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臊眉耷目)


  廷议期间,蔡瑁和蒯良向刘表举荐了一些人才,二人加起来共举荐了六十余人,皆是蔡、蒯两氏族中之人,或是与两族交好之人。
  刘表既没有驳,也没有允,只言容其斟酌。
  一众人等商讨到日落,方才散去,刘表谢绝了蔡、蒯两家人的晚宴邀请,决定留在官署自行小食。
  来襄阳城的第一顿晚饭,刘表想和儿子一起吃。
  ……
  父子两人的饭菜很精致,一漆盘青菜,一鼎烤鹿肉,一樽菖蒲酒,外加两碗稻米饭。
  五谷有贵贱——在这个时代,贵稻贱麦,普通百姓是以连同壳、皮、麦麸一同蒸煮的麦饭作为主食,亦被称之为贱食,而像刘氏父子今日吃的稻米饭,或是用稻米磨粉做成的“饵”,寻常人和平时期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更休说现在是战乱时期了。
  刘琦和刘表没有分食,两人坐在一张长案两面,一同进食。
  刘表年纪大了,饭量不多,吃不了一会便放下了筷子,慈祥的看着刘琦吃。
  刘琦发现刘表不动了,抬头看向他:“父亲怎么不吃了?”
  “为父饱了。”刘表笑呵呵地道:“年纪大了,吃不下太多,汝多食些,莫要浪费。”
  刘琦点了点头,没有客气也没有拒绝,虽然是半道父子,但他能感觉出刘表对他的感情是发自肺腑、真情实意。
  也只有在这个老人的面前,刘琦才可以放下自己的成熟与做作,做个真正的少年人。
  在刘琦进食剩下的时间里,刘表一直没有说话,他不想打扰他。
  只待刘琦吃完了最后一口,刘表方才缓缓开口道:“吾儿,你可还记得,咱父子多久没一起共食了?”
  刘琦仔细的回想了一下,道:“差不多应该有两年了吧?”
  “两年零三个月。”刘表叹了口气道:“这么久了,为父一直在雒阳谋事,少有顾及你们兄弟三人,仔细想想,为父着实是对不起你们兄弟。”
  说到这,刘表的眼眶中又有些雾蒙蒙的。
  他抬手擦了擦眼眶,感慨道:“这下好了,从今往后,这荆州之地便是咱山阳刘氏的家,待局势稳定之后,为父再把琮儿和修儿接来,从今往后,咱们便一家团聚了。”
  刘表的脸上露出了向往的神情。
  刘琦很理解刘表的感受,不论他再怎么样有能力,在这个平均年龄很低的年代,刘表已经算是一个垂垂老者了,不知道哪一天就撒手人寰,对于这样的老人来说,七内心自然是希望能够全家团聚的。
  “父亲勿急,这一天已不远了,如今南郡和江夏郡皆平,荆州大局已定,再稍作安抚,便可举家迁移了。”
  刘表欣慰的点点头,但突然间似想到了什么。
  他眉头一皱:“琦儿,今日老夫与蔡瑁等人巡视城防,蔡瑁言语里似对汝多有不满,却是为何?你与他不是一同平定荆楚宗族么?如何反倒彼此不睦。”
  面对刘表,刘琦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他便从头到尾,将自己来荆州之后,所有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给刘表叙述了一番。
  这当中的事,无需刘琦加以评论,以刘表的政治素养,自然能通晓个中是非。
  刘表越听,眉头便皱的越紧,表情逐渐凝重,与刘琦初见时的喜悦已是消影无踪了。
  少时,待刘琦说完之后,刘表方道:“不想荆州望族,竟这般强势……不过琦儿,汝如此算计蔡瑁,多少也有些不当之处,这襄阳的城防就算是握在汝手,然若失去了宗族之心,这荆州怕也是坐不长久。”
  刘琦抖了一下长袖,呈环抱似的双手在胸前合十,行礼道:“父亲教训的极是,孩儿今后自当谨记。”
  刘琦说这话,是因为刘表是他爹,以孝治天下的汉朝,长父相训,需当应诺。
  但随后,他就要提出不同的意见了。
  “父亲,若是我们一味纵容望族,这荆州我们就能坐安稳了吗?城防,兵权,要害职务若皆在望族之手,你我父子行事处处掣肘,这荆州之主坐着又有何意思?莫不如回山阳老家来的自在。”
  刘表长叹口气,道:“为父也不想,只因你我父子初至此地,实力不足,若不与望族妥协,恐寸步难行。”
  刘琦拱手道:“父亲也大可不必忧虑,孩儿倒是有一个想法,不知可成熟否,还请父亲指正。”
  刘表一听刘琦有意见,忙道:“吾儿有何见识?”
  刘琦道:“父亲是荆州刺史,是七郡之主,安抚望族,收拢其心,权衡利弊,是父亲之责,父亲虽然权大,但做事却需权衡,不能率性而为,但孩儿非荆州之主,孩儿做事,无需顾忌望族——便如这次得罪了蔡瑁,他纵然气愤,又能拿孩儿如何?他还能劝父亲杀了我吗?且孩儿之所行,皆是自己的主意,又非父亲授意,他同样也说不出父亲什么来!”
  刘表多少有点琢磨过味来了。
  “吾儿之意,为父懂了……汝是想为父主内,汝主外乎?”
  意思是这么个意思,但刘琦不能承认,当着刘表的面,他得谦逊一些。
  “非也,孩儿之意,是由孩儿襄助父亲,做父亲不好做或是不方便做的事——父亲眼下可安心治理荆州,收拢荆楚人心,善用士子为己用,孩儿愿为父亲之利刃,拓展我刘氏实力,做父亲之援!父亲不方便做的事,孩儿皆可为之,就算是这当中偶尔犯错,父亲也大可惩戒,不必姑息孩儿,谅那些宗族也说不出父亲什么……反正父亲也不能杀了我吧?”
  刘表哈哈大笑,道:“不失为一良策,只是……汝想如何发展我刘氏之势力?”
  刘琦实话实说:“此番平定宗贼与张陈二贼,孩儿共为父亲拢得兵卒五千,并黄忠与黄叙父子两名勇将,这些都是咱刘氏自己的兵将,蔡瑁他们插不得手,孩儿想率领这支兵马,去平荆南四郡,打下桂阳郡张羡,扩充我刘氏兵马、涨父亲之威望,不知父亲以为如何?”
  刘表琢磨了一下,道:“虽是良策……可平定荆南之事,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只怕蔡瑁等人也会与你相争,届时为父也不好权衡。”
  刘琦点了点头,刘表确实想的周到,自己要去平荆南,蔡瑁只怕不愿意,怕凭空增长刘氏的实力。
  且蔡瑁身为南郡都尉,若是他极力要自己去平荆南,刘表也不方便过于拒绝。
  “确实是有这个弊端。”刘琦点头承认道。
  刘表却忽然道:“吾儿,为父倒是有别的路子,可大涨我刘氏声威实力,只是此事也有诸多弊端,为父自己难以定夺。”
  刘琦没想到刘表还能有好办法,随问道:“父亲不妨与孩儿说说?”
  刘表站起身,转身往内室而去。
  少时,却见刘表拿了两卷帛书回来,向着刘琦面前的长案上一放,沉声道:“吾儿,猜猜这两封秘信,乃是何人写给为父的?”
  刘琦挑了挑眉:“何人?”
  “一封是袁绍,一封是董卓。”


第三十四章 宗亲护君
  袁绍和董卓都给刘表写信了,这件事并不奇怪。
  以袁氏兄弟为代表的原何进旧派势力与董卓所率领的西凉武人集团,目前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摩擦,双方以雒阳为争夺中心,在河内,阳人,酸枣等各处发生了大规模的武械争斗,双方的较量如火如荼,无论是政治或是军事较量都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
  在这种关键时刻,双方一边较量,还一边不断地寻找着盟友。
  刚刚到荆楚赴任的刺史刘表,自然也是两方势力互相争取的重要目标……
  刘琦拿起了长案上的两份帛书,分别拆开看。
  其实这两封书信的内容都差不多,无外乎是想拉拢刘表,袁绍请刘表加入关东牧守盟军反董,而董卓则是命刘表匡君除贼,协助自己诛除袁术和孙坚等叛逆。
  刘琦看完后,将两封信叠整齐,放在桌案上。
  “袁绍和董卓皆欲拉拢父亲,父亲心中却是何意?”刘琦问刘表道。
  “为父本不想答应董、袁中的任何一方,只想安坐荆楚,徐图后计,但适才听汝所言,为父心中也明白,若是只安于坐守荆州,不图谋发展我等自身势力,只怕日后行事会越发掣肘于人,于是为父便想到了袁绍和董卓招揽之事。”
  刘琦心中感慨。
  刘表这个人虽然平日里墨守成规到极致,可一旦开窍了,反倒是比一般人更加图谋进取。
  自己不过是想借讨伐张羡的机会,拿下荆南,借以扩充兵力和名声……
  可刘表居然想往董卓和袁绍之间去掺和,借以扩充实力威望……
  不过实话实说,荆南贫瘠,人才匮乏,即使刘琦去征讨了一大圈,刘氏的兵力和威望也未必见得会增长多少,还容易被荆州望族将这些利益均分。
  但若是对外,情况就不一样了。
  北方战事凶险,但胜在局势混乱,可浑水摸鱼,且北地人口稠密,人才鼎盛,乱中谋利,或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问题是……刘表难道不知道步子迈太大,容易扯着蛋的道理?
  “这两方势力都不好惹呀。”刘琦长叹口气。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