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权的事你就不要想了。”伍士皐直接拒绝道:“大王和你的书信里,只说欢迎你来投资轨道,没说要给你经营权的事。”
“藩台的意思是连大王的话都不听了?”
伍士皐直接笑了起来,摆手:“你不用给我扣这种抗命的大帽子,我伍士皐也不敢戴,要说大王明令同意,别说一半,全给你都成。
但大王没说,我不能听你一面之词的揣度,二十年吧,二十年广东轨道的所有收益都归你,二十年后我们收回。
广东的情况你了解,二十年,足够你从这里赚个盆满钵满了,起码,也有两倍以上的回报。”
蒲向东直接摇头:“二十年才两倍的回报,每年的利润都不到百分之五,这样的生意,哪个商人会做。”
二十年,两倍回报,乍一看这不是每年一成利吗,但要是按照复合年比例计算的话,回报率确实也就百分之五左右。
“这种是长期稳定的回报,不可一概而论。”
“我要三十年。”
伍士皐直视蒲向东,笑了出来。
果然,后者之前提到的经营权不过是一个幌子,漫天要价的幌子罢了,目的仅仅是为了后面的讨价还价。
三千万两现白银,广东挤一挤也是能拿出来的,真正值钱的,是蒲向东那二十万想怎么用怎么用的奴隶。
没有工钱、不用在乎生死。
奴隶的效率是工人的一倍以上,成本仅为工人的一成。
“行,三十年就三十年。”
伍士皐也懒得再去讨价还价,非常爽快的点头同意下来。
“至于说放开监管和投资这一块,我们广东一直都非常欢迎你们来,你们赚的越多,我们赚的也越多,合作共赢嘛,不用担心。”
伍士皐起身相送蒲向东走到班房外,站立住用告诫的语气说道:“不过事不过三,很多事见好就收吧,钱稳稳当当的赚,别总给我们广东找麻烦。”
后者扬了一下眉头,没吭声直接迈步离开。
就在送走蒲向东没多久,陈嘉鼎便寻了过来,开门见山的问道。
“下官听说蒲向东来广东了,这家伙无事不登三宝殿,他这次来,又惦记上什么东西了?”
“铁轨。”
陈嘉鼎刚接过茶杯,闻言颤了一下:“铁轨?他想干什么。”
“给咱们广东二十万奴工、三千万两白银,要铁轨竣工后一半的经营权。”
“他娘的做梦!”陈嘉鼎直接破口骂了出来:“您没同意吧。”
伍士皐微微蹙眉看了眼陈嘉鼎:“你觉得本官会同意?”
后者连忙致歉:“下官冒失,藩台切莫挂怀。”
“把铁轨的经营权让给外夷,那不成卖国了,本官断无同意的可能。”
伍士皐的话让陈嘉鼎松出一口气。
“不过,我同意把铁轨未来三十年的收益给他。”
“三十年...”陈嘉鼎沉吟一阵,随后又点了点头:“这还算是合理。”
“工建司早就把铁轨工程的一期草案给做出来了。”
伍士皐从自己巨大的办公桌上找出一道题本放到陈嘉鼎的面前,趁着后者翻看的过程说道。
“一期上,广州城内八条铁轨,同时铺设自广州往东莞一条、广州往新安一条,这两个县又同时要铺设连接广州港的铁轨,预计十二条铁轨的总长度将达到两千六百里。
仅这一期工程所用原材料的价值就为二百三十四万两,真等到铺设下去的时候,不算人工也得将近四百万两。
想要铺满全省,连接咱们广东各处,就要跟着修路的工程一起做,三千万两压根不够,咱们自己估摸着也得凑个两三千万出来。”
陈嘉鼎频频点头,这笔经济账,他在心里过一遍就能算出个大概,因此知道伍士皐的话毫无水分。
“本官想的,就是三到五年内把这项工程给完成,尽快让咱们广东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陈嘉鼎言道:“此事一成,藩台可为我广东立下丰功伟绩。”
“丰功伟绩谈不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份内之事罢了。”
伍士皐浅笑摆手,言道:“对了,那蒲向东还有一个条件,就是让我们放开对他们阿拉伯商号的管制,听他的意思,他们似乎打算加大来粤的经商贸易。”
“放开外资管制?”
陈嘉鼎又皱起了眉头:“藩台,这几年来,咱们广州城里的阿拉伯人可是越来越多了,蒲耿寿的历史前车之鉴......”
“此一时非彼一时。”伍士皐直接打断道:“我大明不是赵宋,论国力,我大明之富早已远迈唐宋,论国威,我大明更是无敌。
他蒲向东想做第二个蒲耿寿根本不可能,我们可以把他捧上天,翻掌就能把他拍死。”
陈嘉鼎点点头,心里却是叹气。
希望如此吧。
如今的大明,从上到下似乎都被巨大的盛世所蒙蔽,有些唐玄宗开元盛世时的味道,当然,大明早已比开元盛世强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而更让陈嘉鼎心中担忧的,就是陈云甫会不会是第二个唐明皇?
就目前来看,陈云甫对蒲向东所代表的阿拉伯资本太纵容了。
这和当年李隆基纵容安禄山何其相像!
那么,蒲向东,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安禄山。
安史之乱,可绝不能发生第二次啊!
第四百九十三章 遍寻帮手的陈景和
陈景和的运气不算太好,本来按照脚程的计算,是可以赶在年三十之前抵达南京的,结果因为路上下了大雨,硬生生拖到了年初二。
“母后,母后!”
回到南京的陈景和总算是得到了解放,仿佛一瞬间所有在广东受到的憋屈都烟消云散,那兴奋的劲头让身边的李姝失笑不已。
等见到邵柠,陈景和倒是收敛了一些,和李姝一道规规矩矩的撩袍下拜。
“儿臣(妾)叩见母后大人。”
“快起来快起来。”
邵柠放下手里的刺绣,满脸开心的走上前扶起儿子儿媳,看向陈景和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心疼。
“景和,你瘦了,诶,雅熙呢?怎么没和你一起回来。”
“雅熙说要去江西玩,今年就不回来了。”
陈景和搀扶着邵柠往屋内走,诉苦道:“没办法啊,儿刚到广东的时候,那广东菜实在是吃不惯。”
邵柠心疼的说道:“我早就和你父王说过,让从南京带一班厨子去,就怕你吃不惯饿着。”
“哎呀母后,我都是成了家的大丈夫了,没那么金贵。”陈景和说着抗拒的话,但语气却带了三分感动的更咽:“娘,儿子想你。”
这话从一个儿子的口中说出,邵柠这个做娘的当场掉泪。
“儿子,这一年你没少受委屈吧。”
在自己亲娘面前,陈景和那是什么委屈和心酸都倒了出来。
诉说着自己是怎么被人从东莞挤兑走,又说自己如何被伍士皐欺负等等。
看似不成熟的孩子告状,但也并不难理解。
很多像陈景和这个岁数的孩子为什么拥有强大的内心?
直白点说,那是因为普罗大众的孩子知道,困难告诉自己的父母并没有什么用,父母已经无力再帮助自己了。
久而久之养成了什么事自己抗的习惯。
可陈景和不是普通孩子啊,他为什么不把自己遇到的困难告诉父母?
这不是妈宝男。
很多成年男性,乃至于做了高官的政治家、事业成功的资本家,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家中有一个曾经从政的或者仍在任上担任要职的长辈,也会和长辈诉说,一来希望得到解惑,二来寻求帮助。
还是那句话,能沾父母的光谁想自己奋斗。
果不其然,当听到陈景和在广东举步维艰的时候,邵柠着急起来。
“这伍士皐怎得如此不似人臣,太可恶了。”
坐在陈景和身边的李姝秉着夫唱妇随的原则适时开口:“母后,有那伍士皐在广东,夫君的才华根本无处使,只能囿于一隅之地,父王想要锻炼夫君的良苦用心可都白白浪费了。”
一家人说话自然是直工直令,更何况南京城谁不知道邵柠疼爱陈景和,不然的话,李姝是万不敢说这种话的。
撺掇的味道谁都能嗅出来。
邵柠叹了口气道:“可惜你父王前段时间去了辽州,眼下不在南京,不然的话,为娘定带着你去找大王,让他把那伍士皐拿下不可。”
“父王不在南京?”
陈景和傻眼,他这可一肚子的事想找陈云甫说呢,结果倒好,后者不在。
不过很快,陈景和眼珠子一转。
陈云甫不在南京,这事岂不是更好办了?
“娘,杨溥和胡嗣宗在南京吧。”
邵柠马上警惕起来看了陈景和一眼:“你小子又有了什么坏心思?”
“儿子能有什么坏心思。”陈景和赶忙表明态度:“娘,我可不敢让他们动伍士皐,我就是想您出面说一声,看看能不能把儿子调回南京来,儿子这不是想多多陪在您身边吗。”
打亲情牌可是个上好的办法,邵柠自然也是闻言动心,不过很快又狠下心来摇头。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大唐有后台 (山下出水) 起点VIP2021-10-08完结大唐第一苟,万事稳一手。数九严寒,路有冻死,当所有人全都躲在家里烤火的时候,顾天涯在河...
-
活埋大清朝 (大罗罗) 起点VIP2022-07-15完结267.87万字 19.86万总推荐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朱三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