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崛起 (我的头像是猫)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我的头像是猫
- 入库:04.13
参加会议的人听了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五个重兵,十几个体力不支,突击连一共也才一百五十多人,这一下子就非战斗减员十分之一,而且接下来还需要分出人手来照顾这些士兵。
麻烦了……
众人,尤其是独立团的那些班长心里集体一凛。
“俺能背一个,一直背到杨村也行,不过,也只能背一个,多了就不行了”
和尚自肘智力上的事情,他帮不上忙,于是率先发话,表示愿意干苦力。
他这一句话瞬间击碎了凝重的氛围。
众人看了一眼生龙活虎的魏和尚,嘴角抽抽了几下,没人回应他这句话。
也不知道这家伙到底是怎么练的,这一身体格,绝对比牛还壮实,跟着突击连这么久,上蹿下跳,比其他战士体力消耗大得多,但偏偏就没有一点点疲惫的模样。
如今整个突击连中,就两个人脸色看上去一点疲惫之意都没有。
魏和尚,还有那个不声不响的曹满堂。
要是全突击连都像这家伙这么强壮就好了……众人心里嘀咕。
“病员不是问题”
“经过之前两次战斗的消耗,我们子弹消耗了不少,粮食也比出发前减轻了很多,虽然带了三吨药品,但是大骡马驼十几个人应该还是可以的,大不了其他体力好的战士背点东西就行”
张大彪说话了,语气不急不缓,看不出紧张:
“现在山洪爆发,我们预定的路线被山洪截断,这是最麻烦的事情”
“现在过去两个小时了,山洪没变小,反而水势越来越大了,看这天气,满天星的,明天肯定也是大太阳,山洪短时间绝对不可能退去”
“大家有什么想法么?”
众人再次陷入沉默。
病员的问题虽然发生的很突然,措手不及,但这个问题出发之前就有准备,不至于无法解决,但山洪断路,这可就几乎无解了。
这里没有根据地群众基础,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也不敢和附近的村民过多联系,怕有伪军二鬼子通风报信……
“能找个地方过河么?应该有浅滩吧”一个班长询问道。
“不可能,我乔装问过附近的村民”
张大彪摇了摇头,语气平静的道:“这山谷山洪河道很宽,也很急,水流量很大,找到徒步过去的地方几乎不可能,修桥我们又没有工具”
“能绕过去么?”又有一个班长询问。
“危险性很大”
张大彪回答:“洪水山谷长数百里,而且有好几条交汇分支,无论走南还是走北面,都要经过好几个平地,肯定会被鬼子发现”
“那怎么办?”
“团长不是说会派兵接应的么?”
十来个参与会议的班长全都是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片焦急之色。
不行啊,完全没有新一团那种气势,遇到绝境面不改色不怕死的气势……看着一片焦急的诸多班长,张大彪眉头一皱,心里有些不满意。
从新一团到独立团,他感受到两团差别最大的不是军事训练上,而是精神面貌。
两个团之间差距实在是有些远。
如果是新一团,是那群团长带出来的混不吝军官,面对这种情况,现在肯定嚷嚷着找个地方,直接和鬼子干他一架,冲出鬼子包围圈完事。
看来还需要好好磨练磨练……
“安静,一个个慌什么!”
严厉的控住场面,张大彪眼神阴鸷的看了一圈众人:
“我们现在位于何县以北,这里距离独立团驻地杨村至少有差不多有四百里距离,就算是我们最近的八路军驻地也有三百多里,而且中间隔着鬼子重兵,不可能有兄弟部队的支援”
“而且,这附近也没有什么其他游击队和小根据地……”
阴鸷眼神环视一圈,张大彪语气狠厉:
“所以,在这里,只能靠我们自己”
“而且,就算真被鬼子包围了,又如何?咱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大不了和鬼子干他一架,咱们啥都不缺,就算死,也绝对不会亏本,说不定还能冲出去几个”
这一席话下来,十来个班长顿时全部安静下来,慌乱不见了,脸上出现狠厉之色,十多双眼睛齐齐看向张大彪,视线带着拼命的狠厉。
“哈哈哈……”
张大彪满意一笑,他换了一副平静的语气继续说道:
“原本,我的计划是依靠大骡马,轻装急行军用速度突破鬼子的包围圈到阳泉,尽快和团长的接应部队汇合,然后打破鬼子的包围圈”
“现在这个情况,原计划必须更改了”
“我这里有三个办法,大家来商量一下……”
第二十九章 困难与抉择·(三)
“大彪,你是怎么想到这个的?”
星光下,突击连隐蔽的山林间,苏继刚喘着粗气走了上来,他先是猛地灌了一口水,对着张大彪竖了个大拇指,语气有些激动:
“我去问了附近村子的人,刚开始都说不可能,山洪爆发无迹可寻,每一次洪水路径都不一样,而且水势猛烈,怎么可能在上面走船”
“但我听你的,多问了几个人,后来问了村里的一个老汉,这老汉说还真有这么一条水路,或者山洪水道,可以走船,甚至还能一路漂流下去……”
“不过……”
说到这里,苏继刚叹了一口气:
“这条山洪水路很危险,需要坚固的木船才能通行,而且只有最老练的船夫才能掌船,知道的人也很少很少,但是现在的木船都被鬼子扣押或者毁了,村民们能用的只有木筏或者竹筏”
“再说了,就算我们搞到船也不行,附近村子老练的船夫都在北面的坨子山,那里有一伙山寨,村子里没有人能掌船”
“山寨?”
正在看地图的张大彪抬起头:“土匪?”
“不是山匪,是以前的泾县民团,倒是没有欺负老百姓”
苏继刚摇了摇头:“这伙人不肯投靠日本人干二鬼子,就躲进山里去了,那边有一处深密林,里面有山洞,他们抱团躲在里面,以在泾水河打鱼为生,也有几条枪,平时还会抢二鬼子”
“据说附近伪军和鬼子清剿了几次,都拿这群人没办法”
“这伙民团有点厉害啊”
张大彪赞叹的点头:“这里附近可都是鬼子驻扎,能在这里生存下来,可不容易”
在鬼子后方建立小队抗日组织,八路军一直在做这个尝试,武工队,县大队,区小队,这些部队如同雨后春笋,但是鬼子对后方的清剿力度很大,加上缺乏物资和武器弹药,这些部队只能勉强存活,发展壮大几乎不可能,甚至一个不小心就会被鬼子连根拔起。
“你今天辛苦一下,去想想办法联系上这伙人,这附近村子里肯定有他们的眼线”
张大彪沉思了一会:
“可以送他们几把手枪和子弹,做个见面礼,问一问他们有没有办法带我们渡河,虽然有其他办法突破鬼子包围圈,但都风险很大,而且还需要放弃缴获的药品”
“另外,重点问一问那些老船夫,有没有办法顺着山洪一路直接向西飘去的路子……”
“顺着山洪向西?”
苏继刚睁大眼睛:“这山洪怎么会向西?肯定是向东流的啊”
大河向东流……
怎么会有向西的河流,就算是山谷水道,也不可能!
嘿嘿一笑,张大彪径直摊开手里的地图,招呼着苏继刚凑过来,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线条,道:
“你之前不是问我如何看出这山洪谷可以走船的么?”
“哈哈,我从地图上看出来的”
“你看这张地图……”
张大彪指着地图上,地图比例很大,每一座小山包都能看的清楚,他手指沿着山谷间划出了一道线条:
“从这地图上看,这些山的山谷根本就是一条河谷,洪水冲出来的河谷,而且走向居然是东西向的,你看,这河谷明显东向窄小,西向的宽大”
苏继刚点了点头,山洪都是起初凶猛,然后越来越平缓,冲击出来的山谷自然也是越来越宽阔……
“不过,这也就是看上去像而已吧”
苏继刚提出了疑问:“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哪怕是山洪也大多数都是这个走向,有不同的,也就一小节支流而已”
“你再看这张地图”
张大彪又拿出了一张地图,这张地图和其他的地图不同,上面满是密密麻麻一圈又一圈的线条,连山峰都是由一圈一圈线条围成的。
在这仗地图上划出那条河谷,张大彪继续说道:
“这是等高线地图,从等高线来判断,这条河谷明显是西边高,东边低,而且一路蔓延到很远,而且还不和泾水河相交……”
因为地图大小的限制,地图上看不出条山谷间的河床的末端。
“还真是……”
苏继刚也是知识分子,精通制图,自然认识等高线地图,而且很会看,他一眼就看出了地图上自西向东的河谷,也看到了更多的东西……
他顿时睁大了眼睛,语气惊叹:
“好精妙的地图,等高线居然标识到分米级别,而且连河谷的季节水深都标识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