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黄天之世 (罗小明)


  原本的时空,历史上,诸葛亮将南中上万户劲卒、青羌、部落民迁移到了益州的腹地,将其分成为五部,号为“飞军”,也就后世极为出名的“无当飞军”。
  南疆三郡本就人口不多,一下抽走上万户人,无异于釜底抽薪。
  无当飞军皆身披铁甲,能翻山越岭。善于使用弓弩和毒箭,擅长野战,因为有兵械扎马钉和弩箭及地利把握力, 非常精于防守作战。
  又因为是举家迁移,所以俗以蛮姑为舞,皆团牌披发,号啸而进。
  又分开瘦弱,配给大族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为部曲,设置五部都尉,号为五子,所以南人有四姓五子的说法。
  《华阳国志》记载亮以夷多刚狠,不宾大姓豪强,乃勒令出金帛,聘策恶夷为家部曲,得多者栾世袭官。
  于是夷人贪货物,以兼服属于汉,从而在当地建立带有以夷制夷性质的地方军队,当地豪强得到社会地位,遂安于蜀汉统治,出金暮兵,使各方得到实惠。
  同时,这些夷人被征募为兵,一定程度上让南疆的部落和蜀汉亲近了许多。
  许安在方略之中也提出了类似的举措,釜底抽薪,削弱反叛的力量,将其化为己的助力。
  无当飞军历史上极为出名,第一任主官乃是魏国降将王平。
  第一次登场,跟随马谡部战张郃于街亭。
  因为马谡的失误而导致汉军全军溃败,王平临危不乱,率军断后,带领无当飞军作为殿军,成功的掩护其他各部撤离战场,自己也全身而退。
  建兴九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司马懿命张郃领军攻打南围王平,在王平及其无当飞军的坚守下,张郃不能取胜。
  无当飞军自成军以来,罕有败绩。
  最后,无当飞军的结局极为悲壮,(公元254年)姜维第七次北伐,为了掩护主帅退却,无当飞军在末任军官张嶷的率领下进行了最后一战。
  无当飞军作为殿军陷入了魏军的重围之中,魏将徐质带领魏军猛攻,张嶷手执兵刃,亲自搏战,但因寡不敌众,临阵战死,无当飞军也最终全军覆没。
  无当飞军此战杀敌辈之,大量的魏军被杀伤,而张嶷本人也实现了他“杀身以报”的承诺。
  如今黄巾军有骁骑、武骧、上谷、并州、西凉五营,其中西凉骑正是从凉州征募健勇而来,这一次许安准备效仿诸葛亮昔日在南中的举动,选拔精锐,组成“无当飞军”补足现在黄巾军步兵的短板。
  现在黄巾军种步军虽然有黄天使者,陷阵营,武卒、锐士,虽然他们大多有山地作战的经验,但大部分都是北人,南方的气候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有些难受,战力或多或少遭受了一定的影响。
  他们还是习惯于在平原和低矮丘陵地带,与敌军进行大规模的兵团交战。
  若是能够建立无当飞军,那么对于现在的黄巾军来说无疑是补足了山地战的短板。
  现在水师有甘宁在帮助训练,再有无当飞军陆战,之后进攻荆州、交州等地无疑于是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许安也不准备更改无当飞军的名字,南中稳定之后,他便会开始着手迁移南疆住民,效仿昔日诸葛亮的举措。
  南疆各部的虽然落后,但是并不代表着他们贫穷。
  诸葛亮当初平定南中之后,南疆部落每年都会上贡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等,而这些物资使得蜀汉的财政压力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为诸葛亮北伐提供不少的物资。
  南人的小规模叛变虽然没有停止,但相较东汉时期,南中却相对的平稳,南疆一些小部落的叛乱,多次叛乱亦被马忠、李恢、吕凯等将快速平定。
  现在太平道各个地方都需要用钱,每年所支出的钱财都已经快成为了一个天文数字。
  官员俸禄、军费开支、学坊工坊各项开支都让太平道的财政压力不断的增大。
  开源节流,节流已经没有了太多的办法,现在太平道想要摆脱财政上的困难,那么主要的经理便要放在开源之上。
  丝绸之路开辟后,确实能够获取大量的钱财,但是这都需要时间,转运到益州,发展益州,也需要时间。
  但是收取南疆部落的贡礼,和南疆各部落通商往来,却是在短期内便可以进行的。
  丝绸之路这一条商路收益很大,但是世界上可并非是只有丝绸之路这一条商路。
  南亚,东南亚各国如今也发展出了文明,虽然有森林、崇山作为阻碍,但是现在太平道完全可以将商品送到南疆各部售卖,然后低价买进原材料和南疆的特产,再贩卖到益州的北部,乃至于太平道的北方三州。
  海路便利便宜,陆路虽然昂贵开辟不易,不过也算是一项收入,聊胜于无
  如今太平道占据了益州,南疆各部暂时臣服,许安也终于有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去做一件他曾经还在并州就想要去做,但是却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
  小冰河时期,天气慢慢寒冷,冬季正在变长,寒冬凛冽,就算是西部鲜卑、南匈奴、上谷乌桓等部都归附于太平道,但是冬衣却还是缺乏。
  除去皮毡之外,现在汉地过冬御寒,大都是用丝麻、裘皮、木棉、沙土等物来御寒,这些手段要么御寒能力有限,要么要价昂贵,寻常人家根本无法用起。
  而就在南亚地区,就在印度,有着一种后世广泛普及到全世界的作物——棉花。
  棉花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国家,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
  木棉是是一种树木,外形高大,很好种植。古人在没有棉花的时候,便将木棉树经过加工改造,制作成衬里,冬天的时候穿着以保暖。
  南疆平定之后不久,许安便开始筹备前往南亚的远征队,为的便是前往印度将棉花的种子带回国内。
  在现在大汉的疆域之中,适合棉花种地的区域十分之多,一旦棉花广泛种植,那么太平道的民间和军中都能够用上这种御寒的衣物。
  棉花不仅制作棉衣用来御寒保暖,还可以制作成棉甲。
  一旦棉甲产出,那么黄巾军的重步兵将会成为这个世界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重步兵。
  一层棉甲,一层锁子甲,一层铁甲,三层重甲,不仅保暖,还不太影响活动,简直就是人形的坦克,无往不利。
  只可惜美洲离的实在是太远了,缺乏远洋航行的技术,派遣船队去找寻美洲简直就是派人去送死。
  派遣远征队经由陆路一路北上,从白令海峡去美洲的计划相反都还要靠谱一些。
  而且最重要的是,现阶段太平道也没有出海口,公孙度还没有答应是否加入太平道,他还在犹豫,有些举棋不定。
  不过许安并不担心公孙度是否愿意加入太平道。
  如今太平道攻取了益州,大汉十三州已经得其四,汉帝国之西境已尽归黄天。
  漠北诸部尽皆俯首称臣,纵使是漠北的霸主鲜卑如今也是只能是好言相求,以求太平道能够帮其对抗敌人。
  太平道已成强秦之势,甚至比起昔日强秦更强数倍。
  只需韬光养晦,厉兵秣马,积蓄力量,出关之日,便是席卷天下之时。
  越早加入太平道,便能收获越大的利益。
  锦上添花者不计其数,雪中送炭者却是少之又少,如何选择并不困难。
  只要公孙度不是蠢货,那么他就一定会选太平道。
  现在汉庭和魏庭两方势力虽然已经发现了太平道大势已成,但是又有什么办法?
  汉魏之争,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
  放在汉庭和魏庭面前的其实只有一线生机。
  那就是在太平道还在积蓄着力量的时候,将另一方消灭,然后以倾国之兵与太平道相对抗。
  兖州、豫州、冀州、荆州、青州、徐州是汉帝国底蕴最丰厚的六州,只要完成了统一,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只是汉魏想要攻灭对方何其之难,许安并非只是作壁上观。
  魏军一旦取得优势,太平道可以兵出居庸关进攻幽州,兵出函谷关进攻洛阳,以牵制魏军兵力。
  汉军若是取得优势,太平道可以兵出武关进攻荆州南阳,兵出江关,进攻荆州南郡,牵制汉军的军力。


第七百二十五章 发展南疆、推行三司
  南疆的改变是一个长久的过程。
  汉朝民众早已经进入了铁耕牛犁的时代,而南疆的各部落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耕种手段,在各个地方都远远落后汉地。
  原本的时空,诸葛亮在平定了南中叛乱后,将内地一些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入了南疆,使得南疆的部落抛弃了刀耕火种,开始进入了铁耕牛犁的时代。
  大大的提高的南疆一地区的农业产量,正是因为田地产量的提升,许多原以狩猎为生的部落,“渐去山林,徒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走向定居的农业社会。
  农业社会,形成了一个又一个聚落,这样便有利地方的管辖。
  孟子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