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崛起的石头)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崛起的石头
- 入库:04.13
“他说什么?”
朱由校冷冷地质问,王朝辅少见这般龙兴,也对皇帝重视西南而啧啧称奇。
众人静默等待片刻,朱由校走到安效良面前,居高临下地望着他,冷冷一笑。
“给朕绞了他的舌头,聒噪!”
随后,朱由校径直走回几步,下令道:
“斩!”
一声令下,众大汉将军二传为四、四传为八,而后十六、三十二人,接次连声吆喝,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斩!”
“斩——”
声震贵阳全城,随之而来的,便是无数随征将校的山呼,及战鼓、礼乐之声,还有百姓的呼喊、痛骂,响彻整个贵阳的天地。
安邦彦被一刀斩掉了头颅,可能他至死都还在后悔,为什么娶了这样一个蠢婆娘。
安效良本也是一刀的事儿,可却因为多说了一句明军都没听懂的话,活活遭罪,被先绞了舌头。
至于其余众土司,有与安邦彦一样,平静如水的,也有疯狂挣扎想求饶命的。
无论怎样,喧嚣渐散,血腥渐消,就连军民百姓也都各自回家、归营。
夕阳落下,白日时的慷慨激昂消失不见,贵阳城中竖起的石碑,却仍旧伫立于此。
碑上刻着一行小字。
“天启元年九月,皇帝亲征,斩安邦彦及乱西南土司三十三家于此。”
......
平定奢崇明、奢社辉之后,四川、贵州的局势也被重新洗牌。
四川巡抚徐可求之死,后已勘明,把总马洪无罪,保仓有功,升任重庆千总。
徐可求之死,还牵连到了党争。
因其为东林党人,这一死,朝中即引起轩然大波,在朱由校亲征期间,无数奏本送至营内,都说要严惩马洪。
此前,朱由校一概不理。
大胜的消息传出,朝中风浪,似都随着这次大胜,而烟消云散,现在朱由校接到的奏本,清一色都是谦卑的恭祝。
西南大胜,皇帝的威望开始上升,阉党也开始发力。
如兵部崔呈秀,内阁顾秉谦,皆上疏为把总马洪辩白,弹劾东林言官僭越权事。
魏忠贤趁机罢免了一批东林言官,这自是京中之事。
徐可求死了,东林党自然也希望自己的人继续掌管四川,内阁初拟,推荐上来几个人选。
分别是吏科给事中魏大中、浙江道御史房可壮,及此次平乱有功的临关兵备副使刘可训。
不过很可惜,这份子京师千里迢迢送过来的题本,朱由校连看都没看,就吩咐王朝辅给烧了。
人在西南,就得任性点!
朱燮元平乱有大功,为什么不能继续当四川巡抚?
朕不仅要让他继续当,朕还要给他加兵部尚书衔,让他能在名义上兼理贵州军务。
至于王三善,虽然是东林党人,可这次能迅速平乱,他也有大功,姑且让他继续做贵州巡抚。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在贵阳城内与前巡抚李枟有矛盾的御史史永安,这次也被魏忠贤推荐,不声不响的调入京师,去都察院任职了。
平定战乱,剩下的就是如何处理善后,朱由校可不想前脚刚走,西南又乱起来。
几经商榷,朱由校摒弃了一直延续下来“以夷制夷”的政策,决意使用武力,强行推行“改土归流”。
算水西安氏在内,能搬上台面的大土司战败的,共有三十四家。
针对这三十四家比较大的土司,朱由校首先下谕,对奢家、安氏这两个罪魁祸首斩尽杀绝,老少不留。
其余如武定张氏等,只诛首恶,保证不再旧事重提,稍定人心。
奢崇明掌管的永宁宣抚司,这次之后,朝廷将取消其建制,将永宁宣抚司全部土地并入叙州,设立叙州府,由朝中委派流官治理。
自此,永宁宣抚司,彻底成为历史。
参与叛乱的土司,不论大小,皆取消其后世承袭宣抚使的资格,但若考学合格,可以允许在西南地区任州、府流官。
这就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政策,即在西南地区开办讲学,消灭土司文化。
有力无处使的东林士子们,还有地方上等待补缺的进士、生员们,都要来这边历练一番,美其名曰:
大明需要你们的时候,到了!
甚至朱由校还规定,有功名在身想要做官的,在西南地区讲学两年之后,朝廷一定给你安排补缺。
第一百三十三章:沙、普崛起
其实,早在洪武年间,西南地区就已经有了社学。
只不过设立之后,也并没有太过重视,只是一些迁徙于此的汉民子女入学读书,大部分人为的也就是脱离边陲之地。
而今,朱由校亲征大捷,不仅在处置尾大不掉的众土司,也要鼓励当地土民与汉人一起读书。
这第一条谕令,就是针对其它地区等待补缺的进士、监生等有功名的士子。
很多人拿到功名以后,都要等待很多年才能补缺,甚至有青年进士及第,暮年才得以补缺,为一任县令的例子。
这道谕令一出,直接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很多士子心目中,西南、辽东,是两个尽可能敬而远之的地方,一个就是这两处的不确定性。
各种矛盾与文武争斗,导致西南局势愈发危、乱,绝不是一次大胜,就能彻底宣定的。
这些谕令短期可能看不出太大效果,但朱由校深信,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
天下间永远也不缺当官的人,为了能谋个一官半职,他们能做出很多常人难以想象之事。
朱由校鼓励在西南讲学,教化土著,头几年对很多人来说,是个契机。
身有功名,于西南各省讲学二载以后出来的,朝廷必定补缺。这种明文规定一出,很多自诩满腹经纶,却无处报国的士子们,都是激动。
西南贫穷、落后,土著又与汉人有着深深的矛盾,很多人就陷入关乎人生道路的抉择。
是继续等待一眼看不到尽头的补缺,还是一咬牙、一跺脚,去西南讲学两年,出来在为官一方?
谁知道两年之后,这种政策还会不会继续,过了这村,可就不一定还有这店了…
朱由校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天下间的士子,对朝廷来说,这道政策是一举多得。
既能让很多没有治理经验的士子,到西南历练一番,选出贤能之士,报效朝廷。
也可以弱化地方上士子的力量,把一些吃饱了撑着没事干的读书人,弄到西南边陲之地,去干些实事。
奢安之乱在天启元年被平定,针对四川、贵州各省,朱由校将三十余家大土司尽数革除,并在他们的土司上,设立州府,委派流官治理。
永宁宣抚司并入叙州府后,四川境内再无比较大的土司,在朱燮元、候良柱的推动下,改土归流大抵会在今年完成。
对于形势比较复杂的贵州,朱由校几经斟酌,终于班师途中再下谕令。
其一,贵州宣慰司改为水西宣慰司,革去宣慰使一职,名义上保留宣慰司建制,却已彻底改为流官治理。
其二,夺取素与安氏互通有无的几家大土司大半土地,设县十二处,各隶州、府。
尽量让贵州境内的大土司,也一个个的消失。
其三,此次叛乱,东川土司禄千钟等十余家并没有帮助叛军,却也对朝廷征召推三阻四,阳奉阴违。
针对于此,朝廷将剥夺东川、宽甸等土司十二马头土地,设开州,隶贵州府。
并且对这十余家土司,进一步严格限制营寨数量与土兵人数。
其四,征召大批当地民勇,沿河筑城三十六所,置三新卫,招募新军,委派此回平叛有功将领镇守。
若有心之人从地图上看去,这三十六卫、所,围成了一张大网,几乎将整个贵州包围在内。
一旦再有战事,朝夕便可平定。
至于临时设置的四省总督鲁钦,朱由校这次也没放他回去,却是让他继续总督川、贵军务,驻于贵阳。
这个总督,他至少还要再做几年,直到西南地区差不多稳定了再说。
没有一个能力出众的人留守,走了也不放心。
骑在战马上,朱由校凝眸望着京师方向,旋即回首望了望身后的夕阳,将头一甩,道:
“回京!”
相较出京前,不少人稚嫩的面孔上,都有些许的坚韧。现在的朱由校,亦不再是当初那个自己。
伴着礼乐、鼓声,还有漫天的旌旗,数月前出京的那支兵马,带着大捷之威,凯旋回京了。
在京师,有更多的困难等着这位皇帝。
......
这次大胜,实际就是惨胜。
此回动乱,牵制了四川、贵州几乎全部的兵力,还有云南、广西诸省大部分的兵马,亦来往调动。
幸运的是,朱由校只用一年就平定了这场历史上足足打了十几年的战争。
不幸的是,几个月下来,单单战争损耗,就让日暮西山的大明朝政,几近崩溃。
听王朝辅汇报战争损耗,朱由校的心在滴血。
只有身处战争之中的人,才能知道一场如此规模的大战,对国家会起到如何的撼动。
众土司蓄谋已久的叛乱,不仅给川、黔的百姓带去灾难,无数人因此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对其余几省的暗中影响,也颇为深刻。
相似小说推荐
-
开局就杀了曹操 (墨守白) 起点VIP2022-06-30完结 20W收藏294.67万字 4.55万总推荐(主角开局有霸王之勇)东汉末年,曹操刺杀董卓不成,献七星...
-
锦衣 (上山打老虎额) 起点VIP2022-04-04完结如果一个人不幸回到了天启六年。此时大厦将倾,阉党横行,百官倾轧,民不聊生。党争依旧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