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见“呯”的一声,一枚铅弹被爆燃的火药推出了枪口,飞了不到五步距离,就猛然撞进了一个彪形大汉的身体。
这名彪形大汉举着刀子,正准备砍人呢,胸口突然挨了下猛击,然后才发现对面那人手中的燧发枪居然开火了!
他怎么可以这样?
肉搏的时候怎么可以开枪,要都这样以后的仗还怎么打?他刚想到这里,难以忍受的居然已经让他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而且原本怎么也使不完的气力也不知去了哪里,连站着的力气都没有了,整个人扑倒在地。
然后,在他失去知觉之前,他又听见了更多的枪响......更多的人终于想起他们原来是火枪手了!
一阵子弹扫过之后,守在高阳洞村口的八旗新军火枪兵就被打倒了差不多十个人,剩下的人也没勇气再战了,惊呼着就往村子里面跑去。
第555章 “糖时代”的大阵
实际上在发起刺刀突击前进行一轮近距离的排枪齐射或投出一轮糖药手榴锤的战术,本就是明军陆军步兵操典上明明白白写着——朱和墭和他的那些军师、高参,也都是不讲武德的!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是在燧发枪里面上好子弹再去拼刺刀,或是在拼刺前投一波手榴弹,明军步兵的燧发枪兵是根本不可能在肉搏中击败八旗新军火枪兵的。
因为后者的武艺更好,装备也更适合肉搏,他们披着的棉甲比明军步兵们披着的罩甲防御性更好,而且其中一些人还自己掏钱额外装备了一件锁子甲——明军的刺刀也许可以捅穿一层加了铁片的棉甲,但真的很难再扎透穿在棉甲里面的锁子甲。。而他们穿着的罩甲只能护住身体部分,双臂没有甲片保护。
这个时代的八旗新军还保留着许多封建地主兵的特点,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田庄,军籍也可以代代相传,所以他们有动力花钱为自己加装备。所以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不仅拥有“双甲”,而且还拥有第二件冷兵器,通常是一把可以破甲的短柄斧子。在打肉搏战的时候,他们往往一手持刀,一手持斧,有时候还会掷斧杀人!
而明军的步兵不仅武艺比不上八旗兵,而且他们也很少会自掏腰包为自己添置兵器和甲胄。他们大多是征召兵,服役两三年后如果不能升校尉就各回各家了,也没有军籍继承这一说,自然不肯在服役的时候自掏腰包买装备了。
但是燧发枪兵的不讲武德,却对手持刀斧,身披重甲的八旗兵形成了“降维打击”......这种打击不仅是物理上的,而且还是心理上的!
因为八旗兵们根本无从判断迎面而来的那些明军手里握着的燧发枪里面到底有没有子弹?
有......还是没有?
这简直就是个想一想都要让人崩溃的问题啊!
何况明军的燧发枪兵身上也挂着手榴锤,而且这些手榴锤的拉火索都系在了皮带上,直接摘下来扔出去就能炸了。
和这样的敌人拼刺刀,想要手不发抖都难啊!
金成凯在刚才的村口之战中也完成了不讲武德的“五步放枪”,枪毙了一个倒霉的八旗兵。不过他并没有停下脚步再装子弹,因为他已经听见村子里面传出的枪声、爆炸声和呐喊声了。很显然,之前进村的那一队散兵正在被数量超过他们的清军围攻, 必须赶紧救援。
想到这里,金成凯就赶紧招呼自己的手下向村子里冲。因为村子里面的道路狭窄, 根本无法组成横阵, 于是金成凯就命令刚才那一轮交战中没有射击的士兵冲在前面, 自己则带着打空了子弹的士兵跟在后面,一块往高阳洞村子里面冲。
冲了没一会儿, 他们就已经冲到枪声、爆炸声、呐喊声发出的地方——就是金成凯说的那个大宅子周围。
明军的散兵们先一步到达那里,冲进了宅院,爬上了房顶, 还没布置好,一个佐领的清军已经从村子的另一头冲进来了。
这个清军佐领本来也是两百人,但是其中的一个骑兵达旦已经被抽走了,所以只剩下一百六十人, 但仍然是明军散兵的四倍。所以一杀进村子就把这些明军围起来打了,而为了防止明军的援兵,带兵的清军佐领还分出一个达旦去守住村子的东、南两个入口,然后用剩下的一百二十人围攻大宅子内的四十名明军。激战正酣的时候,金成凯突然带着几十个朝鲜兵冲进了战场,一阵乱枪再加上一波手榴锤,顿时就把那一百多个八旗兵打懵了。
而被围在大宅内的明军也趁机反击,端着上了刺刀的燧发枪冲杀出来。虽然此时明军的数量依旧比清军要少,但是腹背受敌的清军完全陷入了慌乱,丢下了一地尸体和哀嚎的伤员后狼狈退出了村子。
未时二刻刚过, 一面大明的红底金日月旗, 就在高阳洞上空迎风招展了。
不过另外三个“洞”的争夺就没有高阳洞之战那么干净利落了。虽然负责夺取另外三个“洞”的明军也一样不讲武德,但是并没有打出高阳洞之战那样的“中心开花”和“内外夹击”。
因为担任先锋的明军散兵并没有直接冲进“洞”中最有价值的大宅, 而是从“洞”子的东面或南面入口处开始占地盘。
而从“洞”子的西、北两处进来的清军,也采取了类似的打法,先占下几栋房屋, 布置好防御,再慢慢争夺。
于是这三个“洞”的争夺战都打成了胶着,双方各占了半个“洞”,随后双方的前线指挥官又都派出了援兵, 但是“三洞之战”已经变成了村屋争夺战, 而且那些村屋还都用了开采自北汉山的花岗岩当建材,非常坚固, 所以一时谁都奈何不了对方。
不过抢下高阳洞的明军还是占了半个先招, 高阳洞位于战场的中路, 有了这个支撑点,明军就能把火箭炮运动到高阳洞东南面架设起来,轰击附近清军大阵,从而掩护明军步兵发动进攻。
末时二刻左右,“四洞之战”暂时告一段落,而双方的第一线步兵,都已经抵达了前沿位置。
两边的步兵在前沿行军的时候,都采用了比较宽大的纵队,这样行进的速度更快,展开也不会太慢。
因为在行进途中遭遇了明军“高糖火箭”的轰击,所以清军的步兵的行进速度显得有些迟缓,而且也没有抵达预定的位置,而是少走了一百多步就开始拉开大横队了。
相应的,明军的第一线则向前多压了七八十步,压到了战场附近的四个“洞”的百步之内。
不过展开后的双方步兵都没有向前推进的意思,也没有马上把火炮和火箭炮拉上来轰,而是纷纷取出了随身携带的铁铲,开始在有点泥泞的土地上开挖壕沟,堆砌胸墙。
现在是“糖时代”了,面对有一定“含糖量”的对手,谁都得上“土壕”。如果没有土墙、壕沟为前沿的士兵“防糖”,一个时辰的糖弹轰击打下来,一线士兵的折损率可就太高了。
所以双方的一线步兵,现在主要的任务就是在对方的炮兵完成布署之前,把保命的壕沟挖好,土墙堆起来。
当然了,前沿的交火也不能停!
一方面是三个“洞”的争夺还在继续,而且双方都派了援兵上去。
一方面则是双方的散兵都散开队形挡在了前沿阵地前面,开始用手里的燧发枪和火绳枪互相射击。
其实两边都已经有线膛枪了,但并没有实现大量生产,而且双方的散兵都不太喜欢那种装弹特困难的线膛枪,所以他们依然在使用滑膛枪,其中清军的散兵甚至在使用老式的火绳枪。
不过这些没有膛线的火枪在经验丰富的枪手手中,依然能够发挥出不俗的威力——因为明清双方现在都不缺少火药,所以双方火枪手的训练水平都是不错的,比大部分的欧洲火枪兵都要强!
双方的枪弹就这样在百步开外的距离上你来我往,在他们的掩护之下,双方的一线步兵都在挥汗如雨地劳动,不到三刻钟的时间,两道相当初级的“土壕线”就在汉城西北的战场前沿出现了!
第556章 前进,第一突击波 上
十一月十五日,申时刚过。
喧闹嚣杂的汉城西北战场突然就变得非常安静了,天空中不见了呼啸而过火箭弹,地面上也没了此起彼伏的爆炸轰鸣,连水色洞、驿村洞、上岩洞三个正被明清两军争夺的村子也变得安静了,不再传出噼里啪啦的枪声了。。
战场之上,出现了一种令人压抑的安静,空气当中,弥漫着大战之前特有的那种紧张。
两座木头搭建的望楼,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幸州山城的城楼上和汉城敦义门城楼边的城墙上了。
一面高高飘扬的黄色龙旗旁,大清康熙皇帝已经登上了位于幸州山城上的望楼,捧着一支内廷造办处玻璃厂生产的千里镜,扫视着明军的阵线。
明军的第一线阵线长达十余里,从北汉山的足斗里峰脚下一直延伸到汉江的堤岸附近。守在那里的明军已经用稻草土包堆起了一道几乎笔直的羊马墙,在羊马墙的前方还挖出了两道浅壕。当然了,这道羊马墙和那两道浅壕都不是连续不断的,其间有数十个缺口和平整的通道,可供士兵和火炮进出。还有几个和高阳洞差不多大小的村子分布在明军第一线阵线的附近,应该都已经被明军占领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晋击天下 (湘南笑笑生) 起点VIP2022-05-28完结“天下之丽者莫过建康,建康之美者莫过元谨公子。”作为貌赛潘安的大晋第一...
-
亮剑从准备狙击山本特工队开始 (红皮蒜心) 潇湘vip2022-03-22完结刘剩穿越到了亮剑世界,成了独立团的一个小兵,想着马上就可以手刃小鬼子,刘剩就兴奋。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