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考生都不知道的是,就在考场的不远处,许安正骑乘着战马看着他们进入考场。
许安看着不远处那些正在缓缓进入考场之中的郡生,突然感觉岁月如梭,时光犹如白驹过隙一般,这么多年的时间居然已经过去。
这么多年的时间,各地的学坊不断的修建,学生不断的入学,大量的钱财被消耗,几乎掏空了太平道的家底。
但是许安一直都没有放弃,在困难之时,许安宁愿削减军队的数量,都一直保持着学坊能够正常的运行。
纸张难得,简牍书文比起黄金更为贵重,世家豪强尽收民间之技艺,藏书百万于家中,以为家学。
原本平民百姓根本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力,根本没有识字读书的机会。
但是现如今,一切都已经改变,那些学识,将识字读书的权力,不再是那些豪强世家所独享。
平民百姓亦可读书,亦可为官为吏,亦可进入学院修习。
当初蒙学院完全是免费,还供给学生饭食,现在随着学坊的扩大虽然已经不再免费,但是收取的学费并不昂贵,现在明国境内的平民百姓收入还算可观,完全能够负担。
毕竟现在明国的田税并不高,境内百姓基本都有田地可以耕种,也不需要再承担原本繁重的徭役,所有的徭役都改为了征募。
完全免费在当初还只有并州一地,百万之民时还可以承担,但是现在已经是有千万之民,四州之地,这么多地的学坊若是真的免费,那么其用用度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明国如今根本无法负担。
当然虽然蒙学堂、郡学院开始了收费,但是国学院并不收费,而且对于成绩良好的学生也有相应的补贴,成绩越是优异,其补贴越多。
像是陈生不仅不需要缴纳任何的学费,每一学期国家还会给陈生发放一定的奖学金,并给其家人发放一定的津贴。
如今的明国是一个新兴的国家,国家之中还没有那么的吸血鬼,还没有那么的贪官污吏,还没有那么多的蛀虫,财政的情况尚可,蒙学堂、郡学院收费之后,也让财政危机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龚都、魏律两人分别骑马列于许安的两侧,阎忠作为主考官,此时正于考场之中坐镇指挥,监管考场,维持考场的秩序。
“还有三年,三年之后,等到这些国学生毕业之后……”
许安的眼神微凝,心中百转千回。
“一切都会不一样……”
“一切都会大不一样!”
许安的眼神坚定,握紧了缰绳。
……
“铛————”
国考的开考钟声在殿阁之外陡然响起,顷刻之间便已经是传遍了整个考场。
殿阁之中,一张又一张的试卷被考官分发了下去
为了避免作弊,众人的位置间隔极宽,还有低矮的屏风将其隔开,对于站立的考官来说,自然是能够看到坐在案桌之前考生的动作,但是坐在椅子上的考生却是没有办法看到旁人的试卷和动作。
考场之上还不时的有巡考官来回走动,检查情况,考试期间一切的交头接耳,左顾右盼都将会被认为是作弊。
这些巡考官的注意力也不仅仅只是放在考试的郡生身上,那些考官也在他们的监管范围之内。
巡考官有两批人,一批人是军中的符祝,另一批人则是法部的官吏,而主持考试的官员则是中书府的官员。
三方互为监督,为的就是防止串联作弊的事情出现。
鹰狼卫作为监管机构,自然也参与在其中,作为第四方存在。
不管考场的官员如何安排,都不关寻常郡生的事情,寻常的郡生只需要答题便行。
至于考试的公正,是考官应当负责的事情。
微微平复了一下心情,陈生张开了面前试卷,又从行囊之中取出了毛笔、砚台等必备的物品。
而后陈生将砚台放在了胸口的前方,一边研墨,一边仔细的检阅着一道又一道的题目。
考试的时间很长,有足足的一整天的时间,并不需要慌张。
等到检阅完了所有的题目,陈生这才提着毛笔慎重的在试卷之上开始书写着。
这时已经有很多的郡生已经开始在书写起了题目。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殿阁之中,一众郡生皆是埋头苦写,神情各异。
考官不断的在考场之中走动巡逻。
时光悄然流逝,虽是春季天气并不炎热,但是殿阁之中已经有很多郡生脱去了外袍,他们都在冥思苦想,国考相比郡试的难度要提高了不止是一星半点。
陈生已经忘记了时间,不断的在纸面之上书写着答案,案桌之上,他所写过的纸张也逐渐堆积了起来。
陈生答题的速度也引起了主考官的注意。
不过考官也只是看了一眼,便是没有再理会,甚至没有离开座椅,一区的主官考若是离开座椅,都可能被认定为协同作弊,巡视是巡考官当作的事情。
这一次所有的试卷都是需要糊名,匿名批阅,所有的主考官、巡考官不允许和任何外界的人谈论,在考试结束之后都需要就近殿阁之中停留,等到挑选出来的审阅官批改完了所有的试卷,还有审核官检查完了所有试卷批改没有错漏之后,所有的成绩都出来,榜单定下之后,才能与外界接触。
此举也是为了避免考官和审阅官之间达成某些联系。
审阅官也是许安亲自拟定,到收上所有试卷之后,许安才会下发名单。
出题人也是临时选定,然后由军方和鹰狼卫两方共同护送入应天府,然后定下题目,许安再从其中选出一部分的题目作为试题,而不是全部采纳。
出题人也会被暂时隔离,等到放榜之日,才会被解出禁令。
还有各种各样的条例,都是为了保证公平与公正,杜绝舞弊。
中国自实行科举制度以来,历朝历代皆是不断的完善制度,但是却是还有科举舞弊案发生。
这还是被破获的案件,还有很多人舞弊成功,并没有被查出,这其中又不知道有多少。
考试舞弊,使得无能之辈滥竽充数,不仅仅是国家的损失,也是对于其余考生的不公平。
所以就算是不惜代价,也必须要保证国考的公平与公正。
第七百五十六章 西域都护、朝鲜三韩
大明历二年,四月初二。
整个长安城分外的热闹,街头巷尾,茶馆酒店,坊市里集都在讨论着关于国考的事情。
本来这几个月以来长安城中百姓谈论的最多一直都是关于西域的消息。
最新的报纸上刊登了关于西域的信息,征西将军郭泰已经领军抵达了龟兹国,正在商路上修筑城池,将要重设西域都护府。
当初太平道开国之日前来观礼的西域国家有龟兹、鄯善、于阗、精绝、车师、焉耆、婼羌七国,这七国如今已经全部归附,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国家也选择了归附。
西域各国,大国军兵不过数千人,甚至还有军兵不过百人的小国,这些小国实际上都只能算是城邦,只是他们自封为国罢了。
整个西域东部也已经被郭泰带领的明军所控制,西部各国听闻明军抵达也都派来了使者前往龟兹国觐见。
西域的局势大致已经平稳,西域各国脱离汉庭的控制是无可奈何,都护府,长史府设立已久,西域大部分的国家国力都不强,以前被匈奴人统治,现在西域各国互相攻伐,又没有足够强的国家可以统一,所以相当一部分的国家,实际上一直都希望汉庭能够重新入主西域。
虽然这次重设西域都护府的是不是汉庭,而是明庭。
不过对于西域各国来说都是一样,汉明都是华夏人,他们都说着同样的语言,同样的长相,而且都能够给他们提供保护,并且带来丝绸、陶瓷等等财富……
不过西域还是有不安分的国家,而这些国家正是以大宛、贵霜两国为主。
原本东汉时期设立的西域长史府,大宛国便没有归附,而是保持着独立。
这一次郭泰重开西域都护府,大宛国仍旧不想归附。
他们国力不弱,又占据着商路,物产丰富,自然不想寄于人下。
贵霜的前身是月氏人,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月氏人南下征服大夏,将大夏分给与五個部族,其部落统领称为翕侯,后来贵霜翕侯丘就却消灭其他翕侯,统一五部落,建立起了贵霜国。
大宛国人口有数十万之众,原来在西域三十六国之中也是一等一的大国,但是比起贵霜来说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贵霜国的疆域面积比其大宛国大了数倍,据闻其治下人口已逾千万。
其疆域西起后世伊朗的边境,东至恒河中游,北起锡尔河、葱岭、南至纳巴达河。
不过郭泰传来的消息,证实了贵霜国的重心主要是放在了南方和西方。
在贵霜的南方似乎还有一个大国名为“百乘”,在西方也有一个大国名为“安息”。
贵霜的主要兵力都在戒备百乘,还有和安息作战。
这一次许安派遣郭泰重开西域都护府让贵霜感到了威胁,原本的西域诸国,包括大宛在内贵霜其实都没有放在心上。
相似小说推荐
-
盛唐风华 (天使奥斯卡) 纵横中文网VIP2022-05-03完结隋末之世,天下大乱,从汉末之世已经延续数百年的门阀世家制度,在隋末之世已经走到...
-
大周少卿 (清九玄) 起点VIP2022-02-11完结佛系外卖员吴成思因为一场车祸,穿越到大周,成为女皇武则天的侄子、狄仁杰的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