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唐镇邦离去后,文安之沉思许久。
  他跟秦良玉达成一致,让张世鹏接掌新的川贵行营提督,并且把所有原军官撤走,就留下士兵、武器、钱粮,就是要彻底改变现状。
  而这个改变,可能意味着内乱。
  这是需要极大魄力的,外敌当前,现在他却还要先对内,可他还是最终决定了,攘外必先安内,否则就算张献忠和鞑子两败俱伤,但剩下的那个,都还是能横扫明军。
  甚至川中明军自己这样下去,早晚还是得内讧相攻。
  哪怕不互相攻击,现在这样下去,四川也会糜烂不止,人口锐减,田地荒芜,然后是大饥荒,再然后是土司们叛乱,这是必然发生的事情。
  之前奉旨整编,虽拉起了一个大框架, 可实际上还是老样子,甚至那些军头们大多升官晋爵后,更加肆无忌惮的在招兵买马。
  朝廷所谓的经制,所谓的粮饷皆出于粮台,经略督抚分巡负责等,还是一纸空话。
  军头们都在忙着分地盘。
  曾英占据顺庆府,秦良玉占据重庆,王祥占据遵义,杨展占据嘉定等,都把这些地方视为自己的禁脔。
  他刚巡视了凤凰山的大营诸军,兵马众多,但装备上就很乱,甚至到现在,他们的营制等也还都是老样子,有的人三千一营,有的人一千一营,也有几百一营的,反正各行其事。
  不仅如此,整个大营都乱哄哄的,毫无纪律可言。
  文安之取得了川中最大军头秦良玉的全力支持后,现在决定出手,但愿能够来的及。
  否则他便是下一个朱大典和高斗枢。
  ……
  张世鹏请了文安之和秦良玉到御营宣布军令,当着几千御营军将的面,宣读调令,把所有原各部来的军官调走。
  然后他宣布了行营两协五标十营四十哨各级主官副官的任命名单,主副官全是御营调来的军官。
  队级军官,和什伍的士官,他宣布将从各部中选拔任免。
  全军第一件事,重新编制。
  这五千来自施州、石柱等土司的土兵,来自原重庆遵义等地官军,以及江南随调来的少量御营兵等,不管原来出自哪部,现在统一重新编伍。
  按御营编伍之法,各选其能,力大善射者充弓箭手,能骑的为斥候哨骑,敏捷灵活的为刀盾手,高大的为大盾兵,其余的部份为长矛手,部分为火铳兵。
  严格按照御营编制,五百人为一战营,配一百八的辅兵营。
  张世鹏做为提督,亲领一个提标营,副提督朱万化也领一个提标营,剩下八营战兵,分为左右两协,每协下协两标,每标又各分两营。
  各营基本上都是花编,也就是各式武器混编营。
  各协标营军官任命好后,张世鹏和朱万化让各营军官自己选哨官,然后让哨官再自己从本哨军士中挑选队总,队总再自己选什长,什长再自己选伍长。
  “所有兵将都必须对军令无条件服从!”
  完成士兵编伍和军官任命后,发放装备开始训练,副提督朱万化提出直接实战练兵,拉着队伍去围剿顺庆府境内的摇黄贼和那些小股山贼流匪等。
  这位副提督是湖广督师朱大典的儿子,有侠义之风,而且武艺出众知兵事,当年东阳许都作乱,白头军无人可挡,朱万化在金华老家募乡勇抵御,击退白头军。
  但是事后知县却说许都的花名册里有朱万化的名字,朱大典纵子交贼,朱大典和朱万化都因此被下狱。
  弘光出逃,杭州投降,朱大典在家乡再召乡勇抗清,朱万化更是为先锋。方国安溃入金华,索饷攻城,朱万化也是身披铁甲坚守城头,数次击退方国安军。
  两位阁老的儿子,又都在皇帝身边当过侍卫,参与过北伐,很熟悉御营的打法,御营不是靠练出来的,而是靠打出来的。
  之前他们入蜀,行营一直没能打开局面,说到底还是行营士兵是各部抽调,不仅调来了兵士还调来了各级军官,甚至后面又安插了不少将领进来,这导致他们这些空降的御营军官们,命令并不顺畅,他们的命令是要通过那些军官们来下达,而这些军官却手握兵士,而对他们这些上面来的阴奉阳违。
  这些人抱团,让他们也很头痛。
  现在文安之秦良玉全力支持,把军官全调走,两人便立马把所有兵打乱,不让他们有机会再互相抱团。
  “朱提督说的有道理,没时间慢慢练了,派夜不收出去打探情报,然后出击吧。”
  这支御营现在要装备有装备,要兵有兵,而且装备都是最好的,基本上做到了人手一件甲,这放眼整个川中,都是最豪华的了。
  可如果不能打,那就一切白给。
  文安之这次的调整,也是顶着很大压力的,曾英、王祥等都有很大意见,毕竟拔给御营五千件甲,都是从各部中挤出来的。
  曾英他们的兵,披甲率都不高,尤其是都大肆扩兵后,更缺甲胄。
  所有目光都在盯着这支御营,就看他们这些江南来的公子哥们,到底能不能行。
  御营夜不收四出,侦察摇黄贼的情报。
  很快,就得到了不少有用情报,侦察到好几股贼匪的据点,因为明军进驻凤凰山,许多附近的贼匪都吓的远离,但也没跑太远。
  “集结部队!”
  集结号吹响。
  行营五千战兵喊着号子迅速集结,自张世鹏接掌行营后,把行营拉到了凤凰营脚下安营,独立一营,不受干扰。
  山上的各部听到这声音,都往山下瞧热闹。
  在军官们的带领下,行营集结很迅速。
  刚拉出来排好,十营战兵从山上往下看,好像是十块大豆腐一样整齐。
  忽然,
  雷声炸响,紫电急闪。
  狂风大作,暴雨倾盆。
  提督张世鹏、副提督朱万化却都仍然站在点将台上,一动不动。
  他们旁边的监军、咨议参军以及协参将、标游击也都如泥塑一样按剑立在雨中。
  十个战营最前面,是各营的守备营官,营副等,这些江南来的军官们,同样披着铁甲站在暴雨中任大雨浇淋而不动一下。
  五千战兵虽然有不少兵想躲开避雨,可军官不动,他们不敢动。
  虽然才重新编伍拉练了几天,但御营最强调的就是军纪军令,所有人都得盯着自己的上司,听从上司命令。
  士兵们盯着士官,士官顶着队总,队总盯着哨总,哨总盯着营官,营官盯着将旗。
  山上,看热闹的人早就一轰而散。
  文安之不知何时,走出了大帐,举着把伞看着山下那雨幕里的行营将士们。
  他们就如同被冻住了一样,一动不动,让人恍惚以为是一群石刻冰雕。
  七十多岁的秦良玉也来了。
  雨一直下。
  解散的军令一直没传下,行营五千战兵就一直站在雨中。
  雨越下越大,山下积水渐深,很快没过了腿肚,但他们依然不动如钟。
  此时,山上那些本来去避雨的将领们,听说后也忍不住出来观看,越来越多的人出来观看。
  一开始还有人笑骂这些人真是蠢。
  但渐渐的这些声音没有了。
  山上变的沉默,天地间只有哗哗的雨声。
  一直到半个多时辰后,雨停,乌云散去,金光洒下,浑身浇透的五千御营兵仍站在那里,队伍齐整。
  文安之仰天大笑。
  “不愧是江东子弟,都说浙东出精兵,这些御营军官可真是有几分当年戚家军之风范,好,有此军容,何愁行营不能战?”
  秦良玉当年更是亲自与戚家军并肩战斗过的,现在看到山下那支落汤鸡一样的兵马,也一样的想到了那支军纪极强的铁军。
  “看来我们赌对了。”
  这时山下传来号角,那支兵马动了。
  没有解散回营,而是直接发出了出兵剿贼的命令。
  他们就这样全身湿漉漉的举着旗帜,端着刀枪出发了。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一首戚继光亲自所做《凯歌》,自山下激昂响起,响彻云宵,那支兵马挺胸抬头,激昂前进!


第422章 冲锋营
  一支军队必须有军魂。
  而军魂往往是首任主将所注入的。
  有些部队只有传统,没有军魂,因为他们缺少敢战的意志,缺乏不屈的斗志。
  川贵行营虽然是一支新军,但这又不完全是一支新军,这些由四川明军、土兵、甚至乡绅武装、地方新募兵组成的行营,因为有御营派遣军官团的加入,也带来了江东御营的传统。
  而那是由绍天帝一手建立, 并深深烙印上了自己意志的军队,那里已经注入了军魂,面对任何敌人,他们都敢亮剑相向。
  张世鹏、朱万化等这些御营军官们如今全面接掌这支行营军,也开始向他们注入这些传统, 重铸军魂。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