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举旗都这么久了,这些人口口声声二三十万众,但到现在都没有干过一件像样的事情,既没有趁清军直下杭州苏松常镇空虚之际,恢复地方,也没能保卫乡里,维持治安。
  只是在征粮丁,劝捐募饷,弄来的这些钱粮不断的招兵买马扩军,却都只用来对付地方百姓,拿来抢钱抢粮做威做福了。
  都说人心向背,就他们这样行事,有哪个百姓真正愿意支持他们?
  连沈犹龙这样的前两广总督都被这些家伙敲诈的忍无可忍,公开称也要起义。
  而曾经对义阳王抱以厚望,为他们奔走联络的复社陈子龙等人,也都死心了,宁愿另起炉灶,自己招募义勇夺回城池,也不愿意再支持这群兵匪。
  “他们这个样子还要打苏州,那不是送死吗?”
  “让他们打,正好吸引鞑子注意,方便咱们行事。”
  几位随驾的臣子们在议论着,朱以海听的皱眉,虽然他也越来越瞧不起义阳王他们,但说坐看他们送死,却过了。这不仅是见死不救的问题,更关乎抗虏的大局。
  义阳王他们现在顶在明处,浙东鲁监国朝廷才能偷偷发育,若是他们被一击灭亡,那朱以海他们也就要彻底暴露在清军眼皮底下了。
  “殿下,湖南巡抚堵胤锡、福建巡抚张肯堂、广西巡抚瞿式耜,还有福建郑家赐国姓朱成功,忠贞营赐姓名李赤心已经到了。”
  朱以海一听这些名字,心头振奋,“终于到了,赶紧有请。”
  “殿下为何如何期待?”陈潜夫不解,“臣以为,这几省终究有些鞭长莫及,而且人心也尚未真正归附。如福建郑氏,未必真肯出力。”
  “孤岂不知,不过既然能来,那还是踏出了关键的一步的,而且孤这次最期待的不是郑家的到来,而是堵胤锡和李赤心他们也。”
  “为何?福建郑氏实力远强于他们啊?”
  朱以海认真答道,“因为湖广处于长江上游,而我们现在长江下游,若是能够让湖广的明军和忠贞营十三家联合起来,一起对上游的鞑子发起一波反击攻势,则势必能够威胁到下游的南直,这边的鞑子就得分兵应对上游的威胁,你说这难道不是对我们最直接有效的支援吗?”
  相反,福建郑氏虽然海上实力很强,但他们却还在浙江的南面,是浙江帮福建挡着清军。
  “殿下,闯贼可信吗?”
  “见面谈过就知道了!”朱以海直言道。


第125章 朱成功
  太湖南岸,运河上工商大镇震泽。
  朱以海命旗手营擦亮铠甲,换上新罩衣,军容齐整的出城迎接邓王和四巡抚一行。
  旗手营原本职责就是仪仗,此时精选细选高大勇武战士,身着一水的水银甲,腰佩刀背负弓,手持长矛,高举战旗列队相迎。
  一路跋涉而来的朝圣团,看到这军容,都为之动容。
  左佥都御史、金衢严巡抚黄道宗看到这军容,抚须大赞,“难怪监国提兵北伐,连战皆捷,仅此军容,鞑子自当不敌。”
  而赐国姓朱成功也驻足打量着这支兵马,虽心知这些肯定是特意精挑的士兵,有如朝廷以前的大汉将军,但他并不是普通的富家公子,虽有功名在身的监生,可自家在东南海上纵横,他对军队并不陌生,一眼看出这些威武的仪仗兵,不仅是样子货,他们身上散发着一股子铁与血的味道,这是真正从死人堆里出来的老兵。
  想到此行的任务,朱成功心中复杂,父亲希望他借此机会来朝见鲁监国,探清这位年轻监国的虚实,若真是中兴之主,福建郑氏当全力支持,同时让他想办法得到鲁监国赏识,成功当上监国的女婿,这样郑氏在福建地位就能更加稳固。
  若是鲁监国跟弘光、潞王等一个德性,那么郑家就绝不可能把宝押在他身上,虽然之前南阳王朱聿键不肯配合,但现在郑芝龙已经把朱聿键的弟弟唐王朱聿鐭安置在福建,十分礼貌客气的拉近关系,这是郑家的一个伏棋,万一鲁监国不行,那他们就拥唐王。
  实在不行,郑芝龙还有一个伏棋,那就是他在几年前就把洪承畴的老母和妻儿等都接到了福建,一直好好供养着。现在洪承畴已经是江南总督内院大学士,万一这明朝真气数尽了,手里有洪承畴的老母在,还能通过这个关系,跟洪承畴这个大清新贵联系,通过他的关系向清投降归附,凭郑氏在东南海上的实力和地位,他相信自己前途总不差吴三桂和三顺王的。
  这些后手郑芝龙并没有告诉年轻热血的儿子,只是让他来看看鲁监国是否真是中兴明君,朱成功对父亲的这种观望态度,很是不满,在他看来,当此国难之际,鲁王既然勇于站出来领导抗清,那么大家做为大明臣子,自然就得忠心拥护,不能有三心二意,首尾两端。
  这位郑家海上集团的大公子,因为从小读书,接受精英教育,走的是跟父辈们完全不同的一条道路,所以思想也跟曾经亦盗亦商的父亲们完全不同,骨子里朱成功跟江南复社的那些士子们没什么区别。
  这一年间,他从南京国子监回到福建老家,又从福建再北上到吴越,这条以往常走的路,现在已经大变了样,人心惶惶不安,越往北走,越是动荡。
  但到了浙东后,又感受到了不同的气氛,这里紧邻鞑虏前线,可大家的眼中却没那么迷茫。
  之前他有些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渡海后,越来越明白了些什么,嘉兴本是鞑子占领之地,可现在嘉兴府县乡里,却比福建广东那边还安静太平,百姓居然在鞑子铁蹄下安居乐业?
  一开始他觉得不可思议,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鞑子让他们安居乐业,是亲提六师北伐,在嘉兴硬生生打出一块地盘的监国殿下,改变了这里。
  时间很短,改变却极大。
  免去百姓历年积欠,减免三年税赋,停三饷等等,清剿流寇,打击盗匪,建厘金局抽厘助饷而不伤民,军中建长夫营执役而不征丁做夫不累民,这些事情不可想象,但在这里却已经在正式推行。
  没有胡乱摊派,没有各种劝捐,甚至乡野道路反而更通畅安全了。
  最重要的是监国一万兵北上,到现在据说都已经扩充几倍,但他的兵马却并没有军纪败坏,四处抢劫。
  郑家是海贼起家,后来接受招安,垄断了东南海上贸易,所有海上商船都要插上郑家授予的旗子,郑家根据商船大小,分授不同旗子收不同的银子,大船年收三千两银,仅此一项,郑氏收的保护费就高达一千多万两银子。
  而郑氏更是凭借其强大的武力,在击败了其它海盗后,控制了航线,垄断了大明对外贸易中的中国商货,在与西班牙贸易中,实际充当了大明代理人角色,形成了实际上的郑-西班牙贸易。
  郑家以武力支持其对贸易的垄断,凭此获取大量的钱财,只是与他们东南王的实力不相匹配的是他们的政治地位,初受招安时郑芝龙仅是个游击。
  这些年郑氏不断的努力,想挤身大明政界上层,以获得更高的位置来保护他们的这些丰厚利益。
  但就算在弘光朝时获封南安伯爵、福建总镇,郑芝龙的海上集团,仍然也还兼职海盗生意,不仅打击那些不服管教的海贼势力,也攻击那些不肯交保护费的海商,甚至对葡萄牙、荷兰人、西班牙人也经常动手。
  甚至,他们也仍然经常打劫沿海的百姓,时不时的也会上岸抢劫。
  郑家的庞大的武装力量,这些年军纪比过去要好一些,但也只能说是一般,仍保留着海盗的许多恶劣习性。
  跟鲁监国的北伐军一比,天壤之别。
  他在军中呆过,知道想带好一支兵马很难,想要让那些手握刀枪的兵听话守军纪,更难。
  他无法想象,鲁监国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
  朱以海新组建的旗手营三军仪仗队,第一次威武亮相,确实把这些南来的各种人马震住了。
  就连闯军大将李锦、郝摇旗、袁宗第这几位,那也是见过大世面的,曾经更是随闯王打进过北京城,在皇帝的金銮殿站过。
  但他们也被朱以海的仪仗队震住,不是觉得这些兵有多精锐,其实闯军虽是流贼起家,但到了后期,也是有过不少精锐部队的,甚至闯军后来还有非常精悍能打的骑兵部队。
  比如李自成后期屡败官军的其中一个战术,号称三堵墙,便是临阵列马三万,三万重甲骑兵,犹如李自成老家历史上西夏的铁鹞子,前面一万骑兵敢调头,后阵就砍杀。
  冲击的时候,铁骑犹如三堵墙一样的推进,若是遇一般官军,直接就冲破击溃,若是遇到那种非常硬的,那就骑兵假装败逃,诱敌破阵追击,然后等他们阵形打散后,闯军的步卒持长枪围杀。
  在李自成的三堵墙骑兵攻势下,明军基本上没有挡的住的。
  后来孙传庭奉旨讨伐闯军,为对付三堵墙,特意打造了三万辆火车,居然硬生生的击退了李自成的三堵墙骑兵,可就在孙传庭以为自己能胜时,李自成居然破天荒的又掏出了第四堵骑兵墙,火车阵溃,孙传庭死,崇祯朝其实也就在此战中灭亡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