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漫山遍野尽是溃逃的军兵……
而在彭城的南门之上,不知何时,一面赭黄色的大旗此时已是插在了城楼之上。
第八百九十六章 变化
镜头之下,汉军的营地一片混乱,火光四起,浓烟蔓延。
赵云生擒程昱,太史慈带兵杀入了彭城,同时也击破了彭城的北寨。
信号响起,彭城之中一众和鹰狼卫有所联系的豪强世家皆是纷纷反叛,向着周围的汉军发起了进攻。
内外俱发,程昱被擒,彭城之中也再没有人可以止住这一场乱局。
群龙无首尚且会乱了阵脚,彭城之中的那些乡勇军卒可算不上是什么龙啊,说是虾兵蟹将其实都有些抬举了,称呼为乌合之众更为贴切一些。
赵云镇守在北城,监察着城内的景象,他的任务很简单,保证程昱无法走脱,同时守住北城,以防之被汉军重新夺回。
他只需要坚持到,那些从九里山向着彭城快速的行进的步卒进入彭城即可。
太史慈和他两人带领进入彭城的军队其实并不多,只有八千人,八千人之子红武卒和锐士各占了一半。
这么一点的兵力,丢在偌大的彭城之中,在平常时分就是连水花都难以溅起多少。
分散到四方,每一方也不过只能分担两千余人,刚刚够防守四边的城墙。
而他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把守四方城墙,他们还需要去做更多的事情。
他们要彻底的搅乱彭城,使得彭城内外的近十万汉军分崩离析。
听起来不可思议,毕竟人数相差了十倍,他们能够做到的事情极为有限。
但是这一切却并非是什么虚妄之言。
两军交战,影响结局的因素和原因并不仅仅只有人数。
此时的彭城在厮杀和火烟之中已经是彻底化作了一座人间炼狱。
值得庆幸的是,为了准备彭城之战,容纳更多的军兵,刘协提前命人将彭城内的大部分百姓都迁移出城,迁到了更西方。
四面八方皆是哀嚎之声,城中各处全都在交战之中。
那些反正的世家豪强,他们向着四周没有换上赭黄色的旌旗的其余军队发起了无法差别的进攻,为的就是将潭水搅浑。
彭城之中那些寻常的乡勇何曾见过这样的阵势,也没有想到那些原本应当是袍泽的战友竟然会对他们拔刀相向。
那些发起反叛的世家豪强占据了先机的,驱赶着溃兵不断的冲击着其余还处于凌乱和惊慌之中的汉军部曲,将城中的水搅得更为浑浊和混乱。
唯一还有些许的秩序的是彭城的东城,程昱当时命令麾下的裨将召集城中的正军,主要是在东城方向集结,稳住局势。
程昱的裨将很好的执行了这个命令,在局势还没有完全恶化的时候将能够集结到的正军全部集结在了东城。
东城的攻防因此受到了影响,明军在控制了西、北、南三面的城墙之后,在东城遭遇了汉军顽强的抵抗。
不过东城汉军抵抗虽然顽强,但是在他们看到了被俘虏的程昱之后,士气瞬间便一落千丈,在明军的第二次进攻之中,东城也被明军收入了囊中。
四面的城墙,在短时间内被太史慈全部掌控了下来。
许安放下手中的千里镜,在东城还没有升起黄旗的时候,他就已经是派出了作为右军的锐士营和青州兵前往彭城东城的方向
青州兵都是步兵,但是那些锐士营的军兵却是骑马的步兵,他们一开始打着骁骑营的旗号列阵于东山之下,迷惑汉军。
彭城四方营寨之中,东城因为要直面明军的进攻,因此有一段是依附着彭城的城墙而修建。
明军占据了东城之后,甚至可以直接在城墙之上居高临下,向着彭城东寨射击。
彭城东寨本就混乱,许安派遣的右军轻而易举的便攻入了营寨之中,彻底瓦解了东寨汉军的防线。
许安收回了看向彭城的目光。
彭城已经完了。
按照计划,这个时候九里山方向的步卒也应该快要进入彭城之中了。
算上他派遣的青州兵和锐士营,和太史慈麾下的武卒、锐士,进入彭城的步兵总数将会达到两万人。
两万人的精锐步兵,拿下一个彭城绰绰有余。
更何况他们要面对的只不过是一群惊弓之鸟罢了。
彭城四方城门也尽皆被占领。
北城门、西城门紧闭,封住了彭城内汉军的行动方向,只有东城门和南城门是打开的状态。
彭城内的汉军想要逃亡只有从这两个方向同行,东城门是明军的进军入口,汉军自然是不可能迎着明军的枪口撞上去,所以实际上,留下的最后的逃亡通道就是彭城的南门。
而太史慈也有意引导着彭城之中的那些汉军向着南城的方向逃亡。
太史慈带领武卒和锐士组成的骑兵驱赶着彭城之中的溃兵,向着南方而进。
彭城四寨,北寨、东寨已经被明军攻克。
西寨也陷入了混乱,留守在西寨的汉军也是乡勇,这些被留在西寨的乡勇也是乡勇之中最差的一部分,他们的士气本就低落无比。
经历了最初的内乱之时,他们便已经快要到了崩溃的边缘,也是镇守在西寨的汉军中郎将指挥着麾下的军将拼死抵挡才稳住了局势。
但是就算如此,局势也没有稳定多久,随着西城的城楼之上换上了明军赭黄色的旌旗,这些西寨的乡勇士气瞬间陷落了谷底。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明军打过来,整个西寨彻底的陷入了崩溃,西寨的那些军官再难以弹压军队,大量的乡勇逃出营寨向着西面逃窜而去。
而他们逃亡西面,无疑是自投罗网,因为这个时候徐晃已经是带着骁骑营和西凉营两营上万名骑兵截断了汉军的退路。
徐晃看到汉军的溃兵向西逃来,他没有犹豫,直接分出了一支千人骑兵前去驱赶。
兵祸更甚于匪祸,若是放任这些溃兵逃亡,只怕是会造成流毒千里的情况。
这些溃兵将会造成给他们所过之地的造成极大的祸害。
溃逃的军兵缺衣少食,又时刻要担心着生命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之下,什么礼义廉耻,什么仁义道德都不再重要……
望车之上,许安将手中的千里镜抛给了一旁的徐鸿。
远处的战局已经不需要再看了。
太史慈驱赶着彭城的溃兵攻破了混乱的南寨。
孙静在西南山区所设下的二十七座连营彼此环环相扣,相互链接,使得其便于支援。
许安当时命令张辽暂停进攻彭城的东寨,转而进军进攻西南汉军大营的北部地带。
指挥西南汉军的大营的北部地带正是荀或,荀或调兵遣将,抽调了大部分的兵力前往前方的营地去抵抗张辽的进攻。
他没有料想到彭城居然会先乱起来,等到他反应了过来,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是晚了不止一星半点的时间。
数以万计的汉军溃兵漫山遍野,借助着溃兵的掩护和冲势。
太史慈连破北方三营,这三营其中有两营是与彭城相接的营垒,而第三座营垒则是一处大寨,主要是屯集粮草、运送兵粮的转输之地。
孙静所设计的一切,都是依靠着彭城来设计,他从来没有想过彭城居然会先一步告破。
实际上的连营并非是二十七座,而是二十九座。
九里山和彭城也被孙静算作是营垒使用,彭城就是最大的一处兵站。
不得不说,孙静虽然能力军略比起孙坚来说要差上了不止一筹,但是他对于地利的利用却是达到了的巅峰。
只可惜,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许安将手中的千里镜递给了旁侧的亲卫徐鸿。
孙静所设下的二十七座连营,如今正面被攻陷了七座,北部被太史慈攻下了三座,被张辽攻下了两座。
二十七座连营,近半的营垒都被攻克,同时也失去了彭城这个最大的兵站。
连环之势已经彻底瓦解,许安已经下达了总攻的军令。
上谷营和并州营的骑兵在颜良、文丑两人的带领之下前往了南方。
一张捕获汉军的大网已经张开,四面合围,没有骑兵的汉军根本就逃不出这彭城地方。
汉军选择在彭城布防,刘协想要以自身为饵来为水师争取机会,重新夺回淮水的控制权。
但是这一切终究只是虚妄,再完美的计划也要看执行的人是谁,也要看天时地利人和。
汉军只占地利,却不占天时,更不占人和。
汉军之中武备孱弱,多有滥竽充数之器械,心怀鬼胎者更是犹如过江之鲤。
而明军却是上下一心、武备盔甲精良坚固、军卒将校无不奋勇争先。
若是指挥这场彭城之战的人是皇甫嵩,那么许安绝对不会前来彭城。
因为皇甫嵩绝对不可能召集所谓的乡勇来驰援,他清楚正军和乌合之众的差距所在。
若是皇甫嵩或则是孙坚两人一人在彭城,许安会选择用另外一种办法来解决问题。
实际上,这一次的彭城之战,还是有一些风险,如果计划不顺,那么还真有可能让汉庭能够得到喘息机会。
相似小说推荐
-
盛唐风华 (天使奥斯卡) 纵横中文网VIP2022-05-03完结隋末之世,天下大乱,从汉末之世已经延续数百年的门阀世家制度,在隋末之世已经走到...
-
大周少卿 (清九玄) 起点VIP2022-02-11完结佛系外卖员吴成思因为一场车祸,穿越到大周,成为女皇武则天的侄子、狄仁杰的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