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臊眉耷目)


  刘琦点了点头,叹息道:“若是如此,那就得让三军将士们坚持坚持了。”
  孙坚冷眼旁观,听完刘琦和蒯越的对话,突然插嘴。
  “孙某的军中,冬衣也不甚足……”
  刘琦闻言,不由皱起了眉头。
  这孙坚什么意思?
  听他这言下之意,似乎想敲诈我荆州军的冬衣?
  这算什么行为?简直是跟袁术如出一撤。
  刘琦看向蒯越,却见他的眼中也出现了一丝瘟怒。
  这是摆明了想打劫啊。
  刘琦看向孙坚,淡淡道:“君侯此言何意?刘琦不甚解呀。”
  孙坚似乎并不在意刘琦和蒯越的不快,他脸上依旧是那副冷冰冰的神色,外加略微的嘲讽。
  不过他的回答却出人意外。
  “孙某军中,冬衣也不甚足,恐无法支援给贵军了……眼下,某只能从吴县的子弟中,抽出七千人,让他们与公子麾下的军卒穿插轮换使用绵袍,两人共用一件冬衣,每日各穿六个时辰,待汝荆州军的冬衣抵达之后,再将同用的冬衣还给我军将士,不知公子以为如何?”
  这一番话说出来,不只是刘琦,连蒯越、蔡勋、黄忠、文聘等人都楞在了当场。
  这孙坚,一脸漠然,嘲讽意味十足,怎么办出来的事,竟这般暖心?
  “两人,共用一袍?”刘琦喃喃念叨道。
  孙坚一挑眉:“怎么?刘公子的麾下军卒,还不屑与孙某的将士同袍么?”
  “那倒不是,只是不曾想君侯居然这般仗义,实在令琦诧异非常。”
  本以为孙坚是要趁火打劫,要荆州军给他提供绵袍,可谁曾想他居然是提议要自己的将士和荆州军暂时同袍抗寒。
  换言之,就是将己方七千吴郡子弟兵的冬服借给了荆州军一半。
  古代因生产力低下,缺少衣物渡过寒冬是很正常的事。
  两人同用一袍渡过寒冬,也不是孙坚首创,在此之前,还是有先例的。
  《诗经·秦风》中有一首诗歌叫《无衣》,诗的开头即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意思是,谁说我没有军服,我和你共有战袍,虽然只是诗歌,但诗歌的题材和意境,很多都是源于生活,可见当时的秦国军队在物资困难的冬天,士兵只能两人合披一件绵袍抵御寒冷。
  但那毕竟都是一军,而像是孙坚这样,让己方军士与连盟友都算不上的宗亲联军共用一袍,这行为已经可称之为大义了。
  这不该是孙坚的为人啊?
  面对刘琦的感激,孙坚却没有任何表示,依旧是摆着一张臭脸。
  他很是平淡地对刘琦道:“阳人县的东城,已经被孙某清空了,那里有空置的民舍和空地可以屯兵,那些屋舍,孙某用了一半,剩下的给你等用,将士们无需驻兵于城外,在城中驻扎即可。”
  孙坚的语气虽然冰冷,但他话中的内容却无不显示了他对刘琦一众的关照之意。
  在来阳人城之前,刘琦曾在脑海中构思了好几个与孙坚会面时的场景。
  但他万万没想到孙坚居然会这样对待他们荆州军。
  不应该的……
  前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郡守张咨皆亡于其手……杀刺史太守眼皮都不眨的人,会有这么好心?
  这样的人,会做出照顾荆州军的举动?
  刘琦不太信。
  但他现在也摸不准孙坚的脉络。
  罢了,反正有袁术做后盾,那就走一步算一步吧。
  当下,刘琦便先按照孙坚的邀请,率兵进城安营扎寨。
  孙坚想搞什么鬼,且容日后再慢慢思之。
  反正以刘琦和袁术目前的关系,刘琦觉得孙坚也不敢坑己方。


第九十八章 阳人县寒风凛冽
  阳人县的城东已经整个都被孙坚清空了。
  原先居住在这里的百姓到底被孙坚移居到哪里去了,刘琦不知道,但刘琦估计下场未必会特别好。
  这就是乱世。
  再冰冷的刀刃,也比不上那冰冷的人心。
  孙坚军也驻扎在阳人城东,如他所言,他大概是用了一半的空地和屋舍,眼下正好把另一半借给荆州军屯兵。
  那些空置的屋舍中,最好最居中的,自然是由刘琦居住的,毕竟公子的安全乃是重中之重。
  以此类推接下来还有司马,军侯,曲长,屯长等……
  普通士卒能居住进屋舍的便尽量挤进一舍,而剩下的则只能在屋舍外的街道上或是空地间安营扎寨。
  或许是真应了孙坚的话,在阳人城驻扎后,当天完事的天气就开始变的异常寒冷了。
  气温骤降,寒风凛冽。
  但幸运的是,在气温开始大幅度下降的日子,刘琦却能够住进的民舍,这对于他来说,真可谓是天大的幸运。
  汉朝时期,普通的民宅面积大概是在十个平方米左右,分为半地穴式和地面式两种,房子大多有炕,且炕与灶相连,下面还有烟道。
  西汉时期就已经存在有两条烟道的火炕,而东汉时期的民宅则已经出现了拥有三条烟道的火炕。
  火炕并非是东北人的专利,早在一千八百年前的汉朝,中原人就已经开始使用了。
  由于眼下军中并无石墨,孙坚就派人送来了一些柴薪给刘琦,让他烧炕取暖,由于屋舍中建有三条烟道,即使在里面烧火,空气也不会熏人,更不会出现将人呛死的情况。
  在这样相对暖和的环境下,刘琦睡到了半夜子时,但却被屋舍外的声音给吵醒了。
  屋舍外闹哄哄的,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很多军士似乎都还没有睡,四处皆是士卒们的高声呼喝,吵吵闹闹的好像还是在白天一样,让刘琦一时间产生了错觉,以为是白天。
  刘琦揉了揉眼睛,掀开被子起身。
  他穿戴好了衣甲,开门走了出去。
  刚打开了屋舍外门,便感到一股烈烈寒风迎面扑来,打在刘琦的脸上将他的脸庞吹的生疼。
  “好冷!”
  刘琦不由打了个哆嗦,暗自道:“只不过是一夜功夫,天气就变的这般凉了,难怪孙坚要其将士与我军同袍,原来他是早就知道了会有这样的气候巨变。”
  刘琦略有些哆嗦的走出房门,便立刻有一名士卒走了上来。
  刘琦认的,那是黄忠麾下一名屯长,叫褚胥,这一路上奉黄忠之名,多有照顾刘琦之举。
  他年纪很轻,也就是比刘琦大那么三四岁的样子,但却已经是屯长了,若是再做几年,立些功绩,有黄忠提拔,一定大有前途。
  “公子,这么晚了,如何不睡了?”
  “外面太吵了,睡不着。”刘琦拉扯了一下衣襟,笑着回道。
  吕胥皱起眉,道:“公子稍安,待卑下去遣散他们,不让他们打扰公子休息。”
  刘琦环顾了周围,发现遍地都是火堆,士卒们抱着柴火往来奔走,彼此呼喊着同僚的名字。
  街道上,不知何时燃起了一个个火堆,士卒们围在那一个个火堆旁,又是吹手又是喧嚣,应是在取暖驱赶寒意。
  刘琦拦住要去驱赶那些士卒的吕胥,问道:“这已是过了子时了,将士们为何还不睡觉?”
  吕胥叹道:“回公子话,天子骤寒,太冷了,在帐内的士卒冻的根本没法入眠,只能出来升火,围着火堆取暖,这种天气,人在帐篷里睡,怕是会僵的。”
  旁边,和吕胥一起的一荆州军屯长亦道:“公子,这样的天气,若是穿着单衣睡了,恐怕这一觉过了,想起也起不来了。”
  刘琦闻言,长长地叹了口气。
  这个社会,生产力还是太低了,环境还是太差……
  连棉花这种在后世遍地普及的东西都没有,每每入冬,仅是因为寒冷就不能生存下去的人,不知凡几。
  饿死,冻死……在这个时代而言几乎是家常便饭,能够活到寿终正寝,对于汉末的人来说,真的是一种奢望。
  “今夜这么吵闹,我在屋内怕是也睡不着了,罢了!随我走走。”刘琦吩咐吕胥道。
  “诺!”
  吕胥说罢,急忙进屋去给刘琦取来罩衣,要披在他的身上,却被刘琦伸手挡开了。
  “先不用了,我想试试没有罩衣,到底有多冷。”刘琦微笑着回道。
  他记着文聘曾跟他说过的一番话。
  与将士同吃,同睡,同苦……
  ……
  穿过一条条的街道,看着一个个火堆旁边围着的那些抱团取暖的士卒,刘琦心中不知为何,颇有些酸楚。
  他能改变的,难道仅仅只是自己的命运而已吗?
  这些荆州士卒是自己带出来的兵,也是他父子下辖的民……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挨饿受冻,也没有任何的解决办法吗?
  难道以后每一个冬日,都要看着下辖军民,因为缺少物资,而饥寒交迫?
  这个时代的底层人,难道注定只能将生命维持在死亡线上?
  不,一定会有办法的,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和进步,并不一定要纯粹的用时间去堆积。
  一定会有更为捷径的道路。
  “原来刘公子竟还未睡……这大半夜的冷风凛冽,怎么还要四处走动?你不冷么?”
  一道冰冷的声音,响在了刘琦的耳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