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明镜要高悬
- 入库:04.13
“前期人手不够,现在算是有点人手。”
丁毅随便看了看,知道这些东西都急不来:“船厂选址好没有?开建没有?”
“两个船厂选址都好了,西边的已经在开建,就等丁大人你取名呢,拿地图来。”魏继业这边也做了羊皮地图,非常精细,花了大半年时间,自己找人跑遍全岛画的。
岛上各种地形,上面所有东西,所有种养殖和村落什么,都有清楚标记。
后面要建的城墙,炮台,囤堡,也都提前画上了。
那地图很大,四个人拉开,拉在丁毅面前,指给他看。
丁毅一看就知道魏继业用心了。
整个大明,甚至欧州都找不到这么细的地图。
他们东江镇也有,都是下面的兄弟们一点点跑出来,画出来的。
丁毅看了看船厂选址,还是比较满意:“西边这叫济州造船厂。”
“。。”众人。
“东边这叫‘龙江造船厂’”
“。。”众人。
看过港口和船厂后,丁毅直接去看养马。
因为去年突哲儿养了七千多匹适龄战马,结果中途和运输时,一共死了一千多,丁毅专门过来看看,虽然这死亡不要他来承担,但他也不想让牧胡们以后再这么损失。
大队人马跟着突哲儿来到最近的一个养马场,路上据突哲儿说,他采用的是各户分配,按时交马的方法。
就是他把养马的任务分给各族各户,到了时间就让他们交多少马出来。
虽然马有死亡,但牧胡们知道会这样,通常都是多养,比如要交一百匹马,就养一百二十匹,甚至一百三十匹,保证死亡后,还能完成任务。
去年只有六千,是因为之前济州岛适龄马只有这么点。
很快丁毅来到一片草原,草原的右翼有一片马棚,看到马棚丁毅愣了下,他一直以为蒙古人养马没马棚的,没想到也用马棚。
突哲儿向他介绍,种马和肥育马分开饷养,发情配种时才在一起,为防止近亲交]配影响品质,他们会不停的改良,打个比方。
相距离太远的牧胡,会交换种马。
好比登州的种马,拿到福州去配。
血缘越远,品种越有机会变好。
喂食以大豆和牧草为主,为培育优良战马,他们都是把大豆做成豆饼后,再泡水,泡软,搭配其他小豆类。
每餐订量,不能有余下,不然余下会变质,容易吃坏肚子。
突哲儿说自己每天到处转,督查各户养马情况,保证质量。
最重要的是防疫,防疫是养殖业的重中之重,这个时代没有疫苗,现代养马会打疫苗,但给马打疫苗,也是为了驱虫。
古代人只知道要防疫,不知道要驱虫,但他们有这个概念,牧胡们是烧草药,经常用草药熏马棚,及时清理粪便。
丁毅叫来医生们问问,他们用的草药,其余就是等于驱虫用的,只是这个时代,不知道为什么要驱虫。
按突哲儿所说,他们做的挺好,只是还是死了好多,去年合格战马加不合格的,总计死了有近三千。
丁毅觉的肯定有那里做不到位。
来到马棚看了会牧胡们操作,这,这似乎不行啊。
突哲儿看丁毅脸色不好,有点奇怪:“丁将军?”他小心的道。
第478章 奖罚措施
丁毅想想,道:“养马你们是专家,不过我看刚才,还是有点小问题。”
“将军请说。”突哲儿不以为然,必竟他觉的,养马自己才是专家。
“马是很精贵的动物,我刚才看你们喂养之后,饲糟有点脏,一般多久清洗一次?”
突哲儿扰扰头:“牧民好像几天或十几天吧。”
“每天都要冲洗。”丁毅很严肃的道:“不然很容易吃坏肚子。”
“啊。”突哲儿他们以前都是粗养养的,他刚才所说的,已经感觉做的很好,没想到丁毅的标准更高。
“按丁大人所说的做。”黄斌冷然道。
突哲儿反应过来,顿时陪笑:“是是是,以后定当,每天冲洗。”
“粪便虽然放的有点远,但要放到下风口。”丁毅又道。
然后想到什么,转身问:“马粪,你们可用?”
钟镇奴等人一脸蒙。
“。。”众人。
“马粪每天收集,发酵后可以用来当肥料,你们种果树可以用。”丁毅沉声道:“这是很好的肥料,咱们的地能更肥。”
放在这里,反而影响马的卫生。
但丁毅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只知道这有机肥,一定要发酵好,不然容易烧根,也容易产生害虫,好在济州这边气候很好,一般发酵到七十度以上,有害虫卵和杂草种子大部份都会死。
“多找些会种田懂农事的人问,如何发酵利用,先在小范围试验,成功后可以推广。”丁毅对身边的人道。
众人也不懂什么叫发酵,丁毅按着自己的记忆,说了个大概,放入麦秸,比例他也不知道,大概是四五比一左右,因为没有发酵液,可以用这个时代的酒槽。
当然,他当时也不知道,还是后来别人想出来的,因为造酒也要发酵。
这马粪要是发酵的好,不能种田,种果树是挺好的,而且和草原结合后,土地肥力也会大增。
济州岛盛产果树,绝对是有了很好的利用方向。
事实上丁毅更关心的是养马,所以用了这个借口,把所有的马粪都清理掉,包证了马棚的干净卫生。
养马另外要小心老鼠,好在这边是草原,老鼠较少,只要控制卫生,没有多余的食物,基本有老鼠都不会过来。
丁毅要求他们经常四周查看,若发现有鼠洞,立马堵死。
突哲儿表情尊敬的一一记下,他觉的丁将军真是很尊重、很看重他们养马,这让他感觉到了他自身的价值在丁将军这边得到了体现
“运马的死亡率也高,因为在船上,你们人手不足,不能打扫好卫生,为了挤更多的马,空间不够。”丁毅把自己知道的敝端一一说出来。“我用马不急,可以分批运送,不用一船挤太多的马。”
众人认真听着。
“今年养马会有奖励。”丁毅现在发现不合格战马也能卖,觉的大有赚头。
“魏继业专门组织人和突哲儿对各户考核,幼马时登记一次,交马时登记一次。”
“交马最多,死亡率最低的十户,按每匹马五两进行奖励。”
“死亡率最高的十户,每匹马扣一钱。”
突哲儿大喜:“可以。”
丁毅奖的多,扣的少,扣钱也是为了提醒他们,不要养死太多。
其实他按活马收钱,死活与他无关,但这么做,是让大伙知道,他也不想大家白白养死。
考虑到每个人都会多养,如果降低了死亡率,将来每年出产的马,可能会更多。
接着丁毅又看了养羊,种水果,还喝了济州的特产柑橘茶,果然柑甜无比。
济州这边天气真的是太好了,全年不会低于零度,后世也是韩国水果基地之一。
这个时代,朝鲜的水果以苹果,梨子,枣为主。
柑橘算贵族特供,以前面积比较少,丁毅占领了之后,让魏继业加大面积,主要在十月到十一月上市。
大概用了半天时间,转了一圈后,丁毅回到济州府,召集众人议事。
钟镇奴,魏继海,黄斌,突哲儿、朴志炫,张猛,陈海生,方应想,罗才佑齐坐一堂。
钟镇奴先汇报了大概情况,人口两万多户,8万多人,其中三万多是原朝鲜人,一万多是原蒙古后裔,两万多是明人。(大部份是这两年从登州移民来的)
按旅顺做法,现在不管什么民族,儿童8岁开始学汉语,用汉书。
另外,钟镇奴把每百户编一村,每十五村左右编一镇,每村设村长一名副村长两名,每镇设镇长一名,副镇长两名。
东部是‘腾云县’主要有蒙古人,朝鲜人,养马为主。
西部是‘义田县’以种田囤粮之意,主要有朝鲜和明人,以种田为主。
丁毅听到这里,叫了停。
“每年考核镇长和村长吗?”
众人面面相觑,很显然,这时选村长镇长,主要还是靠关系,和明人的关系,和在座的关系。
“按每村种田产量,养马数量,种水果产量,海货产量,进行考核,对优者赏,对劣者淘汰。”丁毅要把这里建成大后方,大基地,必须要有奖罚措施,激励大伙。
众人赶紧记下。
“给村长,镇长有小权,像登州那样建身份牌,村长镇长县令等官员,小吏,购物有优惠,交税有减少。”丁毅继续道。
众人眼睛大亮,这样百姓必须争当村长镇长。
丁毅只说大概,至于减少多少税,优惠多少,是在座的人想的事。
众人不得不佩服,丁大人一过来,就能说到要点上。
“岛上很大,为防细作,也要建立登州似的身份牌,举报陌生人者有重赏。”济州这边做的很好,但丁毅还要一件件指出来,不足的地方,他来改进。
“那要增加吏员。”魏继业道。
因为登州一府的捕快衙役就有好几百人,甚至超过其他山东五府总和还要多几倍,而济州这边,原来的朝鲜吏员几乎都走了,现在全靠丁毅的人在干,很多不是吏员却做着吏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