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头的黄巾军什长右手按住腰间的环首刀,盯视着眼前的七人,冷声喝道。“站住!”
站在那黄巾军什长身后的十名普通军卒,迅速的结成了军阵,六名持长枪军卒立即放下了手中的长枪,而另外四名军卒也已经握住了环首刀的刀柄。
其中还有一人,好像是什中的伍长,他已经将木哨放在了口中,若是敌军,即刻吹哨示警。
六人配枪,四人配刀,这是许安下达的军令,军帐排布比较紧密,部分地方地形有时候较为复杂,长兵不容易施展,就需要配刀的军卒来进行短兵搏斗。
黄巾军什长拔出环首刀,喝问道:“非本部军士,可有通行令?!”
虽然眼前为首的那人,看起来是军中的高级军官,但是职责所在,他也必须要询问。
这七人打扮,明显不是他们本部的军兵,军规明令禁止各驻地的军士互相走动,平时没有战事时,军士们也只能曲内走动,而作战时只能在小队内走动。
不过冲突并没有爆发,就在黄巾军什长询问的时候,这些人已经拿出了盖着印章的通行证。
那黄巾军的什长检查完毕后,躬身行礼道:“抱歉拦住了各位同道,职责所在。”
他身后的一众黄巾军武卒也俱是收起了兵刃。
“说起来还是我的错,今日有要事所以急急忙忙的赶了过来,刚好赶上换防时间,所以可能没有传信的军兵没有通知到。”
那戴着面甲的黄巾军战将笑道。
“不过真不愧是武卒营的军士,反应如此迅速,沈某今日算是长见识了。”
那黄巾军的什长也笑了起来,奉承的话谁都爱听,他也不一样,更何况是夸赞他们整个武卒营,而且这人级别看起来颇高。
“在下是狼卫千户官沈安。”
那被盘问的黄巾军战将从腰间解下了一块红色的腰牌,展示给身前黄巾军什长看了一看,然后便收了回去。
黄巾军的什长立即也报上了姓名,回道:“黄巾军武卒营什长,陈伍。”
沈安继续言道“我今日是奉了上官的命令,来武卒营驻地查问一些事情。”
“莫非是有我们的武卒营的人在外扰民?”
陈伍面色微变,侵攻河东郡的时候,武卒营中确实有数人扰民被发现,后面也是鹰狼卫的缇骑前来拿人的。
所以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这个。
“这倒不是。”沈安笑道。“只是普通的巡视一遍,检查一下军中武备之类的情况。”
“我记得之前上报,说是武卒营好像很多盔甲都有破损,需要维修是吧?”
“没错。”
陈伍回答道:“上次大战后,确实有很多要更换的武器,还有盔甲。”
“我们什中原有十套铁甲,现在还有六套可以用,还有就是弩机,损坏也比较多。”
沈安点头言道:“清楚了,我回署衙后一定立即向上官禀报,调派工匠过来维修”
“多谢同道。”陈伍笑道,“沈千户是鹰狼卫的千户官,我也想向沈千户打听个事,不知道可以吗。”
沈安有些疑惑,但还是说道:“当然可以。”
“我们之前的队率叫做赵绩,前些日子被调到了鹰狼卫中,好像去了什么绛邑城,当百户官。”
沈安笑着说道:“你们是想问赵绩的情况如何吧。”
“赵百户可能马上就要当赵千户了,之前他在绛邑城,抓到了汉军的细作,我们才有了防备,不然只怕是要吃大亏了。”
“保不准,等赵百户升任了千户,会将你们调到我鹰狼卫来。”
陈伍咧开嘴笑了起来,却是拒绝道:“去鹰狼卫就算了,听说能调去鹰狼卫的人,都是各军的斥候,还有会骑术,会一两门手艺的人,我们什么都不会,还是算了,别拖了队率的后腿。”
沈安停顿了一会,继续问道:“你是什么时候加入了黄巾军的?”
“中平二年。”陈伍思索了一下,“具体的时日就记不清了,只记得入道的时候是中平二年的七月十七。”
“中平二年……”
沈安好像陷入了回忆之中,感慨道。
“算上时间,到如今也有两年的时间了,这两年,我们好像一直在打仗,一直在走,一直在往前,没有停下过。”
陈伍看着眼前的人,突然有种熟悉的感觉,但隔着面甲,他也看不清沈安的面容。
“石脆山、赤石岭、晋阳、葵城……”
沈安笑道:“原来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了……”
陈伍轻轻摇了摇头,将脑中乱七八糟的想法去除掉,说道:“我们符祝说,我们这次可以休息半个月的时间,等到新建的骁骑营整合的差不多了,我们就要继续出发,把西河郡也拿下,然后……”
沈安看着眼前带着笑意的陈伍,问道:“一直都在征战,几乎没有停止过,你们应该很累吧?”
陈伍停下了言语,目光看向身旁的袍泽,并没有正面回答沈安所说的话。
“符祝说过,现在四面都是强敌,朝廷的官兵就在旁侧拿着刀兵盯着我们,只要我们战败了,只要我们退缩了,他们就会像山中的豺狼一般,冲过来,把我们撕成碎片。”
“我相信符祝的话,我相信大贤良师的话。”
“而且。”陈伍笑了笑,“累总比死好,总比以前每天躲在深山中,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豺狼虎豹,会被那些官吏贼匪给杀死要好。”
“虽然在军中,也需要上阵搏杀,也会死,但是并不是一样。”
沈安静静的站在陈伍的面前,认真的倾听着陈伍的言语。
陈伍握紧了拳头,言道:“我有妻子,家人,曾经在太行山中时,饥荒的时候,我的女儿就饿死在我的怀中,光和七年,太行山中贼匪横行,贼匪杀死了我的兄长时,我就在草地里面趴伏着。”
“符祝说过,只要我们愿意为黄天而战,大贤良师就一定会接引黄天降临人间,建立黄天之世,到时候再也不会有人要担惊受怕,也不再会有人要忍饥挨饿,也不会再有那么多的盗匪。”
陈伍看着沈安郑重的说道:“现在我的妻子,我的父母生活在上党郡,有田地可以耕种,还有房舍可以居住,再也不需要担心匪盗,这一切就值得了。”
“我明白了。”
沈安微微躬身,郑重其事地向陈伍行了一礼。
第二百五十七章 兼并
太原郡、晋阳城府衙。
许安在竹简上书写着军校所要使用的教材。
黄巾军中的军官素质多是比不过汉军,除了武卒营、锐士营这样精锐的部曲外,其余的军队中中上级军官,能力尽皆都是堪忧。
黄巾军中实在过于缺乏统兵的将领,现在很多曲长级的将校其实都不合格。
道堂只是培养会读书写字、治病救人符祝的地方,这些符祝培养出来,多半是在各地充任文吏。
所以许安想要设立专门的军校,用来培训合格的军官。
不过计划还只是草创的阶段,要真正落实下来,只怕是要等到并州安定下来,才能将其落于现实。
许安现在书写的正是行军、扎营时的注意事项。
针对高级军官、中级军官各有不同,本来许安还想针对下级军官也写出条令章程来,但想想还是做罢,现在在他的麾下,下级军官的数量确实有些过于庞大了。
若是建立军校将这些下级军官招募入内,不说调遣麻烦,更是要耗费大量的钱粮。
不如直接教授那些中上级军官,然后让他们返回之后,自行训练下级军官。
道堂、军校、民政真是百废待兴。
许安虽然学习过历史,知道历史上一些良政,但是也不能照本宣科,直接搬来。
要知道,有些良政若是不结合实际就贸然实行,甚至反而会演变成苛政。
此时已是深夜,许安写完最后一条注意事项,便放下了毛笔。
白日陈伍的话被他深深的记在了脑海之中,之前在黄巾军营垒那带着面甲的沈安,其实就是许安。
自中平元年低,许安带着刘辟、龚都一行人遁入太行山后,再到如今中平四年七月,已经有近四年的时间了。
而在这四年中,征战几乎没有停止过多久,大大小小的战事,一直都存在着。
许安知道这样高强度的战事,还有葵城、河东郡之战带来的大量的伤亡,会影响麾下军兵们的心理。
虽然胜多败少,他们从侵攻上党郡以来,得益于汉帝国形式严峻,他们一路上可谓是高歌猛进,节节胜利。
狼卫属下的符祝也禀报士兵的士气并没有太过衰退,但许安还是不太放心,所以在白天的时候,在鹰狼卫的署衙查看了一番文书后,便带着几名鹰狼卫前往城外的营垒亲自查探。
也就是那里,遇到了陈伍。
后面许安也遇到了各个不同的军卒,军中士兵的情绪各有不同,有低沉的,有高昂,有悲伤,但无一例外,他的士兵一直都相信着他。
不过也确实,连番的征战确实让士兵之间悲伤和低沉的情绪越来越多了,而且开始蔓延了开来。
虽然现在还不明显,但是许安也看到了危险的苗头。
相似小说推荐
-
盛唐风华 (天使奥斯卡) 纵横中文网VIP2022-05-03完结隋末之世,天下大乱,从汉末之世已经延续数百年的门阀世家制度,在隋末之世已经走到...
-
大周少卿 (清九玄) 起点VIP2022-02-11完结佛系外卖员吴成思因为一场车祸,穿越到大周,成为女皇武则天的侄子、狄仁杰的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