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庶子夺唐 (江谨言)


  钦陵已经给禄东赞留够了台阶,也给足的诚意,但不管钦陵怎么说,禄东赞却还是这幅油盐不进的模样,这几乎是把钦陵的话都堵死了。
  禄东赞是钦陵生父,如果有可能的话,钦陵自然是想要保住禄东赞的性命的,否则他也不会冒着危险请命来此,但看现在禄东赞的模样,想要说通禄东赞,劝他降唐只怕是不行了,现在最有效的办法就只能是逼降了。
  钦陵环顾了一眼四周的吐蕃败军,这三万吐蕃军已经战了大半日,衣甲残破不说,就是一个个人也是一脸疲态,看着都颇为可怜。
  钦陵对禄东赞道:“阿爹,现在你身边的这些将士都是这些年跟随你一路自象雄来此的老卒了,跟随你数载,忠心耿耿,如果阿爹不降,那陛下就只能下令强攻,到时这三万人马恐怕都难以活命,难道阿爹就忍心吗?”
  事已至此,仗都打到了这个程度,对于吐蕃人而言最后就只剩下两个选择了,要求生,像许多吐蕃人已经做的那般投降于唐军,要么求死,拒不投降,亡于唐军刀剑之下,别无其他。
  之前禄东赞回钦陵的话都还算坚决,毕竟只是关系他一人的生死,但是这一次,禄东赞脸上露出了些许难色。
  禄东赞从来不是嗜杀之人,更何况他要面对的还是这三万当初在象雄陪他出生入死的将士。
  这一战吐蕃战败已成定局,这三万人是战是降都早已无碍大局,如果有可能,禄东赞自然想保住他们的性命,毕竟这也是三万条活生生的人命。
  禄东赞的犹豫钦陵看在眼中,也同样被噶尔薛难察觉,噶尔薛难也抓住这个机会,忙对禄东赞道:“大帅,两国之战,将士不过都是听命行事,何来过错,既然事已至此,大帅也觉着吐蕃已败,何不设法保证他们的性命,也算是对他们有个交代。”
  禄东赞闻言,转过身去,有些惊讶地对噶尔薛难,问道:“你也觉得我该降?”
  在此之前,有许多将领在他面前表露过要投降唐军的心思,但噶尔薛难却从没有提过,现在噶尔薛难突然这么说,实在是叫禄东赞意外。
  噶尔薛难回道:“于公,大帅殚精竭虑,为了此战费尽心力,而此战落得这般结果,已非人力可违,更非大帅之过,大帅无愧于吐蕃;于私,钦陵是大帅之子,保大帅性命是为孝道,大帅也不当辜负钦陵的一片好意。”
  噶尔薛难所言直白,但却也代表了他最直观的想法。在噶尔薛难眼中,吐蕃赞普待禄东赞刻薄,噶尔薛难对贡日贡赞也是有抱怨的,禄东赞为贡日贡赞做到这一步,已经足够了,贡日贡赞实在是不值当禄东赞以死效忠。
  但噶尔薛难却想错了,禄东赞效忠的从来都不是贡日贡赞,而是凝结着他一生心血的吐蕃,现在吐蕃主力已全军覆没,吐蕃自然也就没有了,禄东赞也想随吐蕃的败亡而去,不因为别人,只因为他自己。
  但钦陵的话也叫禄东赞不得不多加考虑,现在随他被围困于唐军之中的三万人马却是无辜的,而且他们中还有许多噶尔族人,如果可以,禄东赞还是想要保住他们的性命。
  禄东赞听着钦陵的话,看着身边已经满脸疲态的士卒,心中突然闪过了一个念头。
  禄东赞对钦陵道:“唐皇仁德,志在天下,必不会因我一人而开杀戒,损其仁名。”
  禄东赞说着,话音才落,突然就压手自腰间抽出了自己的佩刀,朝着自己的脖颈便抹去。
  禄东赞这般举动,钦陵哪还不知道禄东赞的意思,禄东赞这是要拿自己的命来换麾下三万将士的命,他不愿降,但也不愿祸及麾下将士,于是就选择了这条路。
  钦陵见状,当即对噶尔薛难喝道:“快救阿爹。”
  噶尔薛难被钦陵这么一喝,也反应了过来,看着禄东赞的动作,还不等禄东赞的刀靠到脖颈,就立即挥掌打在了禄东赞的后颈之上,竟是一下子将禄东赞打昏了过去。
  

第906章 备战
  说实在的,对于以往的李恪来说,他之所以重视禄东赞,倒也不是因为有多么需要禄东赞的才干,毕竟大唐名臣不少,多禄东赞一个不多,少禄东赞一个也不少。
  对于李恪而言,受降禄东赞最主要的部分就是他对于吐蕃的意义,如果能得禄东赞,那吐蕃就失去了禄东赞,他攻吐蕃就会容易上许多。
  而现在,吐蕃主力已破,逻些城已经成了一座孤城,现在的禄东赞对于李恪来说已经没有那么重要的意义了,禄东赞是降还是不降,都已经无关大局,李恪也谈不上有多在乎。
  只不过保下禄东赞的性命是李恪之前就许诺过钦陵的,在不影响西征大局的前提下,李恪说到做到,绝不会食言。
  钦陵对于李恪还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李恪不会因为禄东赞的死活而和钦陵产生嫌隙,所以哪怕禄东赞是被打昏了过去,而非真正有意降唐的,李恪也绝不会追究。
  毕竟年已半百的禄东赞相较于年轻的钦陵而言,真的算不得什么,李恪这点容人的气量还是有的。
  于是就在钦陵带回了禄东赞后,李恪便下旨赦了禄东赞之过,交给钦陵带下去安顿了,至于剩下的,李恪还要破逻些,也没有太多的精力放在禄东赞的身上。
  昨日一战自午间打到了入夜,待尽数纳降吐蕃军后已经将近子时了,子时后时候就不早了,奔波了一日李恪便就歇息了,由苏定方安排人在此善后。
  次日早后,侬歌谷,唐军大营。
  昨夜虽然睡地有些迟,但李恪却起地很早,而李恪一起,待洗漱好后,席君买便通传消息,苏定方求见。
  苏定方求见,必是为了昨日一战的收尾之事,李恪当即传见。
  “末将拜见陛下。”苏定方进帐,对李恪拜道。
  李恪看着苏定方,问道:“朕昨日命你清点战况,做地如何了?”
  “这是昨日一战军中伤亡并缴获的清册,请陛下查视。”苏定方手捧着一本册子,对李恪道。
  李恪闻言,自苏定方手中接过了册子,只翻了几眼,虽然有些心理准备,但在看了这些数字后心里也不禁觉着有些肉疼。
  李恪皱眉问道:“伤者四万,战死两万余,昨日一战我军伤亡竟如此之大。”
  昨日一战,唐军虽是两面夹击吐蕃军,占据了先机,但吐蕃军毕竟拥兵二十万,这二十万大军也不是泥捏的,这大半日打下来,虽说吐蕃军死的死,降的降,全军覆没,但唐军也付出了伤亡合计六万的巨大代价。
  六万人,都是随李恪西征的大唐儿郎,李恪怎会不心疼。
  苏定方俯身请罪道:“此战的伤亡是我大唐入龙朔年以来诸战之最,末将是三军主将,自当为此负责,此战有如此伤亡是末将之过。”
  李恪见状,忙扶起苏定方,道:“定方何罪之有,两军交战,哪有不见伤亡的,朕不过随口一提而已。”
  李恪既然选择了这种速战速决的法子,和吐蕃军原野一战,那对于这一战的损失李恪自己就是早有心理准备的。
  伤四万,亡两万的数字确实创下了龙朔年以来的诸战之最,但这一战取得的战果和意义也是诸战之最,这样的付出和所得,绝对在李恪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内。
  不过李恪虽然对于这个结果还能接受,但李恪也很清楚,两万多的伤亡,这个数字背后,也是许多的家庭在破碎,李恪还是要做好善后之事的。
  李恪扶起苏定方后,顿了顿,道:“昨日战死的将士都是我大唐儿郎,无论如何都不能放任他们埋骨高原,你需得遣专人收敛他们的尸骨,还葬故里。”
  苏定方当即应道:“陛下放心,此事末将已经遣人去做了。”
  李恪接着问道:“那关于战死将士遗孀家小的抚恤之事,你可有安排?”
  苏定方道:“末将已命人统计名册,凡是战死的将士,均参照旧规,依例抚恤,绝不短缺,在班师之后就会立刻送到家中。”
  李恪想了想,摇头道:“如此还不足够,此战于我大唐的意义不同寻常,抚恤之事也不宜按照常规。”
  苏定方不解地问道:“那依陛下的意思呢?”
  李恪当即回道:“这一仗,他们是为朕死的,此战所有战死的将士抚恤都增加五成,另外将士遗子可入县学读书。”
  苏定方听了李恪的话,道:“如此一来只怕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恐怕还需另外向陛下请特旨,否则省台未必会准。”
  大唐重武事,对于战死的将士本就有着不错的抚恤,而且自打李恪登基以来,更是一度上调抚恤的规格。这一战战死两万余人,本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李恪再加重抚恤的话,对于朝堂的财政而言就更是一种压力了,自然需要李恪特旨。
  不过李恪闻言,却道:“多出来的抚恤不必过省台,直接自朕的内库出,这些是朕该做的。”
  战死将士的抚恤绝对是个不小的数字,尤其是在大唐动了这么大的动静,李恪御驾亲征吐蕃的情况下,所以李恪也没有想过要将这个负担再施加给朝堂,而是由自己的内库承担了下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