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崛起 (我的头像是猫)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我的头像是猫
- 入库:04.13
但在整个加里曼丹,他们的实力连前二十都排不进去,在整个群岛区域,更是前一百都没有,这点实力,别说无法实现家族的伟大梦想。
有一方自己的土地。
甚至目前地盘都保不住。
而尤多约诺那伙人,手里四千多条枪,甚至有大量机枪,甚至火炮,以及美国人的军事指导和资金支援,实力强大,据说在岛内还有基地,是数一数二的势力,而此人正是打算一同群岛的人之一。
如今居然基地都被人端了。
“不止如此。”
汇报的探子继续说道:
“尤多约诺本人被直接炸死,他们岛内的基地也被夷为平地,那边出现了二十几个宽五六百米,深几十米的弹坑。”
云爆弹虽然杀伤范围大,但炸出来的是平地,但在以讹传讹的消息方式下,平地被升级为弹坑,甚至宽度也被增加了差不多一倍。
“嘶……”
前不久,有美国人上门想要合作,他心里正在犹豫,此时他赶紧掐灭了心里的念头。
这伙人,比日本人可怕多了,难怪能打败日本人。
“可惜啊。”
头领随后大叹了一口气。
一大势力分崩离析,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奈何他自身力量不足,无法对尤多约诺的地盘和势力下手,不然可以借机扩充壮大自己。
《仙木奇缘》
“另外。”
探子继续汇报:
“多诺莫斯,普卡在争夺尤多约诺地盘的时候,因为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被‘他们’的飞机扫射,损失惨重,据说多诺莫斯,普卡也死于轰炸。”
头领顿时擦了擦额头,心里庆幸自己没有动手。
“头领。”
此时一位类似军师的人说话了:
“我们不能和美国人接触,但可以投靠他们。”
头领看向他身边这位从国外留学回来,有硕士学位,家族里面最聪明的人。
“他们和我们的目标是相同的。”
这位硕士军师笑着说道。
……
几天后。
美利坚。
“我们在东南亚的行动都失败了。”
总统先生收到了汇报:
“绝大多数和我们合作的当地势力,要么被他们直接消灭,要么被吞并,现在,我们在东南亚几乎没有任何棋子了。”
“包括废绿兵。”
汇报的秘书重点强调了一句。
总统先生揉了揉额头。
显然,这件事让富兰克林有些头疼。
事情的发展,属实出乎总统先生的预计,在他和参谋部的推演中,由于控制力的不足,对岸那伙人会陷入岛屿之间的泥潭,白白消耗精力。
“从他们近期的行动推测,他们正在分解群岛。”
秘书继续汇报。
“一群废物。”
总统先生再次揉了揉额头。
分解群岛,这很正常,就像美利坚分解中南美洲一样,只有破碎的,无法整合在一起的邻居,才是好邻居,才不会惹事。
他其实也想过,这事会失败。
但几乎没有造成一点点麻烦,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另外。”
看着总统先生的神色,秘书小心翼翼的说道:
“我们在智丽,发现了一些情况。”
“什么情况?”
总统先生眯了眯眼睛。
“智丽派了数百名军官,以及赤色人士去对岸学习。”
“什么!”
总统先生差点再次站起来。
在美利坚政界,最敌视的不仅仅是小胡子,还有大胡子,尤其是大胡子的岩浆。
而如今,岩浆流入他的南美后花园了。
更棘手的是,此时美利坚深陷欧洲,而且岩浆的来源,比大胡子更强,也更加炽热。
……
与此同时。
奥州。
在日不落帝国熄灭后,这个曾经大英帝国的小弟此时紧紧的抱住美利坚的大腿,成为了美利坚的小弟,而美国佬也出手大方,在暂停太平洋攻势的同时,也加强了奥州的海军实力。
给了不少军舰,其中甚至有不少最新服役的,还留下了主力舰驻扎。
在小鬼子被干翻之后,奥州眼见自己安全,便再次大征兵,再次派出十几万部队前往欧洲和小胡子干架,当然,海军依旧留了下来。
甚至进行了加强。
以防备北方突然强大起来的强邻。
这天。
南部海岸城市,一处平顶木屋中,几十位华人齐聚一堂。
“我们要争取平等的权利。”
其中一人语气坚决。
“我们能行么?”
有人语气害怕。
他们以前不是没有争取过,但都失败了,甚至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
“这一次。”
人群中,一位领头的人语气充满信心:
“我们有来自祖国的支持。”
第四十九章 要干就干大的,要站就挺直腰背、彻彻底底的站起来。
“老丁!”
“老孔!”
西垵,西北工業学院教学楼,丁伟和孔捷一起在教室里见面了。
作为根据地核心大学之一,西北工業学院是根据地重点建设单位之一,而且在根据地各项重要建设项目中,排名最靠前的那一批。
因为来自陈老板的丰富援助,使得根据地物资和资金的极其充裕,重点建设单位几乎不存在缺乏资金和物资的情况。
也就不能从资金和物资上衡量一个建设单位的重要程度。
但如今根据地缺人,尤其是顶尖人才,国外招募来的大多数都是中层操作性人才,顶尖人才只有大师傅,和少数留学人才。
留学人才过于稀少,各个建设单位分散下来,连一点浪花都掀不起来,于是大师傅的数量就是衡量一个建设项目重要程度的关键。
而西北工業学院有三百位直属大师傅名额,两百位附属大师傅名额,也就是企业和大学共职。
大师傅理论知识基础,以及知识应用能力很强,还有极强的动手能力,虽然缺乏创新能力,但教导育人方面丝毫不比顶尖教授差,甚至部分还远远超出,至于创新能力,有了领先近三十年的知识,这玩意几乎没有影响。
西北工業学院还和根据地十家高科技企业有直接合作,建立了由十七座顶尖实验室组成的实验室群,并与生产企业直接链接。
最近难得空闲的丁伟和孔捷便来这边充电。
“最近咱们动作很大啊。”
孔捷首先打开话题。
在解决鬼子之后,根据地不仅仅大力解决内部的问题,建设基础设施,发展经济,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建设新农村体系,还开始和国外掰手腕。
下手突出一个狠,态度突出一个强硬,步子迈的也非常大。
很有李大团长风格。
老实说,孔捷有些担心,太强硬了,步子太大了,怕是对未来有些不好。
“这很正常。”
丁伟语气平静:
“你的担心不无道理,咱们部队里很多人都这样认为,认为我们才发展几年实际那,底子比人家差,不要太强硬,要适当妥协等等。”
“用那句老话说,就是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
顿了顿,看了一眼点头的孔捷,丁伟才继续说道:
“但事实恰恰相反,咱们现在不是底子差,而是底子太好了。”
他能理解孔捷的想法。
孔捷一直在建设大队工作,当前的主要工事是负责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以及审查贪污等等。
建设大队扩充太快,管理制度虽然已经制定好,但存在缺陷,执行上也不完善,目前这一行业鱼龙混杂,里面充斥着大量打算捞油水的家伙,导致出现了很多问题,即便大力整顿了几次,也依旧比较普遍存在,不仅仅导致大量资源被低价倒卖甚至遗失,还导致不少工程要返工,极大的拖延了工程进度,所以孔捷出现这个想法很正常。
自家问题确实很多。
非常多。
但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随着教育的加深,管理的加强,管理体系的完善,尤其是动员广大工人农民参与监督,解决只是时间问题。
而孔捷长期在建设大队,也导致其很多东西没有看到。
“底子太好了?”
孔捷一愣。
“咱们缺少的是什么?”
丁伟语气充满自信:
“资金不缺,资源不缺,设备不缺,技术不缺,唯一缺少的就是人才。”
“我们需要大量行业领军人,研究性技术人才,操作性技术人才,以及海量的技术工人。”
“不过我们不缺人,缺少的是人才,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培训,加大教育投入,不出十五年,这一切都能解决,我们就能成为超级大国。”
“事实证明,中国人一点也不必外国人差。”
“而且。”
丁伟顿了顿,提高了语气:
“我们有领先世界最少三十年的科学技术,我们有陈老板的支援,我们有超乎别人想象的各种武器装备和机器设备和各种物资。”
“还有。”
“我们有全世界最充沛的人力资源。”
“就算当年的八国联军再来一起,他们全力进攻,我们也有绝对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