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这些京城来的老人也都服您,他陈玉和算什么东西,白白就占了百户的位置!”
听到这话,方同当即呵斥道:“闭嘴,这些话也是能乱说的?”
这些话确实不能乱说,因为这是对赵延洵王命的质疑,谁都背不起这罪名。
似乎也察觉到自己说得过火,这小旗官脸都变白了几分,然后便不在开口。
但他说的这句话,不但是在场三人的心声,同时下面大多数侍卫的心声。
历来这种“空降”的官员,天然就受“本地派”的排挤,陈玉和粗暴手段更加剧了其中矛盾。
给下面人压任务,陈玉和当然有自己的考量,在他看来只是“稍稍”有些操之过急。
此刻的陈玉和,正带着两名侍卫在公羊坊内巡视。
按道理说,跟在他身边的至少该有一名总旗,可偏偏此刻一个都没有。
所以在下面人有气的同时,陈玉和心里也很生气。
都是为了王府办差,这些人却对自己抱有敌意,好像自己欠他们什么似的。
事实上,下面人什么想法,陈玉和也知道一些,无非是不满自己这个外来者。
可他这个百户位置,是他爹把都司衙门打包,卖给王府后才换来的。
虽然心里有怒,但陈玉和还是选择压着,等他做出了一些成绩后,下面人也及服他了。
就在这时,隔壁院墙内的谈话声,传入了他耳朵里。
“这活儿今天肯定干不完,要我说干脆咱歇一会儿,咱虽被王爷点化赐予神武之力,但终究也不是铁打!”
这话获得了其他人的认可,随即便听到众人坐下的声音,这让陈玉和极为不满。
但此刻他没有发作,这侍卫说得有些道理,所以他才想着暂且放过。
可紧接着,里面有人又开口道:“胡总旗,要不您去跟陈百户说说,让他叫兄弟们喘口气儿?”
“就是,这差事又不全是咱们的,为何这公羊坊偏偏就得今天清完!”
自己好心体恤,这些人还蹬鼻子上脸了是吧?陈玉和怒火上涌。
谁知里面突然想起一个声音道:“哼……谁他娘知道姓陈咋想的,他是百户他说了算,我胡大彪算老几!”
“胡总旗,话可不能这么说,之前许百户要走……您本该是百户的合适人选,您代表大伙儿去跟陈百户说正合适!”
不管方同还是胡大彪,下属都认为各自上司接任百户最合适。
“狗屁,到时候一个以下犯上的罪名,我老胡可担待不起!”胡大彪冷笑道。
这话听得陈玉和就更气了,胡大彪这已经明着反对他了。
陈玉和攥紧拳头,迈步就想要进入院中的理论,但最终……他还是忍下了这口恶气。
直接和胡大彪对线,对陈玉和来说得不偿失,只会再度削弱他的权威。
但这事儿不能就这么完,他必须要想出个妥帖方案,将手下这些骄兵悍将压服。
小不忍则乱大谋……陈玉和如此告诫自己。
然后他便忍着怒气,带着身后两名侍卫离开了。
第160章 悍将
雍王府,谨身殿内,赵延洵坐在偏厅内,桌子上堆着一摞文书。
王府长史司下辖各部,以及成文光的布政使衙门,每天都会送来许多报告文书。
一个人的精力始终有限,元阳城又这么大,涉及的事囊括方方面面。
所以这些文书赵延洵都得看,因为他得靠这些文书,综合掌握城内动态。
但此刻赵延洵却没看这些文书,因为在他对面,正站着王府左长史周承平。
“殿下,如今正值艰难时节,但臣却有耳闻,下面有个别人……私自截留挪用粮食物资!”
“虽然所用不多,但此行也该严惩,臣请殿下着人查证此事!”
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下面官吏众多,有这种蝇营苟利之徒也不意外。
不得不说,也只有周承平这样的直人,才会关注这些得罪人的事。
也正因为如此,赵延洵才能忍受他的犯颜直谏,因为这正是他的价值所在。
“既然有此事……你主管审理所,这事就由你督办吧!”赵延洵沉声道。
这非常符合周承平的预期,只见他躬身答道:“臣领命,定让属下严查此案!”
“若无其他事情,就办差去吧!”赵延洵淡然笑道。
周承平再度行礼后,才转身离开了大殿。
待他离去之后,霍安便从殿外进来,在赵延洵耳边禀告道:“王爷,胡大彪已经被押来,正在殿外跪着!”
赵延洵拿起笔来,平静道:“知道了!”
然后他便拿起了一份文书,打开后仔细翻看起来,颇有些皇帝看奏折的意味。
看完之后,边用比在上面勾画着。
如果是汇报类的,便写上“已阅”二字,如果是请示类的便写“找准”或“驳回”。
事实上,干这事儿也是个脑力活儿,偏偏赵延洵又不太闲得住。
此刻他也不得不感慨,难怪朝廷上要设立内阁制度,管理一个庞大的国家仅靠皇帝一人还真不行。
但也恰恰是这内阁,承担部分皇权后放大了文官的权力,更放大了他们的野心。
这也间接导致,他赵延洵在皇帝力推之下,还是没能登上太子之位。
一边感慨着这些,赵延洵想到了京城,想到了端妃和皇帝。
“也不知京城如今是何情形,皇帝老爹听了我的告诫,有没有提前做好准备!”赵延洵喃喃念道。
想了一会儿徒增烦扰,看着已经快看完的文书,赵延洵放下笔站起身来。
只见他背负双手,迈着步往大殿外走去。
此刻谨身殿外的台阶下,一名络腮胡汉子正跪着,额头更是贴在地上。
走出大殿,俯视着下方的胡大彪,赵延洵表情格外严肃。
“胡大彪……”
“罪臣在……”
“你何罪之有?”赵延洵反问道。
被殿前卫的人带过来,即便不知道什么情况,但此刻被撂在这里跪着,胡大彪便默认自己有罪。
因为在他心里,赵延洵是肯定不会错的,那么错的就一定是他。
“臣……不知何罪!”
事实上,胡大彪和林大贵是一类人,赵延洵对此很清楚。
“不知道?那本王问你,你是不是对陈玉和有意见?”赵延洵直言问道。
胡大彪思索一番后,才认真道:“回王爷……”
没等胡大彪开始说话,便听赵延洵呵斥道:“抬起头回话!”
胡大彪心头一颤,这才直起身子答道:“回王爷,臣不敢!”
“不敢?那也就是有了?”
胡大彪没有回答,算是默认了赵延洵的话,他确实觉得不公平。
“你觉得本王行事不公?”赵延洵语气冰冷。
“臣不敢有此心,只是陈玉和驭下过于严苛,臣才起了愤懑之心!”
说到这里,胡大彪似乎也放开了,便直言道:“王爷任他为百户,臣便尊他为上官,可他却毫不体恤下属,属于臣不服的是他,而不敢对王爷有丝毫不敬!”
也只有胡大彪这样直肠子,才敢在赵延洵表露出怒意的情况下,依然“直言直语”。
但他终究不是傻子,还知道强调自己不服的是陈玉和本人,而非对赵延洵有不敬。
“所以你就已个人好恶行事,而把军规置于脑后?便当中诽谤上官?”
面对赵延洵这番质问,胡大彪一时间哑口无言,以至于有些不知所措。
“身在军中,军规大于天……可你偏偏视军规如儿戏!”
好家伙,这一番指责,更让胡大彪无地自容。
只见他主动叩头认罪道:“王爷,臣有罪,臣有罪!”
“按照军法,诽谤上官该杖五十……”
诽谤上官,在没有造成太大后果的情况下,杖责五十已经算非常严厉的处罚。
可没等胡大彪思考是否不公,便听赵延洵接着说道:“但似你这般以个人喜好行事之人,这军中也容不下你,你还是脱下甲胄……去做个普通百姓吧!”
相比于那五十军棍,让胡大彪脱下甲胄去做平民,那比杀了他还让他难受。
只见他抬起头道:“王爷……臣愿领军棍,臣愿领军棍,求王爷恕罪,求王爷恕罪!”
言罢,胡大彪不断叩头,以求赵延洵收回成命。
小样儿,还收拾不了你?赵延洵心头暗道。
他也不是真想赶走胡大彪,这样的人只要磨掉傲气,就是非常好用的“猛将”。
胡大彪和王宗林大贵是一类人,这样的人赵延洵用着反而更放心。
“行了,别把我这地板磕坏了!”
听到这话,胡大彪才停下叩头,等待着赵延洵的判决。
“既然你有悔改之意,念你初犯,且是京城来的老人的,本王便再给你一次机会!”
只要不赶自己走,胡大彪一切都依从,只见他再度叩首道:“多谢王爷恩典,臣下去便领军棍!”
赵延洵阴沉着脸,语气阴沉道:“滚吧!”
胡大彪连忙有磕了两个头,然后才仓惶起身,小心翼翼退出了谨身殿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