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崛起的石头)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崛起的石头
   - 入库:04.13
 
 
    抓的这些士子有没有冤枉的人,朱由校不知道,但这么做肯定是正确的。
    后世满清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当一个千古明君,首先要敢杀人,朱由校不会脏了自己的手,所以就要放魏忠贤和“阉党”出去。
    朱元璋杀的虽然多但是还不够全面,所以在后世成了“看点杀神”,康麻子杀的不比朱元璋少,人家却混成了千古一帝。
    魏忠贤心里盘算着什么,朱由校跟明镜似的。
    现在需要做的也很简单,装傻充愣让魏忠贤去闹就行了。
    不让东林党伤筋动骨,这事儿就不算完!
    “奴婢此时想来,觉得这份审问结果大有蹊跷,还请皇上准许奴婢将王之采抓进东厂审问,定会给皇上一个新的结果。”魏忠贤说完,紧张的看着朱由校。
    “王之采?”朱由校手中动作顿了顿,轻声道:“那你就去查查,这已经盖棺定论的事儿,还能有什么其它结果不成。”
    朱由校这话说的好像开玩笑似的,如此大的案子要重审,可能牵连成百上千的人,他却一点儿不认真。
    叶向高整个过程一声没吭,因为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
    劝说该查吧,自己与魏阉同流合污坑害士子的消息传出大内,几十年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当着魏忠贤的面劝皇帝不该查吧,这又无异于直接和阉党撕破脸皮,七老八十的年纪了,他又实在不想搞什么大事。
    要是最后落得个晚节不保,实在是得不偿失。
    叶向高嘴巴动了动,几次要张嘴说话,临了却还是咽了回去,他现在的处境太尴尬了。
    朱由校让魏忠贤抓王之采重审梃击案的话已经放出去了,君无戏言,绝对收不回来。
    这个时候,作为和魏忠贤一起被召到乾清宫的内阁首辅,叶向高明白,自己最好一个字也不要说。
    不听、不问,也不插手。
    走错一步,就要身败名裂加晚节不保!
    死他不怕,他害怕的是死了以后一辈子的清白名誉就此毁于一旦。
    在心中,叶向高既恶心阉党这帮人,却又不会和年轻时一样,为了什么“东林大义”而奋不顾身。
    就在他内心纠结的时候,朱由校的一句话打破了这个局面。
    “这事儿就让忠贤去重审,算不得什么大事儿,阁老你也回去,到家之后好好休息。”
    说着,朱由校打了个重重的哈欠,迈着懒散的步子走进内宫,还不忘嘱咐一句:
    “阁老,回去之后就别见客了,早些休息。”
    整个过程都是昏昏欲睡的叶向高听了这话后,却是一下子清醒起来。
    回到叶府时,还有不少东林党人聚在这里,终于将这位魁首再次推上内阁,自然要好好庆祝一番。
    见叶向高回来,各部官员们一个个全都迎了上来。
    “阁老您回来了。”
    “皇上叫您入宫这么久,都说了些什么事?”
    “听说那魏阉也去了,阁老您可要当心啊!”
    听着耳边这些话,叶向高摆摆手,有气无力地道:“老夫自家中连日而来,车马劳顿,这副身子骨折腾的不行,还要静养几日。”
    “诸位请回吧!”
    言罢,叶向高一小步一小步的走入府中,留下一脸懵逼的东林党众人。
    谁也不知道,为什么早晨还红光满面从家中赶来上任的叶向高,去一趟宫里却好像苍老了十几岁。
第三十章:重审梃击案
    天启元年的正月还没过,年味正浓,宫里传来的消息,却更是让民间争相庆贺。
    为什么呢,紫禁城里的天启皇帝颁行了天大的仁政。
    先是全国永不加赋,再又是施行了三年的辽饷九厘田税被彻底废除,并且在原基础上减征三厘。
    大过年的,这种消息对老百姓无异于喜上添喜。
    朝廷已经亏空了,九边军饷拖欠了一阵子,更不可能在今年继续亏下去,田税减征,商税就要加征。
    京杭关税直接提高了六成,官商勾结被摆到明面上来,设了个甚么督办司让锦衣卫专门查处。
    看起来,当朝的皇帝这是要重办此事了。
    对于官商们来说,朱由校在东南的新政,无疑相当于往他们头上浇了盆凉水。
    一句话,这个年过不成了。
    无论东南那边的官商集团对于朝廷的新政是如何对应,京里却一刻也没闲着,这还在正月呢,就陡然间传来一个大消息。
    东林书院一案,终于要做个了结,三法司在今日都会派人到大理寺进行会审。
    明面上去看,这东林书院的案子由东厂掀起,拖了这么久,一来二去抓了快三百个士子,会审后也该结束了。
    百姓是这么想,身在局里的人的心思却完全不一样。
    魏忠贤按着朱由校的授意,故意要把东林书院讲学闹得越来越大,起初番子们宣扬士子聚众讲学是在传播谣言,意图祸害民间。
    几个月过去,已经上升到结党营私,招权纳贿的高度上了。
    再闹下去,还不知道要抓多少人。
    权贵们都知道,这正月里的京城看似年味十足,暗地里却是波涛汹涌,浪潮拍打得愈发厉害起来。
    既然是在三法司会审,魏忠贤怎么能不去好好儿搅和一番?
    很快,他就带着一群番子不轻自来,踏进了大理寺的正门。
    见到凶神恶煞的番子们还有魏忠贤进来,三法司的官员们都是脸色一变,这厮来了,准没好事儿!
    魏忠贤知道没人欢迎他,所以是带着椅子来的。
    番子们就在正堂的旁边摆上椅子,魏忠贤在众目睽睽之下,堂而皇之的坐下去。
    见自己成了全场瞩目的焦点,他却是一脸肃穆地道:
    “陛下在南海子,来不了,所以就让本督来听听高御台您是怎么办案的,当本督不在就行。”
    魏忠贤脸色很严肃,三法司的官员们见他这副拿着鸡毛当令箭样子,都是敢怒不敢言。
    议论半晌,官员们将目光看向都察院御史高攀龙,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说句话吧,毕竟,您才是主审官。
    高攀龙不想和魏忠贤在这个场合开撕,冷哼一声,只当这阉狗不存在,他将桌案上的惊堂木狠狠一拍,愤愤道:
    “升堂!”
    大理寺的衙役们喊堂过后,高攀龙再一拍惊堂木,喝道:“带冯三元!”
    不一会儿,已被东厂折磨得不成人样儿的冯三元被两名衙役架了上来。
    很明显,这一看就是屈打成招啊!
    为防三法司翻供,这冯三元在提出来问审之前自然都是扣在东厂的。
    大理寺几次派人去要,都被打了回来。
    看看冯三元的样子,再联想到前几日大理寺说向东厂要人而不得的事儿,高攀龙神情有些凝重。
    好像没那么简单啊!
    明摆着是屈打成招,可魏忠贤会有这么蠢?
    在他看来,起码也得给冯三元换上一身干净衣裳再拎上来吧?不然这戏还怎么演?
    须臾,刑科给事中解学龙递上一份拟表,轻声道:“御台,这是东厂呈上来的审问结果。”
    高攀龙放下心中疑虑,接过了刑科递来的审问结果,正襟危坐问:
    “这供词上的内容既已画押,你可还有话说?”
    说话间,高攀龙紧紧盯着冯三元,他心里始终不明白,魏忠贤把伤痕累累的冯三元就这么拎上来,意欲何为?
    明面上看起来,冯三元翻供,是自己乐于见到的。
    因为杨涟会脱身,东林党人还可以反打魏忠贤一个权欲熏心。
    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手里这份供词是刚拿过来的,从哪儿来的?
    “这、这是东厂对我屈打成招,杨公一心为国,有经天纬地之才,岂会做出这等事来!”
    果然,不甘心就这么放弃自己一世英名的冯三元不惜抛妻弃子,也要翻供再反咬魏忠贤一口。
    见状,魏忠贤不无意外,嘴角掀起一抹嘲讽,非逼着自己拿了他全家,这冯三元,可真是当世好君子。
    这本是期望的反转,但高攀龙心里却并没有什么高兴之情。
    他分明看见,魏忠贤神色依旧如常,并没有一点慌张。
    心里觉得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高攀龙很快就有了一种如坐针毡的感觉。
    这三法司会审,本该是东林党人与阉党明争暗斗,但是今日这般情形,似乎太过平静了。
    平静的有些不正常,阉党莫非就这点能耐吗?
    这时,冯三元继续喊道:“纵是此等阉宦鞭我皮肉,以妻女相逼,亦不能使我污蔑当世之名士!”
    “我等东林讲学,经世致用,我们是为了皇上,为了大明!“
    坐在椅子上的魏忠贤朝高攀龙看过来,眼神中带有一抹戏谑。
    魏忠贤早料到冯三元会翻供,惹自己一身骚,可他就是市井无赖和赌徒出身,从不怕什么玷污名声。
    这三法司会审,从头到尾都是他设的局。
    供词是先差人拿到乾清宫去的,当时朱由校人已经去了南海子行宫,并没有过目。
    但魏忠贤可没管朱由校看没看,他要的就是一句话,供词是先过了乾清宫再送到大理寺来的。
    再有,魏忠贤是奉了皇命派来旁听的。
    冯三元现在翻供,打的是谁的脸?
 
相似小说推荐
				- 
				开局就杀了曹操 (墨守白)				起点VIP2022-06-30完结 20W收藏294.67万字 4.55万总推荐(主角开局有霸王之勇)东汉末年,曹操刺杀董卓不成,献七星...
				
 
				- 
				锦衣 (上山打老虎额)				起点VIP2022-04-04完结如果一个人不幸回到了天启六年。此时大厦将倾,阉党横行,百官倾轧,民不聊生。党争依旧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