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第398章 心动
  他这么一说,刘承祖和马良这两个原白杆川兵,也不好做假,只好向张大鹏表明愿意实事求事。
  张大鹏自然是很高兴的称赞二人,然后又说区区几个贼匪首级而已,以后立功的机会多的是,眼光得放长远。
  张显和周秀才们虽然为他们有些可惜。
  但张大鹏也告诉刘承祖他们,说他们今天的表现让他很满意,等这趟差事完成,回到重庆行营,到时定要提拔二人,最少也要任个八品队总,若是表现好,到时六七品的把总千总也是大有机会的。
  张大鹏说发赏就发赏,因为是在外,所以他下令把贼人的右耳割下收起来带走,将来做为验功凭证,至于脑袋,就挖个坑埋起来,做个记号,将来还可以来验证的。
  给各人的赏银,他先让周秀才一一发放,然后记录起来。
  除了首级赏银外,其它的功赏只记录在册,比如虽然这是场小规模战斗,谈不上什么先锋、跳荡,阵获功赏等,但论个当先也还是可以的。
  拿了银子在手,大家都很满意。
  张大鹏一人得了九十两银子,倒没太过高兴,毕竟也是御营老兵了,他经历了许多战斗,得到的赏赐也很多,甚至如今有了老婆有了田地还有了自己的房子和孩子。
  甚至他成为营官后,一个月的薪水就是五十两,一个月还另有一百五十两公用银,虽然公用银是营里办公费用,但其实这笔银子能剩下不少,也是给营官们的补贴。
  再者他身为营官,还有类似文官养廉银的武将名粮,做为一名五品守备,他有八个亲丁名粮,就是他能额外拿八个士兵的饷银,这不是吃空饷,而是朝廷另外按品级给武将们的额外补贴,相当于守备能额外领八个兵的饷。
  一兵一月四两五,八个就是三十六两。
  本身营官守备是月薪五十两,加上这八个名粮三十六两,他一月就是八十六两,还没算公使银每月一百五十两还能剩下不少可以做补贴,他一月收入有百两,这都还是正规合法收入。
  不算其它的赏赐、收礼等。
  在如今的御营,营官是武将们的一个巨大门槛,只要能够迈入营官序列,也就是成为五品武官,那待遇可就极大的提高。
  一个营官,为五品守备,月薪五十两,而一营有四个哨官,每人每天支银三钱,一个月其实就九两银子。
  哨官有千总衔的,也有把总衔的,千总衔有五个名粮,把总有四个。
  如果是把总衔的哨官,则每月九两薪水,外加十八两名粮,就是二十七两银子,千总衔则是三十一两五钱。
  相比起营官,相差好几倍。
  所以营官,是如今绍天朝武将们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能迈入五品,尤其是实任营官后,那一个月收入有一百多两银子,不仅能养家糊口,甚至还能过上不错的生活的。
  而把总千总衔的队总、哨总等小军官,一个月三十两左右的银子,也还可以。
  相比起之前大明的武官们的收入,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起码靠这份薪水是能生活,甚至还能供养一家子人的,而不是说堂堂总兵官,每年正式的俸禄,才几十两银子而已。
  以前明军士兵的军饷也极低,还不能准时发放,还各种克扣,士兵自己都养不活,更别说养家糊口,所以不能战也就非常正常了。
  所以过去明朝的卫所军户,边军士兵,那都是被歧视对象,你要是当兵的,别人会给你前面加上一个臭字,臭当兵的,当兵连老婆都娶不上,谁都瞧不起。
  这样的人,如何能保家卫国,如何能有战斗力?
  而朱以海现在推行的政策,却是要把这些明军将士,推到一个人人羡慕的地位上去,他们得活的好,活的有尊严,得让人仰慕和尊敬。
  从提高粮饷开始,然后是军功赏赐等等。
  以前的张大鹏是个打零工的,一年到头手底下都余不下一点碎银子,而如今他却能面对几十上百两银子,胸中波澜不惊。
  火边,张大鹏叫上周秀才,“我识字不多,字写的更难看,我想请周秀才你帮我写两封信。”
  “好,写给谁?”
  “一封写给我媳妇,她现在舟山带孩子,好久没见,十分想念。”
  周秀才笑着拿出纸笔,很快一封给张大鹏妻子的家书就写好了,接着开始写第二封,张大鹏念,他书。
  可当张大鹏念了几句后,周秀才却迟迟不敢落笔。
  因为张大鹏开头念的就是臣张大鹏在四川保宁府给万岁爷请安了,然后是给皇帝的一些汇报……
  周秀才毕竟是大明朝的秀才,自然也是懂一些公文格式的,也知晓些官场规矩。他没想到一个五品的守备,居然能给皇帝直接写信。
  “秀才?”
  周秀才回过神,小声问,“真给皇上写信?”
  “嗯,我来四川时,万岁爷就跟我说过,到这边记得常写信回去……”
  周秀才有些不敢相信,五品的小守备,能够直达天听?不过一细想,这位可是御营出身,肯定是天子亲信私人啊。
  于是提笔开始写,因为是写给天子的,而且听说这信还是直接呈给天子御览的,这让周秀才很激动,努力的想把字写的最好。
  张大鹏给皇帝的信,东拉西扯,从入川的沿途见闻,到重庆明军的驻防,以及行营的兵马钱粮等情况,甚至他这次去汉中见闻,包括他刚刚在这里袭击歼灭了一支摇黄贼,以及他路上认识的这些残疾川人等,包括他周秀才家的悲惨境遇,他都跟皇帝禀报。
  周秀才的手都不由的颤抖着,好几个字都差点写错了。
  张大鹏的一封信,让他写出了一身大汗来。
  他心里对这位张大鹏守备,也不由的更加高看了几分,能够直接奏告天子的守备,他约次是个什么小武官。
  原本也只是感激张大鹏对他们一家子的解救,想着跟着他们路上有个照应好逃离川中去汉中,可现在他心里不够活络起来。
  或许应当想办法留在御营,留在这位张守备身边?
  在这乱世,这位张守备,还有他后面的那位圣天子,确实是难得的人间好人,可以值得跟随啊。


第399章 朱三太子
  烟花三月。
  正是江南好风景时,但大明绍天二年的江南春天,却仍是动荡不安。虽然大明收复南京,歼灭了驻江南的一万八旗满蒙,招降收编了数万的绿营等,整个长江以南地区,如今再不复为鞑子所占有一城一地。
  甚至江北的扬州、安庆等数个重镇也还在明军御营之手,而巴蜀关陇地区,也还有不少明军势力。
  距离崇祯自缢北京煤山,此时刚好两年整。
  在两年前的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崇祯在司礼监太监王承恩的陪伴下登上煤山,在老歪脖子刺槐树上,上演了君王死社稷的悲壮一幕。
  “两年了,整整两年了。”
  朱以海在司礼监、御马监的几大太监首领刘朝、李国辅、庞天寿的陪同下,来到钟山孝陵。
  朱以海遥向北京方向祭奠崇祯天子,这位被他追谥为肃宗烈皇帝的悲情皇帝。
  一杯绍兴黄酒洒下。
  内宫三大太监的刘朝、李国辅和庞天寿,其中李国辅和庞天寿都是曾经在北京服侍过天启和崇祯二帝的,李国辅是司礼监太监韩赞周的养子,崇祯九年就已经授御马监太监,后随韩赞周守备南京,拥立弘光有功,改司礼监、提督勇卫。
  庞天寿也曾是崇祯朝的御马监太监。
  御马监太监在明朝地位很高,尤其是在后期,一般都还提督京营或是提督御营勇卫军,是皇帝近侍奴婢里握兵最多的。
  虽然如今后宫第一太监之位是曾经仅是鲁王身边近侍的刘朝,但二人也倒比较能适应这位新皇帝,倒也表现不错。
  看着绍天帝在孝陵遥祭旧主烈皇,都不由的心情复杂,他们都曾是崇祯身边心腹内臣,也都跟崇祯相处甚处,深得倚重信任,也曾为崇祯东西奔走,监军征税。
  他们更眼睁睁看着崇祯百般努力挣扎,最终却仍没逃过国破身亡的悲壮结局,曾经他们都以为大明要完了。
  尤其是在南京弘光出逃被俘后,越发悲观绝望。
  可谁能想到,朱以海能够再次扛起大明的旗帜呢。
  听到皇帝的话,他们甚至都不由的恍惚起来。
  才两年时间吗?
  北京城破,崇祯自缢,似乎是非常遥远的事情了,没想到才两年。
  崇祯十七年,三月,崇祯自缢殉国,同年五月,福王朱由崧在南京被拥立称帝,但在位仅八个月,清军渡江,弘光弃南京出逃芜湖,最终被俘。紧接着马士英等在杭州拥立潞王监国,却仅五日便主动降清。
  紧接着,鲁王在浙东台州监国举旗。
  从崇祯自缢到如今仅两年时间,而从朱以海举旗到现在,其实也还没到一年。
  去年六月举旗抗清,闰了一个月,到现在三月十九,算算将近十二个月时间。
  但这位举旗时还是孤王疏蕃的鲁王,却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立下如此丰功伟业,不仅顶住了清军南下脚步,把已经望风而降的浙东各府的投降派驱逐斩杀,重新号召士民反清,甚至还两次北伐,一路曾打到了山东。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