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黄天之世 (罗小明)


  前往西域的商队早已经在此前便已经准备, 上百辆的四轮马车之中满载着大量的瓷器、铁器, 纸张、工艺品
  调令下达之后,武骧营在三月四日便已经是正式完成了交接, 武骧营的虎符被张辽递交给了郭泰,而颜良、文丑两人也加入了武骧营之中作为郭泰的副官。
  永宁阁是在原来椒房殿周围的一栋殿阁,殿阁并不大,所以这里现在已经是被改为了许安处理政务的地方。
  在永宁阁的旁边不远处的另一栋殿阁名为永和阁, 两阁的名字, 取“宁和”之意,永和阁正是内阁成员的办公之地。
  两阁相去不远,便于办公。
  中书府、中军府的衙署也离此处不远,至于道政府的衙署却不在应天府中而是在城外的太平观内, 不过也有廊桥与应天府想通, 相隔也不是很远。
  基本上如今明廷的三府六部还有各级衙署都是以永宁阁为中心,向四周发散而去。
  永宁阁中,许安坐在房舍之中的椅子上, 在很多的时候,许安都不太喜欢跪坐,跪坐虽然是传统,但是跪坐久了确实是有些难受,腿型甚至都会因此而改变。
  永宁阁内并非只有许安,这里的房舍不属于正堂办公的地方,而是一处偏阁,算是一处就餐的地方也是许安拜访书籍、文档的地方, 这里按照许安的意愿改造了一番后, 多出了一张圆桌,现在许安就是坐在这张圆桌旁。
  和许安坐在一起的, 还有郭泰和颜良、文丑三人。
  圆桌之上摆放着不少的菜肴, 这一次倒是颇为丰盛,只是却并没有太过于奢侈的菜品, 都是比较普通的菜肴。
  许安面前的菜肴基本都已经吃的差不多了, 并没有剩下多少, 郭泰的面前也是, 不过颜良、文丑两人面前的菜肴倒是没有吃太多,他们显得有些拘谨。
  许安也注意到了他们的拘谨, 就是郭泰现在也是有些小心翼翼,许安很明白郭泰他们和自己之间的关系因为开国称王已经是疏远了不少。
  伴君如伴虎, 他现在不仅是太平道的道主,还有一重身份,是明国的君王。
  这样的变化许安很清楚,一早许安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许安此前其实就已经和郭泰商量过了重开西域都护府一事,在郭泰应允之后,许安才定下了征西将军的武职。
  “贾诩这一次会随军跟你们走一段距离,到了冀县之后离开队伍,他会暂领凉州巡抚一职在凉州为你们筹备军粮,安排后勤, 确保你们在西域的后勤补给,敦煌郡内已经准备好了不少的武备, 囤积了粮草,你到西域之后可以征用。”
  阎忠虽然是凉州巡抚,但是许安并没有让阎忠急着返回凉州。
  阎忠的身体一日比一日差, 头发已经近乎全白,虽然许安将内阁首辅的职位任命给了阎忠,但是现在内阁基本都是许攸在管理, 阎忠一直都在太液池静养。
  太医院被许安设在太平观的观北,距离太液池并不远。
  新建的太平道医科学院就在太医院的左侧,太医院算是衙署,里面的医生都是经过了考核的名医。
  而太平道医科学院是培养医生的地方,从蒙学堂毕业的学童可以选择进入郡学还是医科学院之中修习。
  因为许安命令的原因,还有一直提高医生地位的努力,因此医科学院的地位要高出了不少。
  太平道医科学院、太医院两院的院长都是由华佗来担任。
  太平道内医生实行和工匠类似的制度,不按九品分级制分级,而是按照其技艺的水平来决定俸禄,等级。
  民间的医生并不发放俸禄,俸禄只发放给军医和太医院的医生, 但是他们都可以考取等级。
  想起阎忠,许安的神色也有黯然。
  问起阎忠的身体, 华佗也是有些束手无策。
  阎忠的健康正在恶化, 昔日年轻之时的旧伤,还有近些年的过度的劳累都再一直折磨着阎忠的精神和身躯。
  许安重新回过了神来, 还有事务等着他处理, 他不能一直想着其他的事情。
  “各地也在招收开疆拓土之民,第一批的报名者差不多已经有万人左右,等到西域安定,我会派军护送第一批移民前往西域,充实地方。”
  不同于以往汉庭设立西域都护府或是长史府只是为了控制商路,并不太过于干涉西域,这次许安准备做出了一些改变。
  许安以太平道的名义出资资助耕牛、稻种、农具和土地,同时减免初期的税收,举家迁移的民众还可以多分到不少的土地。
  对于主动前往西域的移民,许安划定在五年之内不收取任何的赋税,再过五年,税收减半征收。
  太平道收取的税赋本就不多,只有田税和助役钱,去往西域,又是免税,又是减税,还有各种各样的补助,虽说天高地远,相隔万里,但是还是吸引了相当一部分的人报名参与。
  汉开西域诸国不需向汉贡赋纳税,汉庭派驻在西域的戍卒和官员,其给养供奉完全取之于屯田和朝廷供给,不要各国缴纳赋税。
  而这样的模式其实耗费颇大,从敦煌郡到都护府之间,损耗颇大,尤其是敦煌郡还不是什么产粮区。
  许安想的便是彻底加强对于西域的控制,让西域的诸国不仅是表面上的臣服,还要从心底里认同明国。
  “西域各国的情况礼部也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内阁那边认为西域各国的军力孱弱,我军完全可以控制西域,重开西域都护府。”
  以往汉时的旧制许安准备废除大半,等到重开西域都护府后稳定下来,许安准备向西域诸国要求贡赋纳税,还要求其有派兵助战的义务。
  汉代的通讯条件、交通条件低下,人口并不多,要想维持太过于广阔的疆域实在是有些不现实。
  但是除去直接控制之外,还有一个体系值得学习,那就是自秦汉开始便逐步开始建立的朝贡的体系。
  不过朝贡体系到了后面有些变成了表面工作,只是用来粉饰盛世。
  许安打算的是,要建立起一个真正的朝贡体系,让朝贡制度不仅仅只是粉饰盛世的制度,而是变成掌控周边国家一个强有力的手段,用周边的这些朝贡国作为国家的屏障,作为继续开疆拓土的前锋。
  现在西域诸王实力还不弱,对于国家的掌控力较高。
  一开始便大刀阔斧只会引起其抵触,反而是难以立足,黄巾军武力之上虽然不惧,但是出现匈奴时期旧事,引发了反抗,却是会让太平道获得经济上的损失,反而不太妥当,因小失大。
  许安想要推行的便是温水煮青蛙的政策。
  龟兹、鄯善等国的国王年事都已经较大,对于王国的控制较强,但是其继位者却是没有多少的威望。
  许安想的便是等到数年,或者是十年之后,新王换旧王,在西域也实行推恩令。
  不过实行推恩令的前提,便是要有强大的军力和法理上认可。
  强大军力有,法理上的认可,许安也已经准备好了一切。
  西域稳定下来,许安便会分封西域诸王,大国为侯国,其国王授侯爵,中国为伯国,其国王授伯爵,小国为子国,其国王授子爵。
  这便有了法理上的认可,等到太平道的控制力增强,西域各国新王陆续继位,便是实行推恩之时。
  有着强大的军力保证,西域各国的国王就是想要反对也是无可奈何。
  “这一次前往西域,随行的有上百名符祝,他们都是从道堂毕业,在国学院和郡学院修习过的符祝,还有三百余名各行各业的工匠。”
  “等到西域都护府重开,西域局势稳定下来,让那些工匠在西域的各国的城池里建立我太平道的道观,再由符祝传播我太平道的道义,还有便是在我军掌控的直辖地区,要修建一所学院,西域诸国的王子都必须要到学院之中修习,学习。”
  “名字就暂时定为‘大明西域都护学院’”
  “将大宛纳入了西域都护府的范围之后,就可以开始施行这一制度了。”
  许安侧过头,郑重的看着郭泰。
  “西域对我国来说极为重要,不容有失。”
  “一直以来,你所立下的功绩,为太平道所做的事情,我都看在眼中,记在心里,并没有忘却,西域情况复杂,选任你为西域的都护,也为了西域之后的长治久安。”
  “此去西域,距长安万里之地,世人都道故土难离,但是有时候却是不得不离。”
  许安拍了拍郭泰的肩膀,轻叹了一声。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每一代人都由每一代人自己的使命,我们的使命就是从无到有,从丘虚之上建立起一个崭新的国家。”
  西域距离中原实在是太远了,西域的中部距离长安道路足有万里之遥。
  在这个是时代,万里之遥几乎和天地之隔没有太大的区别,就是八百里加急的军情军令,也需要半个多月的时间才能送到,这还是沿路驿站都要齐备的情况之下。
  “诺。”
  郭泰恭敬的应了一声诺。
  “为国效命,谈何辛苦。”
  郭泰脸上对于许安的恭敬并非是因为畏惧,而是因为尊敬。
  就算是到了现在,他仍旧记得中平三年(186年)的发生的事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