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疯皇 (星辰玖)


  泰昌不由冷冷的道:“没有就抄家,抄几家他们就老实了!”
  没想到,熊明遇竟无奈的叹息道:“皇上,没有用啊,就算是抄家,微臣估计也抄不出这么多银子来啊!”
  嗯?
  怎么回事?
  泰昌不由满脸疑惑的看向熊明遇,要不是他当面测试过了,他绝对会认为这家伙已经跟那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了。
  熊明遇见状,连忙解释道:“皇上,不是说他们没贪这么多钱,他们的确贪了,但是,贪来的钱,他们基本上都用来置办家业,收购良田,甚至给自己和家人修筑墓穴了!”
  啊!
  这个,还真有可能!
  泰昌闻言,猛然间想起了嘉靖名臣徐阶。
  这位名臣隐忍了不知道多少年才除掉了嘉靖朝乃至整个大明朝都有名的贪官严嵩,结果却晚节不保,被著名的清官海瑞给查了!
  为什么?
  因为他家有二十多万亩良田,子弟、家奴无数,到处为非作歹。
  二十多万亩良田啊,如果不是抢来的,最少花了四百多万两!
  你要他当时拿出四百多万两来,他肯定拿不出来,但是,他的子孙后代得到的肯定不止四百多万两,因为二十多万亩良田一年就能产几十万石的粮食。
  这年头贪官污吏那都精明的很,银子多了,摆那里除了招贼其实没太多用处,良田就不一样了,每年都能出产粮食,最多有个一二十年就回本了,后面那都是纯赚。
  所以,这年头,人一有钱,首先想到的就是买地,然后就是建宅院甚至建陵墓。
  魏忠贤也是如此,崇祯命他去凤阳守陵的时候,他也就带了几十车的金银财宝,撑死也就价值百来万两。
  他真的只贪了这么点吗?
  当然不是,他在京郊就有十多万亩良田,在他的家乡,他还有十多万亩良田,他的每个侄子,每个侄孙,良田动不动就是几万亩,还有他在京城内外的数百处宅院,还有他盗用内库三百余万两给自己修建的陵寝,这些全加起来,上千万两都不止!
  这些个贪官污吏,还真会花钱啊!
  泰昌想了想,随即恼火道:“没有银子就收田产,总之,他们要把贪去的给朕吐出来。”
  熊明遇闻言,不由拱手道:“皇上英明。”
  这下好了,直接收田产就简单多了,毕竟,要把田产变卖成银子可不是一时半会的事。
  唉,英明什么,这不是没办法吗。
  泰昌看着熊明遇离去的背影,不由暗自叹息一声。
  其实,这田产也不是没用,只要徐骥找来了红薯和土豆的种子,慢慢培育一番,优化一番,那就能大量出产红薯和土豆了,到时候西北的饥荒问题就能解决了。
  只是,这个最少也要花上几年的时间。
  唉,也不知徐骥这会儿找到了红薯和土豆的种子没有。
  他正在那长吁短叹呢,一个小太监突然在外面尖声道:“报,皇上,毕大人、孙大人、卢大人、宋大人求见。”
  总算是来了!
  泰昌闻言,不由大喜起身,满脸兴奋的向外走去。
  这没人帮忙的日子还真是难熬啊,南直隶可谓百废待兴,他就算是从早忙到晚都没用,根本忙不过来,这赚钱大计也因此进展缓慢,收效甚微。
  这下好了,来了一帮子能臣干吏,他总算能把摊子铺开,加速推进了。
  他才刚走到房门口,孙传庭、卢象升和宋应星便带着个精瘦的老头和满面红光的中年汉子过来了。
  不用问,这两人就是济南双毕,毕自严和毕自肃兄弟了。
  他之所以起身相迎,主要也是做给这两人看的。
  毕竟,其他三个早已是他的亲信了,这两个他还是第一次见呢,迎一下,表现一下自己的器重之意,对拉拢人心是相当有用的。
  果然,众人一见皇上都迎到门口了,都激动的手足无措的趴地上,感动道:“哎呀,怎敢劳烦皇上相迎。”
  泰昌连忙上前将他们拉起来,亲切道:“都是自己人,不必如此多礼,你们是不知道啊,金陵这边事太多了,朕又找不着几个亲信之人,这一天忙的可谓是晕头转向,朕是盼星星盼月亮,盼着你们来啊!”
  说完,他便满脸喜色的招呼众人往房中走去。
  皇上如此器重,怎不叫人心潮澎湃,孙传庭、卢象升和宋应星还好点,毕自严和毕自肃兄弟那都激动的手都有点颤了。
  自己的亲信,用起来就是爽利,泰昌也不啰嗦,当即便把任务给他们安排了下去。
  毕自严的主要任务就是整顿盐科税赋征收的问题,让两淮盐场的收益尽快达到一百万两每年的水平。
  这两淮盐场原本一年的盐科税赋就有九十多万两,涨到一百万两左右对于毕自严这种能臣干吏来说应该不算什么。
  孙传庭的主要任务就是逐步把江南屯卫的操练抓起来,选拔一批精兵,准备北上作战。
  这江南的屯卫数量其实不少,不说一百万,七八十万是有的,历史上,崇祯朝,这几十万江南屯卫几乎就没起到任何作用,到了南明,他们更是如同豆腐一样,一触即溃,这样肯定不行。
  而操练屯卫正是孙传庭的强项,陕西边军屯卫都能被他操练成闻名天下的秦军,这边的屯卫操练自然也不成问题。
  卢象升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快将匠户组织起来,制造各行各业急需的生产设备,比如说织布机,苏州那边的织户几乎都把自家织布机烧得差不多了,缺口可不是一般的大。
  毕自肃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快派出巡按御史和监察御史到各地巡查,整治贪腐,还南直隶老百姓一个朗朗乾坤,为这边商户的发展保驾护航。
  至于宋应星,泰昌把他叫过来是想让他做个东西,一个采矿用的好东西。


第062章 矿车
  孙传庭、卢象升、毕自严和毕自肃都满脸兴奋的接掌自己的衙门去了,御书房中就剩下宋应星还满脸尴尬的站在那里。
  他也不知道皇上招他过来干嘛,他一个举人出任六部尚书一级的官员是不可能的,就连出任六部侍郎都不够格。
  这个时候,他甚至都有点后悔了。
  唉,当初再坚持坚持,多考几次,可能就金榜题名了。
  只要有进士功名,以皇上对亲信的器重,他兴许也能荣升六部尚书。
  六部尚书啊,光宗耀祖啊,闻名乡里啊……。
  可惜了,多好的机会啊!
  他正在那暗自后悔呢,泰昌突然微笑着招手道:“来,长庚,朕给你看样东西。”
  看样东西?
  什么东西?
  宋应星好奇的走过去一看,书桌上除了文房四宝就没其他特殊的东西。
  这个时候,泰昌才略有些尴尬的从怀里掏出个卷轴,缓缓展开道:“朕的工笔画可没你们画的好,看了不准笑啊。”
  开玩笑呢。
  您是皇上,谁敢笑话您啊!
  宋应星好奇的伸长脖子一看,顿时有点傻眼了。
  他实在是看不出来这是个什么东西!
  说实话,这世界上他不认识的东西还真不多,要知道,他编著的《天工开物》可是被后世称为十七世纪的百科全书,什么东西他能不认识。
  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泰昌一看他除了好奇,没有别的表情,这才微笑着问道:“长庚,朕跟你们说的那个用蒸汽的机子你们做的怎么样了?”
  这个东西难道还跟那个有关?
  宋应星颇有些羞愧道:“皇上恕罪,那用蒸汽的机子实在是太难做了,我们忙活了这么久,也就做出了您所说的活塞部分,而且,还有点漏气。”
  活塞真做出来离成功就不远了啊!
  泰昌颇为激动道:“活塞能动吗?朕是说,那伸出来的连杆能上下动吗?”
  宋应星微微点头道:“那连杆倒是能动,只要上下轮番灌蒸汽进去,那连杆就能上下动,问题,那连接的管子也漏气啊,到处漏气,烫死个人了。”
  哈哈哈哈,只要能动就好,至于漏气的问题,好像加上橡胶密封圈就没事了。
  对了,橡胶!
  橡胶树好像是生长在南洋的,大明这会儿好像还没有引进。
  这个还得赶紧通知广东那边的市舶司,让他们派人去南洋找。
  泰昌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赞许道:“能动就已经很不错了,你们的进度已经够快了,至于漏气的问题,需要个特殊的东西才能解决,朕会派人去找的。”
  问题,您画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啊?
  宋应星忍不住好奇道:“皇上,您这画的什么?”
  泰昌闻言,一拍脑门,连忙介绍道:“这个东西叫矿车,运送矿石用的。”
  其实,矿车跟简易的货运火车已经有点像了,所以,他才会问起蒸汽机的事情,毕竟,有了蒸汽机带动,那才能叫火车,不然,就是人力车或者畜力车。
  不过,这蒸汽机也不是一两天能研制成功的,所以,他准备先把轨道和车厢做出来,这样,只要蒸汽机研发成功,火车便能很快做出来了。
  他画的矿车就是一个带着轮子的翻斗车,侧翻的那种,下面带两根轨道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