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黄天之世 (罗小明)


  战场之上,弓兵急射除非是万不得已,一般的将领根本不会下达这个命令。
  一名普通的步弓手拿着制式的弓箭,用步弓尽力连射十箭左右手臂必然酸痛难耐,气力衰减。
  战阵之上的开弓射箭可并不是说什么只要将箭射出去便可,还需要箭矢具备的相当的杀伤力,毕竟敌人基本都会有一些防护。
  若是箭矢威力太小,就是敌军没有多少的防护,也难以造不成多少的伤害。
  开弓射箭并非是什么不需要体力的事情,古代的弓箭手也远没有游戏和影视剧那样的孱弱。
  培养一名合格的弓手所需要的花费的是普通进展步兵的数倍之多。
  冷兵器作战,前进挪移,冲锋陷阵,追击敌军,保持军阵也都需要足够的体力。
  “明公。”
  许攸迟疑了一下,觉得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许安。
  “这一次东征的耗费颇巨,之前中州旱情也消耗了不少的钱粮,并州虽然丰收,但是支援中州,帮助灾后重建,还有以工代赈修建各种工程,也是耗费颇多,明公这样征集大量的战马和征调马车,所耗甚,征集的费用不提,但是人吃马嚼都每日都需要海量。”
  “出征幽州,也需要大量的钱粮,三郡乌桓、公孙度两部不需要供给钱粮,但是上谷乌桓部和两郡军区的部曲所耗费的钱粮也需要并州支援。”
  “漠北用兵,也是需要并州去支援,并州虽然是太平道故土,开垦良田,修建水利颇多,已有千里沃野,但是这样消耗却是力有未逮”
  “按照原先的用度,并州的储备只能维持我军现在这样最多一月的时间,漠北三个月的时间,幽州军两月。”
  “过了这些时间,我军就会面临无粮可调的局面,只能从民间征粮,不足以坚持到秋收。”
  本来在原定的计划之中,要到明年的秋收之后,再对汉魏两庭用兵,但是现在却是不得不提前一年的时间。
  形势的转变来的太过于突然,根本没有给许安留下太多的时间。
  因此粮食储备其实根本不够,距离秋收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粮草的问题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无粮可调那就从民间征粮,以市场价收取粮食,现在各地都实行屯田制度,按照屯所为单位,征集粮食,我们的田税征收的不高,民间的余粮很多,不愿意接受征粮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各地的符祝进行劝导。”
  许安停顿了一下,回答道。
  “明公,这样恐怕和我太平道一贯的行径有违,明公可能会失去并州的民心……”
  许攸眉头微蹙,最终还是提出了相对的意见。
  许安将手中的笔搁置在了一旁的砚台之上,转头正视着许攸,坚定的说道。
  “现在所有的一切都要为东征让路。”
  “战端一开,便没有人可以避开战争的影响。”
  “我们和汉魏两庭所争夺的是整个天下的归属权。”
  “胜,则腾飞九天,从此天下之大任由其纵横!”
  “败,则坠入深渊,万劫不复。”
  许安的眼神深沉,神色严肃。
  “战争不是儿戏,我们现在所进行的这一场战争,是一场解放天下的大战。”
  “这份责任不单单是军人的责任,这份责任应当是所有不愿意去做奴隶,所有不愿意去做豚犬,所有不愿意被压迫的人应负起的责任。”
  “我相信我们的民众,他们能够理解我们所遇到的问题,他们能够理解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战……”
  许安转过头看向北方,那里正是黄河的方向,并州的方向。
  并州的民众受太平道思想的影响最大,其中很多人都是从四州一路辗转而来。
  他们正是不愿意在四州成为奴隶,正是明白摇尾乞怜换不回来豪强世家一丝半点的同情,正是想要无论如何都活下来的一群人。
  群山连绵,似有万重。
  河水东流,千古未改。
  许安环视着众人,郑重道。
  “要想获得尊严,要想获得战争的胜利, 翻身做自己的主人,争取自由。”
  “这些一切的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去争取,要想真正的站起身来,那么只有靠铁与血来实现!”
  “夺取天下,解放天下,必然会有流血与牺牲。”
  “并非是每一个人都能等到太平盛世的到来……”
  许安停顿了一下,他看着道路之上正在向前行进的军队,看着那在风中飘扬着的黄旗,看着东方。
  他想起了一个人,那个将《太平经》郑重其事的交给他的人。
  内外俱起,八州并发,如真似幻,扑朔迷离,熙熙攘攘,不过一梦华胥……
  “也并非是每一個人都能亲眼看到黄天之世的景象……”
  黄天之世,那种只存在于理想之中的盛世,许安很清楚,有生之年,他是绝不可能看到那样的景象,但是那又如何?
  那怕希望无比的渺茫,哪怕是天方夜谭,但是这能够成为放弃为之奋斗的理由?
  看着官道之上,一众面色坚毅的军卒,许安心中便有着无穷的信心。
  发如韭,剪复生。
  头如鸡,割复鸣。
  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略河内,繁阳乱象
  “汉军在朝歌设防,还有布置的各种防御措施,明显是对我军的出击有所预料。”
  舆图之上,汉军的大致部署已经被划下,这些都是来自于鹰狼卫的情报。
  许安用手指了一下朝歌,然后又移动到了长安城的方位。
  “既然如此,那么我军的行军速度应当也在汉庭的算计之中。”
  听到许安的言语,龚都眉头微蹙,他看着舆图,只感觉汉军这一次准备的实在是太过于充分。
  “从长安城到朝歌一千四百里……”
  许攸的眼神之中闪过一道精芒,他也想到了其中的关窍。
  “也就是说,汉军的计划,是在我军还没有赶到朝歌之时和魏军主力,一举击溃魏军?”
  “不错。”
  许安微微颔首。
  “所以我才要求黄龙征集大量的马匹和马车,为的便是加快我军的行军速度和最大限度的保存体力,。”
  许安的目光停留在了舆图上朝歌的位置,继续出言道。
  “中州不是冀州,鹰狼卫也不是魑魅,绣衣使者在冀州或许能够探听出魏军的情报,但是在中州,在我太平道的辖内,经过了前两次的打击,现在恐怕连消息都难以传出。”
  “我军骑军的行进速度不是秘密,毕竟当初奔袭西部鲜卑,还有进攻凉州之时,已经被董卓获知,又通过董卓传到了天下。”
  “但是我军步兵的行军速度从没有暴露过。”
  “抵达箕关之后,各军军卒可以休息两日,养足精神,再前往河内郡。”
  “在没有多少的数据的情况之下,汉庭预料我军的行军速度,子远认为是会有多快?你可以代入到汉庭的视角之中”
  许攸怔了一下,想了一想,有些不确定的回答道。
  “每日行军七十里?”
  这个速度已经有些夸张的,但是对于精锐部队来说确实是能够做到。
  武卒和锐士都是黄巾军中的精锐部队,通过了层层选拔而被选拔上来的,这些并不是什么秘密,汉军也很清楚。
  “应当是差不多,军队在腹地行军有周边补给速度自然是要快一些,他们可能估算的前一千里我军是以每天八十里的速度进军,我军武卒和锐士名声显赫,汉庭恐怕会以自身军队精锐的最大行军速度来估算我军的行军速度。”
  许安点了点头,许攸的估算还算是中肯。
  “从长安城到箕关约有一千里,每日八十里,也就是十三日的时间。”
  “所以明公才要求大军在箕关休整两天的时间,为的便是让时间大致吻合。”
  许攸目光看向舆图上汉军的各项布置。
  “汉庭既然有这样的计划,预料我军的行军速度,那么短时间内应该不会仓促于袁绍决战,仓促作战,情报不足,战胜的概率并不大,所以现在应当还是试探时期。”
  许安握手成拳,用手指的关节处敲敲桌面之上的舆图,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
  “传令于毒,让他亲自带主力出兵出兵河内郡,让王任和李恒两人不要管洛阳的魏军,带领大军迅速北上,配合于毒取下孟津和小平津两关。”
  “八天之后,兵出轵关陉之时,我要整个河内郡所有的魏军据点都被拔除,沿途的道路必须毫无威胁。”
  ……
  大明历二年195年,五月二十三日。
  河内郡,野王城上黄旗招展。
  这座春秋战国时期便已经扬名的名城,如今却是再度变换了城头的旌旗。
  城东的官道之上,亦是布满了黄旗。
  官道之上,人头攒动,一名又一名,身穿着戎装,头戴着黄巾的军卒正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着前方前进。
  十数架高大的投石车在其中鹤立鸡群,每一辆投石车,都由二十余匹专门用来拖拽的骡牵引着向前。
  这些骡马是许安专门下令培育的牲畜。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