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经略,刚连征了两次,每次都征了三百万,这再征只怕也征不上来了,都刮地三尺了。”一名官员叫苦。
  严我公怒斥,“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还一个个留着银子不肯掏?这次的算是朝廷借的,打欠条!”
  “可打欠条也不好使啊!”
  “是欠条不好使,还是你们这些人不愿意为朝廷办事,已经暗里准备迎接明贼入城?”
  “经略息怒,小的怎敢,只是现在确实不好征了。”
  “都这个时候了,还不好征?谁敢抗拒,那就是通敌,意图不轨,直接派兵抄家!”
  “本经略调兵配合你们去借银子!“
  钱谦益在一边都看的暗暗心惊。
  于是仪凤门上吊下一个胆战心惊的使者去求见鲁王,说是礼部尚书钱谦益奉旨来出使,带来了册封诏敕,并还准备了百万金银等赏赐,又说愿意将长江以南尽割让给明军等等。
  又提出为表诚意,江宁守军会先把驻守外郭十八城门的守军退回内城,也请明军暂停攻击,让两家好安心和谈。
  ……
  灵璧侯汤国祚府邸,一众明朝的勋戚贵族,甚至士绅大贾都纷纷上门,表面上的理由是灵璧侯新纳了房小妾,请亲朋好友庆贺。
  实际上嘛,大家都明白是为何事。
  几杯酒过后,大家都开始抱怨严经略的贪婪和残暴,对大家的大肆搜刮抢劫。
  短短不到十天时间,他们先后被强逼捐了两次,强借了一次。
  如忻城伯赵之龙,三次被拿走了六万两银子,赵之龙都被迫把埋在地底下的银子都挖出来上缴,不挖不行,因为严经略直接派人接走了赵之龙的好些儿子侄子,说是十分赏识他们,接到身边重用,其实就是人质是肉票。
  而魏国公徐允爵更惨,三次被勒索了三十万两银子。
  南京的这些富贵人家,哪家也没逃过。
  可现在,又来了。
  这次张口更是又加码了,如赵之龙,第一次两万,第二次四万,这第三次直接要六万两,魏国公徐允爵,第一次十万,第二次二十万,这次要三十万。
  直接就是一队兵进府,也不管你什么惊不惊宠内眷,不交银子不走人,而且这次严经略赏识的徐家年轻人更多了,接走了几十个人。
  他们家的护院家丁,也被以协防城的名义直接拉走了,府里护卫的刀枪等也被强行收走了。
  “实在是再拿不出银子来了。”
  这次大家不再去赵之龙府上,而是直接奔汤国祚府上来,也是因为汤国祚家跟鲁藩向来是联姻关系,且之前鲁王世子也是在他府上呆过,还提过亲的。
  眼看着要被严我公逼死,而偏偏鲁王又声势巨大,大家不免急了。
  “咱们得自救啊!”
  汤国祚看着众人都来他府上,也是很得意。
  他自怀里掏出一张红纸,徐徐展开,只见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恭敬王师。
  下面还有几个小字,汤国祚。
  看到这张纸条,众人神色各异。
  汤国祚得意道,“我已经打听到,清军守不住南京,随时可能要逃,他们正把外郭城各门的守军撤回,要直接放弃外郭城了,但就这点人,也不可能守的住内城十三门的,很快王师就要打进南京城来了。”
  他扬了扬手中纸条,“等王师一入城,我便直接把这纸条贴到门上,也不会仓皇。”


第350章 银样蜡枪头
  南京城外。
  明军营地,附近百姓牵羊担酒前来恭迎王师,这半年来南京附近的百姓也算是水深火热之中。
  当初弘光建号,南京附近的百姓本以为有个安稳日子了,谁知道弘光选秀女建宫殿,附近百姓没少被折腾祸害。等清军来了,南京城里勋戚百官开城投降,算是免了刀兵之祸。
  多铎还在南京的时候,倒还算安稳,就是后来下令剃发,惹的百姓心生抗拒,不少地方闹起了起义,但在鞑子的武力杀戮下,最终这事还是压了下去,只剩下小部份人还在反抗。
  多数百姓做起了顺民,只求能够继续过安稳日子。
  可谁想,剃发后没等来安稳日子,反而是更艰难的日子。因为鲁王举旗,即位监国,号召反清,江南乱了起来,并很快波及到江宁这边。先是征粮派饷,然后又是层层加派。
  本以为只是一时,谁知道却成了没完没了。
  百姓苦不堪言,清军整顿绿营,又搞起无数哗变兵乱,百姓更受其害。
  打到现在,百姓们已经没有一天安稳日子了,大家开始怀念起曾经在大明治下的日子,苦归苦,也没苦到这地步啊。
  如今听闻监国王师战无不胜,兵围南京,于是大家也就赶来迎接慰问,十里八乡的百姓,凑出一些钱粮酒水前来,甚至许多百姓都积极的前来报名入伍,也有愿意充当向导,愿为眼线等的。
  大家只有一个诉求,希望监国能够早点打下南京,恢复太平,让大家能够安生过几天日子,再这么折腾下去,真的活不下去了。
  今年秋天,粮食刚收获,就被清军下乡抢的差不多了。
  对于这些热情的乡亲们,朱以海还是让军官们很客气的接待了,送来的钱粮酒水等也基本上都收了。
  不过对于来投军的这些年轻人,御营没收,只是派军官帮助搭起了一些乡团来,给了些武器,趁眼下空当,帮他们训练。
  朱以海之前已经做了兵分三路的部署,眼下也正在准备中,很快就会分兵,去镇江常苏的,去安徽太平的,现在弄些本地乡团,分兵后倒也可以承担一些任务。
  “殿下,钱谦益出城来了。”
  “召。”
  上一个使者陈洪范在仪凤门前被割了整整一千刀,哀嚎了半天才断气。
  陈是副使,钱是正使。
  不过钱谦益暗通朱以海这事,知道的人很少。
  不少人喊着要把钱谦益也一起剐了。
  钱谦益不是一个人来的,带着一支车队出来的。
  一见面,他先奉上礼单,然后才是御书。
  一百万两银子,全是新从南京城中搜刮出来的银子,连夜融铸成雪花银,整整一百万两,全是五十两一锭的大银锭,两万锭。
  还有十万两黄金,铸成金元宝。
  绸一万匹,布两万匹。
  额外还有一车全是些珠宝玉石等,甚至还送来了十个美人。
  朱以海头一次见到钱谦益,这位水太凉头太痒的东林领袖,看着确实很有气质。
  对于钱谦益这人,朱以海以前是不屑鄙夷,但自从他主动来投,不断通报鞑子情报后,朱以海对他印象稍有改观。
  但是,仍然觉得钱是属于那种比较复杂的人,总体来说这人骨头有些软,让他舍身取义成仁他是做不到的,但是投降叛变嘛又会有些心理障碍跨越不过去,于是就左右为难非常纠结。
  说到底,钱谦益这种人还是比较爱惜羽毛在意名声的,他能成为诗坛宗师东林领袖,也与他的好名声分不开。
  但是吧,他又不是那种有道德洁癖的人,是那种能变通的人,就如当年他以妻礼娶柳如是一样,为了抱的美人归,他是豁的出去的。
  这种人很复杂。
  如果纯粹交朋友,这种人不能视为知己,但是做为监国,这样的人却也得接纳,就如同他接纳马士英、阮大铖一样。
  只要于国有利,于他有利,这种人该用还是得用的。
  当然,现在钱谦益仍是以大清使者的身份来拜见的。
  他现在正式身份是大清礼部尚书、内秘书院学士,南使团正使。
  “陈洪范给孤送来了一百万两银子,但孤却将他千刀凌迟了,你现在又来送金送银,就不怕孤把你也给杀了?”
  钱谦益站在大帐中,很淡定从容,他目光扫过帐中众人,这里有不少熟悉的老面孔,甚至有不少曾经东林的同党、后进等。
  “我此来是来与监国和谈,眼下监国虽一时得利,然监国不久,根基未稳,若是打下去,就算能攻下一个南京城,可又如何,守不住的。”
  “所以倒不如好好和谈一下,谈一个两国都能接受的友好条件出来,到时两国休兵,化干戈为玉帛,则监国也能安心治理江南,我大清则安守江北,各不相犯,岂不好?”
  “我们的诚意是非常大的,摄政王请示大清皇帝后,得到准许,拟将长江以南尽归明国,长江以北则归我大清,以后隔江而治,井水不犯河水。”
  ……
  “殿下是何打算?”
  私下,帐中只君臣二人奏对。
  钱谦益询问朱以海的未来打算。
  朱以海给他倒了杯茶,当面感谢了他送来的诸多宝贵情报,笑着说道,“听说北京城里的多尔衮现在日子也不太好过?”
  “嗯,确实如此。”钱谦益谢着双手接过茶杯,“之前清军入关,多尔衮让自己的两个同胞兄弟多铎和阿济格分别统兵南征,横扫了李自成和福王,这让多尔衮也是威信大增,他还趁机把豪格的正蓝旗给了多铎,多尔衮直接亲领了两白旗,兄弟占据八旗中的三旗,兵强马壮,势力最强。”
  “他又借口皇帝年幼未亲政,摄政王代领政务,原来诸贝勒们分领部务,现在不便于摄政王理事,罢诸贝勒们领部务,削弱了贝勒们的权力,又扩大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成员规模数量,进一步削弱王公贝勒们之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