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过了三天时间,张子明才带着罗伦的命令,出现在于黎希面前。
“你是说,让我回去?让大单于再派人来?”于黎希不愿相信,所以又问了一遍。
“正是!”张子明回答干脆。
这种不加掩饰的轻视,让于黎希极为愤怒,以至于想拿凳子打人。
张子明往后退了一步,然后又说道:“这不是罗总督的意思,这是皇帝陛下的旨意!”
“皇帝的旨意?”
此刻,于黎希愣住了,他在怀疑张子明所言真假。
毕竟此处距离京城两千多里,皇帝旨意怎会传得如此之快。
但下一刻,于黎希就想到了答案。
或许……晋廷皇帝真的在北地郡。
此刻,三日前谈判时的情形,浮现在于黎希面前。
“我信你的话,既然是皇帝陛下的旨意,我现在就回草原去!”于黎希郑重道。
他虽看不上晋廷,但也知道皇帝金口玉言,既然说了不跟自己谈,那他赖在此处也无意义。
当然了,如果匈奴真的底气十足,他也可以耍耍横,可现在匈奴拖不起。
和晋廷合作这件事,他们必须要尽快敲定,“西蛮子”留给他们时间不多了。
匈奴近期没有进犯天御关,却不代表他们没打仗,和“西蛮子”的交战从未停止。
于黎希答应离开,可当他领到马匹时,却发现只有一百匹。
“这些天,你们两百号人,除了吃喝拉撒,还打碎了不少碗,用坏了不少桌椅,算下来本该抵一百零八匹马!”
“我们大人爽快,给你们抹掉了八匹,收你们一百匹算可以了!”
一名千户掰着指头,向于黎希算着帐,折木正与他争论着。
自己是来要粮食要兵器的,结果东西没要到不说,还被晋人昧了一百匹马。
这算个什么事?
从始至终,自己就没顺过,这让于黎希极为憋屈。
马匹显然是要不回了,他现在只想快些离开这伤心之地。
“行了,我们走!”
于黎希的怒吼,打断了折木和千户的争执。
“你们晋人,当真无耻!”折木怒骂。
随后他们领着的一百来匹,徐徐走出了天御关。
这次他们来了两百人,一共带了四百匹马,多余的两百匹放在城外。
所以,于黎希并不担心脚力,只是吃亏让他很难受。
第856章 鼓声
“平虏饷?为何又来了个平虏饷!”
与匈奴的一场谈判,虽然没有谈出结果来,但其已在影响国家大事。
比如因此而生的“平虏饷”,就在谈判之后的三天内,由户部拟出了详细收缴方案,并将其传达到各基层府县衙门。
这次的平虏饷,主要面向南方五郡征缴。
家有两百亩及以上土地者,按每亩征收三十斤粮,超过五百亩的部分,将按每亩五十斤征粮,而超过千亩的部分,则按每亩一百斤征收。
换家中土地越多,被征收的粮食就越多,而且多得有些离谱。
所以,当胡元钧得到府衙命令时,他整个人都很懵。
最近清查天亩,他已遭受了极大压力。
有暗地里使绊子的,有到府衙撒泼的人,有在他耳边诉苦的……
好家伙,如今又要收此重税,那些豪绅们不闹得更厉害?胡元钧想不通。
朝廷里制定政策的人,难道完全不考虑实际?难道想逼得豪绅大族们造反?
在胡元钧看来,这样危险的国策,很有可能逼反豪绅。
当然了,不管胡元钧能否理解,他还是得把豪绅们召集起来,向他们宣布朝廷的政令。
从月初去巡抚衙门议事,这一个月来胡元钧都很累,且整个人只感到惶恐。
这个知县他做得很累,如果可以的话他只想辞官,只可惜他不敢这么干。
这一个月时间内,有三名知县主动辞官,然后他们就被立案调查,如今已经判了全家流放。
给出的罪名也很简单,有贪污舞弊之罪,且畏难怕险辜负皇恩。
胡元钧当然不愿被流放,所以他只能硬着头皮干。
“大人,外面已闹起来了,这可怎么得了!”县丞满是担忧。
胡元钧冷哼了一声,没给这县丞好脸色。
县丞乃是本地举人,如今算是乡绅们的代表,对胡元钧表面虽恭,但背地里却使了不少绊子。
“我告诉你,今日有钦差过来,若是他们闹得太过分,只怕咱俩都吃不了兜着走!”
“我反正准备好了抄家流放,但愿你也准备着!”
这些话,毫无疑问是在警告县丞,让他今天知道分寸,不要闹得不可开交,不然他俩都得玩完。
“有钦差过来?”
县丞杜焕昀有些狐疑,以为胡元钧是在吓自己。
“没错,刚得的消息!”胡元钧淡定道。
他确实没骗杜焕昀,因为这是刚得的消息,也导致他心情更加差。
本来差事就不好办,现在还有人过来监督,等于要把他架在火上烤。
而此刻,杜焕昀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他是想着看胡元钧的笑话,如今看来这样做,无异于自寻死路。
差事要办砸了,胡元钧承担主责不假,可这厮若是死咬自己不放,那他也得跟着完蛋。
两人一路无话,更显得前面大堂吵闹。
来到大堂,胡元钧直接坐到上首,目光却扫向了杜焕昀。
今天这事儿,如果杜焕昀不配合,他胡元钧就是把嗓子喊破了,也镇不住堂上这些人。
虽然无奈,但此刻杜焕昀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当即大声喊道:“诸位……都静一静,县尊有话要说!”
“都静一静!”
有杜焕昀吆喝这几声,众人总算给他一些面子,安静下来后看向了胡元钧。
“诸位,这次叫你们过来,所为何事你们都已知晓!”
“这次加征平虏饷,乃是圣上旨意,本官还需诸位帮我,一起完成皇命!”
目光扫向杜焕昀,胡元钧沉声道:“刚才我还跟杜县丞说,如今这差事不好做,有时候想想……还真不如被流放西北,如此反倒省心了许多!”
流放西北……对南方豪绅来说并不陌生。
“只是诸位家大业大,可别步了我的后尘!”
“县尊,你这话什么意思,难道是威胁我等?”有人语气不善问道。
“随便你们怎么想,威胁也好奉劝也罢,我只希望你们考虑清楚,不要因小而失大!”胡元钧平静道。
不知为何,在说出“狠话”之后,他的心境反而安宁下来。
“今天下午,县衙便会派出司吏,到你们的田庄上征税,缴不缴税都由得你们!”
说完这话,胡元钧直接离开了。
不是他张狂,只因胡元钧知道,话说得再多都是废话,道理这些人其实都明白。
既然他豁出去了,就看这些人敢不敢跟。
“杜大人,你看这……”
胡元钧离开,所有人都看向了杜焕昀,只希望他能发个话。
杜焕昀不傻,这个时候向胡元钧使绊子,等于是和朝廷对着干,只怕是杀头都是有可能的。
“诸位……皇上旨意,咱们不可不遵啊!”杜焕昀很是为难道。
而他这一句话,立马败掉了他的“人缘”,只因他在关键时刻怂了。
“杜大人,告辞了……”
“哼……”
众人纷纷离开,杜焕昀满脸苦涩,他本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没有开口。
他这人也有决断,既然已经表明了态度,他就不会轻易改弦更张。
“不管他们缴不缴,先把自家算清楚,他们要找死随他们去!”杜焕昀暗暗道。
时间来到第二天,县衙的吏役都派了出去,整个县衙显得空荡荡的。
税收已进行一天,虽有些磕磕绊绊,但总体上还是有进展,这让胡元钧安心了不少。
让他感到担心的是,巡查的钦差还未赶到。
这些钦差,为何总喜欢暗访?
胡元钧很是不爽,他本想去各村镇看看,但又怕钦差突然到来,所以只能耗在县衙内。
正当他百无聊赖之际,却听外面响起了鼓声。
“谁在击鼓,出去看看!”胡元钧满是不爽。
一听这声音,就知是县衙外的大鼓,那玩意儿是用来申冤的。
没一会儿,就由衙役飞快赶来,向胡元钧禀告道:“大老爷,是有人要告状!”
“告状?告什么状?”
衙役答道:“说是被人抢占田地,求老爷为他做主?”
如今清查天亩这节骨眼上,竟有人敢强占他人田地,可真是嫌自己的命长了。
“带他上堂,本官亲自问话!”胡元钧沉声道。
“是!”
几分钟后,当胡元钧来到大堂,就见到了前来告状的苦主。
来的一共有三人,虽然衣着破旧,神色间却有些狡黠之色。
胡元钧正要发问,一旁的差役小心上前,低声提醒道:“大老爷,中间那人小的认识,乃是县里一泼皮破落户,旁边那两人只怕也不是啥好东西!”
一听这话,胡元钧更犯了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