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背着家的蜗牛)


燕郡,他的封土,终于归于他手。
转身下了观刑台,他和刘福在百姓的欢呼中离开刑场。
张家覆灭了,王府对燕郡的施政将再无阻碍。
而且查抄的张家田亩也需要重新分配。
所以,他需要和刘福商议下,颁下他来燕郡后的第一道遍及燕郡的政令。
回到王府。
赵煦和刘福到了议事堂。
他道:“这两日,你先通过府衙发布本王第一道政令,第一,即日起丈量全郡田亩,第二核查全郡户数人口,根据这两样重新分田。”
“下官正要和殿下说此事,殿下真是事事都能考虑在下官前面。”刘福嘻嘻笑着。
他的心情格外的轻松。
燕郡最后一个侵占田亩的豪族灭亡了,北狄人也被打跑了。
现在王府在燕郡的地位独一无二。
赵煦的心情同样不错,受用了刘福了马屁。
他继续道:“除此之外,你这两天把府衙接下来的政令要领撰写出来给本王看,本王给你查漏补缺,之后一样一样实施。”
“是,殿下。”刘福收起了笑容。
这件事就比较考验他的才能了,看来这两天晚上他是别想睡了,秉烛达旦也得做好。
“还有那些见异思迁的官员。”赵煦又提醒了句。
刘福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锋芒,“殿下放心吧。”
接下来的两日。
燕城的百姓忽然发现大批的士兵出入各个民坊中,不时有官员被从家中带走。
而在军中更是不平静,数十个将领被羁押起来,等待审判。
百姓和士兵们探听之后才明白这些人在谣言满天飞的时候做出了背叛燕王之事。
心中的担忧消散,他们暗自叫好。
这些没良心的东西,背叛了燕王,便等于背叛了燕郡的百姓。
“李主事,请吧。”
当看见士兵进入院落后,李姓官员面如死灰。
袁立抵达燕城后,他第一时间跑去献殷勤,但是却被士兵挡住。
这件事早已传遍了燕城的官场。
当袁立离去,他以为过两日还会再来。
结果等来了燕王死亡只是谣传的消息,他当即知道自己死定了。
果然,抓他的人还是来了。
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士兵,他不敢有任何反抗,套上枷锁,他被带往府衙大牢。
……
王府,书房。
“殿下,士兵举报的,和名单上的人末将都抓了起来。”
“府衙的官员也都肃清干净了。”刘福说道。
赵煦正在画东西,闻言点了点头。
这次除了官员和将领之间的揭发,还有的就是炎卫提供的名单。
这份名单上不仅有燕城的官员,还有县城的官员。
毕竟炎卫当下的触角已经伸到了燕郡每个地方。
“这就好,本王的眼里容不得两边倒的墙头草。”赵煦停下笔,“不要手软,该杀的杀了,该监禁终生的,监禁终生。”
燕郡在燕州本就处于弱势,如果自己麾下的官员还心存异志,他就怕关键时刻内部生起祸乱。
所以,这次他倒是要感谢袁立。
如果没有这场刺杀,他倒是无法清理门户。
这些人就会如同定时炸弹一样埋在自己身边。
轻轻吐了口气,他前所未有的轻松,外患内乱终于都得意摆平。
不过,这些忙完了,也该给士兵们一个交代了。
他对常威说道:“祭奠战死士兵的仪式准备妥当了吗?”


第一百二十五章 改制
“准备好了,只待殿下一声令下,便可进行。”常威说道。
这几日虽然又是刺杀,又是缉拿勾连袁家的官员将领的。
但对这次战事的赏罚事由一直在推进中。
其中也包括对阵亡士兵的安葬。
“殿下,赏罚的文书在此,请殿下过目。”赵煦提起此事,刘福从怀中拿出一本册子奉上。
这是他和常威研究出来的,论功行赏和处罚的名单。
“吕昌武安县一役抓获查尔哈,晋升都尉,统兵五千,赏银千两。”
“白尚燕城一战扼守北门,死战不退,全营杀敌一千,由校尉晋升都尉,统兵五千。”
“秦山校尉燕城一战,统兵杀敌一千二百余人,射杀北狄狼录木托,晋升都尉。”
“……”
赵煦一一看下去,涉及的将领众多。
前面是校尉升都尉,后面是总旗升校尉的,还有其他士兵的晋级。
而判断他们晋级的标准基本上是这次战役中杀敌的数量和打仗是否勇敢。
大致看了名单了,赵煦点了点头,表示对这份名单认同。
这和他了解的差不多,这几位晋升都尉的校尉在平时也常受到常威的褒奖。
吕昌不必说了,这个白尚以前也是护卫他的禁军侍卫之一。
因军中缺乏将领,被常威要去了。
秦山则是以前郡兵中的将领,平民出身。
以前在郡兵中担任总旗,后来做了校尉。
除了这三人之外,还有三个都尉,分别是关通,卫群,牛查。
这三人中关通和卫群出自禁军侍卫,牛查则和秦山一样,出自郡兵,俱都出自寒门。
“这次的封赏里没有陈虎?”赵煦随口问了一句。
常威笑了起来,他道:“这小子委屈着呢,说这次的仗都让步兵打了,他们骑兵屎都没吃到。”
赵煦和刘福闻言大笑出声。
刘福道:“谁让骑兵是殿下的宝贝,当然不能就那么随便的用了。”
赵煦道:“这次的确没有给他立功的机会,没有他就没有他吧,不过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怎么也得给他个集体功劳。”
“集体功劳?”常威和刘福怔了下。
他们知道燕王一旦冒出这些新鲜词,就是有新的点子了,于是仔细听起来。
“这论功行赏的名单不错,但本王觉得还少些东西。”赵煦说道,“晋升的将领固然功劳卓著,但就如陈虎一样,还有许多出力的,或是没机会上阵杀敌的,不能说他们就没功劳。”
常威点了点头,他想过这个问题。
不过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在本王看来,就让他们集体领功,制造一枚徽章,挂在他们的营房,至少也能让他们暖心,另外再奖赏一些银子,这集体功劳就分三等吧,一等,二等,三等。”赵煦说道。
接着,他拿起桌上纸展示给两人看,他刚才画的就是这个东西。
常威望去,只见上面一个圆圈,圆圈里一枚长剑好一枚盾牌交叉。
圆圈共三个,上面写着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的字样。
“这些徽章将会由金子铸就。”赵煦继续说,接着他正色道:“另外设立集体功,本王还有一层考虑,那就是让士兵今后不要在战场上为了一己之功抢人头。”
常威皱了皱眉头。
对他而言,自古至今士兵们都是依靠人头计功劳的。
现在燕王这么说让他有些诧异。
“这次的战事,本王全程在看,士兵们杀敌后便忙着割掉敌人的耳朵,但其他地方的战斗还在进行中,这导致他们的支援缓慢,无形中造成王府士兵更大的伤亡。”
“更有甚至,有士兵为了人头当街打起来,这简直令本王感到丢脸。”赵煦加重了声音。
常威老脸一红,燕王说的这些都是事实,但是因为大颂上下俱都如此,所以他感觉不到什么问题。
但是燕王点出了其中的弊病,他一下回过神来。
刘福的眼睛转着,他虽不是军中的人,但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殿下莫非是想取消以人头论功的军功制?只是如此一来,该如何激发士兵杀敌的勇气?”常威问道。
“本王不是要取消,而是要设专一人,比如每队中指定一个士兵收集,战后再计数。”赵煦道。
这是古代,士兵的素质不是现代经过民族教育的士兵可比的,突然取消怕适得其反。
所以,他要的是改良。
同时集体功的设立,算的是总体的人头数,忽略了个人的人头数。
潜移默化让士兵不再极致追求个人的人头数,毕竟总体杀敌更多,他们获得奖赏将更大。
常威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办法,有专人收集,一队里十个士兵,其他九人便可专心作战了。”
而当他听了赵煦设立集体功的目的后更是连连点头。
战场上最重要的便是阵型,而阵型要求的就是集体的纪律和战斗力。
强化的集体的功劳,更能加强整个军队的战斗力。
总得来说,燕王的这次的小改革没有削弱对个人的杀敌军功制,还强化了集体军功制。
“回去后,你再把表现不错的小队,小旗,总旗,营等表上来吧。”赵煦道。
“是,殿下。”常威应了声是。
定下王府亲军的军功制,赵煦又翻到功劳簿的后面。
那里是对战死士兵的抚恤。
“战死士兵一次发放白银一百八十两。”赵煦念了句。
“这是士兵五年的军饷。”刘福补充了一句。
在大颂,这样已经算是非常优渥的抚恤了。
即便禁军,士兵死亡也不过一百两银子。
当然,这只是规定,事实上许多士兵战死什么都没有,都被贪墨了。
“给三百六十两,十年,另外,该士兵之家免征赋税,还有,要在燕郡方方面面给予他们家人优待。”赵煦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