了几拳之后便离开练新兵。
李正依旧一招一式地练着太极,半个多时辰之后才收住了动作。
而后走向马圈去看暖炕建的如何了。
墙外的灶台已经快完工了,现在已经在架设石床和烟囱了。
贞观四年十一月,一封国书送入了长安。
收到这封国书李世民的心情不是太好。
吐谷浑亡了,坚守了三个月的吐谷浑再也撑不住吐蕃的攻势。
吐谷浑王逃亡西方,吐蕃吞并了吐谷浑的所有领土,如今与唐军在河西走廊隔着几里外的戈壁对峙。
这也意味着大唐和吐蕃之间也没了吐谷浑这个缓冲带。
好在如今大唐已经拿住了青海,李世民坐在太极殿问着满殿的朝臣,“如今吐谷浑国王来国书希望大唐救他,夺回吐谷浑的领土。”
“陛下!”秦琼上前一步说道:“臣以为应当早做准备,吐蕃与大唐之间势必会有一仗。”
程咬金也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臣愿意领兵三千,活捉松赞干布。”
也有文官提议,此刻可以议和。
李世民头疼地听着满朝的大臣议论。
吐谷浑坚守了三个月还是守不住。
其实吐谷浑的领地很小,也就大唐一个州府的大小。
原本确实一个大唐和吐蕃之间一个难得缓冲带。
有些叹息吐谷浑的不争气。
群臣决议不下,李世民只好先让群臣退朝。
几天之后又一封国书送入大唐。
松赞干布希望大唐与吐蕃之间可以万世交好。
还希望能够要回青海的领地。
收到这个回复李世民的脸色很难看,“来人!去把禄东赞再给朕抓回来!”
杜如晦连忙说道:“陛下,臣以为这个时候再抓回禄东赞不合时宜。”
李世民气得额头青筋直冒,好不容易得到的青海领地又要拿回去。
禄东赞在大唐是有罪的,只要禄东赞在吐蕃一日之前的契约就还是有效,青海在大唐的控制下依旧名正言顺。
李正和程处默,李泰三人吃着火锅。
火锅里还有一些青菜,如今大棚里的青菜还小,不过已经可以吃了。
很嫩,吃着也舒服,李泰吃下一口青菜解腻,舒坦地呼出一口气,“这么冷的天气里还能吃到一口菜,实在是难得。”
风带着雪花飘入屋中,三人这才意识到外面已经下雪了。
程处默捧着碗吃着肉,看向窗外说道:“这天气的雪来得真早。”
李正惆怅着说道:“今年的冬天会非常地漫长,会冷很长一段时间。”
李泰瞅着李正问道:“你怎么知道。”
“因为今年冷空气会席卷整个关中内陆,冷高压是中心位于突厥草原,它的范围很大,很广,在这个时候可是会冻死很多人的,这还和海上的气候有关系,很复杂。”
李正接着说道:“冷高压的云团非常大,而南亚一带的气候就会出现相应的反常,也有人说这种现象是拉尼娜现象。”
听着李正说完,李泰迷茫地往嘴里塞进一片羊肉。
程处默一脸呆滞。
安静了许久之后,李泰扭头看向程处默,“你听懂了吗?”
程处默使劲摇头,“没听懂。”
李正说得头头是道,李泰根本听不懂什么是冷高压,什么是南亚。
李泰尴尬一笑,“没想到你对天气也是如此的有研究。”
“略懂略懂,我都是在书上看到的。”李正喝下一口热汤暖了暖身子,正好在一本气候历史典故上看到大唐那几次非常反常的气候现象。
尤其是贞观一朝,反常的气候会特别多。
李正捞着火锅里的肉片说道:“让你父皇早做准备吧,今年的严冬很漫长。”
等李泰回到了长安,问了一些老学究。
今年雪来得早去也会很快,今年的冬季应该是比较暖和的一年。
而且长安的大雪并不是很多。
这些老学究说得好像也对,李泰心里思索着问道:“那今年会不会是一个很漫长的严冬?”
一群老学究笑呵呵说道:“天气很快又会暖和起来。”
李正的话语还是让李泰心里七上八下,今年会不会真像李正说的那般会有大雪。
以防万一,李泰还是把这件事告诉父皇,早做防备还是没错的。
雪下了一夜才停,李正早早起床接着练太极。
李世民一路来到泾阳,看到李正练着的一招一式倒是新奇。
“你在做什么呢?”
李正依旧带着太极说道:“我在练一种强身健体的拳法,江湖人称太极。”
“太极?何人怎么猖狂敢用这种名字做拳法。”
“是一个道士,名叫张三丰。”李正动作依旧没停。
“这拳法很厉害吗?”
李正慢悠悠打出一拳,一阵冷风吹过让人不禁打了一个哆嗦。
“陛下,刚刚感觉到没有,那可能是在下的内力。”
见李世民一脸孤疑地看着自己,李正改口说道:“陛下,不妨和在下一起练练,有益身心据说还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李世民看了一眼四周,学着李正的手法开始打拳。
李正再是一招摆出说道:“陛下现在有没有感觉到浑身发热。”


第二百二十一章 膳食平衡
“完全没有。”李世民跟着李正做着动作说道。
“过一会儿便会热了。”李正依旧打着太极拳。
打了半个时辰的太极拳,李世民莫名有些喜欢上这种感觉了。
李正一边打着拳又说道:“陛下,气沉丹田,思想宁静,放下心,抛去杂念。”
李世民跟着李正的动作又摆出了一招。
“对了,动作要做到位,舒畅筋骨,活血通络实乃晨起必备之锻炼。”
打完收工,李正说道:“陛下,感觉到了没有。”
李世民一脸疑惑,“感觉到了什么?”
“思绪清明,神清气爽。”
李世民闭眼长出一口气,“没什么感觉,还有你说的气沉丹田是什么意思。”
“丹田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
李世民疑惑道:“这不是道经的话吗?”
“没错,虽然练不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但是对修身养性,延年益寿有不错的功效,陛下不妨养成习惯,每日早上多练练,半年之后必会是另外一番精神面貌。”
再看李世民的神色,李正说道:“陛下脚步虚浮,眼神中神采缺乏,想必每每都会精神倦怠,毫无兴致。”
吃惊地看着李正,李世民问道:“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陛下虽说每日吃得好,但膳食平衡并不好,多喝热水少喝酒,多做运动,少去后宫走动,必然神采奕奕。”
重新睁开眼,李世民问道:“孙思邈也这么建议过。”
“是吗?”李正惺惺地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原本的高深模样瞬间有些破功。
李世民搬来马圈旁的小凳子坐下。
看他丝毫不见外的模样,似乎这里像是他家一样,至少客套一下也好。
李正给他倒上一碗开水,“陛下,这么早来找我有何贵干。”
李世民喝下一口开水说道:“吐谷浑亡了。”
“意料之中。”李正神情淡然。
李世民接着说道:“朕没有想到吐谷浑会败得这么快,当初这个局面是你和朕还有满朝大臣一手策划的,现如今大唐要直接面对吐蕃。”
“失去了河西走廊这块腹地,吐谷浑会输不奇怪,因为他们无险可守。”李正吃着一张胡饼又喝下了热茶。
李世民再次问道:“你觉得大唐接下来应该如何?”
吐谷浑其实并不强,吐谷浑本就是在魏晋时期起来的一支兵马所组成的一个小国。
实力不如吐蕃,也不如突厥,更不如中原。
他们在三方的夹缝间可以生存这么久,靠的就是河西走廊的天险。
吐谷浑并不是有传承的国度,他是由一些沙匪和一些草原的游牧小部落聚集而成的一个小国。
算是一个临时组成的小国,延续至今被三方大敌围绕。
若是中原和突厥还有吐蕃依旧是三足鼎立的形势之下,吐谷浑还可以在三方之间周旋。
可一旦有一方失去平衡,吐谷浑的处境就会非常危险了。
阴山一战,突厥和大唐都是元气大伤。
就在吐谷浑打算趁大唐虚弱的时候攻打凉州。
却一口咬下来崩碎了自己的牙齿。
在后方伺机而动的吐蕃见势而起,直捣吐谷浑腹地。
沉得住气的松赞干布,和不知所措的吐谷浑国王之间高下立判。
李世民心里想着,当然这一切都和李正拿回了河西走廊有分不开的关系。
再看这个小子,李世民心中越发觉得,一定要把李正这个孩子收入自己的麾下。
见李正不说话,李世民再次问道:“你怎么不说话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