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庶子夺唐 (江谨言)


  张公谨主张稳妥,待来年开春之后再战,但李靖却欲行险招,不愿就此放过已然士气渐衰的突厥,欲毕其功于一役,在贞观三年便全据阴山以南之地。
  李靖才是三军主帅,既然李靖力主作战,张公谨身为副将自然只能遵从,但若李靖只是一味强令,张公谨自己却另有所思,终究不利战局。
  就在李靖也在思虑该如何解决眼下分歧的时候,城门处突然传来消息。
  “启禀大帅,城门下有人持蜀王殿下手书前来求见。”守城的士卒奉命入内禀告道。
  突厥新败,此事李恪在突厥的处境必定不会太好,李靖听到这个时候有人持蜀王手书前来求见,李靖首先的反应是突厥的细作欲借此诈城。
  “城外几人?”李靖问道。
  士卒回道:“城外只一人,此人衣着残破,神态疲惫,似是连夜赶来。”
  只一人?
  突厥人若想骗开城门,只一人自然是不够的。
  李靖依旧谨慎地问道:“来人可曾通名?”
  士卒回道:“来人自称蜀王亲事府典军苏定方。”
  李恪年少,尚未开府建衙,李恪的蜀王府只是一个空架子而已,整个蜀王府包括李恪自己在内也不过寥寥数人,至于苏定方,他们自然是知道的。
  “苏定方?他为殿下亲卫统领怎的来了此处?”亲事府典军本就是亲王近卫,苏定方乃李世民亲任,便更是如此,张公谨听闻苏定方竟出现在了城外,不免有些好奇。
  李靖道:“既持殿下手书,自是奉殿下之命而来,先传进来验别真伪再说。”
  李靖一边说着,一边命人将苏定方待了进来。
  李恪自长安北上为质时年才八岁,那时的他能不能将《千字文》认全尚且是个问题,更遑论字迹了,无论是李靖还是张公谨,他们又难能认出李恪的字迹,不过好在苏定方,他们却还是见过的。
  “末将蜀王亲事府典军苏定方参见大帅。”苏定方被带到了帅帐之中,见得帐内的李靖,上前拜道。
  前来通禀的士卒说的分毫不差,苏定方着实衣着破旧,神色疲惫,显然是历经艰险之后方才到此。
  “苏将军是奉殿下之命来此?”李靖问道。
  昨日突厥战败,苏定方奉李恪之命趁乱突围,苏定方凭借着自己的一身不俗的武力,生生夺刀杀了出来,而后又在山谷间绕了整整一夜才到此处。
  此间经历自是辛苦万分,但苏定方对此却只字不提,只是上前将李恪的手书交到了李靖的手中,道:“此乃殿下手书,请大帅阅览。”
  李靖闻言,不敢怠慢,亲自上前扶起苏定方,自他的手中接过了李恪的手书。
  “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药师公亲启:自武德九年,本王自请为质,至今三载有余,而今终得望王师,归国有望,吾心甚慰。然本王虽非行伍之人,却也知行军不易,北上之途,非有突厥之兵,更有险山峻谷,行之不易。本王府内有亲事典军苏烈,居突厥之地数载,熟稔地势,本王特荐之于药师公。苏烈其人忠勇,兼有将才,本王窃以可用之为三军先锋,必建功业!”
  正如李恪此前对苏定方所言,李恪的手书乃是他的晋身之阶。
  李恪手书中的内容很简单,无非就是举荐苏定方为将,助李靖北伐突厥。
  仔细计较起来,李恪只是亲王,虽挂了一个益州大都督的虚职,但却不掌军事,就李恪眼下的身份而言,他的这封信有些逾矩了,若是李靖愿意,大可将此信置之不理。
  但李恪这封信却来的恰是时候,李恪信中之意主战,正与李靖不谋而合。
  李靖问道:“既是三皇子举荐你来此,想必你必有过人之姿,却不知如今战局,你又有何见解?”
  李靖的话,苏定方自然知道他的意思。
  苏定方乃李恪心腹,又受李恪举荐为三军先锋,然三军先锋事关重大,绝不会因为李恪的一纸书信便将大军的先锋官许给眼下还籍籍无名的苏定方,这对于苏定方而言,也是一场考较。
  这一场考较若是苏定方过了,有李恪的面子在,先锋官自然就是他的了,可若是此次考较苏定方未能叫李靖满意,以李靖严谨的性子,就算有李恪的手书在,苏定方最多也只能做些闲职。
  对于李靖的话,苏定方也早有准备,苏定方思虑了片刻道:“定襄乃是坚城,若是强攻恐怕不易,末将以为当取突袭。”
  “恩。”李靖听了苏定方的话,点了点头。
  显然,苏定方的话并未叫李靖满意,定襄城强取不易,这谁都能看的出来,但要想敌袭便不是嘴上说的那般简单了。
  苏定方也不是空谈之辈,他当着李靖的面,走到了帅帐中的沙盘前,指着沙盘上的定襄城道:“定襄城位临阴山,欲取定襄城大路自不可取,以末将观之,当首取恶阳岭,借恶阳岭之道暗度至定襄城,趁夜色袭取。”
  李靖听着苏定方的话,起初脸色倒还轻松,但随着苏定方的话讲完,李靖的脸色竟变得凝重了起来,对眼前这个籍籍无名的末流将领也多了几分重视。
  出恶阳岭,夜袭定襄城,苏定方方才所言竟与李靖所想不谋而合。
  有些东西是天生的,指挥作战除了兵法才略,对局势把控的天赋甚至更为重要。
  这一刻,李靖似乎知道了李恪举荐苏定方来此的底气了。
  苏定方有这样的见识和才略,区区一个先锋官有何不可,假以时日,就算是让苏定方坐在李靖的这个位置也未尝不行啊。
  “君终当坐此。”
  李靖少年时拜访前隋太尉,名臣杨素,那是杨素便曾指着自己的卧榻对李靖说过这番话,今日,李靖竟有一种将这局话送给苏定方的冲动。
  不过苏定方毕竟是李恪心腹,是李恪的人,李靖绝不想过多地掺和进夺嫡之争,否则他都想收苏定方为徒,继承自己的衣钵了。
  “苏将军之言有理,便按你说的办。”李靖压制住眼中的欣赏,语气故作平淡地对苏定方道。
  

第106章 恶阳岭
  贞观四年,十一月末,北地大寒。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降临阴山,整个阴山都被大雪所覆盖,原本枯色的草也被深深掩埋,最后一抹颜色也消失不见,入眼的只有白茫茫的一片。
  当然,大雪所掩埋的不止是枯草,还有阴山本就崎岖难行的山道,大雪之后,除了长居山中的猎户,外人已极难寻得山路的踪迹了。
  而就在这寸步难行的阴山山道之上,一队唐军轻骑正在主帅李靖的亲自率领之下摸黑前行。
  自午后申时,唐军自马邑出发,历经近三个时辰,一直在阴山山道中进军,如今已是亥时,夜色高悬的时候。
  “大帅,此处距离恶阳岭已不足三里,最多再要一炷香的功夫便该到了。”苏定方指着大军前方的山岭,对李靖道。
  今日之战事关重大,干系到大唐未来的北地布局和来年的两国大战,李靖甚为重视,于是留下张公谨在马邑驻守,自己则亲自带着三千精锐和苏定方一同奇袭恶阳岭。
  恶阳岭在阴山之中,位于定襄城城南,是自阴山攻取定襄城的要道之一,险要非常。
  恶阳岭本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大唐已重夺马邑、云中二郡,定襄城便暴露在了唐军兵锋之下。若是搁在往日,突厥自然不会有丝毫的大意,但如今大雪封山,被大雪蒙蔽的不止是山路,还有突厥军的防备之心。
  这样的天气,莫说是带着刀枪弓箭行军了,就算是走,想要走到此处都是痴心妄想,不过突厥人却着实低估了唐军的胆量,还有李靖的求胜欲。
  人禁声,马衔枚,三千唐军精锐自山谷中绕出,历经半日有余,终于在深夜到了恶阳岭下。
  恶阳岭下,朔风凛冽,漆黑的夜幕之下肃杀的一片,仿佛就连苍天都在诘问大唐,为了称雄天下,他们应该迎受的苦难和要付出的苦难。
  “自我大唐立国以来,突厥人便横亘在我大唐北地,横行无忌。武德九年,突厥大军南下叩我关中,夺我粮草,屠我百姓,就连我大唐皇子都被遣往北地为质。这三年来,这无数的屈辱我们已经受够了,现在,上面便是恶阳岭,过了恶阳岭便是定襄城,而突厥的可汗颉利就在定襄城中,攻上恶阳岭,破了定襄城,生擒颉利,用突厥人的血,洗刷渭水的屈辱!”
  硕大的雪花自空中飘落,落在李靖的脸上、头顶,甚至就连胡须和眉毛也被染作了雪白色,远远望去宛如一尊冰雕。
  但就在这冰天雪地之中,李靖的内心却如烈火般炽热。
  三年前,突厥南下,兵逼渭水,大唐势不如人,他们没得选,为了保存国祚,为了护住关中,他们只能选择最为屈辱的方式来求和立盟。
  遣质子,送珍宝,纳粮草,这一切李靖都是眼睁睁地看着,深切地记在了心里。
  渭水之盟,屈辱的不止是皇帝李世民,还有他们这些朝中武臣,三年来,他们一直憋着一口气,而到了如今,这口气终于到了吼出来的时候。
  此次李靖所挑选的三千唐军精锐同样对李靖的话感同身受,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来自关中,都是土生土长的关中男儿,甚至,他们之中的许多还曾在渭水河畔亲眼目睹着那幕斩白马立盟的场景,至今想来仍历历在目。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