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崛起 (我的头像是猫)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我的头像是猫
- 入库:04.13
“怎么样,老赵?”
李大团长迫不及待的问道。
很久之前陈凡提过的,这一次生意需要兄弟部队帮助,再加上刚才最后一句话,李云龙就预感到,这一次生意,怕是非同寻常。
场面一定非常的大。
“这次生意,确实和之前不一样。”
赵刚笑了笑,无论是语气还是表情都表示,他对这生意很感兴趣:“不过,收益也确实很高,虽然过程很危险,不过很值。”
“哦?”
李云龙挑了挑眉毛,语气迫不及待:
“给我具体说说。”
看来,以后学习文化知识的时候要用点心了。
李大团长此时有点后悔当时学习的时候不认真,导致他看字多复杂的情报资料水平严重不够,只能请老赵先看,然后转述给他听。
“团长……”
在赵刚准备说的时候,黄宝旺和十来个战士带着近百匹大骡子来了。
大骡子温顺听话,耐力十足,十来个战士就能驱使近百匹。
“那就回去说吧。”
反正生意跑不掉,李云龙也就不急了:“先把这批粮食和肉罐头运输到仓库里存好吧。这里离咱们的秘密仓库有好几公里呢!”
李大团长何其精明。
即便是面对陈凡,他也留了一手。
这里并不是他真正的秘密仓库,而是那个团部里知道人比较多的第一号秘密仓库,这里只是放着一些空弹药箱,和一些缴获的不重要武器弹药,以及部分粮食储备。
“有大骡子,运输过去也快,而且快到晚上了,也不用担心被人发现。”
几十吨粮食让黄宝旺干劲十足。
这里可都是主食啊。
吃了耐饿的主食。
至于几十吨的重量,如果是纯粹人来搬运,那够呛,起码几百人手才能干完,秘密仓库附近的路很难走,再壮实的汉子也就百来斤极限了。
而有了大骡子则完全不同,这些伙伴,驼上三百斤的重物,在这山路和平路没有任何区别,而且速度还快,他这次带了八十匹大骡马,团里的三分之二,一趟能运输十二吨,即便加上肉罐头,他们这十几人一晚上就能搞定。
“仓库够大吧,这可是几十吨粮食。”
李云龙有些担心他的秘密仓库不够用了:“而且,明天还有一百吨运输过来,放的下么?。”
“应该能放下一大部分,一百多吨左右,剩下的可以放到团里,反正也要吃的。”
黄宝旺想了一会,才回答道:
“虽然最近一段时间,一有空我就带着人来挖掘仓库,那里如今已经有五个小仓库,但毕竟人手少,而且还要铺设防水防潮的木板架,速度比较慢。”
“嗯。”
李云龙点点头,嘱咐道:“慢一点没关系,保密第一,人数不能再增加了,另外,一定要做好隐蔽性,免得被人发现。”
随后,他看向和尚:“和尚,你接下来不用跟着我了,反正最近也没有作战任务,你每天晚上来这里帮黄宝旺挖仓库。”
“哎,好。”
和尚欣然应允。
来这里挖仓库的都是从特种小队中挑出来的战士,以训练为借口外出,会自带干粮,而且,每一顿都能吃上肉,这可是团部都没有的待遇。
随后,众人开始忙碌,先是将一桶桶肉罐头放上大骡子,然后在夜色的掩护下向独立团秘密仓库走去。
李大团长和赵刚没有去谈论新生意,而是将目光投向那一袋袋粮食。
“刚才还没注意。”
李云龙摸着粮食包装袋外的,啧吧啧吧嘴,语气惊叹:“这些粮食的包装,居然都是棉布,这厚度,可以直接做衣服了,真他娘的富裕。”
“里面还有一层防水防潮油布,这包装,只要粮食足够干燥,放个两年都没问题。”
赵刚同样的语气和表情。
两人如同乡下人到城市里的模样。
想了想,李云龙撕开了一袋粮食,露出了里面干燥,而且卖相喜人的玉米粒。
“好粮食啊,市场上,这东西价格比至少比寻常的高五成。”
当过苦农的李大团长一声长长的感叹。
第五十一章 新生意的两个要求
“这生意,确实有点意思啊。”
李云龙听完赵刚的叙述,将随着生意资料一起给的地图在桌子上摊开,手指指在了一处名叫虎亭据点的位置上,表情着实有意思。
这个地方,他熟啊。
好几次,他都打算对这里的鬼子下手,不过都被耽搁了。
第一次准备动手,陈老弟给他一个伏击鬼子关东军中队的生意,第二次准备动手的时候,从陈老弟手里榨出了太原鬼子的情报,他去太原搞鬼子的黄金和机场了。
这一次,嘿嘿嘿,你们跑不掉了吧。
“虎亭据点,在我们西北方向,距离杨村有一百多里地,这地方是鬼子运输中转站,里面驻扎了大约一百多个鬼子。”
李云龙如数家珍:
“这伙鬼子战斗力不强,是二线部队,也没有装备重武器,只有三挺重机枪,但鬼子在据点周围建了一圈坚固阵地,暗堡,壕沟各种工事配置齐全。”
“另外,据点后面三十多里地,是第一军一个联队驻扎的交县。”
刚被叫过来的张大彪没有看过详细的资料,他疑惑的问道:
“咱们这次的生意是对付这个据点?”
“这么简单?”
随后,张大彪拍了拍他的胸膛,语气带着浓浓的自信:“团长,这任务交给我,我保证一天半时间就给你把这个据点掀翻。”
据点,本质上是一座大炮楼,不过和单纯的炮楼有些不同,因为兵站作用,也就是交通中转等职能,据点的防御范围比炮楼大得多,驻扎的兵力也多,而且因为连接公路的原因,其他地方鬼子支援速度很快。
不过,对如今的独立团而言,这个据点打下来不要太简单,派一个营的兵力带上一门九二式步兵炮,算上来去的时间,一天半就能解决。
至于三十多公里外的鬼子联队,这个可以无视,以虎亭据点鬼子的实力,别说一个联队,就算一个师团也来不及。等鬼子援军抵达,据点早被掀翻了。
其他两个营长瞪大眼睛看着张大彪,都在后悔自己怎么没有直接揽下这次战斗任务。
“我那陈老弟可是大富豪,手里家当那不知道有多富裕,区区一个小小据点,能入他的法眼?”
李云龙瞪了一眼求战心切的张大彪:
“这次生意,大着呢。”
环视一圈众位连营长,在众人好奇和期待的眼神中,李云龙故意停顿片刻,才继续说道:
“陈老弟送来情报,二十一天之后,将会有一网大鱼经过虎亭据点左边这条公路。这次生意的第一要求,就是让我们去捞了这网大鱼。”
“一网大鱼?”
张大彪一皱眉头,对于这种模糊的情报,他显然很不满:“这情报的意思是说有鬼子辎重队经过那里?还是其他的,比如鬼子军官?”
所谓大鱼,在他们的话语中,要么是鬼子的辎重队,要么是鬼子的指挥官。
“情报上没有细说。”
李云龙摇了摇头:“不过,不用想也知道,这肯定是一网不小的鬼子军官。”
“嗯……”
听到李云龙的一席话,张大彪想了想,顿时恍然大悟的神情:“对,肯定是鬼子军官,也只能是鬼子军官。”
其余的营长,以及几个来参加会议的连长,也是纷纷恍然的表情。
“为啥?”
只有和尚摸了摸自己的脑袋,一副摸不着头脑的样子。
不是没有写一网大鱼是什么么?
怎么一个个这么肯定是鬼子军官?
“你想想和咱陈凡的生意,那一次不是只要鬼子的命,就连之前太原的一吨黄金,人家也是一根都没要,这肯定是鬼子军官了。”
和尚旁边的王根生解释道。
“对啊。”
和尚猛然想起来。
这位神秘的陈凡,一路来,只要鬼子的命。坂田联队长,池田久一,关东军中队,即便是鬼子炮楼那次生意,那也是要求不留一个鬼子。
真正的,不求财,只要鬼子命。
“这个地方伏击,难度不大。”
二营长沈泉看了看桌子上的地图,说道:“这条公路周边都是山区,比较适合埋伏,一个营的兵力都能藏下来,附近也没有大队的鬼子驻扎。”
“就是不知道这一网鱼,鬼子的守备兵力是多少?”
“护卫的鬼子不多,最多不超过一个中队。”
李云龙回答道。
这个生意资料中有写。
“那随便一个营就可以了。”
沈泉点点头,眼神期待的看着自家团长。
那眼神仿佛在说,让我去!
“团长你刚才说这是第一个要求?”
张大彪眯了眯眼睛。。
“嘿嘿嘿……”
李云龙环视一圈,嘿嘿一笑之后,继续说道:“对,捞掉这一网大鱼,是这次生意的第一个要求,价码是三十五吨武器弹药。”
“三十五吨……”
一众营连长相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