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还有,一定要当心陈锦的江防,那几龙滚江龙、浮营木城和江心、江岸炮台,都得提防,这些都很厉害,不过只要监国按我所说的办法都能破解,只要破了陈锦江防,则长江仍可来去自如。”
  “镇江重兵云集,切防轻敌,江宁空虚,可以来取。”严我公再三交待。
  扬州。
  明军已经开始准备渡江。
  此时淮北的运河黄河都开始封冻,连淮南的运河都也已经快封冻了,朱以海无法在江北呆,为了安全起见,他没留守徐州淮安,甚至也没打算守扬州。
  扬州可以充当南京的江北防御点,但无法单独立足。
  他也没打算就这样回崇明或舟山。
  跟鞑子打了这么久,朱以海现在也算是实力渐强,也对鞑子的底细看的更透,鞑子的入关,确实是充满了很多偶然性。
  他们虽然在崇祯时已经能吊打关外明军,但是他们也只是在一隅占据优势,就其体量来说,与大明仍然有不小差距。
  崇祯时的明朝内忧外患,确实已经腐朽不堪,但如今朱以海举旗的大明,虽然仍然还很虚弱,但是虚弱之下,却已经有了一支可战之兵。
  清军真正能打的也就二十万八旗,而朱以海的十镇御营,现在虽还不能跟二十万八旗硬刚,可在边角的战局中,却已经很强。
  二次北伐后,御营仍是十镇,但已经再次扩编了不少人马,比如金吾镇,现在就拥有了八千骑兵,增加了六营。
  而勇士、勇卫、旗手三镇步军,也各扩编为八千战兵。
  不仅是数量上扩充了,而且装备上也得到许多补充,有后方赶造的,也有前线夺来的。
  神机镇也接收了一批新火炮火铳火药弹丸。
  二次北伐的胜利,也给这些御营再次注入了更强大的自信,原来鞑子也是如此不堪一击,那些绿营更不值一提。
  八旗精锐,也一样在他们面前连城都不敢出。
  如今的御营,已经几乎没了有对八旗的心理畏惧。
  这是一场场胜利打出来的。
  在这种胜利下,清廷主动议和,朱以海却不急。
  虽然他也需要缓和需要时间恢复,但现在鞑子更急,而他还有余力,那就先把自己的筹码再多拿几张。
  挟北地大胜之威,当然要趁势再扫一波江南清军,有枣没枣先打三竿。
  湖广的鞑子、绿营和山东的鞑子与绿营都被隔绝了,眼下江南清军成了孤军,朱以海反而成了不论是士气还是兵力都占优的那个。
  优势不大,但毕竟是优势。
  “四支舰队都到齐了没?”
  “皆已汇聚扬州江边了,殿下,这次咱们要打南京吗?”朱成功刚从长江边来,那里已经汇聚了无数战舰炮艇运兵船,四大水师齐聚,加上御营步马诸镇,这个实力非常惊人了。
  “先把陈锦的江防全给扫了,这长江是我们水师的长江,不是鞑子可以撒野的地方。”
  陈锦趁着他主力北上之机,在长江偷偷摸摸的搞这些江防工事,朱以海早通过严我公知道了,但一时也没空理会,这次现下,肯定得毁掉的。
  陈潜夫进来。
  “殿下,老家来亲戚了。”
  朱以海马上听明白这暗语,这是严我公又送消息来了。他点了点头,然后独自去见这老家亲戚了。
  看完了严我公的密信后,朱以海也不由精神大振。
  没想到江南清军现在这般不堪了啊,陈锦水师十二营一万二千人,但从镇江一直守到安庆,江宁这边也就四营四千,经标督标共六千,驻防八旗两千五。
  江宁巡抚抚标两千。
  这就是现在江宁这里全部的兵力了,一万四千五百人。
  原来其它的绿营等都被整编裁撤掉了。
  一万四千五,但都是实额。只不过新兵很多,原来绿营的许多老兵,被严我公以这些兵怂不敢战,油滑等理由遣散掉了许多,这段时间的绿营叛乱镇压,又消耗了不少江宁的战兵。
  导致现在这一万多兵,新兵数量很多,有经验的军官也不足,披甲率也不高,鸟铳火炮这些,就更少了。
  最精锐的还是巴山那两千五八旗驻防兵。
  江宁周边也还有一些兵马,分别驻于常州、苏州、太平、和州、安庆等地,不会参与这次镇江之战。
  江宁清军的虚实已经完全被严我公透露给了朱以海,包括镇江一带的江防工事。
  有严我公在江南搞了几个月的大整顿,江南的绿营现在基本上不是叛乱投明,就是被遣散裁并,原来江南拥有大量的绿营,眼下基本上没了,同样没了的还有他们的武器铠甲等。
  这极大的削弱了江南清军的力量,毕竟这些兵虽然怂,但跟在后面打打顺风仗,摇旗呐喊,甚至必要的时候推出去当炮灰等还是比较有作用的。
  可现在他们被严我公以整顿之名,给搞没了,明面上这还是他的功劳,毕竟在严我公的报告中,各地绿营问题太多,说是有五千兵,实际只有两三千,甚至有的兵不兵匪不匪,打仗不行,骚扰地方却最厉害。
  但实际上当这些原来的明军、顺营等降军绿营被搞没了后,江南这么大地方,防御上就出现了许多薄弱地带甚至是真空地带。
  严我公的新军外表看起来确实听话,也很整齐,但新兵太多,缺少有经验的军官,甚至缺少武器铠甲,更没经验。
  这样的兵更是样子货,名面上是实兵实额实饷,听从命令军纪良好,但就是不能打,数量还少。
  可远在北京的多尔衮哪里清楚这里面的细节猫腻,更料不到他亲自看中十分赏识的江南五省经略,居然会是个高级间谍。
  严我公的各种建议,看起来没有问题,甚至比洪承畴当初安抚江南的时候,大刀阔斧改革,是积极政策,但如今江南的这乱局,这般暗怀鬼胎的改革,不过是在不断的砍清军的墙基。
  可严我公有成功的榜样摆在那,就是浙西等几府的超佳表现,简直一枝独秀,松江、嘉兴、杭州,再加上如今的湖州,四府安定太平,李遇春、郑继武超能打,朱国藩严继祖潘映娄等更是治理有方。
  一边是乱成一锅粥的苏松宁镇,是湖广是江西,一边是一边独好的浙西等地,多尔衮自然也就深信严我公的成功策略。
  总督马国柱提督陈锦、梅勒章京巴山等人,面对如今江南乱局,也毫无对策,所以也只能相信严经略,毕竟严经略还有摄政王的大力支持。
  可谁又能想到,这位严经略才是江南糜烂的重要幕后推手,是他先把嘉兴悄悄变了颜色,又把松江暗里易了帜。
  然后他把张存仁萧起远等一干浙江清朝文武大将给全砍了脑袋,最后还硬逼的吴胜兆李成栋等投明,还把驻防苏州的巡抚土国宝也给拉下了水。
  最后还搞没了江南绿营。
  更别说把江南底细完全汇报给鲁监国了。
  谁又能想的到呢。
  正如当初康喀喇巴山他们四将南下,手里本来握有一万精锐八旗,如果使用得当,甚至能扭转江南颓势,可有严我公这个卧底,把他们的部署、路线全都透露给了明军,甚至还故意烧了军粮,让康喀喇被伏击,让巴山等无法及时增援,有人这样拼命的扯后腿,还怎么赢。
  江南的清军将领们现在对九王和鲁监国佩服万分,觉得此人用兵高明,鬼神莫测,却不知道朱以海又不是能掐会算,他的处处恰到好处,不过是暗里掌握了他们的计划而已。


第329章 码头
  扬州府通州。
  有鱼盐之利,航运之便。
  明军有水师驻于通州南面的狼山,通州城内也驻有一军,形成犄角之势。
  在这个初冬,已更名为南通的这座城市港口码头,一片繁忙热闹。
  赵福递给赵贵一个刚烤好的红薯,“白薯,全是粉。”
  赵贵接过在手里左右拍打去灰,然后就吃了起来。都是逃过荒的饥民,他们如今虽然成了御营粮台的吏员,赵福一个月都有四两二银子,而赵贵更是一月六两,还包吃包住,但两人似乎都留下了逃荒时的后遗症,总要在身上存点食物,甚至有机会嘴巴就不能闲着。
  一天忙碌下来,捧着个烤红薯吃,确实非常惬意。
  “也不知道她们娘几个已经到哪了。”赵贵一边吃一边道。
  “是啊,我也不知道我家那三丫头有没有嫁给御营兵。”
  师家庄一战后,两人就算是跟家人彻底分开了。他们成了御营粮台的书办粮役,妻儿们则被编入了南下的民营。
  他们跟着御营一路北上,而妻儿们则被分批迁移南下。
  好在他们是御营家属身份南下的,一路上吃用不用担心了。
  御营北伐扫荡山东,将大量的工匠、读书人迁往南边,然后是为御营选娉的年轻姑娘,接着是那些工匠、读书人、姑娘们的家属。
  御营也不可能把所有人都迁走,迁移这么多人需要提供沿途的粮食等等,所以只能分批迁移,先从南边最需要的工匠开始,然后是识字的读书人,再是年轻姑娘,再然后是他们的家眷。
  最后是那些年轻的男子等。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