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略微尴尬一笑,不打算正面回答司马孚略带有责备的提问。
兄长司马朗说道“叔达不用责备,仲达这么安排,确实是为大汉和家族耗费了许多心思。”
司马孚年轻气盛,总觉得这么做是之前对盟友布局,又见死不救,不符合他的人生准则。
但司马懿这么做了,又被曹操全盘采纳,司马朗也支持司马懿的做法,他也就没什么话可说了。
司马朗看了眼司马懿,两人都觉得三弟的性格过于正直,看来没把那件事告诉他是正确的。
曹操与董昭、荀攸也在做着后续的商讨。
河内郡与兖州隔着河水,虽然背靠盟友袁绍,但随着上党郡局势的变化,很快就会变成三面都是西凉军的突出部态势。
所以这次渡过河水,曹操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并大幅破局的。
董昭说道“主公请放心,河内郡物资充足,又有各大士族鼎力支持,肯定能达成计划。”
荀攸说道“现在有司马仲达的妙计,只要时机成熟,我军定然能后来居上。不过”
曹操听到荀攸话锋一转,开口道“公达也发现了吗?”
荀攸点了点头,略微停顿一会说道“渡河之前,我们有两个计划,但今天一番交流,我们很明显要走向原来的第二方案。”
曹操沉吟道“是啊,上一次是被李儒给提前防范了,这次是有更好的机会出现。”
一身正气与霸道的曹操,眼光有些阴狠,不得不接受道“难道真的没有机会迎接天子吗?”
荀攸深知曹操与荀彧原本的计划,可是有更好的机会出现,当然不应该错过。
曹操也是一样的想法,虽然上党距离他的核心区域比较遥远,但掌握了这里,就控制了主动权。
第三百四十五章 张既领军战颜良
曹操说道:“那就依司马懿的计策行事,可以传令给曹仁、荀彧那边,不用佯攻宛城和虎牢关了,梁县那边也不着急。”
荀攸建议道“主公,为了痛击童远,扩大战果,我们暂且蛰伏,待袁绍向我方求援的时候,占据道义优势,再席卷破敌。”
曹操说道“这是一条妙计,估计袁绍短时间内还不会向我这个小弟求援,正好我们可以在河内郡多准备一段时间。”
董昭也这么认为,此地较为安稳繁荣,又有诸多士族倒向曹操,早应该扩大周边统治区域,让此地不再多面受敌了。
商议已定,只差把握住时机了。
张既领兵三万,与袁谭部的前锋颜良,在上党东北部交战。
“别驾你看,那就是颜良。”
顺着刘豹的指向,张既看到袁绍军前锋,簇拥着一位明光铠大将,神采奕奕地站在全军前端。
上一次与颜良、文丑交过手的徐荣、徐俭、徐晃、黄於、去卑、陈沟,甚至童远和张方全都不在。
就算硬打也是打不过,看来这次诈败是真的不能再真了。
他对刘豹说道“听闻着颜良勇猛异常,他所部兵马每人都有铁甲、皮甲,绝不是容易对付的家伙。不知你部有何对策啊?”
刘豹说道“颜良虽勇,却只是一个人而已,他的兵马也只有我们的一半,我部完全可以奔袭骑射对方侧翼,再一举围攻掩杀。”
张既说道“如此也好,一会听我旗鼓号令,你与单于一会袭扰敌军两翼。但现在远不到决战的时候,所以暂且不急着掩杀。”
“诺!”
张既、颜良两军逐步靠近,新西凉军只是袁军的两倍,但由于两翼骑兵队形松散,显得规模庞大至极。
这样的骑兵阵势看起来气势骇人,若是二三流的兵马恐怕早已胆战心惊,不敢交战。
颜良率领的兵马,虽然不像鞠义的先登营那样,在破公孙瓒中分外如雷贯耳,但也大破公孙瓒骑兵多次,面对匈奴骑兵根本不惧。
他纵马出阵,高呼道“谁人敢和我决一死战?”
屯田军校尉李通欲出,张既阻止道“不用与他斗将,直接大军交战即可。”
于是令呼厨泉、刘豹从两翼迂回过去,正面步兵大阵踏步压上。
张既身边以一万五千屯田军为主,这些兵卒吃穿胜过寻常富户,每人都有两档铠甚至更精良的装备。
他们有三成以上是久经训练的弓箭手,不论是复合弓还是单体弓,在训练难度、时长上,都大于使用弩机。
所以新西凉军远射力量形成了一套有趣的配置。
实力最弱的征召农兵,配置最好训练的手弩与擘张弩,主要执行警戒、低强度守备、讨匪的任务。
更高一层的屯田军装备复合弓与单体弓,他们也是维持战线,执行覆盖射击的主力。
最精锐的无畏军,则依照不同的战术、任务,以复合弓和阙张弩为主要远射武器,另外配置一些便于携带的骑弓和擘张弩。
以后随着力量充沛,还会补充部分大黄弩、床弩、高石数复合弓、破甲重箭等大杀器。
颜良部主力则相反,其精锐远射力量极强,但是以擘张弩、阙张弩为主。
这与其兵将组成,以及主要对手包括各类轻重骑兵密不可分。
颜良部精锐多是部曲兵和部分因为频发厮杀,而长期服兵役的脱产武装。他们在武器选择上,一般会倾向于便于持续装填,且杀伤力更强的弩。
他们周边有大量擅于骑射与冲击的骑兵,这些骑兵箭法高强,但是骑弓对弩来说,不像步弓那样占有射程和覆盖的优势。
所以,精锐的弩兵配上大盾、矛戟,可以在远近全方位压制此时的轻骑兵。
但是,这样的配置碰上庞大的步弓兵马,又会怎样呢?
“轰”
“啊啊!”
每一波齐射的箭雨呼啸覆盖时,袁军都龟缩在大盾的掩护下。
但即使如此,铁甲、皮甲混装,多数人没有头盔的他们,渐渐有人报以不绝于耳的惨叫声。
袁军乘着空隙,赶紧回射一轮弩箭。
“嗖嗖嗖”
弩箭速度极快,划破空气时带着吓人的撕裂声。
可是,新西凉军前排有一批盾矛兵组成坚实的盾墙,阙张弩不靠近到五十步以内难以破盾,更不用说短小的擘张弩、手弩了。
袁军前排弩机无法破开防御,又要遭受弓箭抛射覆盖,一时间被彻底压制。
部分后排袁军忍无可忍,使用弩机抛射反击。
可是,几轮装填抛射以后,不仅没有对面射得快,感觉也没给对方造成多少损失。
原来,新西凉军屯田军都有铠甲与铁、皮质头盔,这些防具足以挡住弩机软绵无力的抛射。
弩箭与弓箭不同,又短又重,尾羽还少,抛射的杀伤、准头比弓差不少。
但是,袁军部分校尉见到这种情况,依然严令后排抛射。
他们希望能给新西凉军造成一定伤亡与压力,迫使他们正面的盾阵向上防御。这样,苦于无法发挥直射优势的弩兵,就能立刻射击,造成显著杀伤。
可惜,李通、刘辟、龚都等人早已演练多次,坚决死守正面。即使后排弓箭手无盾,但防护住要害也最多是负伤,在有序的救护、补位运作下,几乎不受影响。
袁绍军对射本就处于劣势,再加上对面盾牌掩护严密,完全看不到后排杀伤效果,越射越没有信心。只是在一众军吏的弹压之下,才没有退却到弓箭射程以外。
可是,两翼对射就按照袁军的剧本走了。
匈奴轻骑兵杀到颜良侧翼,发现阵型完整,难以冲击,只好用出骑射的本事。
部分匈奴人马术高强,一边奔驰一边飞射,让袁军难以反击。
可是,袁军在大盾的掩护下,对百步以外的骚扰根本不还击。一旦一些匈奴人想提高杀伤力与准头,靠近到六七十步的距离,立刻会有一轮弩箭,准备射杀他们。
这种对射,明显朝着袁军占优的方向发展。
第三百四十六章 颜良败四将
匈奴人在付出百余人伤亡以后,无人敢靠近或者停留当靶,只能远距离无意义地袭扰。
这种情况下,弩对弓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弓的杀伤力弱于弩,匈奴人的骑弓又不像屯田军的步弓那样长和强,很难在百步杀伤袁军。
可是袁军的阙张弩却可以慢慢装填,然后瞄准那些马匹体力消耗较大,速度慢下来的骑兵。
而且,由于可以用腰背、脚踏力量辅助拉弩,这些弩兵在持久战方面完胜匈奴人。
张既观察整体战况,一眼就看出两翼只是看起来气势惊人,实际上难有难有寸进。
要不是中间的屯田军拿出些实力,估计一上来就处于全面劣势,搞得诈败成真败。
颜良这边早就看到正面局势不利,他当然有办法应对
这次领兵的诸人之中,论计谋、兵法也许他比郭图有些差距,但是论战阵冲锋,整个袁军他就是第一。
“吼!”
“咚咚咚咚!”
恐怖的大吼声,带起急促的战鼓作响。
定睛一看,颜良已经翻身下马,带着五百重步兵,列成方阵,冲了出来!
颜良冲在头一个,他一身明光铠非常耀眼,隔开无数箭矢,犹如天神下凡一般无人能挡。
后面的重步兵都一身扎甲,手持刀盾,无视箭雨,直接扑向新西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