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此外前宣大总督卢象升的弟弟中书舍人卢象观,也在应天府南面、太湖之西的茅山起兵,奉宗室朱盛沥为监国……
  留守阁老们报上来的这些各地称监国的有七八个,称大将军大都督的更多,实力最强的当然还是崇明义阳王,此外自称监国然后就挑内讧的靖江王,当然也有瑞昌王等在敌占区抗虏反清的。
  这些人中有已经被擒了的靖江王,有曾短暂称过皇帝现兵败自愿退位归藩的通城王,还有拒绝被郑家拥立监国的原南阳王现邓王朱聿键,和已经日薄西山快完了的义阳王朱朝墠。
  这些人其实都已经不是朱以海的真正威胁。
  甚至可以说,他现在已经过了要争抢监国、皇帝名号的时候了,因为光有个名没用,朱以海已经基本上赢得了大明剩下江壁江山士民的认可支持。
  只要他没被鞑子击垮,现在老朱家没有人能挑战的了他的领导地位,他已经拿出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也有了不错的实力,原来的朝中大臣,地方封疆大吏们,基本上都认可了他。
  除非哪天朱以海倒下了,其它人才有可能再站出来争位置。
  对自称监国并挑内战的靖江王朱亨嘉朱以海处置是废为庶人并终身幽禁,对放弃监国上表拥护朱以海的朱聿键则是加封亲王,并拜征虏大将军兼领中军都督府。
  对退位归藩的通城王,也给予宽恕,授平虏大将军兼领右军都督府。
  对浙东那个身份不明的益阳王,朱以海的处置则是派浙江的督抚总兵们联合围剿镇压,并进一步加强对方国安的约束和挤压,绝不让他敲诈朝廷。
  在南京周边和江北的那几位,朱以海比较宽容,就算称监国,也并不怪罪,派使者传旨,告诉这边的情况,然后授封他们大将军衔兼领都督府,让他们在前线继续领导抗战,等待朱以海北伐军到来。
  通城王被朱以海一番慰勉,还有几分不太踏实的感觉,直到朱以海离开后,他才长松口气。
  “我接下来该干什么?”在湖州当了几天皇帝的通城王朱盛澂问邓王朱聿键。
  “你可以留下来协办军务,也可以回东京绍兴。”
  “可我不懂军事。”朱盛澂道。
  “那你能写会算会画图吧?帮助管理粮饷总行的。”
  “啊?”朱盛澂觉得自己堂堂通城王,岂能做这种军中书吏的杂务?
  头发花白的的邓王朱聿键却很自然的道,“北伐军数万人马,人皆各司其职,如此方能不断取得胜利,大家各尽其才,通力合作才行。好了,你可以先慢慢考虑,我则要先去粮台做事了,马上又要到发饷日,这事可耽误不得半点。”
  朱盛澂怔怔的看着须发花白的邓王去粮台帮忙,自己堂堂郡王,莫不也要留在这军中干这些杂事?
  想了想,他还是迈开腿向着邓王朱聿键方向跟上去了,他打算先跟着邓王熟悉北伐军中情况再说。
  邓王可是皇家老长辈,跟着他总没错。


第168章 东征安徽
  吉阳河畔,休宁县城。
  喊杀声刚刚结束,一位书生披甲带剑,高掣一面大纛登上城楼,将旗立起。
  “杀虏者昌降虏者亡”
  大旗上八个斗大血字极为醒目。
  百姓一片欢呼,个个雀跃。
  掣纛书生站在城楼上,“那些鞑子还有降贼的汉奸国贼,统统斩于城下,祭我血旗!”
  随着一声斩字喊起,数十个八旗兵被斩首,又有数百降虏汉奸被处死。
  义旗在徽州休宁县城上空飘荡,这位掣纛书生的名头也再次响彻徽州,此人年近不惑,本地有名的乡绅金声,崇祯元年中进士,授庶吉士。本来前途大好,崇祯二年清军入关逼近京城,崇祯召对平台,他荐许申甫。
  崇祯授许申甫为副总兵,敕募新军,金声自请监军,崇祯不许授为御史参军,令许申甫便宜行事。许申甫虽有知兵之名,可仓猝间也只得招募市井游子数千为军,出城与满桂、黑云龙诸军互为犄角,与清军战,连败于京郊,满桂战死,许申甫也随后在卢沟桥为清军绕后袭营,被乱箭射杀,全军覆没。
  金声请带兵反攻,不许。
  清军退后后,御史弹劾金声举荐失人,称书生误国,崇祯知其忠不究,起西城巡察御史,金声却辞官不就,返归反里。此后大学士徐光启荐他同修历书,亦不赴。
  他专心在家乡书院讲学著书。
  崇祯七年再召他为山东按察佥事,应上疏辞。
  此时各地饥民四起,农民军遍地,金声于是在家乡招义勇、办团练,组织县绅捐粮赈灾,防饥民生变。
  在各地动荡的情况下,休宁反倒难得安宁,为一方净土。
  闯军攻入北京,崇祯死,随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福王在南京称帝,特召他为左佥都御史,金声仍不赴任。
  清军攻下南京,金声拒绝了多铎的招降信,引团练扛起杀虏血旗。
  在金声的积极联络下,宁国的邱祖德、徽州的温黄、贵池的吴应冥、泾县的尹民兴等官绅纷纷起兵,遥相呼应。
  一时间,南京上游南岸的池、徽、宁、太四府皆是义军四起响应。
  也就是在这时,一支明军从浙东沿新安江西进。
  “黄公已至徽州歙县!”
  “黄公来的这么快吗?”
  金声从弟金经、金维一起上城来,带来一个好消息。
  “黄公奉鲁监国旨入徽州,咱们徽州终于有援兵了。”
  金经把一个盒子捧到金声面前,打开,里面有数样东西。
  首先是一方银印。
  捧在手中,上面赫然印着四个大字。
  “天赐忠臣!”
  这四个字,让金声顿时忍不住落泪,他前半生习文,三十多岁考中进士,春风得意,面对清军打到北京城下,他自请召对,侃侃而谈,皇帝也从谏如流,结果他举荐的许申甫大败全军覆没,他也落了个纸上谈兵赵括之名。
  自那以后,虽然皇帝不罪,可他却也意志消沉,辞职回乡。
  十五年。
  他一面在书院讲学著书,一面也操办团练乡勇,这些年来,也始终保护了一方安宁。
  击流贼、剿山匪。
  可朝廷局势一日坏过一日,两都沦陷,江山倾颓,清军招降,他果断拒绝,并毅然举旗起兵。
  誓要守一方乡里安宁,不让鞑虏侵略。
  当年许申甫兵败,给他的打击极大,他也一直努力想要摆脱赵括之名。
  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徽池宁太四府起义声势浩大,接连收复府县城镇,而此时,在北伐军中的鲁监国给他赐下这方银信,称他天赐忠臣,如何不感动。
  “大哥,这是给你的委任敕旨,殿下授你右副都御史加兵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巡抚安徽宁池太各地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并赐王命旗牌八旗八牌,尚方宝剑一把。”
  巡抚安徽提督军务,还挂的是右副都御史兼兵部侍郎的衔,甚至还加了翰林院侍读学士,这可真是天大的官。
  再进一步就是总督,然后就能入阁了。
  金经金维兄弟俩都非常兴奋,大家提着脑袋举兵抗虏,除了保卫家乡,当然也希望建功立业。
  不过金声对官职这些却倒没太在意,毕竟这十几年来,朝廷屡屡征召起用,他都拒绝了,官职是一个比一个高,他都没在意过。
  他望着这些东西,在意的是浙东鲁监国终于把目光放到安徽这边来了,终于派援兵来了。
  原浙东金衢严巡抚黄道周,与刘宗周在朝中并称二周的这位有名的大臣,此次被鲁监国授为安徽总督,还带了一支精兵前来。
  同时,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张国维,被授为督师,督师两江。
  张国维督的这个两江,指江西和江南,江南如今被鲁监国划设为安徽、凤阳、和江宁、苏松四块,各设督抚。
  其实江南因为地域极广,又向来是钱赋重地,又有陪都南京中都凤阳,因此以往南直所辖这些地方,也是管理复杂,一般有时以长江南北为界,分为江北和江南两块,有时则以上下游分为上江和下江两块。
  鲁监国现在把南直隶划出四块来,有些琐碎,但现在南直也正是清军重兵屯驻之地,这样细分倒也有实际上的许多方便。
  各设督抚,然后再加了张国维这么一位重臣督师总制。
  金声很欣慰,不是欣慰自己当上巡抚了,而是欣慰大明中兴有望,如今不仅已经止住了崩溃之势,鲁监国甚至还亲自提师北伐,一路都快打到南京了。
  “随我去迎黄公!”
  一想到朝廷强援新至,以后安徽诸地义军也不会再是各自为战,能够整合一起,特别是上游的江西,下游的苏松、背后的浙江都能够响应支援,他就更兴奋起来。
  沿河而下,赶到徽州府城。
  休宁江东下,汇入新安江右支,往下游不远,便是新安江的又一大支流汇入的江口,在这江口不远,便是徽州府城歙县了。
  歙县府城位置独好,练江谷地、新安江谷地的两大山系的结合部。
  南北皆是两片连绵沃野河谷地,更远的则是黄山等大山屏障,府城东西又是两座山,处于东西两山结合部的缺口。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