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重振北疆 (雪豹导弹)


但此时,他们被童远的勇气和义气打动。这个素未谋面的西凉地主子弟,竟然真的因为他们是友军,来营救他们。
为什么?这个世上还有温暖?他们这些靠近边境的流民,真的还有明天?
黑山军赫赫有名的头领于毒,就这样话不成句的说着什么。
杨奉看着黑山军赫赫有名的于毒,联想他不久前取得那样的成绩,天下闻名。却又转瞬失去一切,生命危在旦夕。之后,又得到主公营救,最后峰回路转。人生啊,就是这般绚烂有啊。
去卑也看着于毒,这人可是赫赫有名的黑山渠帅。他现在好似什么都没有了,但还活着,一切可以重新开始。看来活着就是最宝贵的,也是每个人最真实的诉求啊。
这个乱世的黑夜之中,一抹星光闪烁了一下,固然微不足道,却永远地刻下了轨迹。
……
童远大军集合完毕以后,就按照卫觊建议,暂且退回河内,与后面的韩暹、呼厨泉大军汇合,再做定夺。
这也算是见好就收。这一战,无畏军阵亡不到六百人,受伤虽然多达两千余,不过多是轻伤,一个月内就能恢复。
不过,战力恐怖的具装骑兵倒是阵亡了九十几人,其中有十三名将士是被文丑一人击杀,徐俭也因他负了伤。无畏军可算是深深记住了这个人。
战果方面,倒是超出预期。斩首过千,又俘虏了超过三千人,而且成功救下于毒和他一千多兄弟。其余马匹军械更是可以在配置无畏军一个旅,或者三千屯田军轻骑兵。
童远撤回河内之后,将半数物资分给韩暹和呼厨泉。
而这些俘虏多是河北小农、佃户,再加上袁绍对百姓比较优厚,所以胁迫到屯户肯定不妥当。他和众人商议之后,想到了一个办法。
将三千余俘虏中,分别挑出愿意投靠西凉军和渭阳君的,以及大族中的部曲、家丁。
前者共有一百余人,多是没有什么家属,被强拉过来的苦力。童远就把他们带回去,补充进军屯、民屯。
后者也是一百余人,经过筛选都是铁了心跟随各大士族、地主家的人。这些人,童远不打算仁慈,全都赏赐给呼厨泉,回去做奴隶。
当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的是他们给士族干也是干,给匈奴也差不多。但暗中童远安排呼厨泉,这些人全都不给吃饱,一个也不许看到明年春天。
呼厨泉欣喜而去,这种不用给吃饱饭,又有些力气的壮年奴隶,他们最喜欢了。
其余两千多人,童远全部给一天口粮,分批释放回去。这样,在多数小农、佃户那边,肯定会留下他的名声。而大士族也不知道,他们那些被带走的部曲,以后命运如何。
至于已经多处骨折的陶升,童远要把他带回去,交给张燕和于毒他们,把他游街一番,让他生不如死,最后在处以极刑。
没办法,在这个时代当圣母,根本不能帮助百姓和时局。战争,永远要伤害一些人的利益,而让另一些人受益。
……
袁绍与颜良、文丑汇合之后勃然大怒。先是把苏由和逃兵之中屯长以上全部斩首示众,然后尽起大军,要荡平童远。
沮授赶紧阻止道“主公不可,此时我军贸然追击,会远离河北根基。短期之内,公孙瓒、张燕之流不足为惧。不过,各地尚有摇摆的士族、豪强。一旦我军不利的消息传过去,恐怕会再出现邺城兵变。”
“敢!”袁绍大怒,仍然要剿灭童远。
荀谌、许攸亦劝袁绍息怒。袁绍稍微冷静下来,说道“我军被西凉童远小贼偷袭,如不让他付出代价,恐怕天下舆论会对我们不利啊。”
田丰说道“我军何不施展欲擒故纵之计?”
袁绍知道田丰有了计谋,问道“田元皓有何妙计?快快说来。”
田丰说道“这童远身边肯定有狡猾之士辅佐,在我军进攻于毒关键之时发动偷袭。如果我军直接去追,他们肯定躲入太行之中,拖长我军战线,然后乘机唆使群小作乱。”
“可是,我军完全可以放跑童逆,然后只需按照之前沮先生之策,如此如此……,这样引诱他来主动送死。”
“秒啊!哈哈哈!那小贼肯定上钩。”
……
六月初的战事就此结束,张杨最后也是有惊无险,继续做他的架空河内之主。
眭固则依照童远的命令,继续在张扬手下效力,以后等到时机,关键时刻倒戈效力。
袁绍稳定河内形势,安抚张扬以后,专注于扫平黑山军,攻占魏郡、上党黑山余部去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 屯田的收获
回到河东以后,童远初步做好规划,就让徐荣暂领无畏军休整,其余各军纷纷论功行赏。
只有骑兵第三旅士气不高,具装骑兵的折损,恐怕短期之内不好立刻补充。胡琅儿、徐俭找到童远,询问是否从无畏军内抽调,或者从军屯或者匈奴那边发展一些。
童远想了一下,表示可以补充,不过这支骑兵还是从汉人中挑选,而且要按照之前,甚至更高要求,反复训练。避免因为有现成的次优骑兵可以补充,而忽视培养最顶级的骑兵。
徐俭听了十分感动,他与这支具装骑兵共同成长,当然希望他继续发扬下去。
历史上,不乏优秀的骑兵,但很多都干脆用胡人骑兵填补,久而久之,就成为胡骑。换言之,这些优秀骑兵,慢慢就从自己培养汉人,变成拿来胡人,再变成胡骑了。
幸好,主公十分看重这支骑兵,而且注重质量和培养,而不是拿来别的骑兵掺水。
安排好这些事之后,童远赶紧联络裴徵、裴缉和黄河另一边的张既。因为五月份,屯田耕种的冬小麦应该已经收割完毕。不知道产量怎么样呢?
他派人联系的时候,又回忆各县的情况。
黄河西边,一共是夏阳、郃阳和衙县三地。前者保持士族豪强小农经济,初夏收获可以忽略不计。
后两县由于之前被严重破坏,所以安排了军屯、民屯近五万人,实行屯田。并且从长安、天水等地购买了足够的宿麦种,都在去年九月完成了耕种。
“报,张既县令来了。”
“快请进来。”童远已经迫不及待的见张既,看看两人合作搞起来的屯田种麦,效果怎么样。
样貌微微殷实的张既,面带着灿烂笑容更显得憨厚友善。他进来也没顾得礼数,直接握住童远的手臂道“丰收!丰收啊。”
童远心中如释重负,笑道“太好啦,太好啦!德容果然厉害,不知两县产量一共多少啊?”
张既回道“经过接近一个月的收割和统计,两县一共收获麦子,六十三万石。平均计算下来,产量可是破了大汉关中的记录啊。”
童远仔细询问,又经过换算。亩产略微超过四百汉斤。按照后世的标准,达到了亩产麦子两百斤的水平。
亩产麦子两百斤,要是童远初来乍到,肯定高兴不起来。但是这一年来他了解到,大汉能够亩产一百八十斤,就已经算是丰收了,此时自然会发自内心的高兴。
不过,他简单计算了一下。六十三万石,按照他那个屯田军每月一石半屯,壮劳力每月超过一石,老幼一百至二百汉斤的分发。这些麦子,也才刚够这两县屯田农户一年多吃食。
张既和童远心有灵犀,直接补充道“丰收后,大伙都很高兴。但各县乡,以及下面的屯、队都为了日子过得更好,立刻组织起来种粟。相信十月份又能有不少收成。”
童远问道“是不是这样就可以一年两熟了?”
张既说道“这批宿麦是去年九月种下的,不过今年种完粟,估计来不及种宿麦,所以能搞得起来两年三熟。”
原来这童远是后世南方人,他对一年两熟比较熟悉,却不知道北方很难做到。这个时代,有屯田和张既等循吏,能搞好两年三熟,就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两人又做了些讨论,如果今年十月底,粟的种植也一切顺利。估计能够亩产一百七八十斤,也就是大约五十多万石的粟。
这两个县,就不仅可以让屯户继续现在的好日子,还可以再吸纳一万人口,扩大屯田。
当然,这些产量都是脱壳以前,军屯、民屯在各队有石磨,支持无畏军的军屯后勤部,也是有足够的工具使用。
但这种情况要不要搞水力或者风力石磨呢?夏阳这片土地刚好河流众多,风也比较大。可惜他不会搞,张既也并不精于这方面。两人只好记下此事,看看后面有无机会。
童远突然想起一事,那就是粮食供给的这般充足,会不会有些人偷懒,或者一些屯、队除了客观原因,在主观上并不尽力。
张既做事情细致入微,这一个月来他不仅抓紧丰收和统计的事情,还对半数以上的乡、屯完成了巡查。
张既说道“此事也颇为有。我巡查了三十多个屯,原以为青壮较多的产量就高,老弱多的就比较低。可是没想到,亩产最多的十个屯,有一半是老弱更多的。反倒是青壮较多的,有那么三屯,在两县都是垫底的存在。”
童远问道“德容有没有探查,老弱产量高的屯,与同样老弱多,但产量低的屯有没有区别?同样,青壮多的,产量高低悬殊的屯,有何区别?”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