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辽宁1950 (过渡形态)



“你们打算等到什么时候履行自己的承诺,我这边可是顶着很大的压力。”穿着一套整洁的军装,坐在镶金嵌玉的座椅上的库尔特对着面前的米尔安问道。

“稍安勿躁,您已经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我们肯定会履行承诺的。只是现在中国人和俄国人的压力还在,我们也很难办的。”米尔安有些敷衍地说道,他很讨厌和这些没什么文化的军头交流,尤其是这些刚刚通过政变上台的军阀僭主,常常对政治没有任何必要的认知。

“我可以等一段时间,但是你们答应的石油公司的股份这件事情,我不希望看到任何对我们不利的改变。”库尔特板着脸说道。

“当然当然,我们的合作来日方长呢,这点事情您不必太多担心。”

美国方面在政变发生之前承诺将伊朗石油公司的很大一部分收益转交给库尔特政权,以便让他们稳住民众。艾森豪威尔为了这件事情和国内几家石油公司扯皮了不少时间,终于说动那些一毛不拔的资本家们相信,如果不愿意在这种时候放弃那些收益的话,未来他们将失去整个伊朗的石油。

但对于库尔特来说,美国人给的利益或许还不够他维护自己的地位。作为一个左右逢源才上位的统治者,库尔特必须考虑到多方面的压力,不然的话随时可能被自己的同僚们推翻。政治能力的缺失也让他不得不仰仗之前的利益集团来统治国家,但有不少利益集团并不希望看到他继续待在这个位置上,尤其是那些伊斯兰教士。

“那么,对付共产党的事情,您应该也知道要怎么办吧?”米尔安对库尔特说道。

“放心,我一定会清除掉这里所有的共产党分子,决不让那些该死的家伙进入到我们的国家。”库尔特点了点头说道。

“请千万注意对待中国人和俄国人的态度,他们现在一定想尽办法要把你赶下台,我们在这件事情上提供不了什么帮助,不要给他们提供借口就行,这很简单。”

“这种事情不用你来提醒我,我知道要怎么对付共产党,另外,你们到底答不答应那件事情,既然要我对付那两个国家,我们就必须要有那种武器。”库尔特又提起了他之前经常和美国人说到的话题。

“要有耐心,我们都知道这件事情不能急,如果让他们抓住了把柄,你应该也知道会有什么样的下场。”米尔安搪塞了对方的要求,美国政府在对待这类要求的时候已经变得非常谨慎,谁也不知道中国人在这方面的底线是什么样的。

“那好吧,但我想要在五年之内成功,不然的话我可没有信心让伊朗撑住那么长的时间,你也看得到,阿拉伯人并不可靠。”

“那么你就应该让我们看到,你有多么的可靠了。”

第253章 合作组织的设想

1951年五月初,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与阿尔巴尼亚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领导层在同一天收到了联共的一份电报,其内容是邀请各国共产党派出代表参加一场预定于今年6月份,在莫斯科举行的一场共同会议。这场会议讨论的内容按照联共通报的说法,将“决定全世界无产阶级人民的共同未来”,收到消息之后的各国领导人并未对此感到惊讶,他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到了中国的秘密,所有人都认为,这场莫斯科会议将是中苏两国重新构建社会主义阵营结构的契机。

在辽宁省穿越之后的这半年时间里,新中国的突然崛起已经让处于冷战初期的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相对应的,中国国内的建设也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辽宁省外地区的各种改革与建设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而辽宁省内的工业体系也基本完成了重组,工业机器全力开动起来。在不久之后,中国就会产生巨大的工业产能,而这些产能是国内其他地区还不能立刻消化的,因此与国外进行贸易往来非常重要,而在当前的世界格局之下,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和东欧国家将会有求于中国的先进产品。

自从中苏两国的关系在1951年苏共领导层前来中国访问之后迅速变得紧密起来,斯大林本人则已经在辽宁省进行了长时间的疗养,这些变化自然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苏联的国内外政策。除了斯大林为挽救苏共的沙文主义倾向而作出的自我检讨和领导层清洗之外,苏联对其在东欧地区的盟国的态度也开始变得不一样。

原本东欧诸国的共产主义政党就是趁着苏联在二战后期的全面反攻时夺取了本国的政权,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其实都面临着一个问题,也就是夺取政权的过程过于容易,政党极度缺乏自主性。二战结束之后这几年时间里,东欧各国的共产党基本就是照着苏联领导层的指示建立政权并治理国家,而苏联模式也很快在这些国家中产生了水土不服的迹象。不过当时的苏联领导层并没有顾及这些国家的群众的意见,他们对东欧各国政权的要求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府,而是一个听话的政府。如果事情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矛盾还是会往不可挽救的方向发展,因此斯大林在调整整个苏共的未来战略时,决定赋予这些东欧国家更大的自主性。

“我对他们这些国家还是比较担心的,毕竟您也告诉我,他们最终都在东欧剧变里面瓦解了。”斯大林在和主席商讨此事的时候如此说道。

“防范旧势力自然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也得考虑到这些国家中群众的情绪问题,如果他们感觉自己的国家主权被外国控制住了,自己的诉求不能被人听得到,生活水平又下降了,那他们就要起来闹事情了,人之常情嘛。把我们的兄弟党抓的太死,这种事情要不得。”主席有仔细地研究过东欧诸国的历史问题,在他看来,苏共对东欧各国抓得太死是一方面,东欧各国国内的反动势力捣乱是另一方面,前者要主动避免,后者要全力打击。斯大林此时对主席提出的意见基本上都是接受的,他和主席商讨问题时的态度和过去已经截然不同。

另外,两位领导人商谈东欧问题的时候,自然而然地讲到了另一个重要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就是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这个位于巴尔干半岛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新中国有不少相似之处,而其领导人铁托则充满了争议,包括主席本人在内的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都曾经批判过铁托本人的政策与思想,但结合起辽宁省带来的历史资料,主席和斯大林都能够重新审视这个强硬派的国家领导人。

“毫无疑问,我们一定要团结南斯拉夫的同志,路线分歧可以交流解决,重要的是防止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政权瓦解。”主席在讨论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表达了自己的意见,社会主义阵营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抗帝国主义,而不是因为某个政党不听话或者有些意见分歧就把人家推到对立面去。

“我同意您的看法,不过铁托同志与我们之间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到现在为止我们也没有恢复友好关系。您认为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改变这种情况?”斯大林比较谦虚地问道。

“南斯拉夫的同志们,心中是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只要有了这一层,我们就有协商的基础。”主席说道,“我们和铁托同志主要的分歧在于,他基于南斯拉夫所处的环境,在经济发展这件事情上作出了和我们不一样的政策。从原本的历史看来,很难评价他的这种政策功过如何。但就现在而言,我们可以在经济发展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达成最大的一致,不必要在每一种细节上都完全一模一样。”

在原历史上,铁托先后与苏联和中国闹翻,分别是因为斯大林不满他“不服从命令”,也就是南斯拉夫不愿意被苏联全盘操控其政治、军事和经济,这是斯大林已经承认的自己的过错,而后来与毛主席闹矛盾,则是因为主席认为铁托的经济政策不够纯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不应该掺杂市场化的因素,这方面主席的观念有所改变,但我党内部讨论时也认为铁托的改革或许有些操之过急。另外,虽然铁托对南斯拉夫人民而言是一个英雄,但是他在处理一些联盟内部的问题时也欠缺考虑,为后来南斯拉夫的崩溃埋下了祸根。

主席对处理南斯拉夫问题的初步意见是,以恢复彼此之间的友好关系为基础,由中苏两国首先放低姿态,给铁托一个台阶下,然后拿辽宁省的历史资料,为南斯拉夫的内部问题提供一些意见。在主席看来,铁托这个人或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本质上他还有为南斯拉夫人民谋求利益的决心与能力,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南斯拉夫不至于走以前那样的老路。

“那么,我们主动联系南斯拉夫,表达我们的和解意愿?”斯大林对这种低姿态外交其实不是很习惯,虽然现在他面对主席的时候已经保持平等,乃至是稍微有些低的姿态,但作为一个强硬、固执的领导者,接连对外人如此表现会让他感到面子上挂不住。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