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袁承范的眼中,真正可怕的也不是汴水,而是淮河上游的淝水、颖水等支水,若是淮河上游诸水也受祸决堤,到时淮水之流,就不是人力可以抵挡的了,甚至整个盱眙都可能会被夷为平地。
袁承范道:“淮水如若决堤,必定损伤重大,臣以为殿下当务之急乃是先行撤离盱眙,免自陷于险地。”
第263章 共存亡
袁承范劝李恪王驾撤离盱眙,本是好意,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谋其政,不知其难。袁承范为臣子,又怎知李恪眼下的处境,如今的李恪早已是骑虎难下。
李恪以扬州大都督职,加御赐节钺,调地方府军入楚州治水,又上书禀奏李世民,请调山阳仓仓粮赈灾,他已经动用了太多的特权,若是仍旧保不住大唐粮仓的淮南,那他便是罪过了,更何况还是要他当先撤离呢?
李恪看着袁承范,许是因为决心已下,脸上竟没有太多的慌张,一脸深沉着问道:“袁卿以为本王还能退吗?就算退,又能退到何处,扬州?江南?亦或是长安?”
李恪志在皇位,向有夺嫡之心,岂能不重民望,李恪若是就此离去,他在淮南的民望便是算是差到了极点,到时此事传入宫中为人所攻讦,李恪便算是彻底告别皇位之争了。
不过袁承范哪知李恪的心思,袁承范以已李恪门人自居,于是道:“所谓千金之子不坐垂堂,殿下一身所系乃淮南上下之人心稳固,岂能不小心仔细。”
李恪摇了摇头道:“袁卿之言错了,今日之局已然至斯,你们谁都可以退,唯独本王不能退,也没有退的余地。”
袁承范看着李恪的模样,心中大急,只当李恪少年意气,为了一时的颜面,竟不顾自身安危,要留在这已然是风雨飘摇的盱眙城。
袁承范见李恪固执,心中大急,连忙劝道:“殿下身份尊贵,不同常人,切莫为了这一时之进退,犯性命之险,追悔莫及啊。”
李恪断然道:“袁卿不必再劝了,本王心意已决,淮南大水,大唐百万子民之安危悬于一线,本王身为皇子,奉圣意牧守一方的大都督,岂能退却,本王誓与淮南共存亡。”
誓与淮南共存亡!
此时的萧月仙正端着茶水,站在门外,李恪之言传入站在门外的萧月仙的耳中,萧月仙的心中猛地一颤。
李恪之言,仿佛一方巨鼎,落地有声,在她的心中震荡。
面大危而不乱,临巨险而不退,李恪今日的气度,比起当初江陵被困,她的那些四散逃离,慌不择路的兄长们,好上太多了。
就在此时,萧月仙似乎明白了一件事情:就算他的父皇萧铣当初苟延残喘,撑过了江陵之围,待家国天下传到了李恪他们这一辈手中,梁国的那些皇子也没有一个会是李恪的对手,萧梁灭国几乎是板上钉钉的。
一瞬间,两人立场不同,虽为死敌,萧月仙对李恪也多了几分敬佩。
“殿下,袁从事,请用茶。”李恪同袁承范说话的时候,萧月仙也进了屋,用一方木盘端着茶水,对偏厅中的两人道。
李恪见萧月仙入内,接过萧月仙递来的茶碗,问道:“时候尚早,你怎的不在内室歇着,出来忙活,可是本王搅了你的睡意?”
萧月仙回道:“非是如此,只是此事正是深夜,想必府中侍候的婢子也尽数歇息了,袁从事专程拜访殿下,若是无人奉茶岂非失了礼数。”
“如此虽好,辛苦你了。”李恪轻轻拍了拍萧月仙的手,轻声道。
萧月仙笑道:“妾身分所应当,殿下客气了。”
萧月仙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个茶碗,放在了袁承范的手边,也满满地倒了一杯。
萧月仙在这王府之中虽只是一介侍婢,无官无品,但既是李恪的身边人,谁又敢轻视于她?莫说是袁承范这个水曹从事了,就算是扬州刺史贺休也需得让她三分。
袁承范接过萧月仙倒来的茶水,起身谢道:“有劳姑娘。”
萧月仙道:“袁从事乃殿下近臣,殿下治水,还多有仰仗袁从事之处,袁从事何必见外。”
萧月仙说完,放下了手中的茶壶,对柳眉微蹙地李恪问道:“殿下,妾身方才偶然在门外听得殿下之言,淮堤将破,殿下欲与淮南共存亡,可是真的?”
李恪问道:“方才本王和袁从事的话你都听到了?”
萧月仙回道:“妾身并非有意窃闻,只是恰巧站在厅外,无意中听得,还望殿下恕罪。”
李恪摆了摆手道:“无妨,此事非是秘闻,恐怕等到天明,整个盱眙城都会知道。”
萧月仙面露不安之色,担忧地问道:“难不成这淮南水情竟已经崩坏到如此地步了吗”
李恪点头道:“本王调府军入淮,加筑河堤,淮南水情虽以渐稳,但不料汴水竟突然决堤,灌入泗水,恐怕新筑的淮水河堤也坚持不了多久了。待稍过些时辰,本王会命王府卫率将你和丹儿等女眷送回扬州,你不必担心。”
这一次淮水水情究竟如何,李恪心里也没有半分底,实在是险地很,而萧月仙和丹儿等女眷留在此处也帮不上什么忙,李恪关心他们的安危,自然便有意安排人送他们回扬州。
萧月仙闻得李恪之言,心中顿时急了。如今淮水大险,盱眙上下人心浮乱,正是她们趁乱浑水摸鱼的时候,若是她被李恪送回了扬州,岂非是错过了良机。
萧月仙对李恪道:“殿下,妾身不愿走。”
李恪听了萧月仙的话,先是稍稍有些诧异,但随即心中也有了一丝隐忧。
萧月仙与他府中的其他女眷都不相同,她的出现总是带有几分巧合的意思。
而且因萧月仙是李恪的身边人,王玄策也曾亲自调查过萧月仙的身世,但却没有丝毫的结果。
萧月仙的过去便像是一张迷一样的白纸,看似洁白无瑕,但里面究竟写了些什么,谁都不知。可偏偏萧月仙无论是容貌还是才情俱是上佳,这样的人,此前绝不该是默默无闻之辈。
会有这样的结果,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有人故意掩瞒了什么。
李恪对萧月仙道:“若是淮水决堤,届时半个淮南都将化作一片泽国,你留在盱眙城中恐有性命之忧,听本王的话,你还是先回扬州暂避吧。”
萧月仙闻言,坚持道:“若是殿下在此,妾身每日担忧殿下安危,岂能安坐扬州。妾身愿陪在殿下身侧。”
李恪看着萧月仙一脸决然的模样,心中虽有隐忧,却也些说不出来的暖意。
李恪道:“你这又是何苦。”
萧月仙道:“当初丹儿能陪殿下在漠北四载,今日仙娘也当如是,殿下之意已决,欲与淮南百姓共存亡,仙娘之意亦决,愿与殿下共存亡,请殿下勿要赶仙娘回去。”
第264章 左游仙
也不知是因为下雨的缘故,还是因为天色仍早,当李恪出门赶往淮水边的时候,天边仍旧是昏暗的一片,连那一丝鱼肚白都未见踪影,只有稍稍的一缕亮光。
果然,正如袁承范所言的那般,李恪策马赶往淮水,站在淮水边时,发现昨日新建的河堤已经被冲刷坏了大半,淮水也已经明显地上涨,已经几乎与河堤相平。
“殿下小心,切莫近水。”李恪站在岸边丈外看得不够仔细,便欲近前一观,李恪刚下了马还未到岸边,身后护卫的席君买便对李恪提醒道。
此时的淮水已然渐高,甚至已经高处了地平,稍有不慎便会有破堤而出的可能,李恪站在堤岸边便会有被大水冲走的危险。
李恪看了看河堤,对席君买道:“无妨,这河堤片刻间想来还坏不了。”
李恪说着,又往前走了走,站在了淮水的堤岸边上。
“承范,依你之见,这河堤还能撑上多久?此时加修,可还来得及?”李恪环顾着河堤旁来回奔走,忙着修堤的府军和役夫,对身后跟着的袁承范问道。
袁承范想了想,皱眉道:“若是只是汴水决堤,此时抢修河堤,倒也并非全无可能,怕就怕决堤的不是汴水,而是济水。”
汴水不过是支流,突然决堤水量虽大,但却这样的水量却不会持续太久,最多两日,便会消停下来,只要加紧调集人力、物力,要想撑过这两日倒也并非全无可能。
可此时尚不知北面决水的是否只有汴水,若是济水也决堤的话,那大水不日便将更甚十倍,盱眙城都有被大水夷为平地的可能,到时留在此处便是死路一条。
李恪听着袁承范的话,心里仿佛被压了一座大山一般。
若是淮水和济水同时决堤,到时整个江淮和半个山东都将受水灾之苦,大唐半个粮仓被淹为泽国,这样的后果李恪想都不敢想。
李恪在心中权衡了片刻,对袁承范道:“本王既已决定留此处,便已别无选择,山东不在本王辖下,本王管制不到,不过这淮水却万万决堤不得,传令下去,征调一应民力,不惜任何代价,务必要在一日内将淮水河堤修补完。”
袁承范闻言,道:“殿下,修补河堤工量巨大,光凭眼下的人手,只怕不足。”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民国当医生 (三关风月) 潇湘vip2022-03-04完结抗战 群像外科医生江来未曾料到自己会回到波澜壮阔的年代。可他拿不了枪杆子,只能拿起...
-
演武令 (鱼儿小小) 起点VIP2022-03-30完结宣统二年,精武门创立。面对列强入侵,清帮横行。杨林只手遮天,拳镇山河……...