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周少卿 (清九玄)


  在这场拉锯战中,志贵只需对付大海人一方,实力不断壮大,逐渐超过了大海人。
  裴行俭却依然按兵不动。
  朝官又坐不住了,先向武媚劝说,武媚依然将球踢给了武承嗣。
  不少大臣纷纷来到长安,希望武承嗣下令让裴行俭立刻进军,以免志贵壮大。
  武承嗣却笑着说:“诸位不必急切,裴都护不出兵是对的。”
  一名大臣皱眉道:“殿下,志贵是中大兄的正统继承人,倘若让他壮大起来,只怕比大海人更难消灭,到时候可能导致灭倭之战功亏一篑!”
  武承嗣缓缓道:“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裴都护和苏将军一起向他们两股势力进攻,会出现什么情况?”
  众大臣皆摇头说不知,武承嗣四顾一看,见张柬之面带微笑,道:“看来张侍郎已明白了中间关窍!”
  先那名大臣向张柬之问:“张侍郎,你赶紧说说吧!”
  张柬之微微一笑:“倘若我朝南北两军一起进攻,那么倭国两股势力必定在压力之下结成同盟,共抗我军。”
  “如今我朝只一面进攻,没有遭受到攻击的那一方,必定想着先打败另一方,然后再专心对付我朝军队,自然就结不成盟了。”
  另一名大臣笑道:“原来如此,我就说嘛,裴将军久经战事,一定有自己的考虑。”
  众臣心中都解了疑惑,却也没有立刻回长安。
  他们大部分都是兵部官员,这次来长安,便打算在战争期间一直待在长安,更利于处理公务。
  然而无论是武承嗣还是裴行俭,都小看了一个人。
  身为中大兄的儿子,志贵年纪轻轻便被中大兄的支持者们推举上来。
  那些人中,真正死心塌地忠于中大兄的只有少部分人,大多数人都是将志贵当做一面旗帜,利用他来满足自己的私利。
  最开始的时间里,志贵只能如提线木偶一样被人操弄。
  但仅仅过了半年,他便凭借着左右制衡之术,渐渐建立了自己的班底,有了一定的发言权。
  又过了一年,他完全将这股势力控制在手中,又凭借着敏锐的判断,以“推翻大海人,与唐军议和”为口号,在唐军攻击倭国时,趁机发展壮大。
  他见识长远,又善于隐忍,早就看出唐军打算灭掉倭国,故而从未想过与唐军议和。
  他也深知仅凭自己一人之力,无法对抗唐军两路夹击,很早便有联合大海人一同对付唐军的打算。
  不过他很有耐心,当己方势力不如大海人时,并未急着与大海人结盟。
  直到他的势力超过大海人后,他力排众议,派人去主动找大海人结盟。
  大海人虽不情愿,在此般局势逼迫下,也只能同意了志贵的结盟。
  苏定方和裴行俭得知两方结盟后,将消息传回长安。
  武承嗣召集诸将商议,就在商议之时,苏定方又派人送来一封公文,武承嗣看后喜形于色。
  原来苏定方手下郎将郭元振提出一个建议,苏定方觉得可行,便派人将他的建议送了过来。
  武承嗣与李绩、程务挺等将商议后,都觉可行,便同意了这个计划。
  半个月后,唐军南北两军出现变化,苏定方的南军突然按兵不动,休养生息,打击境内反抗力量。
  裴行俭则骤然对志贵发起狂风暴雨般的猛攻。
  这顿时让大海人看到了机会,他并不笨,也看得出唐军故意如此,想让他们联盟出现裂痕。
  但大海人却另有盘算。
  志贵的势力已经超过自己,而且还在不断壮大。如此发展下去,就算他们联合击退了唐军,他也注定被志贵消灭。
  他行事一向狠辣,想清楚中间厉害关系后,摒弃盟约,向志贵发起猛烈的进攻。
  志贵一方受两面夹击,战况顿时陷入不利,他心中恨极了大海人,却也无可奈何。
  战况持续进行,大海人虽然实力没有变得更强,但志贵受到重创,实力已远不如他。
  这时,大海人便向志贵派出了使者,希望两方再次结盟,共抗唐军。
  志贵一怒之下,下令将使者处斩,其时裴行俭已多次派倭国降将来找志贵,希望他投降唐朝。
  志贵心知倭国已无力回天,答应了投降,裴行俭大军开始对大海人猛攻,此时休整之后的苏定方大军也再次发起猛烈进攻。
  五月,苏定方终于攻下了倭国首都近江。
  几天后裴行俭的大军也到了近江,两人成功会师,唐朝的灭倭之战取得圆满胜利。
  朝廷经过一番讨论,在倭国设立瀛东都护府,由武承嗣表举的王方翼担任都护。
  这场战争不仅让唐朝在东面的敌人基本扫除,也让武承嗣与武媚的关系得到缓和,两人逐渐形成默契。
  武承嗣不插手任何政务上的事,武媚在军务上也很少再干预,一心放在经营洛阳上面。
  不过这场战争也并非全是好消息,在击败倭国后,一名自称武三思的人求见裴行俭,经裴行俭确认后,确是武三思本人。
  裴行俭并不知武承嗣心思,命人将武三思送到了洛阳。
  武媚见到武三思后,虽恼他当初进谗言陷害武承嗣,但毕竟是自家亲侄子。
  武三思又在她面前哀嚎大哭了两个时辰,将自己九死一生的经历添油加醋的说了。
  武媚安慰他几句后,便没有再追究他的罪责。
  长安的武承嗣得知后,也只能感慨武三思生命之顽强。
  倭国之战后,唐朝进入休养生息的阶段,武承嗣却并未清闲。
  他打算从长安十卫中再组建一支五万人的西讨军,既能成为将来对付吐蕃、突厥的主力,又能进一步提高对军队的掌控力。
  至于火器的发展,武承嗣认为唐军实力已足够强大,火器的发展并不急迫。
  关键在于提高工匠们的地位,让匠人们自主推动唐朝冶炼技术的发展,进而推动唐朝科技进步。
  时间飞逝,一晃三年过去。
  这一年九月,李绩病危。
  武承嗣、李芷盈、李思文都守在病床边,望着李绩苍老衰弱的模样,武承嗣心中十分哀伤。
  李绩虚弱的抬起手,道:“你们都出去,我有几句话想和承嗣说。”
  众人答应一声,纷纷出了屋子。
  李绩侧了侧头,慢慢说道:“承嗣,我有一件事想求你。”
  武承嗣道:“祖父尽管说。”
  李绩叹了口气,道:“老夫自觉一生中没有哪一样比旁人差,唯独在子孙教导上,实在力不从心。思文这几年一直没有子嗣,等他百年后,只怕英国公府连个继承人都没有。”
  李绩的英国公府位于城外,并非皇家赏赐,而是他自己筹资搭建。
  这座府邸象征着他征战一生的荣耀,年老之后,最为放心不下。
  武承嗣明白他的心思,道:“我瞧着敬业大哥已经洗心革面了,您何不召他回来,继承这座公府?”
  李绩脸色一僵,咬牙道:“老夫宁愿一把火烧了这府邸,也绝不留给他!”
  武承嗣暗叹一声,道:“那您希望我怎么做?”
  李绩微露迟疑之色,道:“芷盈肚子里的孩子,能不能让他将来继承这座府邸?”
  武承嗣心中有些为难,明白他想让自己过继这个孩子给英国公府。
  然而瞧见他苍老的面孔充满盼望之色,想起他这些年默默的支持,点头道:“好,这孩子就让他姓李,以后就养在英国公府,只是如果二叔又有了子嗣……”
  李绩眉开眼笑道:“我早已与老二商议好了,无论他将来有没有子嗣,咱们李家的继承人都是这孩子!”
  老者心中自有盘算。
  李宗秀从小聪慧过人,他相信武承嗣和李芷盈生下的第二个孩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最适合做自己的继承人。
  了却心中大事,李绩的精神头旺盛了些,眯着眼道:“承嗣,老夫还有件事其实一直想找你谈一下,只是身体每况愈差,一直找不到机会。”
  武承嗣隐隐猜到他要说什么,在榻边的椅子上坐下,道:“祖父,您说吧。”
  李绩似乎躺着有些不舒服,挣扎着要坐起身。
  武承嗣急忙将他扶在靠背上,他喘了几口气,道:“老夫虽已年迈,又远离朝堂,但时常与朝中门生故吏书信来往,对朝堂中变化依然一清二楚。”
  他歇了口气,继续说:“根据老夫的判断,半年之内,太后便会废掉皇帝,另立英王为帝!”
  武承嗣默然,他虽很少干涉朝堂,但并非对朝堂不闻不问,很早就看出了这一点。
  李绩又道:“太后废立皇帝,目的是为了加强她的权威,这只是第一步,等时机成熟,她就会迈出第二步!”
  武承嗣明知故问:“什么第二步?”
  李绩昏黄的老眼盯着他看了半晌,一字字道:“登基称帝!”
  武承嗣见他如此坦诚,也不再回避,直言道:“姑母确实有这个心思。”
  李绩声音微微有些嘶哑,道:“看来我猜的不错,你很早就知道了这一点,而且并不反对她当皇帝。”
  武承嗣默认。
  李绩脸上又露出了微笑,道:“承嗣,老夫并非要指责你什么,当初隋末大乱,天下英雄辈出,高祖、太宗技高一筹,夺得了这江山……在老夫看来……这天下本就该能者得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