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靼军宛如洪水般涌入明军大阵,明军大阵则如磐石一般,任由洪水冲击也是岿然不动。
一名名草原健儿甚至都来不及挥起马刀,便被一杆杆自橹盾中探出的长矛捅穿胸腔和小腹,更甚者前一秒还端坐马上,下一秒就被冷箭弩箭射成刺猬一般坠马落地。
一名草原的勇士催马侥幸躲过这明枪暗箭,堪堪欺身到一个个阵脚前,胯下战马就哀鸣一声,它的四蹄被麻札刀砍断。
这位草原勇士被掀翻在地,痛的闷哼一声头晕眼花。
还没等他回过神来,就发现身后的明军盾牌打开,两把钩镰枪探出,直接扎进了自己的左右肩胛骨中。
“啊!”
这般疼痛让他苦不堪言的嚎叫出来,紧跟着就被这两把钩镰枪拖拽着进入明军阵中。
十几把横刀直接将这名鞑靼兵砍成了肉泥!
盾牌重新落地,一切仿佛从未发生过一般。
只有盾牌外沾染的鲜血和倒地哀鸣的战马记录着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小战斗。
“大汗,我军冲不进去啊!”
有万户一身浴血的从前线退下来找到阿鲁台,悲戚道:“明军的大阵比乌龟壳还要坚固,比刺猬还要扎人,根本无处下手,儿郎们死伤惨重。”
“本汗看不到吗!”
阿鲁台咆哮:“再难打也要破了此阵,不然一旦后退,我等皆饿死于茫茫原野之上。”
草原人是勇敢的,任何一个民族在保家卫国的时候都是勇敢的,他们悍不畏死、他们前赴后继。
但战争是冷血且残酷的,从不因某一方勇敢无畏就会偏袒。
冷兵器的战争或许不如热武器战争干脆利落,但白刃相交、短兵相接一样不会拖泥带水。
苏南雍和脱识不花各自领着四万骑兵自两翼包抄上来,沿着阿鲁台军的肋部以锥形阵死命的向前突进。
这也就是大明没有一支像跛狼帖木儿麾下马穆鲁克式的重甲铁骑,不然在这么得天独厚的战场环境,两万重甲骑,足够全歼阿鲁台这十几万游骑了。
陈云甫前世不通晓战争史,所以这些年一直都没从阿拉伯大规模买入过战马进行军队列装。
即便如此,戴次申今天也向阿鲁台、鞑靼人展现了一番,汉人将领的指挥艺术。
三通鼓罢,鞑靼人的攻势已经显出颓式,开始收缩前线增防两肋的防守。
“机会来了。”
戴次申兴奋击节,大声喝道。
“变阵,全军出击!”
第四百三十章 青史罕见的大捷
兵法有云,一鼓作势、再而衰、三而竭。
鞑靼人正面进攻迟迟未能取得战果,致使锐气稍减,加之两肋又被明军骑兵一个劲的突击穿插,一时间怯战的、回防的各有想法,局部战场的混乱便不可避免的出现。
戴次申高居塔台之上看的是一清二楚,故而击节说出机会到了这句话。
一处混乱就容易被击溃,一处被击溃就处处被击溃。
十三万明军、十二万鞑靼军在肯特汗山麓往北一百三十里这个位置展开了一场大会战。
也可以叫大决战。
鞑靼军成片成片的倒下,战场上处处是受惊而四散奔逃的战马。
在这里,坠落马下的鞑靼人比被射杀还要惨,因为他们的下场往往是被踩成肉泥。
在快速累加的战损下,鞑靼军阵出现了致命的脱节。
“完了!”
阿鲁台面如死灰,自幼熟谙兵书又和马哈木打了七八年的他太清楚这一刻的脱节意味着什么。
明军的将领不是绣花枕头,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
果然,戴次申在第一时间就做出了部署。
“传令苏南雍,切割战场、切割战场!”
十三万鞑靼军被苏南雍领着四万骑兵一分为二,被包围的鞑靼军数在五万左右,而他们要面对的,是同样五万数量的明军步兵。
骑兵打步兵,在反包围的情况下面对盾矛组成的钢铁防线还有优势吗?
反正明军的战线开始合拢,盾矛墙稳步推进压缩战场,就像坦克压步兵那样,在挤压中,无数鞑靼军被活生生捅成血葫芦。
他们的战马在狭隘的战场上奔跑不起来,就算最外围的一部分能跑起来,也根本无法从苏南雍部的四万明骑中突围出去。
等待这五万鞑靼军的唯一下场,就是被全歼!
阿鲁台绝望了。
他必须要放弃掉这五万同胞,尽快撤退脱离战场。
但。
“脱识不花!”
阿鲁台双目圆睁,几乎掉出血来:“你也是蒙古人,是伟大的成吉思汗的族裔,难道你忍心做汉人的刀,杀我们这些同胞吗。”
拦住阿鲁台西撤的不是别人,正是漠南诸部蒙古的首领之一脱识不花。
“自我父亲三十六年前降于大明至今,大明从未视我等为蛮夷异族,衣食具足恩重如山,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我脱识不花生为大明之民,自当为大明效力。”
年轻的脱识不花直言道:“桑哥他们才是叛国者,我脱识不花为国而战,幸甚。”
阿鲁台算是看出来了,眼前的脱识不花早就汉化了一个彻底,指望脱识不花觉醒民族大义放自己一马是不现实的。
“阿鲁台,你投降吧。”
脱识不花举起刀对向阿鲁台:“我脱识不花以生命向长生天起誓,你只要投降,无论军民,明军都不会杀你们。
大明的禹王金口玉言保证过,明军此次北伐,除了八邻部、札剌亦儿两部牧民之外,一个降俘也不会杀。”
阿鲁台顿时冷笑。
“既言不杀降俘,为何还要单独拎出两部来。”
“你身为阿苏特部的可汗,难道不清楚这两部的族渊吗,他们是先大元伯颜丞相的部落,南征汉人的时候,这两部犯下的血债汉人都记着呢。
汉人是宽容的,但不代表他们会忘记历史、忘记仇恨,所以这一点,没得商量。”
脱识不花大喝一声:“阿鲁台汗,你的时间、你部族民和儿郎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再不降,难道你想阖族老幼全部死绝在这茫茫的大草原上吗,想要尽数回归长生天的怀抱吗!”
阿鲁台扭回头,看了一眼身后早已人疲马乏的儿郎、看向那远远的,身处明军包围圈正不断死亡的五万被自己抛弃的族民,痛苦的扭回头闭上双眼。
“脱识不花,汝不过为汉人鹰犬,如何向本汗保证,投降就不会死。”
“我已经用自己的生命向长生天起了誓,你若是投降被杀,我脱识不花陪你一起去死。”
阿鲁台苍凉一笑,扔下手中弯刀谓左右言道:“既如此,愿降者与本汗同降,不愿降者可自行突围。”
亲兵卫士彼此相望,皆弃刀于地,下马跪地。
“我等,降了!”
九州二年七月十七,大明北疆边防军副总指挥使戴次申领兵十三万于肯特汗山麓北一百三十里,大胜鞑靼部。
鞑靼部大汗阿鲁台率众投降,降卒高达十一万六千人,并鞑靼部牧民三十七万四千众。
这场仗是大明开国以来,前后总计十一次对战蒙古政权取得战果最为丰硕的一场战役。
哪怕是收复辽东之战、收复云南之战、收复甘西之战、捕鱼儿海大捷都远不及这一场战争的战果之丰硕、战功之辉煌。
这一场仗,宣示着盘亘漠北草原,千百年来威胁中国北疆的游牧政权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即使大草原上还有着也速迭尔的北元余孽以及马哈木所领导的瓦剌部,但他们这两个政权所在的位置,都远在唐麓山及其西北地区,也就是后世的西伯利亚及哈萨克地区,离着中原迢迢万里。
而肯特汗山,则是后世的乌兰巴托。
在往北七百里,可就到了亚州明珠贝加尔湖。
随着阿鲁台的投降,被他留在后方阻击王弼的儿子脱欢也放下武器宣布投降,王弼趾高气昂的压着三万俘虏赶到了鞑靼部的老营,见到了戴次申。
北疆边防军,王弼才是正的总指挥使。
此时此刻,咱们这位正的总指挥使也不提自刎谢罪的事了。
“斩俘十五万,这份战果送往南京,禹王陛下一定会高兴的几天睡不着。”
王弼美滋滋的想着,他觉得功过两抵之下,加上蓝玉是自己的拜把子大哥再替自己美言几句,那自己,还用死吗?
打仗嘛,输输赢赢很正常的事情,谁能保证一点过失都没有。
要不是他王弼率军坚守拖住阿鲁台,哪能轮到戴次申犁庭扫穴?
念及至此,王弼就踏实许多。
“将军,这王弼忒不吃粮食了。”
苏南雍小声在戴次申耳边说道:“他不对您感恩戴德就算了,还自诩自己立了多大功,什么东西啊。”
戴次申笑笑,面向南京方向端起酒杯。
“为大王贺!”
第四百三十一章 求战心切
漠北大捷的军报赶在中秋节之前送到的南京,让本就因为即将过节的南京城更加热闹。
茶楼酒肆处处都是欢歌笑语,酒水一度卖到脱销。
民间直把戴次申、苏南雍等人夸成了兵仙韩信转世托生,借着这个热度,南京日报上甚至出现了类似题材的连载。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大唐有后台 (山下出水) 起点VIP2021-10-08完结大唐第一苟,万事稳一手。数九严寒,路有冻死,当所有人全都躲在家里烤火的时候,顾天涯在河...
-
活埋大清朝 (大罗罗) 起点VIP2022-07-15完结267.87万字 19.86万总推荐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朱三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