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金流石、蝉喘雷干。
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焦黄,入目之处难见绿荫。
坐在房舍之中,没有收到阳光的直射,但是饶是如此,梁平都感到酷暑难耐。
炎热使得梁平的头脑慢慢的模糊了起来,让他感到昏昏沉沉,想要入睡。
就在这时一阵凉风袭来,驱散了梁平身上的热意,也让他的脑海稍微清明了一些。
梁平支起身来,看向凉风传来的方向。
凉风并非是从屋外传来,而是自己的妻子在拿着葵扇再给他扇风。
女人拿起手中的麻布,给梁平拭去了额头的细汗。
“睡一会吧,现在也没办法出门,等到晚些太阳落了山,我们再去打一些水。”
梁平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
“家里的粮食还够吗?”
“省着点吃的话,还能吃上三四个月的时间,放心吧。”
女人的脸上露出了一些笑容,去年存下了不少的余粮,并不是太缺吃的。
去年,各家基本都存下了不少的余粮,这也是为什么到目前为止屯所都还处于稳定的原因。
“铛————”
“铛————”
“铛————”
钟声再度响起,梁平也站起了身来。
“这是……”
一旁他的妻子也是跟着一起站了起来。
“难道是朝廷的车队来了?”
梁平心中疑惑,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戴上头巾,我们出去看看。”
梁平拿起了挂在墙上的两块麻布,将其中一块交到了自己的妻子的手中。
天气炎热,戴着头巾遮住头部的头发,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晒伤,太热的情况出现。
很快两人一起走出了房舍,聚落之中的其他的人也是纷纷走出了房舍。
钟声响起证明有要紧的事情。
梁平猜的并没有错,走到广场之上,他们再一次看到那些熟悉的四轮马车。
那些头裹着黄巾的军卒出现使得众人心中一片心安。
这是从未有过事情,往日里无论是盗匪还是军卒,只要那些人手中握着兵刃,他们都会感到恐惧,但是唯独见到这些头戴着黄巾的军卒却只是感到亲近。
上一次的车队送来储水的陶罐,前来修建水井和储水窖。
这一次的车队送来了大量的粮食,这些粮食被送到屯田所的仓库之中。
随着粮食的送入,屯所之中紧张的情绪也得到了舒缓。
自古以来,他们都是靠天吃饭,赖地穿衣。
梁平看着眼前景象,想起了十年之前的那一场灾荒……
光和七年,天下大旱,颗粒无收,但是千盼万盼,迫不得已,他们只能是背井离乡。
那时他还年少,跟着自己的父母前往县城逃亡。
但是抵达了县城,他们没有盼来赈灾的粮款,而是收到了加税加赋的告示……
他的父母死在了灾年,他的长兄也死在了灾年,只有他和他的小妹最后活了下来。
梁平的眼前有些模糊,眼前浮现的雾气,遮挡了他的视线。
旱灾还只是初期,他们家中的余粮尚未吃完,但是赈灾的粮食便已经运到。
那些头裹着黄巾的人没有食言,他们确实再次回到了这里。
那些头裹着黄巾的人,自称为了黄巾军的人。
他们顶着烈日,冒着酷暑,满载着粮食,再次回到了他们的聚落。
第七百四十二章 地龙翻身
初平五年(194年),六月丁丑。
中州,长安城。
长安城城内的街道之上行人稀少,几乎不见人烟。
旱情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的事情,越发的严重了起来。
甚至是连渭河这种大河的水位都下落严重,长安位处渭河流域,也不可避免的收到了影响。
如今的水量根本不可能灌溉田地, 人畜饮用甚至都已经是颇为勉强。
在中州各地很多小聚落依靠的溪水河流甚至已经枯萎,当地的居民不得不开始转移到大一些的亭乡之中。
许安很早便已经开始着手赈灾的准备,各地在五月之后都相继宣告进入了军管,其管理权被许安攥在了手中。
各地的警察部队都被紧急召集维持城镇的治安,周遭的四轮马车商队和后勤部队也有条不紊的开始向着受灾地区运送各种物资。
军队也全都调动了起来,进入了战备的状态。
灾荒来临之后, 生产遭到了破坏, 百姓失去了产出, 这种时刻最容易使人铤而走险,进而产生盗贼,滋生匪寇。
调动警察部队和军队,便是要将其扼杀于萌芽之中。
两月没有降雨使得长安城内的气候干燥无比,空气炎热无比。
烈日似火,偌大的长安城犹如蒸笼一般。
行走在长安城的街道之上,迎面的风似热浪扑来。
空气之中弥漫的热浪,让人几乎难以喘息。
虽然已经实行了军管,但是街道之上并没有巡逻的兵丁,只有在各城区林立的瞭望塔上能够看到执勤的兵丁。
这么炎热的天气,在烈日下巡逻不消一时半刻恐怕便会有人中暑晕倒。
许安站在永宁阁内的庭院之中,举手遮着眼睛,抬眼看着庭院外的天空。
与之前一样, 仍旧是万里晴空,只有寥寥几朵白云飘扬在天上, 完全没有丝毫的降雨迹象。
“各地受灾情况如何了。”
许安没有回头,沉声问道。
在他的身后, 许攸正站在长廊的下方。
永宁阁的永和阁由一条长廊连同,许攸正是从永和阁赶来。
“中州四郡,弘农郡暂时收到旱情的影响较小,河东郡就在北方,情况已经控制。”
“主要受旱灾影响的是应天郡、左冯翊、右扶风,三辅地区最灾最终,各地许多的溪流已经断流,我军正在接引灾民前往各军屯所集中。”
许攸谈起受灾的情况,面色有些凝重。
“近日在三辅地区出现了不少流寇盗匪的,我军剿灭了部分,发现其中一些流寇盗匪之中有绣衣使者和魑魅的踪迹,鹰狼卫和六扇门正在追查其余的流寇盗匪的踪迹,骁骑营已经分散开来,随时准备配合剿匪。”
许安眼神微凝,虽然早有预料,但是许安还是有些头疼。
绣衣使者和魑魅的介入使得中州的局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了。
如同许安所料的那样,绣衣使者和魑魅不仅鼓动了一部分的人成为了盗贼匪寇,还在各地散播谣言,言称许安失得,假借天命,太平道欺世盗名,之所以有旱灾的产生就是因为太平道的原因,是他们带来了灾荒,不然为什么太平道刚刚开国,便会降下如此多的灾祸。
汉室终究是统治了天下近四百载,其影响深入人心,虽然太平道有所应对,但是还有一部分的百姓相信绣衣使者和魑魅传播的流言。
“徐晃将军已经领兵前往右扶风救灾,五日之内应该就能传来右扶风的确切消息。”
“长安城,还有三辅各地的谷价没有上涨太多,各地粮仓的粮食输入之后,谷价还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各地民众的情绪稳定,没有城邑发生骚动。”
“各地的赈灾事务都已经开展,请明公放心。”
太平道早有准备,许安命令在各地修建了粮仓,并在去年就已经开始囤积大量的粮食。
这一次旱情到来,一开始谷价确实有所上涨,但是随着太平道储备的粮食大量流入市场,物价很快便被压了下去。
旱情刚一开始,许安便明发诏书,确定了粮食的最高价格出售价格,并不允许任何商贾囤货,一经发现以叛国罪论处,抄家判刑。
本来因为皇甫嵩、王允南逃大部分势力强大的豪强世家,商贾就已经是离开了中州。
中州留下来的商贾都是一些中小型的商人,如果说他们之前还有自己的一些小心思,但随后见在开国大典见过了太平道的威势,这一次他们根本不敢违抗许安的诏令,而是乖乖的配合太平道派遣而来的官吏出售粮食。
毕竟现在各大城市都已经实行了军管,鹰狼卫的缇骑只要找到了其恶意囤积之类的证据,当场便能将其拿下。
“辛苦了。”
许安的目光从天空之上移开。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高温难耐、暑气灼人,正是疫病容易滋生之时,将各地的医师都集中起来,统一管理,若是发现中暑、疾病一定要及时医治,不得怠慢。”
连续两月的高温和酷暑,已经是让大部分的庄稼都已经死亡,树枯叶萎,甚至连地上的青草都已经泛着焦黄的颜色。
“将储备的木材也发放一些出去,告诉所有人,所有的食物和饮水都一定要煮熟,煮沸之后才能食用。”
“疫病藏于生水之中,藏于生食之中,一定要注意预防,防治疫病之事全权交给华佗,之前漳水疫病流行的时候,他做的很好,我相信这一次,他也能做好。”
“天气炎热,殿阁之中炎热难耐我都知道,这几天多从地窖之中再支取一些冰块用以降暑。”
许攸满头的汗珠和这些时日以来的工作,都被许安看在了眼里。
相似小说推荐
-
盛唐风华 (天使奥斯卡) 纵横中文网VIP2022-05-03完结隋末之世,天下大乱,从汉末之世已经延续数百年的门阀世家制度,在隋末之世已经走到...
-
大周少卿 (清九玄) 起点VIP2022-02-11完结佛系外卖员吴成思因为一场车祸,穿越到大周,成为女皇武则天的侄子、狄仁杰的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