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昌闻言,不由咋舌道:“你的意思,这两兄妹加起来二十万大军都不止?”
秦良玉缓缓点头道:“是的,皇上,他们兄妹手底下绝对不止二十万大军。”
好吧,有时候人多并不一定厉害。
泰昌想了想,又问道:“那他们的战力呢,比之屯卫如何?”
秦良玉估摸道:“他们的战力应该不弱,因为当初平定播州杨应龙之乱的时候永宁宣抚司和水西宣慰司就是主力,他们在巴山蜀水之间作战比普通屯卫应该还强上那么一点。”
这下真是麻烦大了。
人家兄妹可是二十万大军都不止,而且战力还不比屯卫差,如果放任不管,整个西南恐怕都完了!
问题,从哪里调集二十万大军呢?
现在,整个大明也就辽东有二十万大军了!
怎么办?
没办法,只有让禁卫和亲军上了!
泰昌皱眉沉思了半天,这才郑重的问道:“稚绳,如果朕派禁卫和亲军去西南平叛,你能守住这大辽河一线吗?”
唉,看样子收复辽东的计划要泡汤了!
孙承宗想了想,随即拱手道:“皇上放心,大辽河这一段还不到百里,我们修筑三座堡垒全力防守肯定是能守住的。”
泰昌想了想,还是有些不放心道:“冬天大辽河结冰了,你能守住吗?人家骑兵如果裹上防滑的粗布什么的,渡河那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啊!”
孙承宗又想了想,随即认真道:“这个倒不需要太担心,微臣可令人将河堤挖成断崖式的直面,然后淋上水令其变成冰墙,这样一来,步卒都很难攀爬,骑兵硬冲的话,不被撞死也要摔死。”
好吧,孙承宗防守还是很有一套的,只能相信他了。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果断道:“秦将军,你先率白杆兵随朕回京。”
第128章 急急急
泰昌虽然不知道历史上奢安之乱闹的有多厉害,但是,听完秦良玉的描述他也能大致判断出这场叛乱的严重程度。
要知道人家奢崇明兄妹手底下二十万大军都不止,如果不赶紧去平叛,整个西南恐怕都会被他们占领!
到时候大明会乱成什么样子,简直无法想象。
问题这会儿大明除了在辽东有二十余万大军,其他地方还抽不出这么多的兵力来。
没办法,泰昌只能让孙承宗暂时转攻为守,抽调禁卫和亲军还有白杆兵前去西北平叛。
这个时候,他不得不感叹,建奴真的有如神助!
历史上也是如此,每当建奴战局不利,大明内部就会出事。
然后建奴就会借机休养生息,不断发展壮大。
而大明则会因为内忧外患,不断衰弱,不断衰弱,直至灭亡!
奢崇明这时机把握的,简直太恰当了,恰当的就好像是在有意帮助建奴一样。
你,他吗的!
如果可以的话,泰昌甚至都想再次御驾亲征,亲自率军去平叛。
奈何,辽东距离四川实在是太远了,从大辽河到重庆足有四千余里,这一路就算是催军疾行那也得一个多月啊!
而让步卒连续狂奔一个多月那是不可能的,人的体力是有限的,不管不顾催兵急行那是会出人命的,步卒连续狂奔十来天估计就要跑死了。
所以,再急都不能让步卒活活跑死,这么远的路程,步卒只能以正常的行军速度慢慢走过去。
也就是说,这一路最少也得花上三个月时间,一来一回那就是半年多了,如果再加上平叛的时间,恐怕一年都不止。
他可是皇帝,而且这会儿朝堂之上的阉党和东林斗得正凶,如果他离开京城一年多时间,那整个大明还不乱套了啊!
没办法,他不能去,他只能先率禁卫和亲军还有白杆兵先回京城再说。
第二天一早,他便率大军出发了,原本,他是不准备催军急行的,因为急也无用,步卒体力有限,急行军最多坚持个四五天,再跑那就真要跑死人了,几千里的距离,步卒是不可能一路跑过去的。
但是,第二天傍晚,他才刚命大军在双台子河畔扎下大营,正准备休息呢,西边又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他心里不由咯噔一下,麻烦了,估计又出大事了!
果然,不一会儿,一个背插令旗的驿卒便疾步走进来,单膝跪地,双手捧着个信封,气喘吁吁的道:“报,皇上,京城八百里加急传讯。”
他接过信封,撕开一看,脸都绿了。
这次内阁和兵部貌似都不敢给他写奏折了,东林和阉党估计都吓傻了,不知道怎么办了。
这帮家伙直接就将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朱燮元的八百里加急奏报转呈过来了。
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朱燮元奏报:
奢崇明叛军已然攻破合江和泸州,正大举向成都进发,富顺和隆昌县城都已经被叛军包围了,而这两座县城里根本就没有守军,形势万分危急。
另富顺和隆昌至成都一线的内江、资阳、简州等地亦没有什么屯卫镇守,形势同样万分危急。
还有成都城中止有屯卫两千,而且粮草严重不足,形势更是危急万分!
急急急!
泰昌看到奏折中的三个急字,整个人都快急成热锅上的蚂蚁了。
叛军这速度太快了,不到两天时间就拿下两座城池,如果援军三个多月才赶到,那估计入蜀的道路都要被叛军给封锁了!
怎么办?
泰昌拿着奏报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便果断对着帐门口朗声道:“速传诸将来帅帐议事。”
很快,帅帐中便涌入十多员将领,戚金、秦良玉、曹文诏、秦邦翰、秦邦屏等等,皆是难得的猛将,如果这会儿有那么一两个在四川,肯定能顶住奢崇明。
可惜,他们这会儿都还在这呢,根本就飞不到四川。
泰昌只能无奈的道:“据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朱燮元奏报,叛军已经拿下合江和泸州,正大举向成都进发,而沿途所有城池基本都没屯卫镇守,你们可有办法解此危局。”
“啊!”
曹文诏闻言,不由惊呼一声。
泰昌见状,不由好奇道:“怎么了,文诏?”
曹文诏亦是面带焦急道:“皇上,茶砖啊,茶马互市所产的茶砖大部分都出自四川啊,其他地方的那些什么毛尖、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等等,那都是名茶啊,价格比茶砖贵几倍都不止,很少会有人把这些名茶做成茶砖啊!四川一旦陷落,我们根本没有足够的茶砖去换取战马啊!”
呃,你这不添乱吗?
泰昌闻言,差点吐血,茶砖没了,神武营的战马就供应不上,神武营如果没有战马,那还组建个屁的骑兵啊!
朕,草你们的马啊!
泰昌无奈,只能问秦良玉道:“秦将军,成都附近就这两千屯卫吗?”
秦良玉连忙拱手道:“成都附近倒不止这两千屯卫,末将以为,朱大人的意思应该是想要兵权,毕竟他只是布政使,不是巡抚也不是总督,根本就无权调动兵马。”
这!
泰昌闻言,又拿起奏报一看,果然,朱燮元的奏报很有一种干着急的意思。
没办法,人家没有兵权啊,自然只能干着急!
他刚都有点急糊涂了,脑子里面都是乱七八糟的,根本就没注意人家奏报里面隐含的意思。
朝堂上这帮饭桶,四川巡抚徐可求都被叛军干掉了,四川都没人主持大局了,就不知道提拔一个巡抚来主持大局吗?
这个朱燮元就不错啊,只要将其擢为四川巡抚便有权调动大军了吗?
还有一个问题,粮草。
没有粮草,光有人马也没用啊!
如果成都城里根本没有粮草还使劲往里调兵,叛军一旦围城,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啊!
这家伙,难道还有办法搞到粮草不成?
泰昌又拿起奏报仔细看了一下,脸上不由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这个朱燮元,很不简单啊,不但对整个形势看得相当透彻,而且还暗中点出了解决问题之道。
想到这里,他又问道:“成都附近还有粮食可以调集吗?”
这个?
秦良玉仔细想了想,随即恍然道:“这会儿正是黍粟成熟之时,朱大人的意思大概是要将成都四周的黍粟全部抢收入城中以为军粮,反正,叛军如果围城,四周的粮食肯定会被叛军抢光。”
果然,这个朱燮元就是个能人,他也就是没遇着伯乐而已。
泰昌当即毫不犹豫道:“子如,拟旨,擢朱燮元为四川巡抚,负责四川一切军民事务。”
曹化淳闻言,连忙抽出一份空白圣旨,提笔在一旁的小几上刷刷刷写起来。
不一会儿,他便将写好的圣旨恭敬的递给泰昌。
泰昌拿过圣旨看了看,随即便盖上了自己的印玺。
当然,这还只能算是中旨,还得内阁签押才算真正的圣旨。
不过,这会儿内阁要敢不签,他回去之后那就真要大开杀戒了。
他直接将圣旨递给曹化淳,冷冷的道:“立刻着人八百里加急传回京城,让内阁立马签了,发往四川,谁要敢误事,杀无赦!”
相似小说推荐
-
活埋大清朝 (大罗罗) 起点VIP2022-07-15完结267.87万字 19.86万总推荐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朱三太...
-
亮剑之开局一个团 (重装坦克) 起点VIP2022-07-16完结楚云飞一脸笑意地说:“云龙兄,仗你打,功劳我背!”李云龙勃然大怒:“你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