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这时,沛王李贤向郑家提亲,郑元宁一口答应,沛王成亲之日恰好比武承嗣娶亲晚了一日。
通过联姻,郑氏一族齐齐踏上了沛王府的大船上,郑远宁也成为沛王身边最倚重的几人之一。
张柬之拱手道:“殿下,狄仁杰拒绝了。”
郑远宁冷哼道:“不过小小一个大理寺丞,竟如此不识抬举。”
张大安皱眉道:“狄仁杰官职虽小,但在民间名声极大,据说断案之能还在武承嗣之上。俗话说盛名之下无虚士,咱们若不能拉拢他,接下来的计划就不好展开了。”
郑远宁冷哼道:“既然不能拉拢他,那就除了他,以免他成为咱们的障碍。”
张柬之急忙道:“殿下若如此行事,那和武氏又有什么区别?”
郑远宁淡淡道:“我的意思是将他赶出大理寺,让他无法影响我们的计划,柬之不要多想。”
张大安道:“听说狄仁杰很受武承嗣和诸葛三元看中,只怕没那么容易让他离开大理寺。”
“那也不一定,武承嗣马上就要离开长安了,咱们可以等他离开后动手。至于诸葛三元,哼,他在朝中没什么势力,根本无力阻止咱们。”万俊阴恻恻道。
沛王注意到张柬之面色铁青,温言道:“张长史,本王知道你和狄仁杰很有交情。你放心,本王只是暂时让他离开大理寺,等过些时侯,会将他调回去的。”
张柬之咬了咬牙,一拱手道:“殿下,您若是这么做了,狄仁杰只怕再也不可能拉拢过来了。”
郑远宁笑道:“张长史,那狄仁杰就算会断案,也不过是个寒门庶族出身,对殿下的大事又能有多少帮助?”
张柬之摇了摇头,不再多言。
众人又商议了半个时辰,各自告退。郑远宁从侧门出了王府,上了自家马车后,车轮滚滚,向郑府返回。
到了家中,长子郑玄升提着灯笼从大堂迎了出来,忙问:“父亲,今日去沛王府商议的如何了?”
郑远宁大步进入大堂,一边喝着侍女端上的茶,一边说道:“狄仁杰不识抬举,沛王殿下采纳了我献的计划,决定对狄仁杰动手。”
郑玄升目露忧色,道:“父亲,有句话孩儿不知当不当讲。”
郑远宁抬了抬眼皮,训斥道:“有什么当不当讲的,赶紧说!”
“孩儿是觉得,咱们将妹妹嫁给沛王,留个后路也就是了,争储的事,咱们不必掺合的太深。”
见郑远宁不说话,郑玄升又道:“从南北朝后期开始,那些掺合进皇权的家族,哪个不是祸起全族。如今的七姓十家中,除了咱们家外,各家皆保持中立……”
“你懂什么?”郑远宁斥道。
郑玄升苦笑道:“就连几位堂叔堂伯,都对您将妹妹嫁给沛王殿下心怀不满,孩儿只是有些担心。”
郑远宁深吸一口气,沉声道:“玄升,做事不能只看眼前。不错,以前我郑家确实从不参与皇家内事,但现在和以前不同了。”
“父亲此言何意?”
郑远宁沉声道:“自从隋朝开启科举以来,朝廷一直都在打压世家贵族,提高寒门地位。到了我朝,太宗不仅不取消科举,还扩大科举规模,当今陛下登基后,也只知重视科举人才。”
郑玄升苦笑道:“隋朝的基业被李家夺取,他们当然也怕其他世家夺取他们的天下,所以利用寒门庶民打压我们,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郑远宁冷冷道:“所以说,将来世家大族的权力只会越来越小,指望明哲保身就能存续下去?笑话!我们再不主动争取,只怕要成为冢中枯骨了!”
大周少卿
第203章 大将军您终于回来了
郑玄升愣了愣:“原来父亲有这种考虑,可孩儿不明白,您为何要挑选沛王呢?”
郑远宁沉声道:“如今沛王向天下人表明争储的决心,陛下却没有阻止,这说明陛下也没有决定好让谁继承皇位!”
“孩儿也有此猜想。”
郑远宁哼道:“除了两位殿下外,还有武氏虎视眈眈,将来陛下百年之后,你觉得天下大权最有可能落入谁人之手?”
郑玄升沉吟道:“从目前情况来看,一开始一定是武氏一族把持朝政,如果太子继位,武皇后有可能还政于太子。如果沛王殿下继位的话,应该会和武氏一族有一场争夺。”
“还政于太子?”郑远宁冷笑道:
“没有人会轻易让出权力,尤其是武皇后这种有野心的女人。太子继位的话,很可能成为武氏的傀儡,只有沛王殿下继位,才有可能铲除武氏。”
郑玄升凝思片刻,沉声道:“父亲,孩儿感觉武氏一族前景更好,朝中有武皇后控制内政,军中武承嗣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您为何不选择武氏呢?”
郑远宁眯着眼道:“你当为父是如此草率就做出决定的吗?我仔细分析过武氏的为政举措,她比当今陛下更加偏爱寒门子弟。”
“啊,这个倒是,她用人似乎根本不看门户出身!”
“而且这个女人比当今陛下更狠,若是让她获得乾坤独断的权力,对我们来说,很有可能是灭顶之灾!”
郑玄升想起前任王皇后一族的下场,默默点了点头。
郑远宁感叹道:“所以我也是别无选择,太子懦弱,虽做了二十年储君,然而在与沛王的几次交锋中,都落在下风。你瞧瞧,朝廷百官中,现在还有谁会投效他,我们总不能选他吧?”
郑玄升道:“听说河间郡王李崇义和邓州侯岑长倩,近日都经常去东宫走动,还有郢阳伯宗楚客,一直都比较支持太子。”
郑远宁摇头道:“除了岑长倩是被戴至德说服外,其他两人都并非真心辅佐他。李崇义是受皇帝的命令,宗楚客是受皇后命令,这你都瞧不出来吗?”
“陛下和皇后殿下既然选择帮太子,为何又不阻止沛王争储呢?”郑玄升奇怪道。
郑远宁冷哼道:“帝王的心思谁能猜的透,也许涉及到什么皇家隐秘吧。”
郑玄升点了点头,忍不住道:“父亲,您觉得沛王殿下有多少成功的把握?”
“别去想这些有的没的!”郑远宁训斥道:“你只要记住,这是我们郑家唯一的出路,明白吗?”
郑玄升凝神屏气:“孩儿知道了。”
……
二月初六,武承嗣从床榻上起身,看了眼身旁睡的正香的李芷盈,用手背在她脸蛋上轻抚了一下。
李芷盈立时醒转,对上武承嗣目光后,坐起身,轻轻靠在他肩膀上,说道:“你今日就要走了吗?”
武承嗣点头道:“是啊,薛将军大年初四就走了,祖父婚事结束后也出发了。如今天气转暖,我军随时可以向高丽进攻。早一日打败高丽人,我也好早一日回来与你团聚。”
李芷盈从小在军营长大,倒也不像别的女子那么多离愁别绪,披了件衣服,微笑道:“郎君,妾身为你穿衣。”
拿起旁边堆叠的整齐的衣服替武承嗣换上,穿好外衣后又在外褂上披上铠甲。
武承嗣瞧着她一脸专注的表情,柔声道:“我不在家时,你在府中可有事做?”
李芷盈笑着说:“有啊,妾身可以弹琴作画,无聊时也可以让玉锦、太平来陪我,郎君不必担心?”
武承嗣将她额间一缕秀发搭在耳后,微笑道:“我知道你平日最爱行医施粥,你的小医馆可以继续经营下去,施粥的事也可以尽管做,为夫都支持你。”
李芷盈抬起头,盈盈妙目凝视在他脸上,轻轻道:“郎君,妾身真的可以继续做这些事吗?”
“当然可以,我可不想将你当金丝雀一样关起来。”
李芷盈甜甜一笑,继续为他穿衣。
二人穿戴整齐后,一同到偏厅用早膳,刚吃没一会,秋婵进入屋内,先向李芷盈问了声‘夫人好’,说道:“公爷,几位将军都过来了,正在门外等候。”
武承嗣端起碗将肉粥一口喝干,站起身道:“我这就出去。”大步向门外走去,李芷盈急忙放下碗筷,提着衣裙跟了出来。
到庭院时,只见韩成和一名葛衫大汉正在一同等候,武承嗣走到那汉子身边,说道:“卢副统领,以后夫人的安全就交给你了。”
那高大汉子正是夜雨秋护院卢雄,武承嗣娶妻后不放心妻子安全,便让韩成举荐一人担任公府副统领,韩成便将好友卢雄推荐过来。
卢雄一朝从青楼护院成为公府副统领,这几日晚上睡觉都会笑醒,大声道:“公爷放心,卢某人绝不让任何人伤害到夫人!”话中憋足了劲。
武承嗣点了点头,来到府外,只见武攸暨、裴行俭和罗素都到了,正在相互说话。
武承嗣上前与三人打过招呼,向罗素身边看了一眼,没有瞧见伏念小可汗的身影,问道:“伏念小可汗还是不肯来左武军吗?”
罗素迟疑了一下,说道:“他犹豫了好几天,还是说自己不适合军中生活。”
“那他还住在长安吗?”
“在长安,而且还进了一家书院。”罗素回答。
武承嗣点了点头,伏念只是他下的一步闲子,将来对付突厥人时才有可能用到,只要他还留在长安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