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未拿下前,浙江的茶叶,便大部份集中到绍兴平水镇,然后再经宁波出港,如今甚至安徽茶叶也经新安江至钱塘湾,浙西茶叶同样下宁波。
平水和宁波,现在成了东南迅速窜起的茶叶集散中心和出口港,抢夺了近一半原来的外销茶份额,红茶出口一担二十六两,绿茶一担二十四两,这里面的利润很高。
朱以海通过自己的茶行,茶庄,不仅扶持起了战乱中的茶行业,也获取了很高的利润,而朝廷通过关税、茶税的征收,也获得了丰厚的茶税。
晚明,茶税几乎名存实亡,隆庆时一年折银不过一万多两。
到了崇祯年间,茶税更是几近于无,甚至有说最少一年,浙江省茶税就收了六两,而边茶重地云南,也只十七两。
虽然这个传闻也不知道是否准确,但在崩溃的明末,茶税确实已经名存实亡。
明初规定,茶农出售茶叶,依例三十抽一,商人买茶,则具数付官纳钱给引,方许出境货卖,后来行钞引法,改纳钞给引。再后来又茶课折银,茶商直接纳银。
不管是何情况,明末茶税已经名存实亡是事实。
朱以海起兵后,对茶叶和盐一样进行改革,采取的是跟盐差不多的制度,取消了贡茶官茶,皆改为商茶,也就是自由茶市场。
不限茶商身份等,但是茶农和茶商都要交茶税,随便你们怎么种怎么买卖,但种植就要交税,买卖就得纳税。
所有茶农种茶都得在官府登记在册,然后每年纳税,商人买茶跟买盐一样,每茶先交引钱,引钱其实就是包税的茶价,也是一种完税凭证,茶商贩茶须得有引才行,否则就是贩卖走私。
这样官府不需要大包大揽,不用让茶农把茶叶都卖给官府,再由官府运输储存等,便于茶叶的加工、销售等。
唐代时的茶叶一年能达到近百万贯,到宋代一年更是几百万贯。
到明代时,茶税比较复杂,因为有贡茶官茶,官茶里比如茶马互市等,茶叶换马,是一种比较重要的国策,关系到战马等重要物资。
但如今朱以海把茶跟盐一样改,税率也有所调整。
茶农种植茶叶,最后按销售二十税一,茶商贩卖茶叶,十税一。
而外贸出海的茶叶,在港口另有茶税,一般是加税百分之五。相比起清朝时茶叶出口关税高达百分之二十五,导致清朝茶叶在海外市场份额不断下降,朱以海的这个税率相对低些,这也使的现在宁波茶行的生意很好,特别是日商都在抢购。
茶叶行情好,官府又打通了中间环节,这对于茶农们来说,当然是好事。
“今年行情这么好,我想着贩点茶叶。”老赵直言,“咱们大老爷们,真不适合跟女人一样在山上采茶,一天也采不了多少,可咱们识字懂事,也有过做买卖的经验,何况如今还有点官面门路,这要是收茶贩卖,绝对不错。”
赵贵听了也有些心动,实际上他跟老赵现在都是在休假期间,去年他们一直在南通码头忙碌,年后又到了南京,直到南京收复后,他们也才得了些空闲,粮台也开始给大家分批轮休。
假期时间不长,他回到家人安置的天台,与家人团聚,也忙着春耕。
他其实这几天也在想着是否收点茶,他以前虽没贩过茶,但做过药材生意,对收购贩卖这些事也还是通的。
今年茶市好,价格不错,但茶农们其实辛苦采摘粗加工等,收益也是有限的,但如果是贩卖茶叶,里面利可不少。
不过这得需要时间还得本钱。
他现在毕竟是粮台的九品官,虽是芝麻小官,但也是官身,这休假也是有限的。
再者,他现在也没什么本钱,虽说也领了数月俸禄,但一家人重新安置等,也开销不小,他的孩子们又小,比不得老赵,这三女儿都嫁了御营士官。
老赵一边烤着鱼,一边道,“我是这样打算的,咱们可以到官府的户部银行贷款啊,咱们是官吏,我家女婿又是士官,这都是符合贷款条件的,特别是用做贩卖茶叶的话,还是低息呢。咱们贷笔款子,然后招几个伙计,到乡下收茶,卖给茶号。虽说辛苦点,但也能挣几个,比采茶肯定强不少。”
赵贵也知道堂兄说的贷款的事,现在各地府县都有户部银行开办的分号,甚至还有皇家银号的支行等,他们吸纳存款,同时办理汇兑等业务,同样也经营放贷生意,针对农民、商人等还提供一些小额贷款,特别是官吏军官这些,还有低息福利。
本来也是帮扶鼓励各地恢复。
第406章 兄弟
“就怕没时间。”赵贵直言。
身为官员,尤其还是御营粮台的官员,那也属于军中官员,不比一般地方官员,他们的时间较紧迫,尤其现在还是战乱时节。
“我看一时半会也打不了仗,咱们如今恢复了江南,这鞑子刚遭受重创,短时间里不可能再南下,我们一时半会也无力北伐吧,所以这安稳日子肯定得有一段。”
虽说重新在浙江安了家,但当初两手空空逃难,一无所有,想再建个家也不容易。
现在虽然低息分期买了点田,但仍然还是比较手头紧张的,什么东西都要置办,样样不便宜,家里现在连头牛都没有,休假回来天天帮着拉犁,都累掉半条命。
现在有点空,还得来采茶叶,手都摘抽筋了,但也就一点辛苦钱。
赵贵倒没那么乐观,他觉得如今形势,仗肯定还得打。
不过现在毕竟也还在假期,若能收点茶叶赚点,总比在这山上采茶强,他也并不在意官不官身,毕竟他这种从九品小芝麻官也没什么好摆架子的,大家都想办法能多弄点收入,好让一家子在乱世里能多攒点钱粮。
“我打听过,如今平水那边茶市火热,宁波港茶行销求更大,急需大量茶叶,对新茶需求更大,你看如今各地产茶地方,到处都是水客,还有许多挑担商们,都是忙不过来,咱们随便干干,也不会差到哪去。”
茶农们种茶,到季节采摘鲜叶,然后一般会进行最简单的粗制加工,小茶农一般就是自采自加工,而一些大的茶园主,则会在这季节雇佣短工帮忙采摘、杀青等。
而如烘焙、补火、筛分、拣选等精制加工,则由各地茶庄负责,甚至出口的茶叶,还会在港口的茶行,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包装等。
绍兴平水是加工集茶中心,有许多茶庄茶号,茶庄大多只负责加工,而茶号则大多是负责收购、运输。
一般都是茶号派水客(茶客)到乡下收买茶叶,他们在当地开秤收茶,还要经过地方茶栈,茶栈一般就是地方的茶业中介,代茶客招徕、介绍茶产、评议价格,撮合成交,这些茶栈中介,是要在官府登记并取得从业许可,官府还会派人监管,茶商们买茶成交时,就还得通过官府派出人员办理茶引,有时则是茶栈代办,他们收中介费里就也还有一些办代的费用等。
茶栈跟港口的茶行类似,但茶行主要是负责出口贸易,而茶栈则是在茶农和茶号之间中介交易,属于毛茶中介交易,一般是获得百分之二三的佣金,这些当地茶栈会派人陪茶行的水客到茶农家直接看茶买茶,作用很大。
当然,在地方上还有许多小茶贩,一般也就是挑担收茶,主要是有些茶产地较偏远,或者产量少,一些茶客不会过去,他们就到茶区去收茶,然后挑到茶栈去卖给茶号收茶的茶客。
这种属于小本经营,但得有较好的茶叶经验眼光,还得有一定的本钱,还得吃苦,赚点辛苦钱。
当然也有些本钱多点眼光又好的,他们有时也会看准行情,逢低购入,短期囤茶,这种小茶贩子得消息灵通腿脚勤快,更重要的是得跟茶农们搞好关系。
许多茶号老板,最开始就是小茶贩出身,挑担贩茶,慢慢的做大,开始长途贩运,最后也开设茶号,成为茶东老板。
从茶贩到茶客、茶栈、茶号、茶庄、茶行,一层层的生产贩卖加工运输销售,茶叶层层经手,其中每个环节利润都不错。
干的好,都比种茶划算。
就连当今天子,皇家新建的内务府下,不仅经营皇家银行,也同样经营有茶行、茶庄、茶号,他们本钱大,关系硬,每年茶叶里自然得大头的利润。
而如老赵这样不愿意摘茶赚那点手抽筋辛苦钱的,则打主意也想贩茶,本钱小,就做个小茶贩,他自己三个女婿,如今也休假在家,他还有儿子,贷笔款子一家子就可以把买卖干起来,雇佣人都不用。
反正这贩茶买卖也都不用积压什么账期货款,甚至他都想好了,货笔款子,收茶时凭关系,先付一点茶钱,把茶叶贩去卖给茶客后,回了款再结交茶农,这样本钱占用更少。
就是得辛苦,还得眼光好,收到的茶要质量好,不能打眼高价收差茶。
相比起还比较年轻的赵贵,如今一心还想着趁这乱世,在仕途上有所发展,这次回来也仅是探亲休假,来山上摘茶,也只是帮补下家用甚至是陪陪妻儿,他考虑的是不是再贷款趁现在还乱,低价买点山地自己种茶办茶园,或是干脆买点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