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崛起 (我的头像是猫)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我的头像是猫
- 入库:04.13
“嗯。”
总统先生想了想,点头同意了。
威慑对岸是必须的。
不然美利坚可能无法获得这场战争的全部果实,哪怕后续曼哈顿计划的果实出来了,他赢得了欧洲战争,广袤的亚洲也成为了对方的自留地。
甚至还能辐射西太平洋,奥州,以及次大陆。
这是美利坚绝对无法接受的。
耗费数千亿美元打了一场战争,最后只是削弱了欧洲,却无法获得全部太平洋,也无法制定新的,有利于美利坚的世界秩序。
这是绝对无法接受。
此次行动,最少也需要得到日本。
“尽快制定出新式防空炮,导弹等项目的技术要求。”
最后总统先生提醒道。
技术是很难彻底封锁的。
随着导弹以及雷达进入部队服役,以及根据地实验室,工厂等开始消化这些技术,美国人也或多或少的得到了一些好处,甚至秘密搞到了一些零件以及技术手册进行研究。
对自身技术水平提升不算小。
在下耗费重金研究资金的情况下,雷达、火箭发动机的部分关键技术已经达到了55年水平,当然,这些技术还不成熟。
“是。”
尼米兹点头。
……
琉球。
两艘巨大的战列舰停泊在刚刚修建不久的停泊位上,正在进行日常维护,清除水下的生物,以及补充燃油,日常消耗用品。
港口上,一间会议室内。
“新海兵训练一直在进行。”
一位舰长在向一位参谋做报告:
“‘汉’上有一千五百多名新海兵在实训,但我们的战舰技术兵种需求量太大,预计还需要四个月时间,也就是今年十二月才能正式服役。”
“哎……”
这位参谋叹了一口气。
他是老海军了,因为岁数太大,所以不得不脱离一线,目前负责新兵培训,最近部队得到两艘新锐主力舰,导弹巡洋舰,他负责组织新海兵。
“没办法。”
他身边,另一位随行参谋说道:
“咱们主要人才都在参与国家建设,分给海军的人严重不足,毕竟如今的国际环境,我们海疆是安全的。
“我知道。”
老海军再次叹气。
自家的情况,他当然清楚。
除去01级去驱逐舰,其他已经服役的主力舰,本身熟练海员都严重不足,前不久两艘‘大汉’级战列舰,损管演练,最终完全是一塌糊涂。
得亏自家技术能力强,不需要扛着大炮去和敌人拼大炮,也不需要航母起飞飞机和敌人格斗,不然还真没办法形成战斗力。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身着正是军装的人走了进来:
“我是团后勤与技术中心干事杨贺。”
话音落下,周围所有人都看向此人。
团后勤与技术中心。
在根据地内,只有一个地方,也是根据地最神秘的部门,保密级别最高的部门。
没有之一。
因为这个部门,直接和根据地‘盟友’联络,那些大师傅,军舰,坦克,都是根据地委托盟友帮忙生产的。
这位杨贺径直走进司令部桌子旁,打开手里的公文包,铺开一叠资料,直接说道:
“此次,我的任务,是配合‘盟友’对两艘‘大汉’级战列舰进行升级,包括换装新大型雷达,换装新式防空导弹。”
“为此十二小时。”
“这期间,港口严格封锁,禁止任何人靠近。”
说完,这位干事直接走出了会议室。
“是。”
会议室内一众军官齐齐喊道。
调集两个营,三十几辆坦克布置好警戒之后,他们将目光看向桌子上的改进后‘大汉’资料。
雷达的提升并不大,小幅度提升精度和时效性,以及抗干扰能力,主要是增强多目标引导性能。
这次技术升级,真正的核心是新式导弹,升级雷达也是为了新导弹。
在体型未变的情况下,射程从原本的二十五公里升级到四十七公里,对空最大高度提升到二十三公里——其性能赫然已经达到74年初标准2防空导弹的水准。
……
与此同时。
在关岛。
也有一位来自‘团后勤技术中心’的干事抵达。
“这次,我来部署一种新式重型反舰导弹。”
司令部内,这位干事直入主题。
“重型?”
负责驻扎关岛的指挥官一愣。
……
也是同一时间。
奥州。
一栋郊区的大型低矮仓库内。
“就在今天!”
一位寸头的三十左右的汉子环视了一圈仓库内的五百多人,这五百多人都是这一个月时间内他们千辛万苦集合起来的,非常靠谱,其中不少还在部队中服役过,他深吸一口气:
“我们开始。”
说完,他一挥手,仓库角落里的货物被拉开遮盖布,露出了一箱箱军火。
机枪。
迫击炮。
火箭筒,以及装甲皮卡。
第五十五章 这可是大家伙!
“什么?”
“这是真的?”
“你确定?”
奥首相府,首相先生在看完手里电报之后,忍不住抬头看向自己的秘书,瞪大了眼睛,满脸写着难以置信的表情,嘴里更是直接一套三连质疑。
显然,这份刚刚收到的新电报内容,过于出乎奥首相的意料,以至于让他不相信,或者说,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
当然,如果知道这份电报的内容,都能理解奥首相此时的心情。
大英帝国,居然公开谴责他们奥州?
实在是,让奥州难以置信,也无法相信。
“这是早上发生的事情。”
秘书叹了一口气:
“他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开……表示了对我们给日本人提供武器弹药行为的谴责。”
从秘书支支吾吾、断断续续的语气可看出,他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接受了这个事实。
“怎么可以这样!”
“怎么会这样!”
确认了消息的真实性,奥首相只能艰难而缓慢的强迫自己接受现实。
“我们……”
“怎么会……”
首相来回踱步。
好一会,首相发现,他实在是接受不了,也无法理解。
虽然如今奥州抱了美利坚的大腿,但对大英帝国依旧忠心耿耿,当前,有数十万陆军正在英国本土,法国西海岸作战,为大英帝国卖命。
也依旧为大英帝国提供物资,虽然不是什么重要物资,毕竟奥州自己也穷,但也尽力了不是!
至于掉头去报美利坚大腿,这也不能怪奥州啊,谁让你们大英帝国不给力了?
结果居然来谴责他们。
虽然被谴责没什么损失,但心里很难受,很打击士气。
而且给日本人提供武器怎么了?
首相心里很气,很憋屈,感觉世界不值得。
“首相先生。”
秘书继续叹气:
“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上个月,就有一百五十万吨物资从民国运输至英国本土,其中有包括防空炮在内的各种军事物资三十多万吨。”
“而这个月截止到昨天二十号,这个数量已经提升至两百万吨。”
“从民国运输到英国本土?”
首相明显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楞了很久。
如今德国佬已经截断了直布罗陀海峡,这也就导致虽然苏伊士运河还在大英帝国手里,但英国和亚洲之间的航道,必须绕道非洲最南部的好望角。
航程直接增加八千公里以上。
而且。
相对于美利坚至英国本土,则是增加一万六千公里,怎么看,从民国购买物资前往英国本土都不划算。
当然,如果这些是真的,他就理解为何自己被出卖了。
虽然几十万陆军很重要。
但在大英帝国本土遭遇轰炸后,奥军主要是依托于美军作战,变成美利坚的实际小弟,而殖民地遍布世界的大英帝国兵力并不稀缺,在国内工业遭遇大规模破坏后,对物资的需求更急迫。
为了几百万吨每月的物资,买到奥州,他能理解。
是他也会这样。
就像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投奔美利坚怀抱一样。
“对。”
秘书继续说道:
“另外,有十几万英国本土的技术人员在民国工作,以战争劳工的形式!”
“战争劳工!”
断网许久的奥首相虽然知道有海量英国人前往民国工作,但还不清楚战争劳工的事情,毕竟,如今世界喉舌都是掌握在英美手中。
美国佬显然还没拆大英帝国的台。
“怎么会这样?”
首相依旧理解不了。
“从英国本土搜集到的消息。”
秘书解释道:
“民国运输至英国本土的物资,比美利坚的便宜了一半。”
“什么!”
奥首相更加不理解了。
运输距离增加近三倍,距离价格还便宜一半,这是怎么做到的?难不成,民国人在亏本抢生意?收买大英帝国?抢美国人生意?
这是怎么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