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崛起 (我的头像是猫)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我的头像是猫
- 入库:04.13
“双凤镇的事儿,总部应该还没有找到是谁干的吧”哼哼一笑,丁伟摇了摇头。
“嗯,总部那边也还没搞清楚是谁干的”
成和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不过也快了,总部机关对这件事很重视,这个战例对广大后方的抗日士气有很大的鼓舞作用,很适合宣传,参谋长已经派了大量人手专门调查这件事”
“据说新华社已经准备好版面,等得到具体消息之后就全军宣传表扬,参谋长他们也在考虑给颁发一个抗日模范称号”
“全军宣传表扬?”
“颁发称号?”
“哈哈……”
丁伟猛然笑出声,笑的差点一口气没有顺过来:“还表扬,表扬个屁,到时候不枪毙干这事的人就不错了,还表扬……”
“嗯?”
“枪毙?”
成和一愣,刚开始没明白,不过很快便琢磨出一点味道来:“你是说,这事是独立团李云龙干的?李云龙派小股部队偷袭了鬼子双凤镇兵站?”
“可他不是昨天才通过寿县么?还是在咱们的掩护下?”
“哼,九成是他干的”
丁伟看着地图:“昨天这小子应该是去接应他的突击部队”
“不会吧……”
成和还是有点不信:“杨村到双凤镇有足足五百里距离,中间有七个鬼子驻扎的县城,甚至阳泉还有一个联队的鬼子,咱们又不想小鬼子有汽车行军……”
虽然来新一团这段时间以来他听说了不少关于李云龙的事迹,知道这个前新一团团长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经常带兵四处搞事。
但是!
行军五百里,然后袭击鬼子重兵驻扎地带的兵站……
孤军深入敌军腹地,没有支援,缺乏补给,没有情报!
这行动完全违反军事作战基本常识!
李云龙作为一个一年内将最弱基干团打造成全师数一数二主力团的军事指挥官,不可能,也不可能犯这种常识性错误。
而且五百里已经完全超过了部队徒步作战的最大距离。
“不会吧?”
丁伟冷笑一声:“就他娘的没有这家伙不敢干的事”
“不过……”
顿了顿,丁伟语气疑惑:
“这小子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为了区区几吨药品,冒这么大的风险,完全不值得,这小子可从来不干亏本事的”
“看来,这事在其他地方肯定有什么好处可以拿,而且好处绝对不少”
丁伟盯着地图,目光若有思索。
“除了缴获鬼子物资,还能有什么好处?”成和疑惑的询问。
“不知道,这小子的想法我也猜不到”
丁伟摇了摇头:“不过,你应该看到这小子在新一团留下的那些武器弹药了,这绝对不是鬼子哪里能弄到的,他肯定有其他的渠道”
“那一批武器全是高品质进口货,价格不菲”
成和语气惊叹:“精度,故障率,射程都比普通的捷克式好的多,国内不可能有这个技术水平,要不然咱不然也不会被鬼子撵着跑了”
“不管他从哪里搞来的,咱都得想个办法,去喝上一口汤……”
丁伟收起地图,眯了眯眼睛。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不管他李云龙从哪里搞来的这些武器弹药,但是既然被劳资看到了,那就见者有份。
“你去准备一下,将一营集合起来,枪支弹药都发放下去,让战士们睡觉都给我穿着衣服,随时准备出动”丁伟语气带着一股说不出的意味。
隐约听起来有点耍流氓的味道。
“是”成和敬礼回应。
虽然好奇团长想干嘛,但团长不说,他也就不询问。
不过,他心里也隐约能够猜测一点。
自家团长怕是要当一回山大王了。
第四十一章 扫射!
融雪山洪爆发,雪水从四面汇入泾河,导致泾河水位比平日里高了许多,原本清澈平静的河面也变得波涛滚滚。浑浊的河水裹挟着泥沙、树枝以及还没来得及融化的冰块奔涌而下。
轰隆作响的水声让人不自觉的想远离河岸……
猛烈的水流声中,还能偶尔听见冰块的碰撞之声,犹如钢铁破碎的咯吱声,听得人头皮发麻。
河岸的一处树林间,张大彪看着不远处的泾河,心里不由得担心起苏继刚他们来。
这么大的雪洪,水里面还到处都是冰块,不会出什么意外吧?
脆弱的木船,面对汹涌的夹杂着巨大浮冰的山洪,比鸡蛋壳还要脆弱,一旦船只和浮冰碰撞,只能是船毁人亡的结局。
面对这种河道,哪怕是最老练的船夫也有些力不从心。
现在想这些没用,还是先把突击连带回杨村吧……
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担忧,张大彪将视线集中到眼前。
他,王根生,魏和尚,以及一众班长正在碰头,一起商议接下来的路线。
树林中,众人神色各异。
王根生始终一副淡然的表情,靠在一颗树上休息,不过相比于出发的时候,他脸上挂着明显的疲惫。和尚则是半蹲着,腰间两把驳壳枪,手不安分的搓着,神色间带着明显的兴奋与期待。
而其他几个班长,脸上有着明显的焦急和担忧以及疲惫。
再次深吸几口气,然后重重的吐出,稍稍缓解身体内浓浓的疲惫之意,环视以一圈众班长焦急的脸色,张大彪语气沉稳:
“大家不用着急”
他知道一众班长为什么焦急。
“虽然现在已经过了和团长他们预定的联络时间,但没有收到我们传递的消息,团长肯定会想办法打探我们的情况”
“阳泉有不少进行地下工作的同志,打听到附近县城的情况不难,我们在泾县和何县被围剿的消息肯定能传递到团长耳朵里”
“只要能确认我们没有被消灭,团长就不会放弃我们,肯定会待在原地接应我们”
一席话一说,众人脸色顿时好了不少。
他们最怕接应部队在苦等不到突击连之后撤退……
突击连如今已经趋近极限,士兵们全部都疲惫不堪,之前,已经出现了几个战士走路走着走着就睡着了,一头栽在地上的情况。
而且,连被视为顶梁柱大骡马也出现了体力大幅度下降的情况。
大骡马们,刚出发的时候驼个三百斤走一百里大雪山路都不带气喘,而现在驼个两百多斤走十几里山路都开始蹄子打滑了,这说明骡子体力也倒极限了,需要休息了。
一切的情况都在表示,突击连要继续休息。
而他们眼下,身后是好几千鬼子的追兵正在快马加鞭的追赶,前面则是一个驻扎着一个日军联队,足足三千多鬼子的阳泉需要闯过去。
阳泉的鬼子可不是之前的伪军,以突击连现在的情况,遇到一个小队的鬼子就得绕着走。
等到他们冲出了阳泉鬼子包围圈,怕是除了魏和尚和曹满堂之外,所有人都会累趴下,但阳泉到杨村可是还有一百多里的距离,而且之间还有有着两个鬼子县城……
要是团长不在阳泉以西接应他们,那么突击连就真的危险了。
见众人面色缓和,张大彪继续说着:
“照着团长的脾气,在知道我们还在被鬼子围剿之后,肯定会想办法支援我们”
“但他找不到我们的位置,也不清楚我们的突围具体路线,没办法派人接应,所以他应该会想办法调动阳泉的鬼子,为我们的突围创造条件……”
“南面有孟县,我们的突击路线不难猜”
“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尽快通过阳泉,以最快速度……”
不愧为李云龙的老部下,两人思维完全同步,互相隔着一个鬼子重兵驻扎的重镇,在没有交流的情况相爱,完成了一次配合作战。
众人安安静静的听着,这几天来,张大彪已经通过一次次指挥,一次次让突击连避开鬼子的追兵,让众人心服口服。
“我们现在在泾河以南,距离阳泉隔着一条泾河,加上之前的突然转道南下,阳泉的鬼子应该不会那么快反应过来,泾河南面的鬼子应该不多……”
“至于鬼子的汽艇,河里有浮冰,汽艇下不了河”
“接下来我们无需隐藏,直接走河岸,趁鬼子兵力没有调整过来,快速通过前方的二十里地段,这样能节省不少体力”
崎岖的山路,平坦的河岸,两者之间对体力的消耗差距巨大。
“等靠近阳泉我们再进入山林,走山路穿过阳泉”
说道这里,张大彪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鼓舞着众人:“只要通过阳泉,我们就安全了,记得告诉战士们,再坚持一一天就行……”
“是”一众班长迅速去组织各班开始沿着河岸前进……
不出张大彪所预料。
突击连一百人走河岸很安全,周围没有一个鬼子和伪军,队伍的行军速度明显加快,甚至连大骡子的喘气声也没有了。
显然,河岸平坦的地形能节约大量体力。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身旁滚滚的河水轰隆声,以及碎冰碰撞的声音很是吓人……
一直河岸急行军两个小时,就在即将抵达预定的进山地点的时候,王根生突然停下脚步,竖起耳朵,做出一副倾听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