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崛起的石头)


“怎么,他安家还敢造反不成!”这将领冷笑几声,上前望着前来送马的安兵头领,道:
“你且回去,告诉安邦彦,没有两千匹,朝廷怪罪下来,我赤水卫可吃不起!”
安兵头领是彝人,早对明军不满,闻言也是冷哼一声,一句话不回,带着人转身就走。
见他这副样子,赤水卫都司官周敦吉眯起眼睛,杀意顿显。
......
自洪武年起,大明一直用“恩威并施”、“以夷制夷”的政策来稳定西南局势。
然云、贵、川各土司势力交错,稍有不慎,就容易引起连锁反应。
在历史上的奢安之乱前,已有四川播州土司杨应龙造反未成,被朝廷大军平定的前例。
说起万历三大征,播州平杨氏之战,距今并未相隔多少年,造成的影响依旧巨大。
若时间再往前推,万历初年四川土司群起作乱,嘉靖年间也有湖、贵地区苗司造反作乱。
自洪武年间西南统一后,该地的动乱丝毫不亚于北方边境,经常存在大规模冲突。
起初,朱元璋不断往西南移民汉人,开垦屯田,增加地方上汉人比例,以达到稳定边陲的效果。
明中叶前,这种方法颇有成效。
自嘉靖起,朝廷发觉西南暗流涌动,便暗中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意图削弱土司实力。
部分土司被显著削弱,但这更促进了土司与明军的矛盾。
在朝廷强盛时,这些土司或许还不敢轻举妄动,可万历末以来,边事屡兴,朝廷不断征调西南明军援辽。
官军在辽事上,十有九败,不断丢地陷城,以致威信严重下降。
再加上云、贵、川明军几被抽调一空,地方空虚,这群土皇帝岂能坐得住?
朱由校登基方才一年,西南地区明军与土司兵大规模的冲突已达上百次。
有土司骄纵不法,以杀汉民为乐,也有明军冲入土司聚落,强抢少女,掠夺财物之事。
整个大明二百余年至今,贵州境内明军与土司军发生冲突的年份,达一百四十五年。
西南明军常有一句口头禅,说土司军三天一小反,五日一大乱,这并不过分。
莫说西南明军,就是朝廷对西南地区土司的用兵次数,也远远超过边疆战事增兵。
万历年间,平均下来每三年,就有官军进入西南平定一次。
简而言之,至如今,西南地区汉人与各族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临界点。
这个最终爆发点,就在重庆。
在大明,总督一职不仅与朝廷重大决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与地方上战乱将起息息相关。
朱由校以鲁钦为云贵川等地总督,在历史上奢安之乱兴起前,便暗中征调西南四省明军。
意思很明显,就是要在奢崇明等人刚刚作乱时,便以雷霆之势镇压,将损失降到最低!
眼下,鲁钦为不提前惊动叛军,正暗自调动大军,六路出兵,往重庆支援。
而在贵州宣慰司境内,赤水卫都司官周敦吉向宣抚使索马不成,率明军出赤水卫城,大掠地方。
“明军来了,快跑!”
一土司寨,墙上土司兵见千余明军正摇动大旗,在本属于他们的土地上纵横往来。
明军闪烁着寒光的佩刀,劈砍在争相奔逃的土司人身上。
随着轰然一声,土司寨的大门被无数兴奋地明军撞倒,他们争相涌入,逢人就杀,见人就砍。
不多时,已被鲜血染红了甲胄的周敦吉,望着被绑缚于脚下的土司酋长,抬起头道:
“拉下去,砍了。”
......
“砰!”
宣慰司内,安邦彦将四川巡抚许可求送来的请援文书扔在地上,道:
“明廷欺我太甚!”
这份文书,是四川巡抚许可求接到朱由校密谕后突发奇想,送来给安邦彦的。
在密谕中,朱由校提醒了许可求奢崇明此次主动出兵援辽,乃是叛乱的先兆,要他严加防范,毋使奢军入城。
意思表达的很明白,徐可求也的确这么做了,找了个理由把奢崇明拦在重庆城外,没有让他进城。
但紧接着,他的想法和朱由校预想的,跑偏得有点大。
虽然鲁钦自接到密旨后,已在用最快的速度征调兵马,但毕竟远水不能救近火。
所以…城外就是奢崇明数万大军的徐可求,自然而然就在想其它平定叛军的主意。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实力强大的贵州宣慰司。
徐可求是这么想的,水西安家和永宁奢家,一直就有矛盾存在。
奢崇明之子奢寅为人凶悍,和水西安家曾为争夺土地大打出手,而水西安家在播州之役中帮助朝廷,获得了八百里土地。
正因如此,徐可求才希冀水西安家能为朝廷继续尽忠。
其实,他这个想法无可厚非,但却严重失误,错漏了一个环节。
当时忠于朝廷的贵州宣抚使安尧臣已经去世,现在执掌安家的,是安邦彦,水西形势亦早已千变万化。
安邦彦是贵州水西宣慰土同知,宣慰使安尧臣族子。
贵州宣慰使安万铨曾命其子安智管理织金,后安智之子安国桢继任父职土同知,亦居织金关。
至安国桢之子安邦彦的时候,其势力范围已经由“织金”一带扩展到那威、八部、糯东、伯亨、得归等处。
安家现在的族嫂奢社辉,地位不下于安邦彦,既是永宁宣抚使奢崇明之妹,也是前永宁宣抚使奢效忠之妻。
永宁奢家与水西安家,虽有些许矛盾,但联系却更加密切。
安邦彦亦在贵州上下打点一片,早知各处皆被征调一空,就连抚治贵阳,也只有两千明军守备。
贵州明军的这点人数,与能调动起近十万大军的安家相比,简直不值一提,眼下,正是脱离大明,自立为王的好时机。
徐可求这份求援文书一到,安邦彦便清楚地明白,不知为何,他与安家勾结,欲要造反的消息走漏了风声。
这该如何是好,原定天启二年起事的计划,是不是也要提前?
想到这里,安邦彦眼眸微动,拾起文书再看一遍,确认无误后,死死捏着这份文书。
从这时起,他的气息变得紊乱、不安。
须臾,一名土司兵跑进大堂,气愤难平地道:
“宣抚使大人,周敦吉说水西增给朝廷马匹不足两千匹,赤水卫明军亦将普世所抢夺一空!”


第九十六章:奢崇明反重庆
安邦彦的脑中有了疑影。
明军侵扰贵州土司,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周敦吉明目张胆的屠寨,难道是蓄意挑事。
他想把事情闹大,然后让朝廷派兵来剿?
想到这里,安邦彦心绪逐渐静了下来,坐在那一声未吭。
听说朝廷在义州一带获得大捷,辽东形势是不是有所稳定了?
若辽东已经稳定下来,朝廷回头对付西南,我安、奢两家能否敌得过朝廷大军,这还是两说。
还是等奢崇明先起,观情况而定。
想了半晌,安邦彦才下定决心,将已经捏得皱巴巴的文书扶平,交到下属手上,道:
“回复徐可求,我安邦彦不是那不明事理之人,然普世所被掠,宣慰司人言可畏,便是我、也不得不慎重行事。”
“这事儿,官兵不给个说法,实难出兵!”
......
“禀抚台,赤水卫都司周敦吉率千余官军,以贡马不多为由,率千余官军,劫了水西安家的普世所寨!”
当这条消息传进耳朵里的时候,贵州巡抚李枟只觉得,脑瓜子嗡嗡的。
“这个周敦吉,他这是要干什么?”
李枟,字长孺,浙江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历任广东盐法佥事、山东参议、陕西提学副使等职。
万历四十八年时,以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兼理川东等地方政务、军务。
先前辽东虏患猖獗,内阁拟定征调西南各省明军援辽,奢崇明上疏自请后,安邦彦紧随其后。
那时起,李枟就觉得事情蹊跷。
前几日,朱由校密谕下达至川、贵各省,李枟即言词拒绝安邦彦率兵进贵阳城,勒令他回那威官寨等待。
“时下,土司与卫所田地互相兼并严重,卫所军备荒弛,情况不容乐观哪…”
正在李枟蹙眉看着塘报时,巡按御史史永安也长叹口气说道。
听了这话,李枟放下塘报,气息尚显平缓。
“贵阳城中,还有多少兵员?”
史永安愁眉不展,道:
“标兵、民勇、衙役、卫所兵全都算上,不足三千人,这个数量,一旦水西安家有反心,贵阳危矣…”
实际上,李枟早在去年就已发觉安家有反意,屡向朝廷表明事态紧急,然当时内阁首辅之位悬而未决,并没有回复。
朝廷正深陷辽事及党争,这份奏疏直到现在,都被堆积在陈年旧疏中,朱由校一直没见到。
在那之后,李枟又上疏,请求增加贵州的粮饷,以振军备。
然而,粮饷没到,却被当时还在左都御史任上的高攀龙弹劾他贪赃枉法。
随即,深陷舆论漩涡的李枟上疏请辞。
内阁这次行动很快,上任为首辅的叶向高召阁臣定议,允许其离职,以东林党人王三善代为巡抚。
王三善尚未到任办理职务交接,李枟仍暂时主政贵州,但是却在这时,发生了赤水卫官军屠掠普世所这么一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