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政道说话很平淡,似乎看不出他情绪的波动,有着一种莫名的成熟,一种与年纪不相仿的感觉,可偏偏就是这种感觉叫李恪觉得莫名亲近。
杨政道的成熟不同于康阿姆那般,康阿姆也很成熟,但却没用对路子,他的成熟地叫李恪生厌,但杨政道不同,杨政道的成熟是一种历经磨难后的淡然,叫李恪很是舒服。
不过想来也是,杨政道虽也年少,但他的一生却也过的并不顺畅。
明明出身皇室,可在他还未出身之时皇祖父杨广和父王杨暕便被宇文化及兵变杀死,他自己险些就胎死腹中。
而在他艰难出生之后,他被乱军裹挟,吃尽苦头,又落入窦建德手中,在河北他也没有安稳几年,后来又被义成公主要去,安置在了定襄。
义成公主又不甘隋亡,立杨政道为隋帝,对他颇多苛求,杨政道虽是小小年纪,却丝毫不同于寻常孩童,不得半点童趣。
不过好在杨政道聪颖过人,又善于坚忍,这些年竟也过来了,试问他这样的人,又怎会是寻常少年可以比拟的呢?
李恪听了杨政道的话,猜到了他的话中之人,于是问道:“是阿云托你来的?”
杨政道闻李恪之言,眼中微露诧色,问道:“你怎的知道?”
李恪回道:“这突厥汗庭之内,除了阿云,还有谁在意我的生死,又还有谁能请地动你。”
李恪之言一出,杨政道顿时笑了出来。
杨政道对李恪道:“阿云说的不错,你很聪明。”
杨政道在阿史那云的书信中多次见她提到李恪,颇多溢美之词。要知道阿史那云一向娇纵,能叫他如此推崇的在杨政道的记忆里还是第一个。
“哈哈,我聪明?我可不聪明,我若是真的聪明就不会被流放到此处,与这些羊羔作伴了。”李恪看着杨政道,轻声笑道。
杨政道摇了摇头道:“就是因为你聪明,你才能活着来到阴山牧羊,否则你早就死在汗庭了。”
杨政道不知道李恪用了什么办法在触怒颉利的情况下竟还能活着来到阴山,但杨政道知道,他眼前的这个少年绝不简单,甚至比他接触过的突厥权贵们还要复杂地多。
但是越是这样,他对李恪便越发地好奇。
第98章 牧羊少年
李恪对杨政道并不陌生,但杨政道对李恪却知之甚少。
杨政道对李恪唯一了解的便是李恪曾在突厥汗庭中做过的那些事情,可就是因为杨政道知道李恪在汗庭中的事情,他对李恪反而越发地好奇了。
一个自幼身在皇室,养尊处优的皇子,为何会是李恪这般模样?
“你为何要来突厥?”杨政道看着身旁的李恪,突然开口问道。
李恪没想到杨政道会突然这么问,也不知道杨政道这么问的目的,但还是回道:“突厥人兵临渭水,要我大唐遣质北上,我为唐皇三子,自然就来了。”
杨政道轻声笑道:“以你的聪颖,你若不想来,你自有来不了的办法。”
杨政道的语气很是笃定,似乎他确信李恪会为质北上,必然是他自己心甘情愿的。
李恪不知道杨政道为何会如此笃定,但还是小心地回道:“国之皇子,为国为民,我为何不来?”
“为国为民,表弟说的好壮气,可为了那么多,难道就不为你自己吗?”杨政道听了李恪的回答,挑眉问道。
李恪隐约猜到了杨政道这么问的意图,可他却故作不知地反问道:“为我自己?我身在突厥又能图到什么?”
杨政道回道:“名望、功劳、人情、资历,虽身在突厥,但你能拿到的实在是太多了。其他的皇子还在长安读书,可你已经领先了他们这么多。”
在这个时候,李世民的皇子还尽皆年幼,就算是年纪稍长的李承乾和李泰也还正是在入学的年纪,整日在宫中除了读书无所事事,可如今的李恪却已经北上突厥,给自己攒下了极大的功劳还有名望,这甚至是李承乾这个太子都不曾做到的。
李恪听着杨政道的话,心中不免有些诧异,他没想到,以杨政道的年纪为何会想的这么多,难不成这隋炀帝的血脉竟有如此天资?
李唐的江山是自杨隋手中夺得,而杨政道是后隋皇帝,而李恪却是大唐蜀王,关系本就不是那么融洽,李恪对于眼前的杨政道有着天生的警惕。
李恪摇了摇头,笑道:“表兄未免想的太多了,我一个少年人要这些东西作甚。”
杨政道道:“为的什么,表弟你自己想必比我更加清楚,你若是只甘心做一个闲王又何必来这突厥?就算来了突厥又何必沦落如此境地?”
李恪北上突厥这么久,还是第一次有人同他说这些话,而且这一次还偏偏是一个与他年纪相仿的少年。
李恪不知道杨政道这么说的目的,于是道:“表兄是聪明人,当知交浅言深的忌讳。你我虽是表兄弟,但今日还是第一次碰面,你便同我讲这些,未免有些太早了吧。”
杨政道听了李恪的话,也知道李恪话中的意思,无非就是李恪觉得以眼下两人的关系,杨政道的话实在是说地太唐突了些。
杨政道道:“既然表弟觉得我唐突了,那我便不再问了。不过我绝无恶意,只是好奇,好奇这皇位到底有什么好的,竟能叫这般多人对它趋之若鹜?”
李恪倒是没想到这番话竟会从杨政道的口中说出。
杨政道是谁,前隋遗王,被前隋遗老在北地拥立的隋帝,这样的人不该是对权力有着无比的渴求吗?可为什么他竟会说出这番话,眼前的这个少年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竟能有如此矛盾的身份和言语。
这下子,好奇的倒轮到李恪了。
“这似乎不该是你说的话。”李恪对杨政道说道。
杨政道似是自嘲地笑道:“我还是孩童时便被带到了突厥,被可敦一手推到隋帝的位置,她要我做什么,我便做什么,我在她的面前从来不敢多言半句。你若是被人押着做皇帝做地久了,想必你也会同我一样的。”
李恪看着杨政道的模样,心中不禁一阵波澜。
皇帝还有被押着做的吗?不过想来也是。
义成公主复隋之心不死,而杨政道又是唯一的人选,这个有名无实的皇帝杨政道自然是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但是这样的皇帝做起来又哪会有半点的乐趣呢。
李恪对杨政道问道:“今日来此,你为什么要同我讲这些?”
杨政道扭头看了看离自己还有些距离的护卫,对李恪小声道:“因为这个皇帝我做的厌了,也累了。”
杨政道的声音虽小,但当他的声音传入李恪耳中的时候,李恪的内心却被引地一阵激荡,杨政道为何会突然说出这样的话。
李恪问道:“你这是何意?”
杨政道回道:“大隋已经亡了,在天下百姓的心中彻底地亡了,没有亡的只是可敦的执念。设在定襄的大隋朝廷只是一出自欺欺人的戏,可随着如今突厥局势急转直下,定襄的这出戏怕是唱不久了。与其等着将来戏台子倒了,一起被砸死,我何不早点出了这戏台,也还能置身事外。”
李恪听了杨政道的话,顿时愕然。
突厥与大唐局势翻转,如今的突厥内忧外患,举步维艰,杨政道自然看的出来。
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定襄的后隋朝廷本就是突厥羽翼下的雏鸟,若是将来突厥完了,那原本庇护在突厥之下的隋廷自然也难免败亡的命运,而杨政道作为隋帝,很可能便会在这场败亡中丢掉性命。
杨政道今日来寻李恪,为的便是保住自己的性命。
杨政道是聪明人,有这样的考量跟担忧李恪丝毫不觉意外,但李恪却没想到杨政道竟会找上自己。
李恪问道:“为何要来寻我?我现在身在突厥,可是连自保都是问题。”
杨政道看着李恪的眼睛,回道:“因为我相信你,你一定有活下去的办法。”
李恪接着问道:“那好,就算我能活下去,我又为何要助你?”
“因为传国玉玺,我可以让你带着传国玉玺归唐。”杨政道对李恪道。
自打隋炀帝亡故,隋末大乱,群雄纷争,传国玉玺便被萧后秘携于身,一路带到了突厥,而后自己远离权力纷争,深居简出,又将玉玺交给了杨政道,现在的传国玉玺正是在杨政道的手中。
传国玉玺虽只是一方玉璧,但却干系到所谓正统,所谓天命,这正是眼下李世民最缺的东西。
迎传国玉玺回京,泼天之功!
第三卷 闻道长安似弈棋
第99章 北伐在即
李恪在阴山牧羊,一待便是一载有余。
这一年间,突厥与大唐间的边线倒是出奇地安静,并未因为朔方的易主而战乱频生,除了两国边线的些许小摩擦,未无征战。
不过谁都知道,这短暂的太平都是暂时的,一场大唐与突厥之间,史无前例的大战已然在即。
贞观三年,八月,己巳入秋。
随着代州都督张公瑾的一封书信入朝,局势骤紧,天下哗然!
“陛下圣启,臣代州都督张公瑾拜上:自贞观元年始,臣奉陛下命,屯田代州,尔今三载矣。三载间,臣观之突厥日弱,而我大唐日盛,臣窃以北伐之机已至。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民国当医生 (三关风月) 潇湘vip2022-03-04完结抗战 群像外科医生江来未曾料到自己会回到波澜壮阔的年代。可他拿不了枪杆子,只能拿起...
-
演武令 (鱼儿小小) 起点VIP2022-03-30完结宣统二年,精武门创立。面对列强入侵,清帮横行。杨林只手遮天,拳镇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