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辛就这样把一个个故事在蜀郡报上刊登,蜀郡报销量一直维持在十万份以上,最多的一天达到十四万份,一时间整个益州没有不知道蜀郡报的,报纸上更多的政令与其他方面的消息开始被百姓熟知。
益州的文化影响力也因为刘辛的努力,迅速在发生着变化。为了丰富蜀郡的文化体系,刘辛没事儿了就想一些故事写下来,写完交给蜀郡报他就不管了。
进入三月的时候,益州春耕完毕,去年蜀郡的粮食差不多被用了一大半,今年所剩余粮差不多只能到秋收以后。
益州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郡县对百姓管理更加的完善,很多百姓从山林中逃出来,地方人口一直在增多,还有那些不计算人口的六岁以下孩子,益州如今数量可能已经超过八百万,这么一个庞大的数字,今年的益州粮食大概需要4亿石。
去年益州粮食产量3.6亿石,各种蛋类、肉食,基本刚好满足百姓生活需求,只不过各地的养殖场刘辛已经三年禁止用粮食喂养了。
每年人口自然增长超过10%,那也就是说一年益州粮食消耗也要多10%以上,这还要算上从其他各州逃难过来,大军俘虏而来的战俘,益州人口增长可能要比刘辛想象中还要快的多。
如此这给现在的社会发展带来了一些压力,给官府教育医疗机构的压力大大增加,今年教育部预算资金近一个亿,这分在四百多万学生身上,每个人二十多块,也就是一个孩子刘辛每个学期就要用十块钱,一个月两块钱来养,这大概是一名青壮一半的收入了。
第五百八十四章 统一益州
三月中旬,周泰从汉中郡送来战报,他已经领军拿下整个汉中郡。今年汉中郡虽然还有瘟疫,但是比之去年要好太多,拿下汉中郡没有遇到什么难事儿,只不过这里的百姓却是极端的出乎想象。
这些百姓悄悄破坏道路,偷袭军队,无论如何处置,他们似乎已经认准了周泰他们就是敌人。刘辛知道这肯定是张鲁的原因。
张鲁的五斗米道理论在这个世界还算是非常不错的,只不过张鲁没有用对方向。五斗米道是让百姓交五斗米成为教众,然后享受教内看病免费,被教会保护等好处,同时还要履行教众义务。
张鲁不见了,张潇传来的信件,他已经把张鲁能去的各个据点都找过了,为了寻找张鲁,他自己现在都成了五斗米道一方小头领。
这是张潇第一次任务失败,刘辛给他了一個新的任务,进入五斗米道各个据点,配合周泰把五斗米道所有核心成员一网打尽。
把这些人员全部送到瑞县来,同时鼓励百姓迁徙汉中郡,如此他还不信百姓敌意散不去。如果再不行,那就把整个汉中郡人口全部换一遍,刘辛不怕这个麻烦,因为汉中郡作为益州到司州的主要官道,未来逐鹿中原的关键所在,刘辛花费再多的经济在上面也不为过。
为了能够解决【五斗米道】的问题,刘辛派遣三十名锦衣卫前往汉中,通过张潇使所有人快速打入【五斗米道】内部,再铲除张鲁危害的同时,学习【五斗米道】的一些运转经验,在刘辛看来,【五斗米道】内的对基层百姓的管理办法,比这个世界大多数官府管理体制要强的多。
刘表的使者在成都县呆了三个多月,才离开不久刘辛就收到赵云从南郡江陵县送来的飞信,说是刘焉正在从长沙郡等地开始向南郡南部集结兵力,还迁徙十多万人口进入南郡南部各县,看样子是打算在南郡与刘辛展开长期争斗。
而且黄权领荆州水军进入南郡甚至枝江县码头,这是一面求和一面集结兵力打算打压益州,限制益州,可见荆州内部声音有多么的不统一。
刘表今年因为有从扬州、豫州来的大量世家的支持,整个荆州如今差不多都在刘表的统治之下,其能组织起来的军力也是大大增加,赵云的看法是刘表依然还是把刘辛作为第一敌人,可能他也知道刘辛现在已经补全了家谱,是他未来最重要的敌人。
赵云还在信件中表示,刘表攻击刘辛的欲望很是强烈,可能今年秋收以后刘表就会动手,最迟明年刘表实力就会增大到如今两倍以上,组织一支40万人大军不是问题。
如果刘辛只是防守东巴郡,那么无论刘表怎么做,他有两万精锐就可以保证刘表无功而返。可是占据了荆州两郡半,他需要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进攻,防御难度大增,而现在他还未有自己的水军,只能加派军力防守了。
汉中战事结束,刘辛让周泰领三营精锐防守汉中,其余三营精锐前往白帝城,这样刘辛在东北部区域已经布置了13营的精锐,四万多正兵。这可是占据整个益州军力的一小半了,只是为了预防刘表。
三月底蜀郡各学校已经开学,刘辛亲自前往各书院、学堂视察工作,查看蜀郡各学校建设与学生吃住落实情况。
一切比刘辛预料中要强很多,所有学生宿舍建立的都是很不错,饭菜每顿都能有肉或者蛋,这样的生活学习环境比很多百姓家里好的多。
只是还有一些百姓不愿意让自家孩子到学堂读书,刘辛给各地官府下令,八岁以上儿童不送学堂者,不能为官为吏,不能加入麒麟商行工作,其他的刘辛就管不上了。
蜀郡各县书院的建设简直可以用豪华来形容,刘辛多次要求要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书院教育,但是各县每年能从学堂升学进入书院的比例还是不足半成。
老百姓对知识的尊重程度很高,只要稍微学习态度不端正,能力没有达到老师期待的,基本都无法从老师那里拿到推荐信,这使得所有书院在各县已经成了与九大部门分部一个等级的存在。
书院内建设宛如府邸,学生学习都很认真,他们的学习压力都很大,因为能够进入书院的学生都是期盼能够去大学或者学院学习,哪怕现在大多数人只能去教育学院与工业学院,军事学院最少需要淬体境以上,大学那是更难了。
到了学院与大学一级,学生基本都已经学到了很专业的东西,他们以后会成为工匠师傅、武将、吏士、商队管理者、老师以及各方面人才,没有拿到某一专业证书那就基本等于没有学,在蜀郡有一个证书,每个月基本都是十块月钱起步,这可是直接迈入中收入群体了。
教育学院如今是学生最多的,里面包含着教育有关学堂、书院课本的研究工作,学生数量达到六千人以上,一些优秀的学员毕业后直接留校就是十一级工资,拿到毕业证书就是六级教师,从书院做老师起步,拿不到毕业证的还能去学堂任教,是现在大多数普通孩子选的最多的学校。
当刘辛进入蜀郡学宫的时候,看到超过四百亩的学校内只有两千多学员,这些学员大多还都是刘辛回炉再造的官员,还有一些他认为特别的优秀的人才也在其中。整个蜀郡学宫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安静,这里有很多著名的学者还有大儒,平时大家上课都很随意,也没有毕业一说,基本上所有人年纪都超过22岁,老师与学生都是平等相处,大多数时候都是研究学问,大家坐在一起辩论辩论。
老师只需要记录下学生的特长与缺点,到时候学宫需要把资料交给州牧府,这个人才用不用那就是州牧府的事情,如果在学宫长时间不被州牧府所用,老师与院长会与之交谈,劝其放弃为官一路,给其介绍其他去处。
第五百八十五章 蒸汽机初成
刘辛知道军政、教育、商业各方面还有无数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今他只能强行先建立起一个正确的框架,让各行各业自己去完善。
三省的建立,就是为了促进各行各业的完善,这也加强了州牧府对地方官府与九部的管理。随着州牧府三省人员越来越多,益州各方面进步速度就会越来越快,等到刘辛一统天下的时候,州牧府摇身一变直接成为新的朝廷,中间不会出现任何的阻碍。
看过一个个学堂、书院,刘辛给各书院强调了益州育人的总体方针,那就是增大孩童识字率的同时,培养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倡忠于百姓,忠于益州,忠于刘辛的基本观念,让各方面有特长的孩子不被埋没,给州牧府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在学院、大学方面,刘辛倡导选择性,可以让各個学院在学校在工坊建立试验区,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给天下百姓谋福利。
而刘辛还特意提到了资金补助,各研究实验室如果有特别的项目,可以直接向太守府申请款项,最多十万元研究款项只要审核通过就能拨款下来,所得研究成果官府分文不取,全归发明者所有。
蜀郡所有书院与大学、学院、学宫考察完毕,张松询问刘辛是不是可以让私人建立学堂与书院等等。刘辛拒绝了。
如果让私人建立学校,那么学校档次必然有所不同,每年收录比例必然也要不同,这样学校档次拉开了,很多有钱家庭就会选择更好的学校学习,学生档次拉开,不利于以后刘辛倡导的人人平等观念。
如今富人钱多了社会商品就那么些,他们有钱也享受不了太多。而是把钱继续投入生意当中赚取更多的钱,给整个益州繁荣做贡献。而他们其实也比大多数人特别不了多少,有钱不能使得他们社会地位提升太多。
相似小说推荐
-
魔神大明 (草上匪) 起点VIP2022-05-28完结6.17万总推荐这是大明,却不在地球,还有位只手灭国的超凡女皇。这是蒸汽世界,火车飞机电...
-
抗战之草莽英雄 完结+番外 (不稳定平衡) 起点VIP2022-07-17完结184.36万字 7.87万总推荐“爷爷,那时候你是英雄吗?”小小宝问爷爷钱小宝。&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