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黄天之世 (罗小明)


  在最外层的汉军营垒营墙之后,摆放着巨型的抛车。
  营垒之中,土丘林立,蜿蜒起伏,地势复杂,就算是攻入其中,也需要花费一番手脚,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占据整处营地。
  身穿着甲胃,肩扛着长枪的汉军巡逻军士迈着整齐的步伐,沿着规划好的巡逻路线缓步前行,维持着营地的治安,同时保护着营地的安全。
  普通的军卒皆是在本什的军帐附近活动,有人在仔细的打磨着所持的兵刃,也有人在检查甲胃是否坚固,还有人在检查着弩机和弓箭是否堪用,清点着箭失的数量。
  所有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不过就算如此,营地之中却并不喧哗,交谈的人都是低声交谈,没有大呼小叫,高声呼喊的举措。
  孙静神色凝重,带着数名亲卫向着正前方青幕军帐缓步走去。
  彭城以东的烽火台也点燃了烽火,他也已经收到了来自吕县的消息。
  没有等到开春,风雪只是稍微减弱,明军便已经是离开了下邳,向着彭城一路行进而来。
  许安亲领大军六万出下邳,丝毫没有遮掩旗号的意思。
  前线斥候探明旗号之后禀报。
  吕布、徐晃、何曼、张辽、张扬、马腾、麹义等一众重号将军尽皆随行,许安留下了龚都坐镇徐州。
  颜良、文丑、庞德、马超、太史慈、赵云等明军的一众有名的将校也是随军而动,可谓是精锐尽出。
  这些信息明军根本没有丝毫遮掩,甚至是有意让汉军的斥候发现。
  孙静很明白许安此举的含义,许安就是想要打击他们的士气,先声夺人,在气势之上占据优势。
  而许安这样也确实达成了目的,明军犹如一座大山一般压在众人的心头,压得所有的汉军军将都难以喘过气来。
  就算是孙静明白,这一战的目的并非是和明军决战,而是拖延明军,用水师夺回淮水的控制权。
  但是就算是如此,面对着明军,孙静仍然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极为沉重。
  他们的对手是明军,几乎战无不胜的明军……
  要面对的将校,则是吕布、徐晃等一众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当世名将。
  而除此之外,许安亲自领军带来的压力更甚于此前两者。
  许安用兵之法并非什么是密闻机要,无非在于以正合,以奇胜。
  原先许安只不过精于兵阴阳一道,但是后面却纳百家之所长,兵家四势但有涉猎。
  繁阳一战,皇甫嵩、孙坚战死,许安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当世兵家第一人。
  而这一名号,在青徐之战之后更为巩固。
  许安的名字传来,战事未起,士气便已经是降低了一截,很多人甚至对于前景都不看好。
  所有人都清楚许安用兵谨慎,不动则已,动如雷霆,以雷霆万钧之势,长驱直入,一举破敌。
  但是却没有任何人能够挡得住明军的攻势。
  韩遂没有挡住,董卓也没有挡住,刘焉也没有挡住,甚至于皇甫嵩和孙坚两人也没有算到。
  孙静神色阴沉,他对于即将到来的彭城之战,根本没有一点的底气,哪怕是就凭借着营垒固守,他也不认为真的能够挡住明军进攻的步伐。
  历来军队通报战功,总是喜欢夸大敌人的损失,缩小己方的伤亡。
  但是明庭向来都是没有夸大也没有缩小。
  因为每一个阵亡军卒都要被刻到纪念碑之上,送往太平观内,而每一个杀敌都是军功,都要记下,仔细勘验。
  繁阳之战,明军的伤亡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是极小。
  战报详细的写着交战之时的情景,明军远道而来正面击溃了皇甫嵩所带领的留守汉军。
  皇甫嵩军被击溃之后,攻入繁阳的汉军在孙坚的带领之下背城而战,同样被明军正面击溃,土崩瓦解。
  皇甫嵩和孙坚麾下的精锐军将几乎全灭,而明军的伤亡却是微乎其微,足以见明军的战力恐怖。
  而青州之役、曹操带领着三万八千人的大军以有心算无心围剿调入包围网的五千明军骑兵,竟然反而被杀伤数千人,甚至等到许安带领援兵赶到,最终功败垂成。
  如今聚集在彭城的军队看起来人数虽多,但是他孙静并非是韩信,对于兵员并是多多益善,他没有能力指挥如此庞大的军队,只能够采用这种结呆寨、打硬仗的方法。
  二十万大军之中能够被称之为精锐,也就差不多六万人,孙静甚至感觉,他麾下这六万人,大部分军卒的素质只怕是和明军序列之中的守备军相当,甚至还达不到军区正兵的水平。
  不过他们盔甲武器倒是一个加分项,战力应该能够勉强和明国军区正兵持平,但是能够达到明军武卒和锐士同一水平的军卒却是少之又少。
  吕县距离彭城有八十余里的距离,这个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依照明军的行军速度,就算是冬天行军稍微缓慢,但是也只要两日便至,骑兵的行军速度则是更快。
  远方点起的三股烽火燃起,正是代表着明军主力出现的消息。
  明军的先锋骑兵已经是出现在了彭城的东南,并且扎下了营寨,占据了东部的几处丘陵和山麓。
  这一战,真的算是汉庭的倾国之战,刘协在各地征集战马,东拼西凑,从各世家的手中得到了不少的马匹,竟然也凑出了四千余匹勉强算的上是战马的马匹,充作骑兵,以为斥候和先驱。
  但是这些骑兵的战力却是相差于明军骑兵多矣。
  明军的骑兵一出现在彭城的战场,汉军的骑兵便被尽数驱逐,只能在营地周围活动。
  明军所占据的地方没有出乎孙静的预料,明军自东向西进攻,最好的扎营地点便是东部的丘陵山地,依靠山岭和河流屯兵,不仅有防守的地利,还便于取水取柴。
  东部丘陵地带和那些山头,孙静选择了主动放弃。
  虽然其也算是易守难攻,但是这个易守难攻是相对于西面进攻东面,而自东面进攻,彭城东部这一地带算不上什么好地方。
  这一地带的南部是沃野,拥有着骑兵优势的明军可以轻而易举取道南面,将其围困在东部丘陵地带,一举歼灭。
  所以孙静直接选择了放弃这里守卫,而是转而守卫西南的山岭,和北部的彭城、九里山三点连成一线作为防守。
  既然无法决定明军在何时进攻,如何进攻,那么起码将战争的设定的权掌握在手中。
  孙静所设立的战场,就是这连成一线的三点,以及东部和西部这些山头中央的平原地带。
  明军要想攻入彭城,必须要先离开营地,通过这两地之间的旷野。
  而占据着山头的汉军则可以据高临下,将明军的举动看得一清二楚,从而掌握战局的先机,及时做出应变。
  回过神来之时,孙静已经走到了距离青幕军帐不足三十步的地方。徐州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陵山地。
  火红的大纛旗树立在青幕军帐的前方,在已经减弱了的飘雪中随风飞舞,猎猎而动。
  大纛旗虽高,但是比起其旁边的华盖却是仍旧逊色不少,就在其旁,还立着一杆高达十丈的十二重五彩华盖,
  帐外无数甲士林立,他们的衣着统一,盔插翎羽,身披重甲,罩袍束带,按刀而立,四下戒严,各路皆设关卡。
  所有进出营地的人员皆要解下佩刀和所携带的兵刃,才会被放入军帐之中。
  这顶青幕军帐里正是西南汉军大营的中军大帐,而坐镇中军,统管全军之人,正是当今的天子!
  孙静深吸了一口气,通过了路卡,向着中军大帐之内走去。
  孙静刚一走入军帐便吸引了军帐之中一众军将的注意,所有的目光齐刷刷的落在了他的身上。
  刘协身穿金甲,罩袍束带,浑身火红,坐于大帐首座,从容有度,威严有加,英武不凡。
  他的目光也随着众人的一样,落在了走入大帐之中的孙静身上。
  “明军前锋已至东山,其中军、后军正顺着官道进驻东山,自我军营地望塔之上,可以望见全局情势。”
  刘协神色微凝,按剑起身,踏下了首座。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诸位将军随朕一同前往望台,我还没有见过明军的军势,正好见识一番。”
  刘协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他虽还没有及冠,但是早已经度过了变声期,其身形因为没有懈怠于锻炼的原因也颇为健壮且高大, 甚至要高于很多的将校,更为其添了几分威势。
  “诺。”
  众将应诺,跟随着刘协走出了大帐。
  身穿着重甲的王越的就跟随在刘协的近侧,一众顶盔掼甲的羽林卫尽忠职守,伴随左右。
  望台所设之地正在大帐的东北方不远处,相比于平昌的瞭望塔来说,这里更为广阔,也更为高大,能够容纳的人员也更多。
  刘协带着一众将校登上了望台,却丝毫没有赶到拥挤。
  雪花纷纷扬扬,但是却并不太过于影响视线。
  刘协靠近了望台的栏杆,向着东方望去。
  视野之中,十多股上百人的明军骑兵在旷野之上奔驰往来,肆无忌惮.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