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黄天之世 (罗小明)


  但抓住他们的黄天使者并没有放松手中的力道,阎忠也没有出言阻止,一众跪伏着的豪强更是战战兢兢无人敢出言阻拦。
  郭盛额头上渗出来的冷汗越聚越多,豆大的汗珠滴落在地上,但郭盛却不敢擦拭汗珠,生怕些许的动作会不小心触怒了上首的许安还有阎忠。
  太行黄巾第一次出军劫掠并州,就有传言,言说太行黄巾约束军众,不曾在聚落劫掠,侵犯百姓,就算大破城池也不曾行贼匪之事,只取官仓之钱粮。
  杀戮的士族豪强,也皆是风评中作恶颇多之辈。
  郭盛突然想起了此前一段时间在屯留周围的聚落,市井中突然出现了很多生面孔,莫非那就是探听他们各士族豪强平日作为的探子。
  那几名被黄天使者拖出去的家主声音已经渐去渐远。
  郭盛低垂着头,心中微凉,黄巾之乱时,他也听说过黄巾军的所作所为,和这太行山中的黄巾军大为不同,后者明显更让人感到惊惧。
  太行黄巾并不是之前黄巾之乱时期,那些胡乱作战的黄巾军。
  郭盛跪伏在地,百般思绪在他脑海中转动,他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他心中更为惶恐,他甚至感觉,汉军可能永远都无法再重新夺取上党郡了。
  郭盛微微抬起头颅,他想要看清那坐在首座之上,大贤良师许安的面容。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居然能让本来已经跌入深渊之中的太平道,重新起死回生,甚至到如今如日中天的威势。
  郭盛艰难的抬头看向首座,但阳光从窗外照射进来,照在了许安的身上,让郭盛无法看清楚许安的面容。
  许安身旁一名络腮胡的武将注意到了郭盛的异状,他圆睁着一双豹目,怒视着郭盛。
  郭盛见状赶忙重新低下头颅,重新跪伏了下去。
  就在此时踏步声再度传来,郭盛心中大惊,差点被吓的瘫坐在地上,他以为是自己不敬,要被那些黄巾军的军卒给擒下了。
  不过这次却不是黄天使者过来抓人,而是在一众士族豪强的面前放上了一份竹简,竹简的上面写的正是太平道入道的文书。
  “请诸位在竹简上,签下姓名。”
  阎忠收起绢扇,继续开口说道。
  “十月二十日,长子城中开设道堂,传播我太平道经义,届时某希望各家的长子能入学修习。”
  郭盛拿起毛笔,手颤抖的不停,但还是艰难的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黄巾之乱后朝廷便规定加入太平道即是死罪。
  而且黄巾军还要在长子城开设学堂,还要求各家的长子入学,这根本不是教习经义,而是收取质子,胁迫他们这些士族豪强就范。
  片刻之后,堂下跪伏的最后一名家主签下了姓名。
  许安冷眼看着堂下诚惶诚恐跪伏着的一众士族豪强,许安摊开手掌,掌中是温暖的阳光。
  上党郡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士族豪强,已经匍匐在了他的脚下。


第一百七十一章 安内必先攘外
  “这就是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
  看着远去的一众士族豪强,龚都不屑嗤笑了一声。
  阎忠展开绢扇,盯视着堂外离去的众人,淡然说道:“斧刃加身,敢于反抗者,毕竟是少数,如今上党郡全境已归黄天,焉有不降之理。”
  “那些称王侯拜将相的人,难道就真的比我们高贵吗?”
  许安按住身前的案牍,环视站在堂中的一众黄巾军将校。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莫非又是什么贵族?刘邦起兵之前,也不过只是一介亭长罢了,但却是他取得了天下,而不是六国那些所谓的贵族。”
  阳光洒在许安的身躯之上,土黄色的黄袍在阳光的照耀下竟有些闪耀。
  “我等皆是炎黄苗裔,同样的血脉又何来尊卑高低之分?这些现在高高在上所谓的贵族,不过是享受着他们先辈奋力取下的恩泽罢了。”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如今已不知过了多少世,也该到了消亡的时候了。”
  许安端坐于首座,堂中的黄巾军将校皆是狂热的看向许安。
  平定太行,袭取晋阳,“威声满天下”的朱儁都被其阵斩,击退了威名显赫的汉将卢植,如今又带领着他们夺取了上党郡全境,郡县莫能制,朝廷不能讨。
  “今我等裹黄巾聚众而起,定当革天命于世间,汉室气数已尽,黄天必将取而代之!”
  “如今乱象已生,大战将起,还请诸位继续奋战,为我黄天取下这神州”
  许安的话音刚落,堂中的刘辟已经俯身下拜,这个虔诚的黄天使者双目中有泪光闪现。
  下曲阳大败,几乎摧垮了刘辟所有的信心,是许安带着他们遁入太行山,从那无底的深渊中爬出,重新让他心中燃起了希望。
  “原为我黄天扫清这世间一切奸邪,荡平天下宵小!”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一众黄巾军将校皆是俯身下拜,甚至连阎忠都不例外。
  ……
  “高都城之战,我军共计伤亡2120人,伤兵痊愈352人,已重新归营。”
  “八尺山之战,我军共计伤亡7342人,伤兵痊愈874人,已重新归营。”
  ……
  许安坐在上首,听着阎忠的汇报。
  他麾下内政的人员虽然充盈了一些,但相对于诺大的上党郡还是力有未逮。
  阎忠这小半年来选取了一些聪颖的孩童,让自己的长随教授识字,术算。
  还有一些黄巾军中识字的符祝,方士在传道之余也会来帮助阎忠处理一些政务。
  攻取了上党郡后,也得到一些贼匪,小股黄巾军的投靠,其中也有些许识字之人,这些都被许安全部归拢到阎忠的幕下,或多或少也减轻了阎忠的负担。
  甚至还强征了一些乡间小的豪强家中识文断字的人员,来处理文书。
  不过这样的援助还是有限,这段时间,阎忠一直忙着处理这种事务。
  突然接取了整个上党郡,让阎忠不得不一直埋头案牍之中。
  也幸好黄巾军兵员众多,又有许安军令在先,维持各地的治安,不然上党郡此时估计已经乱作了一团。
  “不算我军在各地关隘的驻军,如今我军共有27582人,其中骑兵只有872骑,上党郡内各士族豪强家中养有不少马匹,可以征募,军中骑术尚可者已经编记造册现有450人,只要有马匹便可成军,不过战力定然有些下降。”
  许安麾下的骑兵多是冀州人士还有并州人士,这两地的人接触马匹的机会多。
  不过平民百姓还是很难接触骑术,被选入了骑兵之中的人员,多半也是各地的游侠儿。
  许安南下和朱儁在葵城外对战时,那些一千三百多名黄巾军骑兵就是如此挑选出来,集训了数个月的时间,才勉强有一战之力。
  也幸好面对的是河内的骑兵,而不是并州、冀州的精锐骑兵,否则就算有具装重骑这张底牌在,大概率也无法取胜。
  不过葵城一战虽然取胜,使得许安声势大涨,但也让黄巾军的骑兵被削弱了很多,懂得骑术的士兵本身就少。
  上党郡虽是属于并州,但是却地势崎岖,所以战马和懂得骑术的人也相对较少。
  也就是说现在许安,再短时间内无法再聚集起和汉军相当的骑兵了。
  虽说汉军主力被其余各方牵制住了,主动权在许安手中,但缺乏骑兵援护,许安也不敢过于从上党郡,太行山出击,深入汉帝国的腹地太深。
  “左校,郭大贤,左髭丈八三人已经编入主公麾下,封为校尉各自统领一部的军兵。”
  阎忠从一旁的案桌上取过一副山川地势图,地图颇大,描绘着上党郡境内的各城邑,大型聚落,还有周边的太行山脉,王屋山脉,太岳山脉的地形。
  图中颇为详细的标注着王屋山脉,太岳山脉中的一些贼匪势力,和关隘位置。
  许安在八月份攻灭上党郡主力后,就将一些斥候派遣了出去,打探两处地方的信息,然后描绘在上党郡收藏的地图之上。
  得到许安的允许后,指挥着军卒将其在堂中悬挂了起来。
  “上党郡全境已被我军掌控,东面各处关隘俱有人守卫,暂时无忧,但汉军仍然可以从西面王屋山,太岳山对上党郡造成一定的威胁。”
  “王屋山脉和太岳山脉中情况,与当初主公刚进入太行山脉时相差无几,各处山头林立,贼匪众多。”
  众人的目光跟着阎忠手中的木棍,在上党郡的山川地势图上游走。
  “如今已过去有一月多的时间,我们派出去的斥候也收到了消息,两处山脉附近的汉军都有些异动,甚至在山中攻灭了几处贼匪,同时在几处要道建立了据点。”
  “上党郡内战事已经结束,郡内各地的士族豪强因为长平一役战败,抵抗力大减,从刚刚的表现来看,暂时不足为患。”
  “如今的情形,在下以为安内必先攘外,王屋山脉和太岳山脉各处要道必须要掌握在我军的手中,这也才能保证外部的安稳,安心发展。”
  阎忠面色肃穆继续说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