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庶子夺唐 (江谨言)


  牙行主事不知李恪的身份,只当李恪好奇,于是回道:“那是自然。”
  李世民为稳固突厥人心,并未下旨发卖任何突厥人为奴,这牙行的突厥人又是从何而来?李恪似乎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李恪接着问道:“连突厥人你都有路子?”
  这牙行的主事倒也算是谨慎,他李恪眼生,问的也多,担心出了什么岔子,于是道:“路子是自然是有的,不过公子要买便买,不买便不要多问了。”
  

第136章 把柄
  牙行的突厥奴婢从何而来李恪不知,但李恪确信的是他们的来源一定是违背了国家法度。
  几日前李世民方才下旨,免除自颉利而下,所有突厥人之罪,所以长安城中不应该出现突厥人的奴婢,更不应该被公然叫卖。
  寻常人绝对没有这样的路子和能力,长安城中能有这个本事的人也不会太多。
  而在李恪看来,这种的情况的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官商勾结,强掳突厥少女,运送之长安贩卖,借着贩卖突厥之女之举大肆敛财。
  大唐举国之力经营数年,放有今日的北地局面,没想到这盛世的背后竟还还有在做着这样的肮脏生意,李恪想着心中都一阵怒火腾起。
  牙行之人大多机敏,嘴巴也严实,守得住秘密,李恪若是直白地问这牙行的主事,恐怕他只会推推嚷嚷,不会如实相告。
  于是李恪思虑了片刻,对牙行主事问道:“不知一个突厥奴婢作价几何呀?”
  牙行主事回道:“大的两贯,小的一贯半,公子若是买的多了,还可以给公子算得便宜些。”
  李恪闻言,面露不解地问道:“这些突厥的女奴买了无非图个新鲜,肩不能扛,手不能挑,要了多了又有何用?”
  主事闻言,忙道:“这些突厥女子手脚虽不比江南女子来的灵巧,但却能干粗活,重活,而且也比咱们的江南女子便宜上许多。”
  一个寻常的江南籍的女奴作价四贯,姿色好一些,再通些文墨的甚至能卖到二十贯以上,与他们相比,两贯钱确实便宜了许多。
  不过纵然如此,一个是两贯钱,十个人便是二十贯,一百人便是二百贯,这几乎都赶上一个长安四品官员一年的俸银了。
  更何况他们所贩卖之长安各处的突厥奴婢又何止百人?如此暴利,也难怪有大唐官员胆敢铤而走险了。
  李恪听着主事的话,好奇地问道:“突厥女子也是女子,如何能干地了粗累的活计?”
  显然这些突厥奴婢的销路并不好,主事的难得见到一个大主顾,还是个容易糊弄的少年,忙解释道:“这个公子大可放心,这些突厥奴婢都自西北而来,身形彪悍些的大有人在,力气是没得说的,若是认真比起来,恐怕未见得便会输于男子。”
  牙行的主事提到西北,李恪李恪便想起了一个人:张宝相。
  张宝相也算是唐初名将之一,贞观三年,张宝相以甘州刺史拜为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协同大同道行军总管李道宗北上。
  北伐之战张宝相建功无数,甚至就连突厥颉利可汗都遭其生擒,立下大功。
  但张宝相此人的品性却叫人颇为不齿,贞观四年春,大军即将凯旋之际,张宝相为求军功更进一步,竟谎报军情。
  唐军平定突厥之后,薛延陀夷男担心唐军继续北上,于是遣薛延陀军五千在边线袭扰,但张宝相为夸大功劳却胆大妄为,将五千薛延陀轻骑夸大为五万,还慌称自己已击杀薛延陀先部万余人。
  张宝相的战报送到了李靖手中,当李靖核实军功之时却发现并非如此,而是张宝相夸大军功。
  谎报军功本是大罪,按律当斩,但张宝相曾为李靖旧部,李靖不忍他就此丢掉性命,便将张宝相的军功抹去,保住了他的命。
  突厥奴之事牵连甚广,寻常的将士做不来,大唐众将中出兵西北的只有大同道一处,而主帅李道宗乃宗室子弟,行事谨慎稳妥,为了这些黑利犯险枉法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李恪的心里便有了猜测。
  李恪不欲打草惊蛇,于是回绝道:“我听闻突厥女子身上大多有些羊膻味,我着实不喜,这突厥奴婢我看还是算了吧。”
  突厥奴不过是图个新奇,论力气比不上西域的昆仑奴,论样貌和手巧心细更比不得大唐女子,长安城权贵人家用上突厥奴婢很是少见,李恪不愿,牙行的主事倒也不觉得奇怪。
  李恪择选了些江南籍的婢女便离开了西市,回了楚王府。
  刚回到府内,李恪即刻便命人传来了王玄策。
  “本王方才在西市牙行,你猜本王看到了什么?”王玄策一进门,李恪便开口问道。
  王玄策看着李恪的模样似乎并不急迫,于是笑着回道:“莫非殿下在牙行看到了哪家落魄的官家小姐,生了情愫?”
  李恪闻言,忙摆了摆手道:“先生莫要玩笑我了,先生说的都是诗文里的故事,当不得真,本王今日在牙行看到了突厥人。”
  “突厥人?陛下方才恕了他们的罪过,加封官职,他们便往牙行买婢了吗?”
  几日前,李世民赦免了许多突厥各部首领之罪,还册封官职,王玄策只当他们在长安安置府邸,前往西市牙行买婢了。
  李恪摇了摇头道:“本王说的突厥人不是那些将官,而是突厥的女奴。”
  王玄策听了李恪的话,面露讶色,瞬间便明白了过来。
  李世民从未下旨降罪突厥百姓,更无人被贬为奴婢,这些西市的突厥奴是从何而来?
  王玄策问道:“殿下可曾问到这些突厥奴的来历?”
  李恪回道:“突厥西北部的人,本王估摸着是的苏尼失部之人。”
  “苏尼失部?大同道的人干的?”王玄策闻言,凝眉道。
  李恪问道:“先生可能猜出是何人所为?”
  王玄策斟酌了片刻,回道:“任城王行事谨慎,恐怕不会如此行事,倒是副总管张宝相行事颇为乖张,兴许是他所为。”
  李恪道:“先生所想正与本王不谋而合,此事张宝相脱不得干系。”
  “不错。王玄策点头附和道。
  李恪问道:“不知以先生之意,本王可否将此事上达父皇?”
  王玄策想了想,开口道:“不妥。”
  王玄策接着道:“殿下若要救这些突厥奴,朝堂之上稍稍提点两句,他们自然没有了胆子再如此行事,但若是彻底挑出来恐怕有些风险,此事背后究竟是何人也尚且不知。”
  长安官场的水深地很,谁知道这条线后面能牵出什么大鱼来。
  李恪想了想,问道:“先生是要本王暂且按下不表?”
  王玄策道:“张宝相与长孙无忌走的极近,殿下既抓住了张宝相的把柄,若是只诛张宝相一人未免可惜了些。”
  李恪道:“此事想动长孙无忌,怕是不易吧。”
  长孙无忌乃当场国舅,区区一个张宝相自然牵累不到他。
  王玄策道:“此时拿出来自然不行,可若是待日后有了好时机,未尝不能叫长孙无忌脱层皮。”
  

第137章 突厥之议
  随着颉利被俘,突厥已然无主,整个突厥故土成了一片散沙。
  漠北及金山故地被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夷男趁机所据,而整个漠南则成了大唐的领土。
  在北伐军主帅李靖凯旋回京后,李绩依旧以并州大都督、通漠道行军大总管一职经略漠南,随着突厥思结俟斤以四万众降唐,伊吾城归附,大唐已彻底平定漠南,大唐国土已开拓至阴山以北,戈壁以南,大唐国境拓土万里。
  而随着大唐国境猛扩,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首要的便是领土与突厥故民的安置,当思结俟斤降唐的消息一到长安,李世民便当即下令朝中要员入宫议事,而李恪曾在突厥为质四载,对突厥之事颇为熟悉,故也在议事之列。
  而除了李恪之外,诸位皇子之中,能够参与今日议政的只有太子李承乾。
  议事的地方在太极宫内的两仪殿,当李恪到了两仪殿时前来议事的大臣已经到了大半,李恪在殿中坐定,过了不过片刻,李世民便到了。
  “儿臣、臣等参见陛下。”李世民入内,殿中的诸位大臣纷纷起身拜道。
  李世民在上首的帝位之上坐下,压了压手,对殿中的众人道:“今日召众卿来此之意,想必众卿已然知晓,突厥之地新得,百姓、旧吏、新土诸事待定,不知众卿可有良策?”
  其实关于突厥故土及百姓安置,朝中上下早有纷争,主刚主柔,主杀主抚兼而有之。
  李世民话音刚落,中书侍郎颜师古当先道:“启禀陛下,自有北狄以来,凡中国各朝皆不能全然臣服,如今陛下建功业,臣服突厥,臣以为陛下当开古之先河,将突厥子民置于河北、河南之地,照旧分立各部首领,如此便可保突厥无患。”
  大唐新得突厥国土,最为担心的莫过于百姓生乱,突厥士卒哗变,颜师古的意思是要将突厥人尽数迁至唐境之内,使其弃牧从农,只要突厥境内无人,草原之上自然就安静了。
  颜师古之言故有其道理,但仔细计较起来,为了避免突厥人生乱,便将突厥人尽数迁至大唐,自此草原之上空无一人,大唐纵然得之又有何用,颜师古之言大有因噎废食之意。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